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Китай
(俄语单词)
中国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 9 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政治
经济
文化
封建国家
走向统一多民族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辽
西夏
金
元
西夏
辽建立
916
1038
1227
1115
1125
1206
1271
1234
1368
916年定都上京
西夏建立
金建立
金灭辽
蒙古汗国建立
蒙古灭西夏
元建立
蒙古灭金
1276
南宋灭亡
元灭亡
1153年迁都燕京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1111年)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1142年)
元朝形势图(1330年)
北宋建立
960
南宋建立
1127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1111年)
1276
南宋灭亡
北宋建立
960
南宋建立
1127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1142年)
元朝形势图(1330年)
辽
西夏
金
元
西夏
辽建立
916
1038
1227
1115
1125
1206
1271
1234
1368
916年定都上京
西夏建立
金建立
金灭辽
蒙古汗国建立
蒙古灭西夏
元建立
蒙古灭金
元灭亡
1153年迁都燕京
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
——[元]脱脱:《辽史》卷37《志第七·地理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
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
——[元]脱脱:《辽史》卷 32《志第二·营卫志中》,北京:中华书局,1974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元]脱脱:《辽史》卷45《志第十五·百官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
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
—— (宋) 余靖著,黄志辉校笺:《武溪集校笺》卷一八《契丹官仪》,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第 540 页
一、辽夏金的统治
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
1.辽:南、北面官制
南
北
异
同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1111年)
同一政权范围
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一、辽夏金的统治
辽:南、北面官制
因俗而治
从辽朝的历史发展来看,“因俗而治”制度无疑是成功的,既可以使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各民族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又避免了划一制度可能带来的碰撞和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往。
——王德忠《论辽朝“因俗而治”统治政策形成的历史条件》
张家口宣化辽墓壁画
一、辽夏金的统治
辽:南、北面官制
契丹人引马图
(辽)道宗曰:“吾修文物彬彬, 不异中华。”
——(宋)洪皓:《松漠纪闻》,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第22页
政权 民族 中国观
辽 契丹族 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
“中国观”的发展
一、辽夏金的统治
辽:南、北面官制
一国二枢密,风俗所以不同。若并为一,天下幸甚。
——[元]脱脱:《辽史》卷81《列传第十一·萧孝忠》,北京:中华书局,1974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1111年)
1276
南宋灭亡
北宋建立
960
1127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1142年)
一、辽夏金的统治
元朝形势图(1330年)
辽
西夏
金
元
西夏
辽建立
916
1038
1227
1115
1125
1206
1271
1234
1368
916年定都上京
西夏建立
金建立
金灭辽
蒙古汗国建立
蒙古灭西夏
元建立
蒙古灭金
元灭亡
1153年迁都燕京
南宋建立
金灭北宋
在金初灭辽进程中,女真政权对契丹南、北面官制度进行了吸收与扬弃,以女真族独有的猛安谋克制度取代原来实行的辽北面官制度;在原辽朝的汉人聚居区,在短暂推行猛安谋克制之后,代之以更适合统治的原辽朝的南面官制度。
——摘编自王雷、赵少军《官制视野下金代吏员制度的民族特质探析》
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北自蒲与路之北三千余里,火鲁火疃谋克地为边,右旋入泰州婆卢火所浚界壕而西,经临潢、金山,跨庆、桓、抚、昌、净州之北,出天山外,包东胜,接西夏,逾黄河,复西历葭州及米脂寨,出临洮府,会州、积石之外,与生羌地相错。复自积石诸山之南左折而东,逾洮州,越盐川堡,循渭至大散关北,并山入京兆,络商州,南以唐邓西南皆四十里,取淮之中流为界,而与宋为表里。
——[元]脱脱:《金史》卷24《志第五·地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
2.金:猛安谋克制
材料 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孛堇征兵,凡步骑之仗糗皆取备焉。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
——[元]脱脱:《金史》卷44《志第二十五·兵制》,北京:中华书局,1975
军事单位+社会组织
军事单位+社会组织+基层制度
一、辽夏金的统治
金:猛安谋克制
猛安谋克人户,兄弟亲属若各随所分土,与汉人错居,每四五十户结为保聚,农作时令相助济,此亦劝相之道也。
——[元]脱脱:《金史》卷46《志第二十七·食货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
若并为一,天下幸甚。
——[元]脱脱:《辽史》卷81《列传第十一·萧孝忠》,北京:中华书局,1974
金代官制简表
同一政权范围内
同一行政体系中
同一生活空间下
金代官制简表
州
县
乡
枢密院
尚书省
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号称“小尧舜”,此其效验也。
——[元]脱脱:《金史》卷8《本纪第八·世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
金世宗“大定之治”
金人虽然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但他们并没有将辽、宋排除到“中国”之外。作为分立对峙政权,他们承认辽、宋、金分别是各自独立的不同政权,各有自己的国号,互为外国;但作为“中国”,他们又认为辽、宋、金都是“中国”。
——赵永春《试论金人的 “中国观”》
一、辽夏金的统治
金:猛安谋克制
政权 民族 中国观
辽 契丹族 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
“中国观”的发展
金 女真族 辽、宋、金并为“中国”
一、辽夏金的统治
金:猛安谋克制
元朝形势图(1330年)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1142年)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1111年)
辽
西夏
金
元
西夏
辽建立
916
1038
1227
1115
1125
1206
1271
1234
1368
916年定都上京
西夏建立
金建立
金灭辽
蒙古汗国建立
蒙古灭西夏
元建立
蒙古灭金
元灭亡
1153年迁都燕京
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中外历史纲要(上)》,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第55页
一、辽夏金的统治
1276
南宋灭亡
北宋建立
960
南宋建立
1127
二、元朝的统一
元朝形势图(1330年)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1111年)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1142年)
辽
西夏
金
元
西夏
辽建立
916
1038
1227
1115
1125
1206
1271
1234
1368
916年定都上京
西夏建立
金建立
金灭辽
蒙古汗国建立
蒙古灭西夏
元建立
蒙古灭金
元灭亡
1153年迁都燕京
《元史·地理志》中记载:“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驿道,驿站,急递铺
行省制度
宣政院
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
巡检司
面对辽阔的疆域,元朝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1276
南宋灭亡
北宋建立
960
南宋建立
1127
请任选两则材料,解释“元朝行省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这一观点。
材料二 尽管其名称、官职设置与前代行台省、行省十分相近,似乎是汉地官制,但就实质内容而言,元朝的行省主要是按照大蒙古国官职模式建立的。
——张帆《元朝行省的两个基本特征 ———读李治安 <行省制度研究>》
材料一 行省既是中央派出机构,代表中央,也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代表地方,直接领有路府州县。这样便使中央权力下移了一个层次,地方机构上升一级,使中央和地方关系更加紧密。
——周竞红《“因俗而治”型政区:中国历史上 “一体”与“多元”的空间互动》
材料四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靡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宋濂:《元史》卷58《志第十·地理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
材料三 五岭地区被纵向切开,以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湘、鄂、桂 并入湖广行省"分设治所于南昌、武昌。于是,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又呈以北制南之势。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
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版),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第17页
回
波斯人
阿拉伯人
汉人
畏兀儿
蒙古人
元朝形势图(1330年)
大中国
Китай
中国
其所以有此名号,首先是汉人的大量进入契丹地区,实行契丹化,其次是契丹人的大量南来汉人地区,久而久之,两者合而为一,汉人即“契丹”,“契丹”是汉人。大概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契丹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实体”,从前进的行程中失掉了,但它的“分子”-遗胤散布在广大的汉人之中,以致成了汉人的代词。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版),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第170页
全球各地对中国的称呼及词汇溯源图
政权 辽 西夏 金 元
民族 契丹族 党项族 女真族 蒙古族
主要制度 南北面官制 两套称谓 猛安谋克 行省制等
中国观 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 认同中国 辽、宋、金并为“中国” 大中国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1111年)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1142年)
元朝形势图(1330年)
封建国家
走向统一多民族
制度建设
请同学们结合今天所学内容,谈一谈你对历史上其他时期制度建设与国家发展二者关系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