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线形动物与环形动物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线形动物与环形动物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11 16:2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线形动物与环形动物 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人类的肠道可以消化大鱼大肉,但却不能消化寄生在小肠内的蛔虫,主要原因是蛔虫(  )
A.身体呈圆柱形 B.消化管结构简单
C.生殖器官发达 D.体表有角质层
2.体内蛔虫太多会引起蛔虫病,下列关于蛔虫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引起腹痛 B.可能会引起腹膜炎
C.不喝不干净的水就能不患病 D.严格管理粪便能预防蛔虫病
3.生活在水中,身体呈左右对称,体壁由三个胚层构成的,说的是哪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
A.环节动物 B.线形动物 C.扁形动物 D.腔肠动物
4.秀丽隐杆线虫属于线形动物,是研究遗传、发育、衰老等过程的重要实验动物,干扰其lin-14基因会导致发育不正常。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秀丽隐杆线虫有口有肛门 B.秀丽隐杆线虫和蚯蚓一样身体分节
C.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 D.lin-14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5.食用末煮熟的鱼片、肉片,易感染华枝睾吸虫或蛔虫,影响人体健康,华枝睾吸虫和蛔虫的共同特征是( )
A.运动能力强 B.消化管发达 C.生殖能力强 D.有口无肛门
6.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下列与蛔虫的寄生生活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摄取现成的有机物 B.消化器官结构简单
C.体表有角质层 D.生殖器官发达
7.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命观念之一。下列选项不符合这一观念的是(  )
A.木质部内有筛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B.叶肉细胞中含大量的叶绿体——制造有机物
C.蛔虫表面有角质层——抵抗宿主消化液的侵袭
D.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8.蛔虫在人体内不易被消化液侵蚀的原因是( )
A.体表有角质层 B.体表细胞增厚
C.生殖能力很强 D.能分泌抗消化液的物质
9.布氏姜片吸虫和血吸虫属于同一类动物,会寄生在人体内,人生吃马蹄(也叫荸荠)容易感染布氏姜片吸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氏姜片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
B.布氏姜片吸虫有口有肛门
C.只要不生吃马蹄就不会感染布氏姜片吸虫
D.布氏姜片吸虫和蛔虫也是同一类动物
10.据研究,蚯蚓在环保方面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蚯蚓养殖厂被称为“环境净化装置”。关于蚯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利用湿润的体壁呼吸
C.环带可用于区分身体的前后端 D.靠纤毛在土壤中蠕动
11.大雨过后蚯蚓钻出地面的原因是(  )
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钻出地面取食
C.土壤中水多、氧少,无法呼吸 D.喜欢干燥的环境
12.某类动物的身体的结构特征是:身体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体节组成。下列动物不具有此特点的是( )
A.蛔虫 B.蚯蚓 C.水蛭 D.沙蚕
13.下列关于“观察蚯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
B.蚯蚓的刚毛位于身体背面
C.离③远的①是蚯蚓身体的前端
D.蚯蚓在玻璃上比糙纸上爬得快
14.为观察蚯蚓的运动情况,兴趣小组的同学捉了很多条蚯蚓,并将它们放在不同的表面进行“赛跑”。你估计蚯蚓爬得最快的表面是(  )
A.光玻璃 B.瓷砖 C.硬纸板
15.蚯蚓的体壁总是湿润的,这样有利于蚯蚓(  )
A.消化 B.生殖 C.呼吸
16.“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辨别蚯蚓前端最简单、准确的方法是(  )
A.开口的一端是前端 B.较粗的一端是前端
C.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前端 D.能运动的一端是前端
17.以下是几位同学在“观察蚯蚓”实验中对蚯蚓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身体不同体节之间差异很大 B.离环带较近的一端是蚯蚓的前端
C.用手触摸蚯蚓,感觉其背面比腹面粗糙 D.形态与蛇相似,属于爬行动物
18.取健康状况、大小相同的甲、乙两条蚯蚓,将甲放在湿润的土壤上,乙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观察二者的运动情况。下面关于运动较快的蚯蚓及运动较快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乙快:土壤表面粗糙,蚯蚓运动时阻力大
B.乙快:玻璃板不能粘住蚯蚓的身体
C.甲快:蚯蚓不能在土壤外的地方爬行
D.甲快:玻璃板光滑,刚毛不易固定
19.蚯蚓的用途不包括下列中的哪一项(  )
A.疏松土壤 B.提高土壤肥力 C.优质的蛋白饲料 D.提取蛭素
20.下列做法不能预防蛔虫病的是(  )
A.饭前便后要洗手
B.在野外喝生水的时候,不喝看见有蛔虫的水就可以
C.蔬菜、水果要洗干净再吃
D.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才做肥料使用
二、实验探究题
21.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烧杯,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烧杯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烧杯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烧杯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其身体是有许多环形的体节构成,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上图中,蚯蚓的 (填“1”或“2”)端为身体的前端。
(2)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颜色较淡的腹面,会感觉有小的突起,这些小突起叫 ;用放大镜观察这些小突起,可发现它们朝身体的后方,具有辅助 功能。
(3)用手触摸蚯蚓,还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黏液,因此实验中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样做是为了使其体表保持湿润,有利于蚯蚓用 来呼吸。
(4)上述实验, 烧杯中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
(5)做完实验后,要将蚯蚓(  )
A.放归大自然 B.养在玻璃瓶中
C.处死后扔进垃圾桶 D.拿回家钓鱼
22.实验探究
兴趣小组利用蚯蚓完成如下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结构①是蚯蚓的环带,由此可判断②是蚯蚓的 端。
(2)用手指从后向前触摸蚯蚓身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 (填写“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发现了很多小突起,它们与肌肉配合完成 。
(3)在实验中要不断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这样做是为保证蚯蚓能正常 。
(4)兴趣小组探究“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实验,应选用图2中的 (填写字母)装置。
23.研究表明,不同比例的蚯蚓粪与化肥混合制成的蚯蚓粪替代肥在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成效显著。某科研小组探究不同比例蚯蚓粪替代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亚硝酸盐含量越低,白菜品质越好)。实验过程如下:
① 选择品种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75株小白菜幼苗,每5株定植在一个育苗盆内,株间距相同。
② 配置比例为0%、30%、50%、70%、100%的蚯蚓粪替代肥,分别施入育苗盆内,共设置5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盆。
③ 种植39天后收获,检测每株小白菜的重量,折算成每亩产量;测定小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1)步骤① 中,划线部分操作的目的是 。
(2)实验中,比例为 %的蚯蚓粪替代肥起对照作用。
(3)步骤② 中“?”应填 。
(4)分析图甲可知,随着蚯蚓粪替代肥比例增加,小白菜的产量呈现 的趋势。
(5)综合两个实验可知,在种植小白菜时应施加比例为 %的蚯蚓粪替代肥,理由是 。
(6)蚯蚓粪作为一种绿色生物有机肥,与传统化肥相比,其优势 。
三、资料分析题
24.分析下列的材料,回答问题:
聊城植物园里有许多花草树木,当你游玩时,有时发现树叶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被鸟类吃了;有时候还看到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钻出一两条蚯蚓,特别是下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上来,却能引来一群蚂蚁把蚯蚓搬走;校园里的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小树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小树苗。
(1)上述材料描述了植物间存在 关系,动物间存在 关系。
(2)影响植物园里树木生长的环境因素称为 ,分为 和 两类。
(3)蚯蚓生活在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营养,这说明生物能 环境;蚯蚓的活动过程又使得土壤疏松,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 环境。
(4)下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上来,说明此时土壤中蚯蚓周围的 不足,影响了其正常 。“毛毛虫吃树叶,鸟类吃毛毛虫”,这说明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
25.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
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本草纲目》记载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蚯蚓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人们说蚯蚓是改良土壤的“功臣”。蚯蚓是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自然界的各种有机废弃物经发酵后,在蚯蚓消化系统的作用下,迅速分解,转化成为容易被自身利用或被其他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经肛门排出后成为蚯蚓粪。根据国家农业部肥料质检中心等单位对蚯蚓粪的检测,蚯蚓粪含氮磷钾、含腐殖酸、氨基酸,丰富的蚯蚓蛋白酶,是名副其实的“有机肥王”。蚯蚓粪中的蚯蚓酶既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毒、有害菌,还可以分解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物质。
蚯蚓属于雌雄同体,生殖器官仅限于体前部少数体节内,结构复杂。蚯蚓的精子与卵不同时成熟,故生殖时为异体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黏液管内受精,受精卵在卵茧内发育。蚯蚓为直接发育,经2一3周即孵化出小蚯蚓,破茧而出。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 。
(2)蚯蚓的生殖方式为 (填有性/无性)生殖。蚯蚓粪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生物肥是因为 。
(3)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饮食偏好的主要因素,课外小组做了如下实验:研究者选择3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以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计算,结果如下表。
不同处理 蒙古栎树 杨树 红松树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 。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 未分解叶的消耗量,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说明 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③依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的结论是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D
【分析】1.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秀丽隐杆线虫、钩虫、丝虫、蛲虫等。
2.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通常呈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非常发达,有口有肛门。
【详解】蛔虫属于营寄生生活的线形动物,体表的角质层(不易透水)具有保护作用,使蛔虫可以寄生在含有多种消化液的肠道中。可见,人类的肠道可以消化大鱼大肉,但却不能消化寄生在小肠内的蛔虫,主要原因是蛔虫体表有角质层,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C
【分析】蛔虫属于线形动物,雌雄异体,寄生在人的小肠里,生殖能力强,消化管结构简单,有口有肛门等。
【详解】AB.蛔虫病包括肠道蛔虫病和胆道蛔虫病。肠道蛔虫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有腹痛的情况,大部分患者还会同时伴有恶心呕吐,或者是有腹胀,食欲不振;胆道蛔虫病也可能会引起腹膜炎,AB正确。
CD.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喝不清洁的生水,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使用,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C错误,D正确。
故选C。
3.C
【分析】(1)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如水蛭、沙蚕、蚯蚓。
(2)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3)线形动物门的动物身体细长,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
(4)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
【详解】分析题干,生活在水中,身体呈左右对称,体壁由三个胚层构成的,这是扁形动物的特征,C符合题意。
故选C。
4.B
【分析】线形动物大部分为小形的蠕形动物,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具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
【详解】A.秀丽隐杆线虫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A正确。
B.秀丽隐杆线虫身体不分节,蚯蚓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B错误。
C.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有: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正确。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lin-14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正确。
故选B。
5.C
【分析】1、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2、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秀丽隐杆线虫、钩虫、丝虫、蛲虫等。
【详解】ABC.华枝睾吸虫和蛔虫都是营寄生生活,与寄生相适应,运动能力弱;消化器官简单,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活;生殖器官发达,生殖力强。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AB错误,C正确。
D.华枝睾吸虫是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而蛔虫是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D错误。
故选C。
6.A
【分析】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呈圆柱形;体壁有角质层;直肠短,以肛门开口于体外;蛔虫无消化腺。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详解】A.蛔虫摄取现成的有机物与寄生生活无关,A符合题意。
B.蛔虫以人体小肠内半消化的养料生活,所以消化管结构简单,B不符合题意。
C.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防止消化液的侵蚀,C不符合题意。
D.蛔虫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与寄生适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A
【分析】植物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管道系统,其中导管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木质部内有导管,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A错误。
B.叶肉属于营养组织,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颜色较深,属于栅栏组织;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含有的叶绿体较少,颜色较浅,属于海绵组织。因此,叶肉细胞中含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正确。
C.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可以防止宿主消化液的侵蚀,起保护作用,C正确。
D.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正确。
故选A。
8.A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详解】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蠕虫。人无法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消化,这是由于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因此,A符合题意。
故选A。
9.A
【分析】1.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
2.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秀丽隐杆线虫、钩虫、丝虫、蛲虫等。
【详解】A.布氏姜片吸虫和血吸虫属于同一类动物,都是扁形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A正确。
B.布氏姜片吸虫是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B错误。
C.“人生吃马蹄(也叫荸荠)容易感染布氏姜片吸虫”,但也会通过其他途径感染布氏姜片吸虫,C错误。
D.布氏姜片吸虫是扁形动物,蛔虫是线形动物,两者不是同一类动物,D错误。
故选A。
10.D
【分析】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质的地方,白天穴居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出来取食落叶,所以我们可以在潮湿、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发现蚯蚓。
【详解】A.蚯蚓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如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吨有机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A正确。
B.蚯蚓靠湿润的体壁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B正确。
C.蚯蚓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环形体节构成,靠前端有环带。C正确。
D.蚯蚓不是靠纤毛在土壤中蠕动,而是靠体壁发达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蠕动。D错误。
故选D。
11.C
【分析】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
【详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积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面。所以,大雨过后蚯蚓钻出地面的原因是:土壤中水多、氧少,无法呼吸,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A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细长,圆筒形,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
【详解】A.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A符合题意。
BCD.蚯蚓、水蛭、沙蚕都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体节组成,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A
【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刚毛的协助而完成的;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详解】A.蚯蚓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A正确。
B.蚯蚓的刚毛位于身体腹面,B错误。
C.图中③为环带,靠近环带的一端②为前端,远离环带的一端①为后端,C错误。
D.粗糙的表面更有利于刚毛的固定,因此蚯蚓在糙纸上比玻璃上爬得快,D错误。
故选A。
14.C
【分析】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以植物的枯枝、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主要运动器官肌肉,刚毛辅助运动。
【详解】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替收缩舒张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光滑的玻璃、瓷砖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而在粗糙的硬纸板表面,刚毛能够把住不至于后退的作用,即在粗糙硬纸板上的摩擦比它在光滑的玻璃板、瓷砖上的要大。因此蚯蚓在粗糙硬纸板上的运动速度比它在光滑的玻璃板、瓷砖上的运动速度要快,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C
【分析】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详解】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并可分泌黏液,氧气可溶于体表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以此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蚯蚓的体壁总是湿润的,这有利于蚯蚓能够完成呼吸。A、B错误,C正确。
故选C。
16.C
【分析】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
【详解】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体由100多个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的前端稍尖,靠近环带,后端稍圆,远离环带,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7.B
【分析】蚯蚓的身体呈长圆柱形,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属于环节动物,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端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
【详解】A.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节之间差异不大,A错误。
B.离环带较近的一端是蚯蚓的前端,离环带远的是后端,B正确。
C.用手触摸蚯蚓,感觉其腹面比背面粗糙,原因是腹面有刚毛,C错误。
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D错误。
故选B。
18.D
【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生活,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环形体节构成,靠前端有环带,靠体壁发达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蠕动,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
【详解】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在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把蚯蚓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的速度比放在湿润的土壤上的运动速度慢。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9.D
【分析】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或腐烂的有机物为食,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空气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长,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蚯蚓能吃进腐烂的有机物和大量的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提高土壤的肥力。
【详解】A.蚯蚓在土壤中活动,能疏松土壤,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A不符合题意。
B.蚯蚓能吃进腐烂的有机物和大量的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中含有丰富的养分,能提高土壤的肥力,B不符合题意。
C.蚯蚓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C不符合题意。
D.蛭素是从水蛭中提取的,D符合题意。
故选D。
20.B
【分析】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常见疾病,本病患者以儿童居多,临床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蛔虫病人粪内含有受精卵,是人群中蛔虫感染的传染源。
【详解】对蛔虫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查治病人和带虫者,处理粪便、管好水源和预防感染几个方面,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在使用水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五格三池贮粪法,使粪便中虫卵大部分沉降在池底,由于粪水中游离氨的作用和厌氧发酵,虫卵可被杀灭,同时也会增加肥效利用沼气池发酵,既可解决农户照明、煮饭;又有利粪便无害化处理可半年左右清除一次粪渣,此时,绝大部分虫卵已失去感染能力,在用于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泥封堆肥法,三天后,粪堆内温度可上升至52℃或更高,可以杀死蛔虫卵,对病人和带虫者进行驱虫治疗,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而蛔虫很小,要借助显微镜下才能观察,由此可知,在野外喝生水的时候,不喝看见有蛔虫的水就可以该措施不能预防蛔虫病,B符合题意。
故选B。
21.(1)2
(2) 刚毛 运动
(3)湿润的体壁
(4)乙
(5)A
【分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颜色也与其他体节不同,而且比其他体节厚,如同在蚯蚓的身体上戴了一个环,称为环带。
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详解】(1)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2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3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蚯蚓身体的前端区别于后端的标志是前端离环带近。
(2)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是刚毛,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替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
(3)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蚯蚓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若将蚯蚓放在干燥环境中,体壁干燥、氧气不能溶解,导致蚯蚓不能呼吸,窒息而死。
(4)结合第(3)小题详解,可知甲烧杯(内为湿润的土壤)内的蚯蚓正常生活;乙烧杯(内为烘干的土壤)内的蚯蚓活动逐渐减弱。
(5)蚯蚓是有益动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做完实验后,要将蚯蚓放回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中,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1)前
(2) 放大镜 运动
(3)呼吸
(4)C
【分析】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
【详解】(1)蚯蚓的身体有许多体节组成,靠近身体的前端有环带,前段稍尖,后端稍圆。
(2)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可以协助运动。因此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蚯蚓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协调进行蠕动。用放大镜观察刚毛足以。
(3)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实验中,用湿润的棉球擦拭蚯蚓的身体,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
(4)探究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为光,应该保证唯一变量,选择湿土,因为蚯蚓要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图中C装置中变量是光,而且其他条件适宜蚯蚓生活。
23.(1)控制单一变量
(2)0
(3)3
(4)先增加后减少
(5) 50 从产量和品质两个方蚯蚓粪替代肥比例为50%时,小白菜的产量最高,亚硝酸盐:含量最低,小白菜品质最好
(6)减少环境污染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1)选择品种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小白菜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为蚯蚓粪替代肥比例。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因此,设置0%的蚯蚓粪替代肥起到对照的作用。
(3)根据题目,选择了75株小白菜,每5株定植在一个育苗盆,故共有15个育苗盆,要设置了5个处理,则每个处理重复3盆育苗盆。
(4)根据图甲可知,小白菜产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超势,0%~50%呈现出增加,50%~100%呈现出少。
(5)根据题目可知,亚硝酸盐含量越低,白菜品质越好,根据图乙可知,小白菜亚硝酸盐含量最低即小白菜品质最好时,蚯蚓粪替代肥为50%,根据图甲可知,小白菜产量在蚯蚓粪替代肥为50%时最大,综上在种植小白菜时,应施加比例为50%的蚯蚓粪替代肥。
(6)蚯蚓粪作为绿色生物有机肥与传统化肥相比,富含有益微生物,可以改善士壤,提高土壤肥力,对环境无污染。
24.(1) 竞争 捕食
(2)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3) 适应 影响
(4) 氧气 呼吸 营养
【分析】(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共生关系等。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涵三个方面: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
(3)生物的基本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1)杂草和小树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材料中“小毛毛虫往往被鸟类吃了”体现了动物间的捕食关系。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因此影响植物园里树木生长的环境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3)生物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影响环境,像材料中的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这说明生物能适应这样阴暗潮湿的环境;蚯蚓的活动又使的土壤空隙增多,使得植物的根呼吸通畅,土壤肥力提高,这又说明生物还能影响环境。
(4)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水淹,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下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上来,说明此时土壤中蚯蚓周围的氧气不足,影响了其正常呼吸;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所以“毛毛虫吃树叶,鸟类吃毛毛虫”,这说明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5. 分解者 有性 蚯蚓粪含氮磷钾、含腐殖酸、氨基酸,丰富的蚯蚓蛋白酶 保证单一变量 高于 叶片的种类和分解程度 蚯蚓喜好半分解的森林凋落物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
(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详解】(1)蚯蚓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无机物又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因此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分解者,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物质循环。
(2)蚯蚓的精子和卵细胞在黏液管内受精,受精卵在卵茧内发育,为有性生殖。由材料可知,蚯蚓粪含氮磷钾、含腐殖酸、氨基酸,丰富的蚯蚓蛋白酶,是名副其实的“有机肥王”,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生物肥。
(3)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是为了严格控制无关变量,保证单一变量,即排除蚯蚓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由表中分析可知,半分解叶的量比未分解叶的量多,即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高于对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表格中,蚯蚓对杨树半分解叶最多,说明蚯蚓对杨树半分解叶最喜好。由此说明叶片种类和分解程度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③通过②可知,蚯蚓喜好半分解的森林凋落物,则实验结论是蚯蚓喜好半分解的森林凋落物。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了解蚯蚓作为分解者,能将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循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