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济南的冬天》课件(共38张)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2.《济南的冬天》课件(共38张)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3 16:4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新课导入
在你的印象中,冬天是怎样的,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
说起冬,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寒冬,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温暖的春意。
那么,称为“宝地”的济南的确如作者描绘的那般温暖舒适吗?今天,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如水墨画般的济南的冬天吧!
新课导入
2 济南的冬天
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老舍的相关文学知识,掌握“着落、贮蓄、澄清”等易考词语。
2.继续训练朗读,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难点)
3.学习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的感情。(重点)
4.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新知导入
作者简介
中国四大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有“人民艺术家”之称。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风尚及运用的群众语言,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新知导入
背景链接
本文节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老舍1930年7月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多年,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称山东为他的“第二故乡”。本文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新知导入
济南天气的“温晴”,来源于生活的“温情”。
资料一 济南地处中纬度地带,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少雪,气温一般在零下几度,其实算不上温暖。
资料二 老舍与胡絜青婚后在济南安家,长女舒济在济南出生。他在《吊济南》中写道:每一角落,似乎都存着一些生命的痕迹;每一小小的变迁,都引起一些感触;就是一风一雨也仿佛含着无限的情意似的。
新知导入
字词清单
读读写写
镶嵌、镶牙
镶( ) 单单 安适
着落( ) 慈善 肌肤
秀气 宽敞( )贮蓄( )
澄清( ) 空灵( ) 地毯( )
伦敦( ) 响晴 髻( )
狭窄( ) 绿萍( ) 水藻( )
xiānɡ
zhuó
kuān chɑnɡ
zhù
chénɡ
línɡ
dūn

xiá
pínɡ
zǎo
只,仅仅。
tǎn
新知导入
多音字

( )澄清
( )澄清
chénɡ
dènɡ
人才济济,济济一堂

( )救济
( )济南


以义辨音
澄(chénɡ)清:清亮;肃清混乱局面;弄
清楚(认识、问题等)。
澄(dènɡ)清: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
新知导入

( )单单
( )单于
chán
( )姓单
shàn
古代匈奴君主的称号。
dān
【串句记忆法】
夏天的早晨,红日露(lòu)面,露(lù)水便会慢慢地隐身而去。
多用于口语词语,如“露马脚”“露一手”。
新知导入
形近字
镶( )
xiānɡ
壤( )
rǎnɡ
镶嵌
土壤
zhù
伫( )
zhù
贮蓄
伫立
贮( )
长时间地站着。
【口诀记忆法】贮(zhù)蓄粮食好过冬,伫(zhù)立花径嗅芬芳。
贮蓄:指储存、积聚,对象包括粮食、物品、金钱等。使用范围比“储蓄”大。
储蓄:指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或物积存起来,多指把钱存到银行里。使用范围比“贮蓄”小。
词语集注
响晴
安适
形容天气好。
安适:多形容生活与环境。
安逸:侧重于“逸”,在有的语境中含贬义。
着落
常用于事物,很少用于人。
慈善
空灵
可形容景色或诗文。
澄清
宽敞
宽敞:侧重立体空间的宽广,多形容院子、房屋等,适用范围较小。
宽广:侧重平面面积的广大,可形容土地、水面等具体事物,也可形容心胸、知识面等抽象事物,适用范围较大。
晴朗无云。
安静而舒适。
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水、天空)清亮。
灵活而不可捉摸。
宽阔,宽大。
整体感知
新课标·情景导学
济南冬天的美丽山景、水色分别组成了一幅幅清隽的图画,作为济南市的宣传大使,请你参考示例,选择一处景点,为其取名,并设计一段解说词。
景点:柔雪夕照


济南的小山在夕阳的映照下色彩斑斓,秀美极了。城外的远山,村庄稀疏,白雪点缀,像是一张出自唐代名手的水墨画。



景点:①
__________
空灵水晶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济南的水,到了冬天也不结冰,水面还冒着热气,水藻越发碧绿。站在水边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天上看去,自下而上整个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
细节探究
第1段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
异地之冬:
(多风)
(多雾)
(日光毒,响亮)
济南冬天:
↓↓
↓↓
对 比
北平 伦敦 热带
无风声
响晴
无毒日
宝地
温晴
特点
整体感知
1.文中哪一个词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
温 晴
2.课文主要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山景、水色
3.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第1段: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
第2—5段: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小雪覆盖下的山景。
城外远山。
第6段: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细节探究
第1段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
异地之冬:
(多风)
(多雾)
(日光毒,响亮)
济南冬天:
↓↓
↓↓
对 比
北平 伦敦 热带
无风声
响晴
无毒日
宝地
温晴
特点
第2段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第3段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写出了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运用拟人手法,烘托出舒适温暖的环境。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运用比喻和拟人,将小山比作“小摇篮”,并将其人格化,写出这一圈小山的可爱,也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小山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
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从人们的感受写,不仅描绘笑容,表现了济南人对冬天的喜爱和对小山的特殊情感,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无限喜爱。
为了表现雪后小山的“妙”,作者用了精妙的
修辞,阅读第4段,找出用了修辞的语句并赏析。
作者用了哪个词来形容雪后的小山?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后矮松
比作日本的“看护妇”,以松尖的白
雪比“一髻儿白花”,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雪后青松的秀美形态。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
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用了拟人的手法,“镶”字用得很妙,
作者赋予山尖白雪灵巧的双手,生动
形象地描绘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
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
秀美景观。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
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雪色和
草色相间的样子比作带水纹的花衣,生动
形象地描绘出雪后小山的美丽情态。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夕阳
斜照下呈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
羞的少女,情态可掬,形象地
描绘了夕阳写照下雪色娇美的
情态。
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阅读第5段,说说城外的远山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特点的?
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两个“卧”字,运用拟人,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的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写出远山淡雅的特点。
济南冬天的水
济南冬天的水有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绿的精神,水也不忍
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水也如此多情,“不忍得
冻上”,既写出了水的暖,又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
限生机和朦胧春意,进一步印证济南冬天“温情”
的特点。
绿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清、亮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
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
块空灵的蓝水晶。
篇末用“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结,有什么好处?
强调冬天,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间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标题不可以换。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思考探究
《济南的冬天》的写景艺术
1.紧紧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来写,使全文基调一致;
2.恰当地安排了景物的层次,使景物在读者眼前井然有序地出现;
3.映衬得法,使景物在互相映衬中形象更为鲜明;
4.情景交融,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
情。
拓展延伸
阅读《济南的冬天》姊妹篇《济南的秋天》,找到里面运用了拟人的语句并赏析。
学了课文,请你回想下自己家乡的冬天有怎样的特点,仿照课文,写一篇文章,字数500字左右。
课后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