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韩 愈
师说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列唐宋八大散文家之首,唐宋八大散文家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苏轼、苏辙、
曾巩、王安石
韩愈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
文学常识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如《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师说》等都属于这一种文体。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写作背景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字词注音
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经传(zhuàn ) 从师(cóng)
读书(dú) 不能(b ù ) 传道(chuán )从容(cōng)
聃(dān) 蟠(pán) 苌弘(cháng) 近谀(yú) 贻(yí)
冉(rǎn) 潘(pān) 长幼(zhǎng) 须臾(yú) 怡(yí)
通假字
传道受业解惑
或不焉,或师焉
“受”通“授”,传授。
“不”通“否”。
通假异读
阅读思考
古之学者必有师
之: 助词,的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 判断句
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所以: 用来……的。
受: 同“授” ,传授。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而:转折,但是
其:代词,那些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乎:相当于“于”,介词,比
闻:知道,懂得
师:以……为师,意动用法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乎: 用于句末,表示反问语气 ,相当于“呢”
知: 了解,知道。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无: 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
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师: 动词,学习﹑效法
译文 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授与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人不可能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够没有疑难问题呢?有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这些疑难的问题便终究不会解决。出生比我早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出生比我迟的,他懂得道理也可能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拜他为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出生在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不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人为什么要从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人而从师,自古而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阅读分析第一段
2、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标准
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其: 复指,做主语.他们
犹且: 尚且,还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很多人
下: 低于
耻: 以……为耻
其: 代词,他们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所以: ……的原因
其: 表猜测,语气副词,大概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
于: 对于
其: 代词,他们
惑: 糊涂
于: 从
乎: 表推测语气,相当于“”吧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之: 提宾标志
不: 同“否”,不
小学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少年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 专门技艺人
之: 这类,这些
师: 动词,学习
宾语前置句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其: 代词,代士大夫
及: 赶上
其: 表感叹,语气副词,多么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之: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译文 唉!跟从老师学习的传统没有人继承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难很困难哪!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够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比圣人差得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所以聪明的人就更加聪明,愚蠢的人就更加愚蠢。圣人所以成为圣人,愚人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缘故吧?人们喜爱自己的孩子,选择合格的老师来教育他们;对于自己呢,却把拜师学习当作不光彩的事,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孩子们读书,学会停顿断句的,并非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的老师。断句停顿不理解,向老师学习,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地方学习,而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相互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就说:“他和他年纪差不多,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认为可耻,称官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于谄媚。唉!拜师学习的传统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原因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士大夫之族是看不起他们的,现在士大夫们的认识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吗
阅读分析第二段
3、第二段对“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 ”“耻
师”相对比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
愚,其皆出于此乎?
4、第二段中“今之众人”在从师一事上存在自相矛盾的
事实,这是怎样的一个事实?这种做法作者怎样看待?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阅读分析第二段
5、第二段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在从师的问题上分别怎样做的?这样的做法带来怎
样的局面?
@不耻相师;群聚而笑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
今昔对比 圣益圣,愚益愚(错误态度)
父子对比 择师,耻师(错误认识)
大小对比 小学而大遗(错误内容)
贵贱对比 其智反不能及(错误行为)
结论:从师则圣、明、智
耻师则愚、惑、不明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 向……学习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 几个人,并非确指
行: 走路
语出《论语》: “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必 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贤: 贤明
于: 比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攻: 学习,研究
是: 这样
译文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类人,他们的才能不如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 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不过这样罢了。
阅读分析第三段
6、联系第一段、第二段,分析第三段举出孔子的例子,
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
学者必有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
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说明谁可为师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六艺: 即六经,指《诗》《说》《礼》《乐》《易》《春秋》
传: 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
之: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表时间的词后,凑足音 节,无意义
于: 被
于: 向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嘉: 赞赏
古道: 指古人的从师之道
贻: 赠送
李家的儿子名叫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解释经文的著作全都学习过,不受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束缚,向我学习。我赞扬他能遵循古人拜师求学的传统,写了这篇《师说》赠给他。
译文:
说明写作原因
分论点:不拘于时行古道
7、文章第四段交待写作缘由,但仍隐含着作者的观点,
那些句子可以表现作者的观点?
不拘于时
学于余
能行古道
阅读分析第四段
韩愈“师道”思想的深刻性
突破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受业)-----“传道受业解惑”;
明确提出“道高为师”的全新标准;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学是可以相长的。
知识点总结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词
3、实词活用
4、一词多义
5、特殊句式
6、修辞方法
2、古今异义的词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㈠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㈡……的原因(或缘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今)没有。
小学而大遗:(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3、词类活用现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
位卑则足羞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意动用法,以……为耻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意动用法,以……为羞
意动用法,以……为师
名词作动词,学习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师道也
吾从而师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
名词,老师
动词,学习
意动用法,以……为师
动词,从师学习
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名词,军队
4、一词多义现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
朔气传金柝
舍相如广成传舍
动词,流传
动词,传授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动词,传递,传送
名词,客舍
4、一词多义现象
1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 吾师道也
3 道相似也
4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 余嘉其能行古道
4、一词多义现象
道理
道理
道德学问
风尚
风尚
4、虚词
之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3)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4)句读之不知
(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6)君将哀而生之乎
(7)蚓无爪牙之利
(8)吾欲之南海
*(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1 代词,他
2 代词,这些
3 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4宾语前置的标志
5代词,代“六艺经传”
6 代词,我
7助词,定语 后置的标志
8 动词,到、往
9凑足音节,无意义
其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代词,他
代词,那些
代词,指圣人
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副词,大概
前指士大夫,多么
4、虚词
5、特殊句式
不拘于时,学于余。
宾语前置,“之”为提宾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被动句式
介宾短语后置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顶 真
作用
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
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
6、修辞方法
背诵线索提示:
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课后随笔:
谈谈老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