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03 17:3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曹杨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学号等在指定位置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有42道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考生用黑色水笔或钢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
1. 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一步是_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序号)。
(2)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海洋中只存在化合态的氮
B. 海洋中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
C. 海洋中的反硝化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
D. 向海洋排放含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的含量
2. 人工固氮方式主要通过合成氨反应,科学家证实了与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全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图①可看出、分子中均为单键
B. 图③到图④的过程向外释放能量
C. 升高温度一定提高一段时间内的产率
D. 合成氨反应达平衡,反应速率关系:
3. 如图为氨催化氧化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有白烟产生,该白烟可能是
A. HNO3 B. NO2 C. NH4NO3 D. NH4Cl
4. 工业以氨气为原料制备硝酸,尾气中常含有、,可用不同方法吸收。
①水吸收法。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用水吸收的缺陷___________。
②溶液吸收法。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无需配平)。
5. 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
填写缺失的化学式②___________。
6. 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胶体。胶体区别于饱和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A. 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
B.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 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 胶体比饱和溶液颜色深
7. 根据所学知识,下列物质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B.
C. D.
8. 打印机使用的墨粉中含有,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 有磁性,是与的混合物
B. 属于两性氧化物,与酸、碱都能反应
C.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与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 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能生成
9. 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待充分反应后,加入下列试剂可证明该反应具有一定限度的是
A. 溶液 B. 淀粉溶液 C. 溶液 D. 溶液
10. 为探究SO2与Fe3+间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加热仪器略),下列说法正确是
A. A中的反应仅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
B. 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
C. C中溶液pH降低,证明Fe3+氧化了SO2
D. 若C中溶液含有SO,则证明两者发生反应
11.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磁铁矿石中存在+2、+3价的铁元素。
(1)步骤一:取少量磁铁矿石,粉碎后加入过量的试剂A可选用_____。
A. 氨水 B. 氢氧化钠溶液 C. 盐酸 D. 硫酸
(2)步骤二:验证:。取溶解后的无色液体少许,加入少量___________,若观察到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证明有。
(3)步骤三:验证:。取溶解后的无色液体少许,加入少量___________,若观察到___________,则证明有。
12. 我国导航卫星的“心脏”使用的是铷原子钟。其中铷的一种同位素原子符号为,通过该符号无法推断出的信息是
A. R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R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C. Rb元素的原子序数 D. Rb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13. 下列化合物中,负离子和正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A. KBr B. KF C. NaI D. NaCl
14. 能用于比较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是
A. 熔点:S>Cl2 B. 酸性:HClO>H2SO3
C. 相对原子质量:Cl>S D.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Cl>H2S
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最高正价: B. 非金属性:
C. 原子半径: D. 氧化性:
16.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数编号分别代表对应的化学元素。
(1)图中所示元素形成的物质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可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属于过渡元素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b元素可形成各类丰富的化合物,它在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族,其氧化物的随意排放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3)j元素的氧化物有着不同的颜色和性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地貌的岩层呈红色是因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而建筑用的青砖是在还原气氛中形成,含有___________。
(4)d、h元素中,金属性更强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请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17. 已知X、Y、Z、M四种主族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两种分子,其中可以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
(1)画出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写出离子化合物ZX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由X、Y、Z、M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固体化合物,属于强电解质,溶于水的过程中破坏了______。
A. 离子键 B. 金属键
C. 共价键 D. 分子间作用力
18. 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
(1)根据图甲,该反应是___________(填“放热”或者“吸热”)反应。
(2)容积为2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通入10mol和5mol,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恒温恒容时,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____。
A. 增加的浓度 B. 选择高效催化剂 C. 充入氦气 D. 适当降低温度
(3)2min时,___________(填“>”、“<”或“=”)。
(4)在图中画出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_。
19. 将0.050mol(g)和0.030mol(g)放入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5.0min达到平衡,测得mol/L。则该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转化率=(发生反应的的物质的量/原有的的物质的量)×100%】,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20. 恒温恒容下,A容器中加入1g和1g反应达到平衡,的转化率为a%,另一同温同容的B容器中加入2g和2g反应达到平衡,的转化率为b%,则比较大小:a% ___________b%。
21. 用如图装置探究的性质。限选试剂:溶液、稀、溶液、溶液、淀粉、溶液、新制溶液。
操作步骤 预期现象 解释原因
用注射器将新制溶液注入充满的烧瓶 产生乳白色浑浊 +4价S具有___________性,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用注射器将___________溶液注入充满的烧瓶中 ___________ +4价S具有还原性
22. 如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A. 金属的化合价高低 B. 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C. 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D. 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23. 下列反应符合如图图示的是
A. 铁在氧气中燃烧 B. 铁粉和硫粉反应
C. 煅烧石灰石 D. 铁片与稀硫酸反应
24. 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程,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被人类誉为金属之王;而铝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铁更高,居于榜首。
(1)野外铺设钢轨时,通常用铝和氧化铁混合粉末反应得到的液态铁来焊接钢轨。常用如图所示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有“熔融铁珠”生成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该反应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D. 该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2)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其中铝作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5. 下列情况中,铁的腐蚀最快的是
A. /原电池 B. /浓原电池
C. /原电池 D. /原电池
26. 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铝粉,可以选用的试剂为
A. 稀盐酸 B. 氢氧化钠溶液 C. 浓硫酸 D. 溶液
27. 在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A. 只放出气体 B.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沉淀溶解
C. 只产生白色沉淀 D. 既产生白色沉淀,又放出白色气体
28. 将3 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25 mL一定浓度的氯化铝溶液中,如图是整个过程的数学分析曲线,其中横轴表示加入的物质的量,纵轴表示产生的沉淀物质的量。图中OA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___________,由此可得A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AB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___________,由此可得B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由上述分析可求氯化铝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___。
曹杨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答案解析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学号等在指定位置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有42道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考生用黑色水笔或钢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
1. 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一步是_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序号)。
(2)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海洋中只存在化合态的氮
B. 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
C. 海洋中的反硝化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
D. 向海洋排放含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的含量
【答案】(1)② (2)D
【解析】
【小问1详解】
氮的固定是游离态氮元素变化为化合态氮元素,海洋中的氮循环属于固氮作用的一步是②。
【小问2详解】
A.由图知,空气中的氮气和海洋中的氮气之间存在平衡,则海洋中存在游离态的氮,A错误;
B.由图知,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海水中氮气转变为铵根离子,氮的化合价降低,这是氮的还原,B错误;
C.由图知,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是还原反应,硝酸根离子转变为亚硝酸根离子是降低氧含量的过程、亚硝酸根离子转变为氮气是去氧过程,故理论上没有氧气的参与,C错误;
D.向海洋排放含NO的废水,则硝酸根离子浓度增大,促进反硝化反应,亚硝酸根离子浓度增大,促进反硝化反应,使海洋中氮气浓度增大,促使反应②发生,则会影响海洋中NH的含量,D正确;
答案选D。
2. 人工固氮方式主要通过合成氨反应,科学家证实了与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全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①可看出、分子中均为单键
B. 图③到图④的过程向外释放能量
C. 升高温度一定提高一段时间内的产率
D. 合成氨反应达平衡,反应速率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A.N2分子中含氮氮三键,H2分子中为单键,故A错误;
B.形成氨气分子的过程,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图③到图④的过程是向外释放能量,故B正确;
C.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氨气产率减小,故C错误;
D.合成氨反应达平衡时,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比,反应速率关系:,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 如图为氨催化氧化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有白烟产生,该白烟可能是
A. HNO3 B. NO2 C. NH4NO3 D. NH4Cl
【答案】C
【解析】
【详解】烟是固体小颗粒,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NO和水,同时NO易被氧气氧化为NO2,NO2溶于水生成硝酸,硝酸与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因此出现的白烟为硝酸铵;
故答案选C。
4. 工业以氨气为原料制备硝酸,尾气中常含有、,可用不同方法吸收。
①水吸收法。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用水吸收的缺陷___________。
②溶液吸收法。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无需配平)。
【答案】 ①. 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部分NO2转化成有毒气体NO,会产生污染 ②. NaNO3
【解析】
【详解】①用水吸收NO2的缺陷为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部分NO2转化成有毒气体NO,会产生污染;
②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NO2发生歧化反应,NO2中+4价的N部分化合价降低为NaNO2中+3价的N,则还应有部分N化合价升高,应转化为NaNO3中+5价的N,因此方程式中的另一个产物为NaNO3。
5. 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
填写缺失的化学式②___________。
【答案】Fe(OH)3
【解析】
【详解】化学式②为+3价铁的氢氧化物,则其化学式为Fe(OH)3。
6. 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胶体。胶体区别于饱和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A. 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
B.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 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 胶体比饱和溶液颜色深
【答案】A
【解析】
【详解】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胶体粒子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胶粒的大小使胶体能对光线进行散射才有丁达尔效应,胶粒的大小决定了氢氧化铁胶体是比较均一的分散系,也决定了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则A符合;
选A。
7. 根据所学知识,下列物质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为Fe + 2FeCl3 = 3FeCl2,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选项A正确;
B.反应为4Fe(OH)2+ O2 + 2H2O = 4Fe(OH)3,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选项B正确;
C.Fe(OH)3→FeO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选项C错误;
D.反应为FeO + 2HCl=FeCl2 + H2O,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8. 打印机使用的墨粉中含有,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 有磁性,是与的混合物
B. 属于两性氧化物,与酸、碱都能反应
C.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与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 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能生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Fe3O4有磁性,组成固定,是一种纯净物,不是FeO与Fe2O3的混合物,选项A错误;
B.其能和酸反应生成两种盐和水,不与碱反应,不属于两性氧化物,选项B错误;
C.Fe3O4中二价铁、三价铁物质的量之比为1 : 2,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1 : 2,选项C错误;
D.Fe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能生成Fe3O4和氢气,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9. 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待充分反应后,加入下列试剂可证明该反应具有一定限度的是
A. 溶液 B. 淀粉溶液 C. 溶液 D. 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加溶液,若变红,说明溶液中有Fe3+,I-过量,仍有Fe3+,可证明该反应具有一定限度,故选A;
B.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发生反应,加入淀粉,溶液变蓝,说明有碘单质生成,不能说明反应具有一定限度,故不选B;
C.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发生反应,I-过量,反应剩余的与溶液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不能说明反应具有一定限度,故 C不选;
D.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发生反应,不参与反应,加入溶液后,会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说明反应具有一定限度,故不选D;
选A。
10. 为探究SO2与Fe3+间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加热仪器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中的反应仅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
B. 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
C. C中溶液pH降低,证明Fe3+氧化了SO2
D. 若C中溶液含有SO,则证明两者发生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装置A中铜和浓硫酸共热反应制备二氧化硫,装置B中盛有的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用于除去二氧化硫中的酸性杂质,装置C用于验证二氧化硫与铁离子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尾气处理主要是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详解】A.铜和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中浓硫酸表现酸性和强氧化性,故A错误;
B.试剂a为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中的酸性杂质,防止干扰实验,故B错误;
C.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会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pH降低,则溶液pH降低不能证明铁离子氧化了二氧化硫,故C错误;
D.若溶液中含有SO,说明S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铁离子作氧化剂,将二氧化硫氧化成SO,证明两者发生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1.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磁铁矿石中存在+2、+3价的铁元素。
(1)步骤一:取少量磁铁矿石,粉碎后加入过量试剂A可选用_____。
A. 氨水 B. 氢氧化钠溶液 C. 盐酸 D. 硫酸
(2)步骤二:验证:。取溶解后的无色液体少许,加入少量___________,若观察到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证明有。
(3)步骤三:验证:。取溶解后的无色液体少许,加入少量___________,若观察到___________,则证明有。
【答案】(1)D (2)KSCN溶液
(3) ①.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②. 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解析】
【分析】证明磁铁矿石中存在+2、+3价的铁元素,将磁铁矿用酸溶解后,检验Fe2+和Fe3+即可证明,实验室用KSCN溶液检验Fe3+,Fe2+具有还原性,加入酸性高锰酸钾,若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说明含有Fe2+。
【小问1详解】
氨水和氢氧化钠能与Fe2+、Fe3+反应生成沉淀,不能用于溶解磁铁矿石,检验Fe2+需加入高锰酸钾,若加入稀盐酸,Cl-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干扰Fe2+的检验,因此用硫酸溶解磁铁矿石,即试剂A为硫酸,故答案为:D;
【小问2详解】
实验室通常用KSCN溶液检验Fe3+,KSCN溶液遇Fe3+变为血红色,因此取溶解后的液体少许,加入少量KSCN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证明有Fe3+;
【小问3详解】
Fe2+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因此取溶解后的液体少许,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观察到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则证明有Fe2+。
【点睛】铁氰化钾遇发生反应生成深蓝色沉淀,是特征反应,常用于检验,而氯离子不干扰此反应,所以,配套的另一组答案为:(1)CD(3) 铁氰化钾、深蓝色沉淀。
12. 我国导航卫星的“心脏”使用的是铷原子钟。其中铷的一种同位素原子符号为,通过该符号无法推断出的信息是
A. R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R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C. Rb元素的原子序数 D. Rb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答案】A
【解析】
【分析】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则Rb的原子序数为37,质量数为85。
【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任何一种原子的平均原子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根据该符号无法推断R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A符合题意;
B.由上述分析可知,Rb的原子序数为37,则Rb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故B不符合题意;
C.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则Rb的原子序数为37,故C不符合题意;
D.Rb的原子序数为37,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则其核外有5个电子层,每一层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8、1,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13. 下列化合物中,负离子和正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A. KBr B. KF C. NaI D. NaCl
【答案】C
【解析】
【详解】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则负离子半径:I->Br->Cl->F-,阳离子半径:K+>Na+,负离子和正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大,则负离子半径应最大,正离子半径应最小,因此题给物质中,NaI的负离子和正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大;
故答案选C。
14. 能用于比较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是
A. 熔点:S>Cl2 B. 酸性:HClO>H2SO3
C. 相对原子质量:Cl>S D.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Cl>H2S
【答案】D
【解析】
【详解】A.单质的沸点属于物理性质,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无关,不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A不符合;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其它含氧酸不满足,故B不符合;
C.相对原子质量不能判断元素非金属强弱,故C不符合;
D.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稳定性越强,所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Cl>H2S能比较Cl、S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故D符合;
故选D。
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最高正价: B. 非金属性:
C. 原子半径: D. 氧化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P、S、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5、6、7,最高正价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则得到最高正价:P<S<Cl,故A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B错误;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C错误;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逐渐减弱,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氧化性:,D正确;
故选D。
16.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数编号分别代表对应的化学元素。
(1)图中所示元素形成的物质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可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属于过渡元素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b元素可形成各类丰富的化合物,它在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族,其氧化物的随意排放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3)j元素的氧化物有着不同的颜色和性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地貌的岩层呈红色是因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而建筑用的青砖是在还原气氛中形成,含有___________。
(4)d、h元素中,金属性更强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请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答案】(1) ①. HClO4 ②. Si ③. Fe
(2) ①. 二 ②. ⅣA ③. 温室效应
(3) ①. Fe2O3 ②. FeO
(4) ①. K ②. Na、K为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增强
【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结构,a为H,b为C,c为O,d为Na,e为Si,f为S,g为Cl,h为K,i为Ca,j为Fe。
【小问1详解】
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图中所示元素形成的物质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Si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非导体之间,可用作半导体材料,副族和第Ⅷ族元素属于过渡元素,属于过渡元素的是Fe。
【小问2详解】
b为C,可形成各类丰富的化合物,它在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第ⅣA族,其氧化物CO2的随意排放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小问3详解】
j为Fe,Fe元素的氧化物有着不同的颜色和性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地貌的岩层呈红色是因为Fe2O3;而建筑用的青砖是在还原气氛中形成,含有FeO。
【小问4详解】
d为Na,h为K,金属性更强的是K,这是因为Na、K为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增强。
17. 已知X、Y、Z、M四种主族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两种分子,其中可以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1)画出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写出离子化合物ZX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由X、Y、Z、M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固体化合物,属于强电解质,溶于水的过程中破坏了______。
A. 离子键 B. 金属键
C. 共价键 D. 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1) ①. ②. (2)AC
【解析】
【分析】X、Y、Z、M、G五种分属三个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X为H元素;X、Z同主族,Z、X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且Z原子序数大于Y原子序数,所以Z是Na元素;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则Y是O元素,M是S元素;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Y为O元素,氧原子的核内有8个质子,核外有8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ZX为NaH,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氢负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 ;
【小问2详解】
由H、O、Na、S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固体化合物,属于强电解质,则A为NaHSO4,溶于水的过程中破坏了离子键和共价键,故答案为:AC。
18. 工业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
(1)根据图甲,该反应是___________(填“放热”或者“吸热”)反应。
(2)容积为2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通入10mol和5mol,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恒温恒容时,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____。
A. 增加的浓度 B. 选择高效催化剂 C. 充入氦气 D. 适当降低温度
(3)2min时,___________(填“>”、“<”或“=”)。
(4)在图中画出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_。
【答案】(1)放热 (2)AB
(3)> (4)
【解析】
【分析】在400~500℃下催化氧化反应为。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甲,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小问2详解】
A. 增加的浓度,能增大反应速率,A选;
B. 选择高效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B选;
C.充入氦气,不影响反应相关成分的浓度,不影响反应速率,C不选;
D. 适当降低温度,能降低反应速率,D不选;
选AB。
【小问3详解】
2min时反应仍在进行,之后,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继续增加、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继续减小,反应仍在从正反应建立平衡的途中,则>。
【小问4详解】
平衡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是4mol,剩余氧气是1mol,则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为

19. 将0.050mol(g)和0.030mol(g)放入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5.0min达到平衡,测得mol/L。则该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转化率=(发生反应的的物质的量/原有的的物质的量)×100%】,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80 ②.
【解析】
【详解】将0.050mol(g)和0.030mol(g)放入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5.0min达到平衡,测得mol/L,则存在三段式:,则该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0. 恒温恒容下,A容器中加入1g和1g反应达到平衡,的转化率为a%,另一同温同容的B容器中加入2g和2g反应达到平衡,的转化率为b%,则比较大小:a% ___________b%。
【答案】<
【解析】
【详解】为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反应,增压平衡右移,B平衡等效于A平衡增压平衡右移所致,则a%<b%。
21. 用如图装置探究的性质。限选试剂:溶液、稀、溶液、溶液、淀粉、溶液、新制溶液。
操作步骤 预期现象 解释原因
用注射器将新制溶液注入充满的烧瓶 产生乳白色浑浊 +4价S具有___________性,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用注射器将___________溶液注入充满的烧瓶中 ___________ +4价S具有还原性
【答案】 ①. 氧化性 ②. ③. 溶液 ④. 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浅绿色
【解析】
【分析】二氧化硫转变为乳白色浑浊即S时,+4价硫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作还原剂时表现还原性,+4价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双氧水能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但无明显现象,氯化铁能被二氧化硫还原为氯化亚铁,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浅绿色。
【详解】据分析,填空如下:
操作步骤 预期现象 解释原因
用注射器将新制溶液注入充满的烧瓶 产生乳白色浑浊 乳白色浑浊为S,则+4价S化合价降低到0,具有氧化性,化学方程式为。
用注射器将溶液溶液注入充满的烧瓶中 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浅绿色 +4价S具有还原性。
22. 如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A. 金属的化合价高低 B. 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C. 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D. 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知,金属越不活泼越先被人类开发利用,金属越活泼被人类开发利用的时间越靠后,则B符合;
选B。
23. 下列反应符合如图图示的是
A. 铁在氧气中燃烧 B. 铁粉和硫粉反应
C. 煅烧石灰石 D. 铁片与稀硫酸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示知,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为放热反应,选项A不符合;
B.铁粉和硫粉反应为放热反应,选项B不符合;
C.煅烧石灰石为吸热反应,选项C符合;
D.铁片与稀硫酸反应为放热反应,选项D不符合;
答案选C。
24. 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程,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被人类誉为金属之王;而铝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铁更高,居于榜首。
(1)野外铺设钢轨时,通常用铝和氧化铁混合粉末反应得到的液态铁来焊接钢轨。常用如图所示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有“熔融铁珠”生成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该反应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D. 该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2)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其中铝作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答案】(1)C (2) ①. Fe2O3 + 2Al2Fe + Al2O3 ②. 还原剂
【解析】
小问1详解】
A.反应Fe2O3 + 2Al2Fe + Al2O3中,单质Al与化合物氧化铁反应生成新的单质铁和化合物氧化铝,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选项A正确;
B.有“熔融铁珠”生成,该反应中放出了大量的热,导致铁熔化,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选项B正确;
C.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中伴随发光、放热,则化学能没有完全转化为热能,选项C错误;
D.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则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小问2详解】
上述反应是氧化铁与铝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 2Al2Fe + Al2O3,其中铝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为还原剂。
25. 下列情况中,铁的腐蚀最快的是
A. /原电池 B. /浓原电池
C. /原电池 D. /原电池
【答案】C
【解析】
【分析】金属原子如铁失去电子被氧化变成离子的过程,就是金属腐蚀,化学腐蚀的速率小于电化学腐蚀、电解池中金属做阳极被腐蚀的速率大于原电池中金属作负极被腐蚀的速率,据此回答。
【详解】A. /原电池中,电池反应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铝为负极,铁为正极,铁被保护;
B. /浓原电池中铁铝均被钝化,不被腐蚀;
C. /原电池中总反应为铁与氢离子产生氢气,铁为负极,铁失去电子被氧化为亚铁离子,铁被腐蚀;
D. /原电池中铁为负极,失去电子被腐蚀;正极氧气反应,与选项C相比,/原电池反应更剧烈,则铁腐蚀的速度C>D;
综上,选C。
26. 欲除去铁粉中混有铝粉,可以选用的试剂为
A. 稀盐酸 B. 氢氧化钠溶液 C. 浓硫酸 D. 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铁粉和铝粉都能和稀盐酸,A不选;
B.铝粉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和氢气,而铁粉和强碱不反应, B选;
C.铁粉和铝粉在冷浓硫酸中均钝化,C不选;
D.铁粉和铝粉均能和溶液反应,D不选;
故选B。
27. 在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A. 只放出气体 B.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沉淀溶解
C. 只产生白色沉淀 D. 既产生白色沉淀,又放出白色气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先发生反应出现白色沉淀,后发生反应,沉淀溶解,B符合;
选B。
28. 将3 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25 mL一定浓度的氯化铝溶液中,如图是整个过程的数学分析曲线,其中横轴表示加入的物质的量,纵轴表示产生的沉淀物质的量。图中OA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___________,由此可得A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AB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___________,由此可得B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由上述分析可求氯化铝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Al3++3OH-=Al(OH)3↓ ②. (0.03,0.01) ③. Al(OH)3+OH-=AlO+2H2O ④. (0.04,0) ⑤. 0.4mol/L
【解析】
【分析】根据图像,当C点从O点向A点运动时,表示随着OH-的不断加入,沉淀量逐渐增加,A点Al3+刚好完全沉淀,沉淀量达最大值;从A点到B点,随着OH-的不断加入,沉淀量逐渐减少,B点时Al(OH)3刚好完全溶解。根据纵坐标n[Al(OH)3]max=0.01mol和Al守恒,原n(AlCl3)=0.01mol,依据AlCl3物质的量和相关方程式进行计算。
【详解】当C点从O点向A点运动时,表示随着OH-的不断加入,沉淀量逐渐增加,OA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Al3++3OH-=Al(OH)3↓,则A点消耗的n(OH-)=30.01mol=0.03mol,由此可得A点的坐标为(0.03,0.01)。AB曲线表示Al(OH)3溶于NaOH,表示的离子反应为Al(OH)3+OH-=AlO+2H2O。溶解0.01molAl(OH)3消耗n(OH-)=0.01mol,则B点的坐标为(0.04,0)。原n(AlCl3)=0.01mol,c(AlCl3)==0.4mol/L,AlCl3溶液中Al3+离子的浓度为0.4mol/L。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