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杨修之死
罗贯中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红楼梦》
《水浒》
《三国演义》
《西游记》
人物 作品 作家 朝代
曹操 《红楼梦》 罗贯中 明代
孙悟空 《三国演义》 施耐庵 元末明初
贾宝玉 《水浒传》 曹雪芹 元末明初
林冲 《西游记》 吴承恩 清代
杨修
曹操:
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
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
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后逐
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
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
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
称帝,追尊为武帝。精兵法,著有
《孙子略解》、《兵书接要》 等书。
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
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
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
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今整
理排印的《曹操集》。
杨修:
字德祖,弘农华阴人,
汉太尉杨震五世孙。
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
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
主薄。因才华过人,又是
袁术外甥,曹操虑为后患,遂遭杀害。
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这部古典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是根据《后汉书》《三国志》《三国志平话》以及某些传说,经作者综合加工、创作而成。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1、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
鸡肋 ( ) 恃才放旷( )
数犯曹操三忌( ) 叱退 ( )
心恶之( ) 佯惊 ( )
曹丕 ( ) 麾军 ( )
高阜 ( ) 拈弓 ( )
lèi
shì
shuò
chì
wù
yáng
pī
huī
fù
niān
2、你知道这些字词的意思吗?
适疱官进鸡汤( ) 以今夜号令( )
汝怎敢造言( ) 数犯曹操之忌( )
命厚葬之( ) 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
丕如其言( ) 植然其言( )
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 ) 方忆杨修之言( )
为首大将乃魏延也。( ) 魏延诈败而走( )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
刚好
制造谣言
指葬礼隆重
按……去做
只要……就……
常常
是
凭借
多次
头
认为……对
才
跑
事件 杨修的表现 曹操的态度
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杨修有何表现?在这些事中,曹操态度怎样?
事件
园门改阔
梦中杀人
吴质事件
计出邺城
为植答教
众人分酥
鸡肋事件
1、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
2、在事件中,杨修表现如何,曹操态度怎样?
事件 杨修的表现 曹操的态度
园门改阔
众人分酥
梦中杀人
吴质事件
计出邺城
为植答教
竟取匙与众分食讫
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知其事,径来告操
君奉王命而出……
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
丞相嫌园门阔耳
鸡肋事件
收拾行装 准备归程
大怒斩之
虽称美,心甚忌之
虽喜笑,而心恶之
愈恶之
愈恶之
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大怒,已有杀修之心
杨修的性格特点:
思维敏捷
才智过人
恃才放旷
目中无人
自作聪明
1、从文中的七件事中,你感受到了杨修怎样的性格特点?
3、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可看出曹操的什么性格?
堵众人之口,表现出知错就改,以笼络人心。表现曹操阴险虚伪的性格。
4、曹操的虚伪还表现在哪些地方?
2、杨修建议工匠们改造好园门后,曹操原本大喜,后知是杨修之意后,为何”心甚忌之”
他发现杨修能参透自己心意,而曹操本就自负多疑,处处防备别人,因而“甚忌之”。
对杨修的忍耐,杀侍卫后“痛哭”、佯怒夏侯惇 ……
5、为试探两个儿子的才干,曹操出了怎样的“一题” 由此可见曹操有着怎样的个性
看哪一个儿子有魄力将门吏杀了出城去。表现出曹操的心狠手辣。
发现杨修为曹植准备了“答教十余条”后。因为杨修已介入了曹操二子争做太子的政治斗争之中,这是曹操所忌讳且不允许的,这也表现了曹操的老谋深算。
6、曹操何时有了”杀修之心” 为什么
7、曹操强行进兵,结果惨败,写这个情节与杨修之死有什么关系?
写此情节,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非常正确的,从而揭露了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
曹操的性格特点:
虚伪奸诈
残忍多疑
表里不一
嫉贤妒能
心胸狭窄
老谋深算
8、从以上事例中,你感受到了曹操怎样的性格特点?
1、杨修被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内因:杨修之死,一方面是由于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
外因:杨修被杀的根本原因还是他在大是大非和重大问题上不能与曹操保持一致,甚至离心离德。
杨修之死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属于插叙。
插叙作用:在于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从记叙方式上来讲,课文采用了哪种记叙方式?有什么作用?
甲方:杨修之死,过在自己。
乙方:杨修之死,罪在曹操。
关于杨修的死因,如果深入探究,有人说归之于杨修自己,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观点
因为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
其一:杨修之死,过在自己。
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也。 --明·李贽评《三国演义》
其二:杨修之死,罪在曹操。
因为杨修能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忌妒他的才能,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
忌才
恃才
其三:杨修之死,缘于政治斗争。
杨修已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
如何让“杨修之死”的悲剧不在我们身上发生?
1、改建花园大门
2、分食塞北酥饼
甚忌之
心恶之
3、点破“梦中杀人”
愈恶之
4、告发曹丕之事
愈恶之
5、教曹植斩门吏
操大怒
6、为曹植作“答教”
操大怒
生活小事
宫廷斗争
逐 渐 加 深
二(4-9)曹操与杨修的矛盾发
(插叙)
一(1-3)鸡肋事件,杨修被杀
三(10-12)写曹操兵败班师、厚葬杨修
联系实际写一篇题为《从“杨修之死”所想到的》文章。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8《杨修之死》同步练习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一、基础练习:
1、给加粗的字注音。
庖官( ) 夏侯惇( ) 讫( )
簏 ( ) 谮害 ( ) 麾( )
2、填空。
《杨修之死》节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小说家。
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描写了________时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的斗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凤凰卫视与半岛电视台都是在1996年初诞生的,时间几乎是在同时。这两家电视台都在报道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之后声誉鹊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向外凸出的宽大的窗户朝港口广场开着,游乐场的噪音络绎不绝地传进来,其中三只旋转木马嘶哑的嘎吱声此起彼伏各不相同。2·1·c·n·j·y
C.在饼干行业,广东饼干在全国居于无可非议的老大地位,而这其中,东莞饼干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D.昨日,省美协副主席周春芽告诉我们:“成都的画家,可以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他们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市场上,都非常红火。”21·世纪*教育网
4、下面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文化乳汁哺育校园新苗,艺术甘泉滋润祖国花朵。
B.规范的语言文字是信息高速公路的直通车。
C.热烈祝贺七星菜馆连续蝉联“中国湘菜名店”。
D.让理想与风筝齐飞,让希望与春天同在。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无霉,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B. 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会怎样对待你。
C. 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D. 现代化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二、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全文答题:
1.请你用简练概括的语言总结一下本文一共写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杨修和曹操两个主要人物性格的认识。
曹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修:
3.从课文中反映的作者认识来看,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中写曹丕要请吴质入府密谈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非常谨慎“乃用大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而杨修得知这个秘密后“迳来告操”请你指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关于杨修之死的原因,有下面几种分析,你同意哪一种?还有不同观点吗?试作说明。
(1)杨修卖弄聪明,违反了军纪,所以被杀。
(2)曹操忌妒杨修的聪明才智,所以杀了他。
(3)杨修多次揭穿曹操的心事,令他恼怒,所以被杀。
(4)杨修插手曹家兄弟的继位之争,又欺骗过曹操,所以被杀。
7.杨修建议工匠门改造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园门后,曹操原本大喜,后知是杨修之意后,为何”心甚忌之”
8.试探两个儿子的才干,曹操出了怎样的”一题” 由此可见曹操有着怎样的个性
9.曹操何时有了”杀修之心” 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
3、A(“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辆等来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往,接连不断,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无可非议”指没什么可指责的,常用来表示做得对,这里应改为“无可争议”;“墙内开花墙外香”比喻有的人才在本地或本单位默默无闻而在外地或外单位声望很高的不正常的现象,也指其他事物在原产地不如在外地受欢迎。)21教育网
4、C热烈祝贺七星菜馆蝉联"中国湘菜名店"。
5、 C(文题中的疑问属于无疑而问,不需要加引号)
二、
1.概括地说,一共写了七件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鸡肋事件”、“阔门事件”、“一合酥事件”、“梦中杀人事件”、“藏吴质事件”、“试才干事件”、“作答教事件”。21cnjy.com
2.杨修:才智敏捷,聪明过人,而又自仗才高,放任不羁;曹操:奸诈忌才,阴险狠毒,刚愎自用。
3.一方面由于杨修自身原因,恃才放旷,无所顾忌,凡事不考虑利害得失,任意为之。另一方面是由于曹操的嫉贤妒能,阴险奸诈。21·cn·jy·com
4.对于杨修能猜透他的心意,曹操起初时心里非常嫉妒他的才能,后来是厌恶。
5对比,充分表现曹丕的狡猾,杨修的机智、坦爽,但有些大意。
6.这四条原因,以第四条的说法较全面且 ( http: / / www.21cnjy.com )符合小说的叙述,以第二条的说法较为简单、片面,不可取。第一条是直接原因,第三条是次要原因。所以第四条更有说服力。(如果同意第一条、第三条的分析,强调这两方面的原因的重要性,也不为错。)
7、因为他发现杨修能猜中自己的心思,而曹操本就老奸巨滑,处处防备别人,因而“甚忌之”。
9、发现杨修为曹植准备了“答教十余条”后,因为杨修已介入了曹操二子争做太子的政治斗争之中,这是曹操所忌讳且不允许的。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8《杨修之死》导学案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导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3、学习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4、通过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导学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导学难点: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 ( 21世纪教育网 )己见解的能力。
导学时间: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鸡肋 ( ) 恃才放旷( ) 数犯曹操三忌( )
叱退 ( ) 心恶之( ) 佯惊 ( ) 曹丕 ( )
麾军 ( ) 高阜 ( ) 拈弓( ) 庖官 ( )
食讫 ( ) 谮害( ) 官主簿 ( ) 绰刀( )
2、解释下列加点字
适疱官进鸡汤( ) 以今夜号令( )
汝怎敢造言( ) 数犯曹操之忌( )
命厚葬之( ) 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
丕如其言( ) 植然其言( )
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 ) 方忆杨修之言( )
为首大将乃魏延也。( ) 魏延诈败而走( )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
3、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元末明初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想一想: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找出表现曹操对杨修态度变化的词语。
事件:
态度:
2、本文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顺叙、 ( http: / / www.21cnjy.com )补叙)找出补叙部分并思考补叙的作用。(与顺叙相结合,层层深入,揭示杨修之死的原因,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具吸引力。) 第二部分从记叙的顺序看属于哪一种?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关系?21教育网
3、曹 ( 21世纪教育网 )操强行进兵,结果惨败,写这个情节与杨修之死有什么关系?
4、说说你眼中的曹操和杨修。
曹操:
杨修:
5、杨修才华横溢,但却因其才被曹操杀害,我们青少年从杨修之死中该明白些什么呢?
6、杨修为什么会死呢?关于杨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 21·cn·jy·com
甲方:杨修之死,过在自己。
乙方:杨修之死,罪在曹操。
其三:杨修之死,缘于政治斗争。
参考答案:
一、
麾军 (huī) 高阜 (fù) 拈弓 (niān) 庖官( páo )
食讫( qì) 谮害(zèn ) 官主簿(bù) 绰刀(chāo )
2、适疱官进鸡汤(刚好 ) 以今夜号令(凭借)
汝怎敢造言(制造谣言) 数犯曹操之忌(多次)
命厚葬之(指葬礼隆重) 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头)
丕如其言(按。。。去做) 植然其言(认为。。。对 )
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常常) 方忆杨修之言(才)
为首大将乃魏延也。(是 ) 魏延诈败而走(跑)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只要。。。就。。。)
3、《三国演义》罗贯中 小说家
二、
1、事件 :鸡肋事件、园门改阔、众人分酥、梦中杀人、吴质事件、计出邺城、为植答教
态度:忌——恶——愈恶——愈恶——怒——有杀修之心
2、补叙 目的在于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这个分析,我们还可看出本文补叙在结构上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
3、有关系。写此情节,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非常正确的,从而揭露了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曹操:阴险残忍、虚伪奸诈、嫉贤妒才、老谋深算。
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目中无人、耍小聪明。
5、做事应当多用大脑和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干事,少用嘴巴说话,要控制好个人言行,特别是不当的话。 做事应当三思而后行,安守本分,做好自己的事,切不可恃才放旷。不必聪明过头,做人要张扬不张狂,不能狂妄自大。…… 21cnjy.com
(2)因为杨修能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忌妒他的才能,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www.21-cn-jy.com
(3)杨修已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8《杨修之死》教案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读,了解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培养分析能力。
2、使学生了解课文故事情节,从而学习作者运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性格的写法和恰当地运用插叙的结构方法。 www.21-cn-jy.com
3、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自读,了解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培养分析能力。
2、使学生了解课文故事情节,从而学习作者运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性格的写法和恰当地运用插叙的结构方法。 21cnjy.com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首雄浑的《三国演义》主题曲把我们带到了那狼烟四起、鉄戟叮当、战马嘶鸣的战争年代,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虽看不见硝烟,但处处充满杀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背景简介: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 ( 21世纪教育网 )景下发生的。21·世纪*教育网
三、知识链接:
1、 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
2、 连线:
曹操 《红楼梦》 罗贯中 明代
孙悟空 《三国演义》 施耐庵 元末明初
贾宝玉 《水浒传》 曹雪芹 元末明初
林冲 《西游记》 吴承恩 清代
杨修
3、 人物简介:
(1)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精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 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今整理排印的《曹操集》。www-2-1-cnjy-com
(2)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人,汉太尉杨震五世孙。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任郎中,后 ( 21世纪教育网 )为汉相曹操主薄。因才华过人,又是袁术外甥,曹操虑为后患,遂遭杀害。
四、作者简介:
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国演义》这部古典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是根据《后汉书》《三国志》《三国志平话》以及某些传说,经作者综合加工、创作而成。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2-1-c-n-j-y
五、预习检测:
1、读准下列加点字注音
鸡肋 (lèi) 恃才放旷(shì) 数犯曹操三忌(shuò)
叱退 (chì) 心恶之(wù) 佯惊 (yáng) 曹丕 (pī)
麾军 (huī) 高阜 (fù) 拈弓 (niān)
2、你知道这些字词的意思吗?
适疱官进鸡汤(刚好 ) 以今夜号令(凭借)
汝怎敢造言(制造谣言) 数犯曹操之忌(多次)
命厚葬之(指葬礼隆重) 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头)
丕如其言(按。。。去做) 植然其言(认为。。。对 )
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常常) 方忆杨修之言(才)
为首大将乃魏延也。(是 ) 魏延诈败而走(跑)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只要。。。就。。。)
六、听读课文:
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杨修有何表现?在这些事中,曹操态度怎样?
事件 杨修的表现 曹操的态度
七、整体感知:
1、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
事件:鸡肋事件、园门改阔、众人分酥、梦中杀人、吴质事件、计出邺城、为植 ( 21世纪教育网 )答教
2、在事件中,杨修表现如何,曹操态度怎样?
事件 杨修的表现 曹操的态度
鸡肋事件 收拾行装 准备归程 大怒斩之
园门改阔 丞相嫌园门阔耳 虽称美,心甚忌之
众人分酥 竟取匙与众分食讫 虽喜笑,而心恶之
梦中杀人 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愈恶之
吴质事件 知其事,径来告操 愈恶之
计出邺城 君奉王命而出…… 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为植答教 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 大怒,已有杀修之心
八、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把握人物性格。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从文中的七件事中,你感受到了杨修怎样的性格特点?
杨修的性格特点:思维敏捷、才智过人、恃才放旷、目中无人、自作聪明。
2、杨修建议工匠们改造好园门后,曹操原本大喜,后知是杨修之意后,为何”心甚忌之”
他发现杨修能参透自己心意,而曹操本就自负多疑,处处防备别人,因而“甚忌之”。
3、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可看出曹操的什么性格?
堵众人之口,表现出知错就改,以笼络人心。表现曹操阴险虚伪的性格。
4、曹操的虚伪还表现在哪些地方?
对杨修的忍耐,杀侍卫后“痛哭”、佯怒夏侯惇……
5、为试探两个儿子的才干,曹操出了怎样的“一题” 由此可见曹操有着怎样的个性
看哪一个儿子有魄力将门吏杀了出城去。表现出曹操的心狠手辣。
6、曹操何时有了”杀修之心” 为什么
发现杨修为曹植准备了“答教十余条”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杨修已介入了曹操二子争做太子的政治斗争之中,这是曹操所忌讳且不允许的,这也表现了曹操的老谋深算。
7、曹操强行进兵,结果惨败,写这个情节与杨修之死有什么关系?
写此情节,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非常正确的,从而揭露了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21教育网
8、从以上事例中,你感受到了曹操怎样的性格特点?
曹操的性格特点:虚伪奸诈、残忍多疑、表里不一、嫉贤妒能、心胸狭窄、老谋深算
二、合作探究:
1、杨修被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内因:杨修之死,一方面是由于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
外因:杨修被杀的根本原因还是他在大是大非和重大问题上不能与曹操保持一致,甚至离心离德。
杨修之死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从记叙方式上来讲,课文采用了哪种记叙方式?有什么作用?
属于插叙。
插叙作用:在于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课堂拓展:
1、关于杨修的死因,如果深入探究,有人说归之于杨修自己,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观点 21·cn·jy·com
甲方:杨修之死,过在自己。
因为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乙方:杨修之死,罪在曹操。
因为杨修能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忌妒他的才能,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2·1·c·n·j·y
其三:杨修之死,缘于政治斗争。
杨修已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 ( 21世纪教育网 )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
2、如何让“杨修之死”的悲剧不在我们身上发生?
启示:不可恃才傲物、要韬光养晦。为人谦虚、审时度势。
四、板书设计:(见课件)
五、布置作业:
联系实际写一篇题为《从“杨修之死”所想到的》文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