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老舍
济
南
的
冬
天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发现并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优美的语句。
3.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壹
壹
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其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剧本《茶馆》等。
壹
写作背景
老舍25岁前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他应邀去英国任教,在伦敦生活了6年,离开英国途中在地处热带的新加坡住了半年,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这篇文章是老舍于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读读写写
镶( ) 单单( )
安适( ) 着落( )
慈善( ) 肌肤( )
秀气( ) 宽敞( )
贮蓄( ) 澄清( )
空灵( ) 地毯( )
xiānɡ
dān dān
ān shì
zhuó luò
cí shàn
jī fū
xiù qì
kuān chánɡ
zhù xù
chénɡ qínɡ
kōnɡ línɡ
dì tǎn
壹
1.全班朗读课文。
2.再次诵读,根据你的理解,标出第三自然段的重读和停连。
整体感知
壹
小山ˇ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ˇ这一圈小山ˇ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ˇ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ˇ准保暖和。
ˇ真的,济南的人们ˇ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 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 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
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ˇ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 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 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ˇ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微露出的粉色。
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整体感知
壹
1.请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济南的冬天”的气候特点,试分析第1段说说作者用了什么写法来表现这个特点的。
温晴。
对比。将济南冬天的气候与北平、伦敦、热带地区进行对比,写出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这个“宝地”的赞美之情。
整体感知
壹
2.老舍先生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描写 “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画卷? (温馨提示:请阅读2-5段进行分析)
主要通过济南的“山”和“水”
文章紧紧围绕济南的冬天 “温情”这一特点,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和“水”,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图景。你能根据2-5段的描述,给每幅画面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并概括出每一副画面的特点么?
整体感知
壹
冬天的山
阳光朗照下的山
可爱
薄雪覆盖下的山
秀气
城外的远山
淡雅
山
摇篮安睡图
雪后小山图
山村卧雪图
整体感知
壹
冬天的水
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暖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
绿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清亮
水
玲珑水晶图
整体感知
壹
例如: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拟人,将老城和春风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老城的温暖可爱,表达了作者对老城这个理想的境界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精读探究
壹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答题格式:
运用了 (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比作……/把……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 (内容),表现了 (特点/性质/人物形象),表达了 (情感)
精读探究
壹
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朗读,推荐一句你认为最优美的句子,说出推荐的理由。(请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
合作探究
壹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济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巧妙地突出了济南冬天阳光朗照下的小山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冬天的温暖,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树尖的雪比作“白花”; 将树尖顶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生动形象地写出雪后树的秀美的特点。
3.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草色和雪色相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济南雪后小雪的无比喜爱之情。
4.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夕阳斜照下的薄雪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可爱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5.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城外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生动形象地写出城外远山淡雅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山喜爱与赞美之情。
6.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水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水的温柔多情,表现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6.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的景象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冬天的清亮、明丽。
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体现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外,同时在遣词造句上还非常讲究,值得仔细玩味。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
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面,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写法探究
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