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表里的生物
同学们,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可是,你们见过表里的生物吗?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到书中去寻找答案。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1.自由读课文,思考文中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2.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说说小时候的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习目标
清 脆 增 添 恐 怖
蟋 蟀 玻 璃 蝈 蝈
词语超市
词语理解
洪亮:(声音)宏大,响亮。本课指钟楼的钟响起。
恐怖:感到可怕而畏惧。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清脆:声音清亮好听。
diào(调查)
tiáo(空调)
调
wù (可恶)
è (恶人)
恶
多音字
ě (恶心)
作者简介:冯至, 河北涿县人,原名冯承植,字君培。 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
主要作品:诗集《昨日之歌》《十年诗抄》等,散文集《山水》《东欧杂记》等,历史小说《伍子胥》,传记《杜甫传》,译著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他人评价: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鲁迅
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9):写“我”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猜想父亲的表里有个生物关在里面。
第二部分(10~21):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并告诉“我”表里面有个小蝎子,不能动。
)
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紧接着列举了鸟叫、狗吠、蝉鸣、虫唱、钟声、琴声等一系列事实,从正反两方面证实了“我”的论断,有理有据,的确是“我”经过思考后得出来的结论。
用“可是”一转,提出父亲的表根本不是活的生物,可是“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并且“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这明显与“我”的结论不相符合。
好奇
痛苦
高兴
唯恐
吓了一跳
愉快
父亲的命令非但没有阻止“我”,反而使“我”的好奇疯狂地滋长,谁能找找文中“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表达了作者的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好奇心即将得到满足的紧张心情。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表现了儿童有趣的内心世界,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
学习了课文之后,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好奇心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的孩子。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心理、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让我们感受到“我”对那充满童真、童趣的童年的不舍之情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