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海滨小城》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海滨小城》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4 10:1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海滨小城教案
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点:
1. 掌握识读生字词:海滨、网吧、石桥、波浪、沙滩。
2. 掌握识读句子:在小时候,我去过海滨小城。
3. 了解海滨小城的风景特色。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激发学生对旅行的向往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生能够识读并理解生字词和句子。
2. 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播放一段海边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海边的清新和欢快氛围。
2.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与海边有关的词汇和景物,激发学生对海边的兴趣。
二、新授(25分钟)
抛出问题:
1. 教师出示课文《海滨小城》第一部分的课文,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标题,并解释生字词“海滨”。
2. 教师带领学生默读第一部分的课文,然后进行师生共读。
3. 教师提问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找到关键信息。例如:“小明在哪里玩过?”“小明在小时候去过哪里?”
4.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根据课文内容,谈论他们想象中的海滨小城是什么样子的。
5. 教师通过课件或者图片展示真实的海滨小城,让学生对照课文进行思考和讨论。
课堂师生互动:
(教师用课件展示一张美丽的海滨小城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看看这张图片,你们猜猜这个地方是什么地方?
学生1:老师,我看到大海了,应该是一个海边的城市吧?
教师:非常棒!这个地方就是一个海滨小城。那我们今天就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这个海滨小城的,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放映课文视频)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完视频了,有什么感受和疑问呢?
学生2:老师,我看到视频里的小城好漂亮,有小船、沙滩和一座灯塔,真想去那里度假!
教师:是的,这个小城的确很美丽,而且还是一个旅游胜地。在我们的课文中,有提到这里有许多旅游景点,比如沙滩、海边公园等等。下面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索。
(教师分发课文,学生们跟着教师一起读)
教师:好,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下课文的理解。请你们回答一下问题:在课文中,孩子们在海滨小城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学生3:他们先去沙滩玩沙子,然后去海边公园放风筝,最后登上了灯塔。
教师:非常好!孩子们果然是聪明的,你们记得真仔细。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做“串串游”,我们要一个个给出自己最喜欢的活动,并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介绍。
学生4:我最喜欢在沙滩上捡贝壳,贝壳上有漂亮的花纹。
学生5:我喜欢放风筝,因为放风筝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海风的呼啸。
教师:非常好!你们都说得很棒。通过这个游戏,我们不仅复习了课文内容,还锻炼了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海滨城市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海滨城市的图片,我们可以一起看一看,了解一下海滨城市的特点。
学生6:老师,我看到图片中有很多高楼大厦,是不是代表海滨城市很繁华?
教师:不错,高楼大厦的确是海滨城市的一种特点。还有什么特点可以让我们认出一个城市是海滨城市呢?
学生7:还有很多游船和游艇,还有很多人在游泳。
教师:非常好!海滨城市的确是一个旅游胜地,有很多游船、游艇和游泳的人们。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课文中提到的旅游景点,看看都有哪些。
(教师用PPT展示课文中的旅游景点,并给出中英文解释)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中的内容,现在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小小的测验,看看你们对这个故事是否真的了解。
(学生们进行小测验)
教师:好同学们,今天的课堂时间到此结束。你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希望大家都能够亲自去海滨小城看看,感受一下那里的美丽景色和快乐氛围。下次我们将继续学习下一单元的内容,大家期待一下吧!
以上就是一个关于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海滨小城》课堂师生互动过程的情境,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三、总结(5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复述课文的大致故事情节和关键信息。
2.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用一段话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海滨小城。
四、知识拓展(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些与海滨有关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诗歌、散文等形式表达对海滨的感受。
2. 教师展示一些与海滨相关的文化作品,如电影、音乐等,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出改进的建议。
整节课用时40分钟,教学反思和布置作业需要5分钟准备时间,实际教学时间为35分钟。通过导入和展示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和知识拓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还应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