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3 17:3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作者简介
《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作者 , 国作家。早年曾做过空军飞行员。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他的被美国作家芭芭拉 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
2.文体知识
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言为特点,把 、人情美、哲理美融于一体,迅速、广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散文的重要特点是“ ”。“形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神不散”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 散文和 散文。本文是叙事散文。
3.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
(2)一吸一顿地哭泣。( )
(3)高耸,高低起伏的样子。( )
(4)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
(5)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
二、字词书写
4.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灼人( ) 附和( ) 气喘吁吁( )
突兀( ) 晕眩( ) 参差不齐( )
厌juàn( ) cháo( )笑 犹豫不jué( )
huǎnɡ( )惚 安wèi( ) hōnɡ( )堂大笑
línɡ( )乱 畏jù( ) 惊慌失cuò( )
5.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参差不齐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
(2)“再见啦!看你就像滑稽画里的小人儿。”他们中的一个说到,其他的则哄堂大笑。
(3)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
(4)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6.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量词。  
①我们最后来到一( )空地。  
②我们就朝一( )悬崖飞跑而去。  
③那是费城七月里一( )闷热的日子。  
④我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 )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三、现代文阅读
走一步,再走一步
①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般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摔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②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我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
③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杰里和爸爸的喊声。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④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⑤ “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⑥ “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⑦ “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
⑧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看到了。”我回答。
⑨“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儿。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
⑩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很好。”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要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我照做了。“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再一次,我做到了。
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
突然,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付——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8.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深层含义。
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
(1)遥远的岩石:
(2)第一小步:
9.“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0.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11.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悬崖,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①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屯简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杰里和爸爸的喊声。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②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③A“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
④“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⑤B“不,我不行!大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⑥“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看到了。”我回答。
⑦“好的,此刻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
⑧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挪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很好。”爸爸喊道,“此刻,往右侧下面一点,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需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我照做了。
⑨“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再一次,我做到了。
⑩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找能做。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叙述的事件。(不超过20个字)
13.文中对“我”哪方面的描写最生动最细腻的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的?
14.文中两处画线句子是运用什么手法描写人物的?有什么作用?
15.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6.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问题。
①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②“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
③“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④“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⑤“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
⑥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看到了。”我回答。
⑦“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儿。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
⑧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很好。”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儿,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我照做了。“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再一次,我做到了。
⑨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
⑩突然,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 (凌乱的 平坦的)岩石,扑进了爸爸 (强壮的 单薄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
(1)请你写出选文叙述的主要事件。(不多于12个字)
(2)根据语境,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形容词填到文中横线上。
(3)“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这个句子中的“挪动”能否改成“移动”?为什么?
(4)文中的“我”懂得了什么道理?
(5)选文中的这位父亲的做法是值得赞赏的。你认为他的哪些做法值得赞赏?请说明理由。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莫顿 亨特 美
【详解】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作者是美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他早年曾在美国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
2. 自然美 形散而神不散 叙事 抒情
【详解】本题考查文体知识。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反映的主题多样,能表现自然美、人情美和哲理美。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不散”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散文的题材非常广泛,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与抒情散文。
3. 恍惚 抽噎 突兀 哄堂大笑 参差不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意思写词语。需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的解释,来选择合适的词语,平时注意对课文原文的正确理解和熟悉内容。
(1)恍惚,huǎng hū,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注意“恍惚”不要误写成“光忽”。
(2)抽噎,chōu yē,意思是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地哭。注意“抽噎”的“噎”不要误写成“耶”。
(3)注意“突兀”的“兀”不要误写成“儿”。
(4)注意“哄堂大笑”的“哄”不要误写成“烘”。
(5)参差不齐,cēn cī bù qí,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注意“参差不齐”的“齐”不要误写成“起”。
4. zhuó hè xū wù xuàn cēncī 倦 嘲 决 恍 慰 哄 凌 惧 措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注意“和”“差”的注音。注意“决”“恍”“ 哄”“惧”的书写。惊慌失措:是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5. 参差不齐:本意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此处形容树木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哄堂大笑:本处形容几个同行的小朋友一起大笑的样子. 小心翼翼:此处形容“我”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惊慌失措:此处指“我”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详解】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去推断其语境义。一定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句子的内容,来理解词语。“参差不齐”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本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小心翼翼”出自《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6.①片②座③个④条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正确使用。这要求学生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表达的规范,注意表达的习惯和量词的搭配习惯,有时还要注意由于语境的不同和感情表达的需要,量词的使用会发生变化。本题中用“片”修饰空地,用“座”修饰悬崖,用“个”修饰日子,用“条”修饰的是路。
7.示例:“我”在悬崖上脱险的经历。 8. 喻指生命中遥不可及的目标 指可以达成或实现的目标 9.环境描写交代时间的变化和漫长:渲染当时的气氛:烘托了“我”当时孤独无助、极度恐惧的心情。 10.议论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点明文章主旨。 11.示例:我喜欢文中父亲的做法,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引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想让儿子通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
【解析】7.本题考查内容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根据选文第①段“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可知,“我”因为害怕不敢下悬崖;(起因)③— 段父亲具体指导并且鼓励“我”;(经过) 段“突然,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从悬崖上下来了;(结果)
据此可概括为:“我”在悬崖上脱险的经历。
8.本题考查词语含义。
(1)遥远的岩石:结合全文及 段“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付——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理解,“遥远的岩石”喻指生命中遥不可及的目标;
(2)第一小步:根据⑦段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是告诉我们战胜困难的关键是化整为零,像完成第一步。结合 段“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理解,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第一小步”指可以达成或实现的目标。
9.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
根据②段划线句子“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中,影子拉长、太阳西下、夜幕降临,可知这些是对环境的描写。这一环境表明傍晚将至,也表明“我”长时间处于困境之中,写出了时间的变化和漫长,随着夜晚来临形势将更加严峻;从而烘托出“我”害怕、绝望、焦急的心情,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结合③段“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杰里和爸爸的喊声”可知,为下文父亲的出现及表现“我”在父亲的帮助下脱困做了铺垫。
10.本题考查表达方式及作用。
根据 段“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令人畏惧的情境……”写的是“我”的感悟,可知,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根据尾段位置和“此后”可知,有总结全文的作用;结合“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可知,点明了文章主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11.本题考查看法。从两种看法中任选一种,结合内容答出理由即可。
示例:我更喜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悬崖,把“我”扶下来。因为“我”“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既上不来,也下不去,并且“我”完全处在恐怖中,不能做任何事情。只有爸爸能把“我”救下来。这样体现了父爱的温暖和无微不至。
12.父亲鼓励(指导、引导)我一步步爬下悬崖。 13.心理活动。 14.这两个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表现了“我”当时极度恐惧和焦急的心理。 15.父亲是一个能引导孩子自己战性恐惧,有恰当的方法教育和锻炼孩子的人。
【解析】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找出中心事件,按照“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方式进行概括,同时注意题干中的字数要求。
依据⑥段“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⑦段“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⑩段“就这样,一步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等内容可知,父亲不断地鼓励我,采用让我“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方法慢慢爬下了悬崖的。故文段可概括为:父亲鼓励我一步步爬下悬崖。
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
根据③“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⑤段“不,我不行!大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可知,此时的“我”内心时极度恐惧的;根据“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看到了。’我回答”可知,“我”信心萌发;根据⑥“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挪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可知,在父亲的指引下,我信心大增;根据⑨段“再一次,我做到了”可知,“我”的爬下悬崖的成就感。文段详写了“我”的心理变化,从极度恐惧到萌发信心,信心大增,最后感知到自己的力量,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故文段中最生动最细腻的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的是“我”的心理描写。
14.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手法及作用。
画线句子是“我”在悬崖上说的话,故运用了人物的语言描写;画线句子中“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不行!大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和“大哭”“怒吼”表现出“我”当时的极度害怕、恐惧和焦急的心理。
15.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解答时要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分析人物事件,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并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根据⑥“‘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⑦段“‘它就在你下面一点。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⑧段“‘很好。’”“‘这就是你要做的。只需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等内容可知,父亲在不断引导“我”战胜恐惧;父亲不把“我”从悬崖岩石上抱下来,而是让“我”自己下来,意在培养“我”战胜困难的能力和信心。由此可知,父亲是一个能引导孩子战胜恐惧,教育有方,善于锻炼和培养孩子能力的人。
16.(1)“我”童年的一次脱险经历。
(2)凌乱的 强壮的
(3)不能。“挪动”指缓慢地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表现出“我”被困在悬崖上,因恐惧而缓慢移动的艰难情形。而“移动”只能体现身体动作幅度小,却不能体现动作的“艰难”,不能准确地表现当时的情形,所以不能换。
(4)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所要到的地方。
(5)他引导儿子成功迈出第一步,具体指导儿子一步步爬下悬崖,使儿子产生了战胜困难的信心,激励儿子独立走向成功。
【详解】(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本文的主人公是“我”,故事发生的时间是“童年”,结合第 段中“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可知写的是“我”经历过的一件历险事件,因此可概括为:“我”童年的一次脱险经历。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第一空。根据第①段中“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底部的岩石”,可知悬崖脚下的岩石是自然状态的,高低不平,因此要用“凌乱的”来形容。
第二空。当时“我”是童年时间,在“我”的眼里,爸爸是高大的、健壮的,因此爸爸的臂弯是“强壮的”。
(3)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第⑥段“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结合上文第④段中“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可知“我”因体力有限和心理恐惧,被困在悬崖上不敢动作。结合第⑦段“它就在你下面一点儿。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可知“我”在爸爸的鼓励下,慢慢地增强了信心,敢于迈开步子往下慢慢地走动,因此用“挪动”来表现“我”行动的缓慢小心。“移动”只能表现身体的动作和位置的变化,不能表现出“我”的动作幅度和心理状态,体现不出“我”行动的艰难,不能与当时的情形相吻合,因此不能改换成“移动”。
(4)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分析。
根据第 段中“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可知这是“我”从悬崖上这一课明白的道理,可概括为: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所要到的地方。
(5)本题考查人物行为的概括。
文中的父亲,指导儿子一步步自己脱离险境,这种做法是值得赞赏的。
根据第⑤段中“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可知父亲眼看着孩子身处困境,但并不上前救护,而是指引着孩子自己脱险。根据第⑨段中“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可知父亲具体指导儿子一步步爬下悬崖,让孩子通过这样的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走向独立。根据第 段中“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可知父亲悬崖上的这一课对孩子的影响具有一生的深远影响,让孩子真正地成长起来,产生了战胜困难的信心,独立自主地走向生活,自信踏实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