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课 散步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6课 散步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4 09:1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6.散 步
莫怀戚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散步,只是一件那么日常的平凡小事。可是重庆作家莫怀戚(1951-2014)却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在这平凡之中发掘出生活的情趣,写下了这篇年轻的、朴素的短文——《散步》。
这篇作品同时入选大陆、香港、台湾等各地中学教材,获得无数人的喜欢,成为经典。
莫怀戚
信服
分歧
取决
一霎
两全
粼粼
各得其所
xìn fú
fēn qí
qǔ jué
yī shà
liǎng quán
lín lín
gè dé qí suǒ: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字词把握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记叙的故事内容。
初春的田野上,我们一家人在快乐地散步。后来遇到了分歧,母亲想走大路,儿子想走小路,最后我决定走大路,然而母亲却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最后“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我们一家人慢慢地向小路走去。
【技法】概括故事内容,可以参考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简单来说就是:何时何地,谁做了什么,最后怎么样了。
整体感知
“我们在田野里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咀嚼“我们”
“我们”散步时,说了一些话。请你有感情地演读人物的语言,你最喜欢谁就读谁,并对该人物作两句点评。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咀嚼“我们”
可爱聪慧、善于观察、善于表达
孝顺,理性,顾全大局
慈爱;善解人意,不想儿子为难
文章中并没有记录妻子的话,请你根据上下文,揣摩妻子的形象、心理,为她设计一个动作、一句话。
我说:“走大路。”
妻子 对儿子说:“ 。”
咀嚼“我们”
妻子也蹲下来,摸摸儿子的头,对儿子说:“儿子,你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孩子,咱们这次和奶奶走大路,下次再走小路。”
妻子呢,她总是在外面听我的。
文章的妻子是个怎样的人呢?
句中的“在外面”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技巧】词语能不能删:不能,因为词语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写出什么,体现什么,能够体现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严谨性)。如果删去,就怎么样(不符合实际,缺乏感染力)
不能,① “在外面”指的是在家外面,或在其他人面前,写出妻子在家外面总是听我的,非常给我面子,但在家里或许是“我”听她的,或许我们商量着;②体现妻子的贤惠懂事和家庭的和谐;③能够体现语言的准确性;④如果删去,不太符合实际情况。
咀嚼“我们”
妻子呢,她总是听我的。
神奇的写人技巧:一“言”可传神;无“言”亦传神
咀嚼“我们”
咀嚼完“我们”,如果用一个词语、成语来形容“我们”一家人,你会用什么?
“我们在田野里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咀嚼“我”
如果是你,你一般会怎么介绍家庭成员?
“我们在田野里散步: 。”
咀嚼“我”
你觉得作者介绍时,为什么将“我”排在最前面?
“我”是家里的顶梁柱,身负重任。
“我们在田野里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还有哪些句子能够读出“我”身负重任?具体分析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咀嚼“我”
这里是大词小用。①说我的责任如同“民族领袖”一样重大,说母亲与儿子是我们的“整个世界”,突出强调了“我”意识到要照顾全家、扶老携幼的责任重大,必须要小心、稳重;②增加了语言的幽默感和感染力;③也让读者领悟到所有中年人肩负家庭使命的特有心境。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读一读以上句子,从语言简洁的角度来看,句中哪个词语能够删去?
再读一读,删与不删,你觉得哪个更好?
不删更好。①“我的”一词不断反复,能够突出强调“我”身为一家之主的自豪,“我”是家中顶梁柱的责任巨大,以及“我们”家庭的团结温暖;②如果删去感染力就没有这么强。
咀嚼“我”
“我们在田野里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咀嚼“田野”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们在田野里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我们天天生活在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城市,离田野是越来越远了,请你勾画出文中描写田野的句子,让我们一起走进它。
咀嚼“田野”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咀嚼“田野”
1.怎么朗读?
轻快的语气,读出活力、喜悦、希望。
2. 结合全文,思考“生命”的内涵
既指自然界的生命,也指人类的生命:母亲熬过寒冬,生命得以延续;儿子可爱聪明,生命得以延续。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3.这一段对田野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
①交代了散步的时间、地点、环境;
②描绘了一幅田野新绿、嫩芽茂密、冬水起水泡的初春美景图;
③营造了一种生机盎然、舒适惬意的氛围;
④烘托了一家人散步时感受春天之美的幸福愉悦心情;
⑤为下文“我”的儿子想走田间小路做铺垫;
⑥同时,也丰富了文章的主题,对生命的赞叹与感慨。
咀嚼“田野”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咀嚼“田野”
1.怎么朗读?
舒缓的语气,读出愉悦、满足之感。
2.打开想象,置身于这美丽的田野,“菜花”“桑树”“鱼塘”让你想起了一些诗句吗?
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咀嚼“田野”
3.这一段对田野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环境描写
①描绘了一幅菜花金黄、桑树整体、鱼塘波光粼粼的的田园风光图;
②与上文“小路有意思”相照应,交代了儿子想走小路的原因;
③也营造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生机美好的氛围;
④烘托了母亲此时愉悦满足的心情;
⑤可见母亲充分理解且支持孙儿的愿望,展现其慈爱。
咀嚼“田野”
咀嚼“田野”
这样,
我们就在阳光下,
向着那
菜花、桑树和鱼塘
走去了。
也是向着那

走去!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
大块小块的新绿
随意地铺着,
有的浓,有的淡;
树上的嫩芽
也密了;
田里的冬水
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
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生命。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两行整齐的桑树,
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就这样,
我们在阳光下,
向着那
菜花、桑树和鱼塘 走去。
就是向着那
幸福与希望 走去!
咀嚼“田野”
散文里美丽的句子,变换一下格式,就成了一首美丽的小诗,让我们伴随着美丽的朗读之声,再次走进这美丽的田野!
“我们在田野里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咀嚼“散步”
咀嚼“散步”
责任
和谐
亲情
孝道
爱幼
选择
……
多元主题
作者说: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们说:
“这一切还使人想起更多的东西—— 。”
“我们在田野里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咀嚼语言
咀嚼语言
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句式上,较为整齐,有对称之感;
意思上,也前后相互映衬
对称句式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文章的语言文字不仅很美、很温馨,也很有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
咀嚼语言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这样对称着写有什么好处?
语义表达上,把事物两方面并列、对举着说,增加思想内涵的张力,引人注意,耐人寻味;
格式音韵上,句式整齐,富有对称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音韵美。
文中还有不少这样的对称句式,请勾画出来读一读。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的风景,而在于拥有新的眼睛。”
——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
“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
你看,散步这样一件普通的事,也能发现如此多的情趣。
生活中本就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多的是日常平凡的琐事,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于平凡之中,你也会收获美丽的风景、动人的情谊、崭新的领悟……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