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榕树爷爷》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榕树爷爷》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8-04 10:3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榕树爷爷》
教学目标:
能够完整的用柔和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榕树爷爷》。
体验二声部合唱,并说说二声部合唱的特点。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体会歌曲内涵,表现小学即将毕业对学校及事物依依不舍的情怀。
教学重点: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柔和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的练习。
教学过程:
课前一支歌《明天会更好》
一:师生问好
1、师:同学们好
生:您好、您好、音乐老师好
2、教师引导学生做柯尔文手势
二:新课导入
师:老师今天很高兴能跟我们六年一班同学上一节愉快的音乐课,那老师想问,当我们看到可爱的蒲公英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生:吹
师:怎么吹呢,让我们把可爱的蒲公英吹的圆圆的,轻轻的吹
师:美好的音乐课从吹蒲公英开始,蒲公英喜欢上了音乐,它想跟这里的一个音乐符号做游戏,休止符,原来它想跟休止符做游戏,看看休止符再配上一段音乐,你还能再吹一次吗?
三:难点练习
师:大家有没有听到这个声音,三角铁的声音,根据这个声音,老师再配出一段旋律。(教师敲黑板上的音符唱一唱)
生:练习
师:这个时候蒲公英吹到了很远的地方,它吹到了大榕树的上面,(教师用多媒体介绍榕树)这段音乐里还藏着榕树的旋律,老师唱榕树,你们用蒲公英的声音跟我这颗大榕树打招呼吧。
生:配合练习
师:看每一个榕树爷爷都有不一样的性格,(渐弱的感觉,教师做柯尔文手势指挥两边,教师介绍引子)
师:你理解当中的引子是什么意思,歌曲并没有结束,这才是刚刚开始,再换一种方式唱,声部换了,效果还是一样的。
生:练习
师:这个叫尾声,引子跟尾声的目的是为了把歌曲生动模拟孩子们热情呼唤榕树爷爷和榕树爷爷轻柔回答的意境表现出来,有了引子和尾声,现在蒲公英飞走了,它不跟榕树爷爷玩了,你们猜谁又来了?我们一起来听(播放榕树爷爷音乐)
四:聆听歌曲
初听音乐,播放《榕树爷爷》
师:同学们来说说从歌曲中可以告诉了我们什么内容?
生:。。。。。
复听歌曲
师:好,那让我们再来欣赏下,看看歌曲的旋律。(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形谱)
师:从歌曲旋律中可以看出歌曲的情绪怎么样?
生:亲切、优美、活泼
五:学唱歌曲
歌曲中多次“母”等衬词,你认为怎样唱,才能表达歌曲情绪?
生:表达声音轻柔慈祥
师:用连贯轻柔慈祥声音演唱
师:括号小间奏里出现两个装饰音,顿音记号,上滑音记号(教师讲解)
同学们跟教师分句学唱,教师唱曲谱,学生模唱用啦,啊
教师唱曲谱,学生填歌词
教师分句用情绪演唱,分段讲解,力度记号、连音。
六:创编与活动
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吗?
生:二声部合唱特点
师:那这首歌曲二声部合唱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
师:用拟人化手法,描绘了孩子们深情呼唤榕树爷爷,向榕树爷爷表达即将毕业离开榕树爷爷依依不舍的情感,二声部用模拟榕树爷爷轻柔的应答效果。
教师引导啦啦啦,练习二声部合唱。
分声部练习。
七:本课总结
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榕树爷爷并不是我们学校有的,但是我们在学校接触的每样东西每个事物就变成我们以往的回忆,其实在我们学校也留下许许多多的回忆,(多媒体播放图片)老师认为这些回忆看起来特别美好,老师希望大家把回忆装到自己的回忆里,这些见证了大家所有的成长过程,让我们把这些回忆装到心里吧。好同学们下课
生: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