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三黑和土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三黑和土地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4 10:4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黑和土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句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感受农民得到土地后的无比幸福和喜悦。
2.能表达自己对土地新的认识,体会人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句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感受农民得到土地后的无比幸福和喜悦。
2.能表达自己对土地新的认识,体会人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读题中名,解诗中意
1.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你的名字是——,你的名字是——,你的名字是——,有的名字阳刚,有的名字秀气,有的名字文雅,看看这个名字——三黑,一个质朴而充满“土味”的名字。当他遇到“土地”时,他身上的“土味”更加浓厚,他对土地的热爱更加真挚。本课让我们走近“三黑”,去体味他和“土地”微妙的关系,齐读课题。
二、识分类词,想诗中画
1. 分组出示词语
第一组:土疙瘩 麦籽儿 顺溜 蹚坏 痒抓抓 白霎霎
师:先来看一个有泥土气息的词语“土疙瘩”,跟读两遍,这是一个方言,用我们的话来讲叫——土块。
师:再看“麦籽儿”,猜一猜,用我们的话来讲叫——麦粒。
师:“顺溜”,猜一猜——顺滑。
师:“蹚坏”,请你说——踩坏。
师:“痒抓抓”——挠痒痒,不是抓在身上,是抓在心上,叫“心痒痒”。
师:“白霎霎”用我们的话叫——“白花花,白茫茫”。
师:你看这组词语和我们平常的不一样,带着泥土的气息,我们来读一读吧!
第二组:翻地 耙地 打场 送公粮
师:再来看一组只有农民才做的事,读:翻地。做过吗?看——(出示图片)把地翻过来才能种庄稼。
师:第二个词:耙地。(出示图片)干过吗?看,耙好的地又平又顺溜。
师:第三个词:打场。注意“场”第二声,打场打的是什么?打的不是土地,是谷子,谷子脱粒脱麦叫“打场”。
师:第四个词:送公粮。(出示图片)这个场景就是送公粮,以前农民种的庄稼,大部分归自己,要交一部分给国家,要交的这部分叫公粮。
第三组:翻身
师:现在我要给你一个词,这个词很有时代感、还很有历史感,很有幸福感,很有自豪感,这个词是——翻身。读一读这段话——
生读:解放前,农村的大部分土地是地主的,农民只能为地主种地,受剥削、受压迫;解放后,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把地主的田地分给了农民,农民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成了土地的主人。
师:文中的三黑就是一个翻身的农民,他有了自己的土地。
2. 学习课文
师:那么他在自己的土地上干些什么呢?打开书,大声朗读课文。思考:三黑在自己的土地上做了哪些事情?
生:朗读课文。
师:交流一下,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他干了些什么?
生:翻地——耙地——歇一歇——耙地。
师:歇一歇的时间比较长,三黑趁这时候干了什么?
生:看自己种的荞麦,听蝈蝈叫唤,想想过去的生活,想想现在的生活,想想以后的生活。
师:现在谁来完整地把三黑干的事说一说?
生:三黑一有了自己的土地,他马上就把自己的土地翻了翻,他又把地耙了好几遍,接着他歇了一会儿,看看自己的荞麦开花了,听听蝈蝈在地里叫唤,他又想想以前小时候的生活,想想现在的生活,想想未来的生活,然后他继续把自己的地耙了个遍。
师:真好,他不停地在自己的地里劳作。这就是《三黑和土地》,这是一首——叙事诗。
三、品关键句,悟诗中情
1. 一读,读出“表情”
师:叙事诗最重要的不是写事,而是写情。诗没有感情,就不成为诗。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他脸上什么表情?课文写了这句话,(出示句子)读——
生: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师:看看,他脸上的表情是笑嘻嘻的。你们会笑吗?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因为他有了自己的土地。他见人就——(生:笑),没人的时候也——(生:笑),干活的时候——(生:笑),一边干一边——(生:笑),睡梦中他也——(生:笑)。同学们,我们一起读出三黑的喜悦吧!
生: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2. 二读,读出“心情”。
师:请你再读这篇课文,一小节一小节读。哪一小节写他开心了?读到三黑的开心,你要用笑容表现出来。
生:第四小节:三黑就是这样翻着土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从“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每一块”,由此可以感受到三黑耕地时的专注与细致,表现了三黑对土地的珍视与热爱。
生:十一小节、十二小节: 小时候因为逮蝈蝈儿,常常挨骂,爹娘骂:不好好拾柴火。地主骂:蹚坏了他的庄稼。现在,蝈蝈儿就在自己地里叫,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 “快去逮吧, 你听,叫得多好!”这两个个小节通过今昔对比,表达出三黑有了土地后由衷的幸福。
生: 十三小节、十四小节、:他又在打算: 明年要跟人合伙,把地浇得肥肥的,让庄稼长得更好,收得更多。再买头小毛驴, 打完场赶着送公粮;驮着老伴儿,看闺女,上东庄。这两个小节表现出三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任后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师:耙地时的专注与细致,“回忆逮蝈蝈儿”时由衷的幸福,“展望新生活”时的希望,这三个画面都表现了三黑有了土地后的喜悦和兴奋。
3.三读,读出感情
过渡:我们读诗从表情读到了心情,还要从心情读到——感情。感情和心情不一样。心情是一时的,感情是长久的,是深沉的。这种深沉的感情藏在这句话里面——
生: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师:你能结合搜集的资料和课文内容,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在旧社会,农民没有土地,为了生活只好到地主家当长工,生活因没有土地而极其悲惨。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土地革命,许许多多和三黑一样的贫苦农民,分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从此翻身做主人,因而特别喜悦、兴奋和激动。
生:当三黑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土地后,做的是“细细打碎”每一块土疙瘩,耳听的是蝈蝈儿鸣叫,想的是“跟人合伙让庄稼长得更好、打完场赶着送公粮”,这所见所闻,所做所想,都表现了他对土地的热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师:土地对农民来说是希望,所有的农民都如三黑一样,热爱土地,憧憬着新的生活。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三黑、农民对土地深厚的感情。
4.聚焦写法,借物抒情。
所以仅仅写事,不是叙事诗,只有写了情,才是诗。三黑有了土地不是诗,但是,
生: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师:这才是——诗。三黑翻地不是诗,但是——
生: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师:这才是——诗。松散的土地不是诗,但是——
生:简直是一张软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滚,想在上面躺一躺。
师:这才是——诗。三黑播种不是诗,但是——
生:今天准备好了,叫麦籽儿睡上。
师:这才是——诗。麦子生长不是诗,但是——
生: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就像发芽,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师:这才是——诗。三黑坐下来歇一歇不是诗,但是——
生读: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了,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师:这才是——诗。听见蝈蝈叫不是诗,但是——
生读:吱吱吱,叫得人心里痒抓抓的好喜欢。
师:这才是——诗。一边耙地一边想不是诗,但是——
生读: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师:这就是——诗。对了,诗写的是——情。诗人借助“鹅”“麦籽儿”“蝈蝈儿”这些农村里有代表性的事物,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突出三黑心中的喜悦与兴奋。这种借物抒情等表达情感的方式,可以运用到阅读相关的诗歌作品中。
四、读土地诗,品诗中言
师:阅读“资料链接”中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联系创作背景,思考:在诗歌的语言表达上,你有怎样的发现?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创作背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创作开,为中国农村的全面改革制定了美好蓝图,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入推行,在短短的几年中,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到处呈现一番生气勃勃的景象。为了反映农村这一深刻变化,1982年,词作家陈晓光满怀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赞颂与希冀写下了这首诗。
生:我发现诗歌的结构严谨,语言优美,作家借助“冬麦、高粱、禾苗、牛羊”等事物,表达了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
五、说土地事,吐心中语
师:学了这篇课文,再联系前面学过的课文《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你对脚下的土地又有了怎样的感受?
生::学了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三黑热爱土地的炙热情怀,联系《只有一个地球》和《青山不老》这两篇课文,我深刻体会到土地的重要性,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与土地相互依存,我们应该珍惜、爱护脚下的土地。
师:土地是伟大的,当一粒种子播撒在大地,大地便给予它养分,让其茁壮成长。土地长出粮食,粮食养育人们。我们热爱脚下的土地,就像热爱我们的亲人。下课后,不妨练一练,把自己对土地的感情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