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文字应用(共1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赭色(zhě) 戕害(qiāng) 狭隘(yì) 拐弯抹角(mò)
B.恣意(zì) 匀调(tiáo) 远阜(fù) 锲而不舍(qiè)
C.灰烬(jìn) 缱绻(quǎn) 愀然(qiǎo) 按捺不住(nài)
D.颓圮(pǐ) 庇护(bì) 黑魆魆(qū) 百舸争流(gě)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
B.门前可以泊一只乌蓬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暄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C.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熔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D.对郊狼来说,是即将分得一份残羹剩饭的允诺;对牧牛人来说,是银行帐户透支的威胁;对猎人来说,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画家牛森创作的油画作品,以普通平常的芸芸众生为刻画对象,笔触细腻,人物鲜活灵动,散发着诱人的艺术魅力。
B.书记、市长严令当地公安机关限期破案,公安人员倾巢而出,设卡排查,当夜就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C.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在外经商的中国人受到驻在国官方和民间双重侵害的新闻报道不绝如缕。
D.《诗经》实在太美了,对我们而言,它还是一个谜,有许多秘密尚未被揭开,我们研究它,虽殚精竭虑,但仍对它恋恋不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最近公布的手机市场调查报告表明,手机坏了能否方便地、令人满意地得到维修,是引发手机质量纠纷的重要因素。
B.只有把政府增加的教育投入更多地向基础薄弱地区倾斜,保障绝大多数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就能杜绝和减少盲目择校的现象。
C.在2014年体操世锦赛男团金牌的角逐中,中国队最终依靠张成龙的超高分,神奇逆转,夺下这枚分量最重的金牌,开创了史无前例的六连冠。
D.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的福建客家土楼民宅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巍然屹立。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读狄金森的诗, , , 。 。 。
①而是这两位诗人都有若神助——他们的诗歌绝对不是狠下苦功拼命努力能写得出来的,这点上狄金森尤胜一筹
②我不由自主想到李白
③生活空间的狭窄与她诗中所呈现的宏大气象和丰沛心灵,反差实在太强烈,叫人难于置信
④倒不是两者的诗存在什么相似之处
⑤这位终身未嫁的女诗人,一辈子生活在美国小镇,30岁后几乎足不出户。她拒绝会见任何人,性情孤僻之极
A.⑤②④①③ B.⑤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⑤③ D.②④①③⑤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题)(6分)
①鹰击长空,?? ▲ , ▲ 。 (《沁园春·长沙》)
②故不积跬步, ▲ ;不积小流,? ▲ ? ?。 (《劝学》)
③ ▲ ,?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④寄蜉蝣于天地, ▲ 。 ▲ ,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7. 给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注意字数要求。(3分)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给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 (30字以内)
中国也有一句谚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人要发展自己,提升自己,追求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实现自己事业的辉煌。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木直中绳(合于) 声非加疾也(快、速,引申为“洪亮”)
B.而绝江河(横渡) 君子生非异也(同“性”,性格)
C.则耻师焉,惑矣(疑惑) 士大夫之族(类)
D.小学而大遗(遗忘) 不耻相师(学习)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舞幽壑之潜蛟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到则披草而坐
C.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徘徊于斗牛之间
D.吾尝终日而思矣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10.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B.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而今安在哉
11.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子。(5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分)
12.《师说》选段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作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13-14题。(6分)
题山石榴花①
白居易
一丛千朵压阑干,翦碎红绡却作团。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
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注释】山石榴花即杜鹃花。
13.这首诗表现了山石榴花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14.作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山石榴花的特点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8分)
多样化是一种视野
①一年一度的奥斯卡,超过任何一个颁奖典礼的瞩目程度与广告收入。2013年中国各网站更是开启了同步直播和麻辣解说,“奖项预测”几乎成为一场狂欢。事实上,除了最佳外语片,其他奖项都是美国电影的角逐,为什么一个“小圈子”事件会成为全球的媒体热点和收视高峰?而当晚的柯达剧院,也成为最闪亮的电影殿堂和最大的名利场。
②奥斯卡不是电影节但有电影奖,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一部独立电影或艺术电影在这个战场斩获桂冠后可以带动票房反弹(小制作《拆弹部队》即是一例),因而以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为代表的电影奖,便天然拥有对抗好莱坞的一面。戛纳电影节不是作为一个特别的欧洲区域而是作为一个跨国交流的空间存在的,它搭建了好莱坞电影和其他世界电影之间的文化对话,使得好莱坞电影和其他国家优秀电影可以并行。当然,戛纳并非所有欧洲电影节的提喻,如柏林电影节首创了“世界电影基金”,为非洲、拉丁美洲、中东及中亚的电影人给予制作或发行支持;设在林茨的“跨越欧洲电影节”主要鼓励作品不能够登上A级电影节舞台的年轻导演;以及许多单纯聚焦于某些特殊类型电影的小电影节,如比利时蒙斯的“国际爱情电影节”、捷克布拉格的“国际人权纪录片电影节”、德国奥伯豪森的“国际短片电影节”。这些鳞次栉比的欧洲电影节与电影奖,为的就是使更多边缘的、个体的、少数的、弱势的声音被听到。
③不过,真正的多样化,也应体现在电影市场上。第85届奥斯卡于2月24日举办颁奖典礼,2月21-23日香港百老汇电影中心设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前哨战”,连续三天放映九部提名影片。事实上,不止这一家影院作专题放映,九部提名影片中至少有七部此前都在香港众多院线同步上映。我站在海报前的感慨之一是:什么时候,内地观众也可以在影院同步观看就好了(内地上映的只有两部)。同时,也不要像《艺术家》和《一次别离》那样时隔一年才映,当人们惋惜像《一次别离》这样的高品质艺术电影在中国的票房惨淡时,却忽视了这些电影的潜在观众早于一年前通过非影院方式观看过,当鉴赏、评论的热度已成往事,爱又何在。优秀的奥斯卡提名影片尚看不到几部,遑论其他国度的优秀电影,如获2012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爱》,中国观众也难在影院一睹。
④当然,院线经营不可用快意来完成。2012年的“中美电影新政”使中国电影市场每年增加10部好莱坞大片,国产片票房份额多年来首次降至50%以下。在国产片受冲击的时候,还如此呼唤引进优秀外国电影,也许会招致抨击。但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一个有助于电影艺术进步的生态、一个提升鉴赏力以飨不同观影口味的电影文化,仍在于多样化的努力吧。
(选自《 光明日报 》2013年3月18日)
15.下列关于“奥斯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奥斯卡奖每年举办一次,其受到的瞩目程度,得到的广告收入,都是十分惊人的,在各项颁奖典礼中首屈一指。
B.奥斯卡奖的绝大多数奖项都是美国电影的角逐目标,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其成为全球的媒体热点并获得收视高峰。
C.奥斯卡奖不是电影节,但是其影响力却不比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逊色,因为它倡导世界电影之间的文化对话。
D.《拆弹部队》起初票房收入并不理想,但获奥斯卡奖后其票房收入快速增长,奥斯卡奖的影响之大于此可见一斑。
1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戛纳电影节虽然在欧洲非常有影响力,但不能因此而成为欧洲电影节的代名词,因为欧洲电影文化十分多样化。
B.“国际爱情电影节”“国际人权纪录片电影节”“国际短片电影节”等虽源自不同国家,却有着共同的诉求。
C.《一次别离》虽属于高品质艺术电影,但其在中国票房惨淡,其中不乏影院上映滞后等方面的原因。
D.若要促成电影节市场的成熟,若要形成有助于电影艺术进步的生态,就必须提升鉴赏力以飨具有不同观影口味的观众。
17.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多样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13分)
远去的蝉鸣
姚国禄
①炎热的夏日午后,蝉振动着它那薄薄的羽翼,像是在弹奏一曲动人的乡村音乐,琴音从树林里发出,像长了翅膀一样,旋即传遍村庄里的每一个角落。古井边的林子里,也有蝉的鸣叫声,从村庄到庄稼地,到处都是蝉的声音,这悠长而邈远的声音,竟是发自微小的蝉,这着实让我吃惊,让我感动。
②多年来,我一直对我熟悉的乡村的蝉鸣充满了敬意,它们就像我童年飘飞的梦影,在我记忆的数据库里一幕幕地回放,声音一浪高过一浪。那时候的乡村,天蓝水清,芳草如茵,看不见一丝的污染,蝉鸣就像漫山遍野生长的庄稼,永远充满生机。从初夏到深秋,我不知道,那些一天到晚都在聒噪的蝉,究竟是在为成熟的季节喝彩还是在为丰收的美景奔走呼号?我惊讶那些蝉们的执着,坚忍。许多时候,乡村的蝉鸣总会让我想起热烈的夏天来,我喜欢乡村的蝉鸣就像喜欢儿时母亲给我做的千层底布鞋,那感觉带着泥土的韵味。我总觉得那撩人心扉的蝉鸣只有在我的乡村才可以肆意地放大,而城市的蝉鸣是微弱的,那声音甚至带着几分虚假,虚假的蝉声怎么会引起我们心灵的共鸣呢?
③小时候,村庄里的蝉多得数不胜数。初夏时节,一场喜雨过后,我便会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蝉,它们从深深的地下钻了出来。那些刚从地下爬出的幼蝉,身体非常孱弱,它们慢慢地从地下爬到树上,把大树作为它们的依托,过一段时间它们就会脱掉一次壳,进行它们生命的蜕变。说来蝉这一生也非常不容易,每一次的蜕变都是艰难而痛苦的,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它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我们古代三十六计之一的“金蝉脱壳”,大概说的是蝉会用一种假象来迷惑人,殊不知,蝉是没有那么高的智商的,甚至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它之所以脱去躯壳完全是生命过程中的一次痛苦蜕变,这本不足为奇,只是人们对它的认知还停留在一种表象上。
④我曾经在古诗里寻找过一些蝉鸣的影子,比如白居易的《早蝉》:“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六月初七日”,时令应该是在初夏吧,初夏听到的蝉鸣也算是早蝉的声音了,所以,白居易把这首诗命名为“早蝉”不无道理。当然,古代将蝉鸣写进自己诗歌中的诗人远不止白居易,多情的诗人们早已把蝉鸣美化到了一种高度,而今我循着它们思想的足迹,在亦步亦趋中打捞着我心中的蝉鸣,这多少有些东施效颦的嫌疑。
⑤一个夏日的午后,我走进一座寂寥的山林,偌大的一座空山,没有人语,山林静寂,树影婆娑,只有花香鸟语,溪水叮咚,像是在诉说着这个热情夏天的静态之美,而四面起伏的蝉鸣正在穿越山涧,声音带着些许的夸张,那拖着长音的嘶鸣在山谷久久回响,就像大山拟就的宣言,气壮山河,激越豪迈。我听着鸟声、蝉鸣,感受着自然的天籁之音,心中的红尘物欲正被这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所净化。
⑥而今,在乡村,蝉鸣日渐稀少,人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那里再也听不到蝉在枝头歌唱,村庄的水塘干涸见底,没有了蛙鸣,过去村庄里茂盛的树木全被砍伐一空,废旧的村庄里也很少看到飞鸟,许多村民住进了钢筋和水泥建造的楼房里,他们远离了村庄和树木,远离了曾经生活过的多情的土地,过去曾经以蛙鼓蝉鸣引以为豪的乡村开始变得沉寂起来,加之化肥、农药的滥施滥用,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失,人们很难再听到那缥缈在村庄的蝉鸣了。
⑦一个失去了树木的村庄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是蝉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
(选自《柳湖随笔》,2012年8月5日,有删改)
18.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乡村蝉声的特点。(3分)
19. 文章第四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0. 请赏析文章中划线的句子。(3分)
21. 作者在文章最后说:“一个失去了树木的村庄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是蝉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四.作文(40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蛮荒之初,上帝看到人间险象环生,送给人类两样礼物:休息日和眼泪。?????
休息日让身躯松弛,眼泪让灵魂松弛。
但是,现代人为了生活的更好,将休息从自己的日程表中放逐;为了自尊,便不在人前流泪。
请结合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要求:①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 不得抄袭、套作。④ 不少于700字。
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六校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9.D(D,表修饰;A,代词/助词;B,却/就;C,比/在)
10.D(D,宾语前置;A,定语后置;B,状语后置;C,判断句)
11.(1)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笔直了,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无过错了。(3分)
(2)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2分)
12.①“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②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③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每点1分,3分)
13.茂盛热烈,姿态婀娜,香气浓郁,平易淡泊(每点1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如生命力旺盛、乐观、不惧逆境等)
14.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和反衬手法。(比喻:“翦碎红绡却作团”“ 露销妆脸泪新干”两句分别把山石榴花比作“红绡”和娇媚的女子。拟人:颔联“风袅舞腰”“妆脸”“泪新干”等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山石榴花的婀娜娇美。反衬:颈联用“蔷薇”“菡萏”的不易接近来反衬山石榴花的平易近人。(每种手法、举例分析各1分,任答2点得4分)
15. C(由原文第二段可知,“倡导世界电影之间的文化对话”的应是戛纳电影节。属于偷换概念。)
16. D(根据文中最后一句话可知,D项将原文的并列关系表述成了条件关系。)
17. ①电影节、电影奖设置的多样化;②电影市场的多样化(1点1分,2分)
18. 悠长而邈远;充满生机;不虚假,撩人心扉;激越豪迈,能净化人的心泉。(任答三点给满分,3分)
19. ①说明蝉鸣也是诗人的钟情之物,它在诗词中为诗人所美化;②引出下文“我”对蝉声的寻觅和“打捞”;③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典雅,有文化底蕴。(答出1点2分,2点的3分)
20.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写出了拥有蝉声的山林,更显幽静,更能净化人的心灵,(1分)表达了作者对乡村蝉声的喜爱之情。(1分)
21.一个村庄失去了树,蝉没有了鸣唱的地方,这是蝉的悲哀,也是村庄的悲哀。(1分)作者为在乡村很难听到蝉鸣而伤感,更为人们滥砍乱伐,污染环境,让蝉等物种失去栖身之所而痛心,人类的行为最终会影响自己的生存,这又是人类的悲哀。(2分)这句话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发人深省。(1分)
22.参考:1、想哭就哭,释放灵魂 2、懂得休息,更好生活 3、真生活,真性情
作文分五等:
一等(40—36分):立意较深,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密,语言通畅。
二等(35—31分):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30—24分):中心尚明确,内容较具体,结构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四等(23—16分):中心欠明确,内容空泛,结构基本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分以下):完全离题,或感情不健康,或文理混乱,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① 构思新颖有创造,或语言生动有文采,或书写美观端正、卷面整洁,酌加
2—3分。
② 错别字3个扣1分(重出不计)。
③不足600字,降等给分。
建议:各校平均分为2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