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开运河 创科举(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开运河 创科举(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18 22:2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北魏宋齐梁陈东魏北齐北周西魏
温故知新隋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 ①隋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以及统一的时间;
②大运河开凿的概况以及历史作用如何?
③科举制是怎样形成的?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带问自学一、隋朝统一南北二、大运河的开凿三、科举制的创立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 一、隋朝统一南北1.隋朝的建立3.隋朝经济的发展2.隋朝的统一隋 581年,杨坚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
隋灭陈,
统一南北,
结束了长期
的分裂局面。胭脂井 在今南京鸡鸣寺山坡下想一想 隋朝为什么能 统一南北? 隋灭陈时使用的五牙战船客观原因: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人心所向
②民族大融合
③江南经济的发展
主观原因:
①隋的军事经济力量迅速增强;
②陈统治者荒淫奢侈、腐败无能?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隋朝繁荣的经济读史感悟: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大运河开凿的意义二、大运河的开凿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隋炀帝(604~618 年在位)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二长:二千多公里三市:三个城市洛阳涿郡(北京)余杭(杭州)四段:分为四 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贯穿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江都(扬州)长安想一想:隋炀帝为何
要开凿这条大运河?瓜州古运河渡口扬州古运河道边的古迹文峰塔想一想:大运河开凿的历史作用?1、有利于南北方经济交流和统一国家的巩固;
2、至今仍发挥巨大作用:交通运输、旅游等。史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2.开通此“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材料二中“涿郡”、“江都”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隋朝大运河隋炀帝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北京、扬州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3、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三、科举制的创立1、开先河:2、正式形成:隋文帝 分科考试隋炀帝创进士科资料一:他们都是进士及第颜真卿 欧阳修 王安石 司马光 寇准 徐光启 纪晓岚 蔡元培 科举制给这些读书人带来了什么?根据资料分析科举制的影响材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gǔ) ,见《唐摭言》卷一引
材料二:
唐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大喜道:“天下英雄金入吾彀中矣!”资料二资料反映科举制对于统治者而言有什么影响?
促进了什么事业的发展? 科举制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
在社会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想一想科举制的影响:
1、科举制打破门第限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2、选官权利集中到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道路;3、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4、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后各朝相继沿用。科举考生赶考用的赶考挑子课堂总结唐朝诗人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其禹论功不较多。”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这是个开放的思考题,答题的答案不求唯一。有两种供参考。
同意:其理由是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和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还惠及今天。不同意:可从开凿大运河及隋炀帝下江都时所体现的暴政,结合隋的速亡来阐述。当然还有其它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课堂总结【温故知新】比较秦朝和隋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建立背景:都是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政权特点:都采取新的措施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3)存在时间:都很短暂,二世而亡; (4)灭亡原因:都因为统治者的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 (5)大型工程:都修筑了大型工程,长城和大运河; (6)历史地位: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灭亡教训为后来的统治者借鉴,出现封建社会的盛世。课堂总结【畅想天地】科举制给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谈谈你对读书做官的看法。
答:一方面结合课文大字关于科举的作用,谈它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它便于统治者笼络、控制知识分子,使其成国恭顺的奴仆。还可以谈读书做官不利于科技事业的发展。当然,也可以讲读书做官,能造福百姓,应该肯定。课堂总结【自己动手】仔细观察《隋运河》图,对照《中国行政区图》,试着找出大运河经过现在的哪些省(市)?
答: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市)
开通大运河的目的: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和促进南北交通。
本课小结隋的建立统一南北隋的繁荣隋的建立开运河时间:605年人物:隋炀帝意义: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南北统一创科举隋文帝开科举制先河隋炀帝时科举制正式形成对后世影响深远随堂小测试1.隋朝统一南北是在(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
①加强南北交通 ②镇压农民起义 ③巩固隋朝统治 ④增强抗灾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BC随堂小测试3.隋朝的都城在(  )
A.长安 B.余杭
C.洛阳 D.江都
4.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涿郡 B.长安
C.洛阳 D.余杭
5.科举制正式形成是在(  )
A.汉武帝时 B.魏晋时期
C.隋文帝时 D.隋炀帝时 ACD随堂小测试6.隋朝统一南北的因素有(  )
①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民族大融合 ③人民渴望统一 ④隋朝力量强大 ⑤隋文帝决策正确 ⑥陈朝的腐败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7._________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_________为中心,北通_________,南达_________,全长2000多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D隋炀帝 洛阳涿郡 余杭 随堂小测试8.隋朝的统治类似于(  )
A.夏朝 B.商
C.秦朝 D.西汉
9.隋朝有一商人通过大运河由南往北运输货物,他从余杭出发,乘船去洛阳,那么他依次经过的运河河段是(  )
A.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B.永济渠、邗沟、江南河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邗沟、江南河、永济渠CA随堂小测试10.某游客从余杭(今杭州)出发,沿运河乘船达洛阳。这位游客最早可能生活在(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1.隋朝开凿大运河在历史上的最大作用是 (  )
A.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沟通五大水系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便利南北交通 AC随堂小测试12.阅读下列材料: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请完成:
(1)诗中反映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什么理想?
(2)从隋朝开始,实现其理想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3)你如何评价这种现象?
(1)反映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理想是做官。
(2)实现这种理想的途径是参加科举考试。
(3)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做官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有利于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和加强中央集权;而且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直至清朝末年才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