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雪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1.沁园春.雪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3 19:1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案:《沁园春·雪》
一、教学目标:
了解《沁园春·雪》的背景和作者毛泽东;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手法;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诗歌的背景和写作意图;
分析诗歌的表达手法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
诗歌《沁园春·雪》的文本材料;
相关注释和解读资料;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 (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对于雪的印象和感受,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播放雪的音乐,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联想。
Step 2: 诗歌背景介绍 (10分钟) 简要介绍毛泽东的身份和他创作《沁园春·雪》的背景,包括他在延安时期的生活和政治环境。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歌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Step 3: 集体阅读 (15分钟) 请学生集体朗读《沁园春·雪》,帮助学生熟悉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Step 4: 诗歌分析 (20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诗歌中使用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小组展示与交流: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整体分析:老师对全班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对诗歌的结构、表达手法和情感进行详细解析。
Step 5: 理解与欣赏 (15分钟)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诗歌中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让学生从个人角度进行诗歌的欣赏,可以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你觉得诗歌中的雪象征着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Step 6: 创作活动 (15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以写诗的形式,表达对雪或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Step 7: 总结反思 (10分钟)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感受,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五、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毛泽东作品,了解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其他诗人的作品,拓宽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
《沁园春·雪》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沁园春·雪》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毛泽东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学习了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手法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整体分析,学生积极参与了诗歌分析的过程,提高了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创作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情感。整体而言,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