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泰
基础积累
一、读拼音,写词语。
1.常见的昆虫有飞蛾、cang ying
苍蝇
和wen zi
蚊子
等。
2.专家经过反复yan jiu
研究
,做了很多kēxué
科学
实验,发明了汽车
导航仪。此后,jiàshi
驾驶
汽车就可以很方便地定位、导航了。
二、词语积累。
1.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量词。
一(架)飞机
一(根)电线
一(次)实验
两(盏)灯
2.下面的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D)
A.揭开秘密揭露阴谋
B.晴朗的夜空漆黑的夜里
C.开展活动发展科技
D.自由地避开自由地飞行
三、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我会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把句子补充完整:
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就像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0
2.(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一句话:即使我们在学习上取得了
优异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四、选出下列问题的提问角度。
A.课文内容
B.课文写法
C.联系生活实际
1.课文一开始为什么要自问自答呢?
2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并发明雷达的?
3.生活中还有其他使用无线电波的发明吗?
阅读理解
五、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
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
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
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
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
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2.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超声波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
3.文中加点词“终于”体现了科学家的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经过了漫长的时间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类的“老师”
科学家研究了蝙蝠飞行的秘密,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
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动物,何止蝙蝠一种。
自古以来,人类就希望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
终于发明了飞机,实现了飞天的梦想。后来,由于飞机速度不断提高,机翼往往因剧烈抖
动而破碎,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于是,人们对蜻蜓作了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们的翅膀末
端,有一块比周围略厚的斑,点,这正是防止翅膀颤抖的秘诀。飞机设计师掌握了蜻蜓的
秘诀,又研究了苍蝇、蚊子、蜜蜂的飞行方法,造出了许多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共7张PPT)
泰
一、换偏旁组成新字,填在括号里,并完成练习。
注
(拄)拐
(住)址
(驻)守
涓
手(绢)
(娟)秀
(捐)款
抱
花(苞)
冰(雹)
(鲍)鱼
1.我发现这些字相同的是(B),不同的是(A)。
A.形旁
B.声旁
2.写出一组这样的字并组词。
清(清澈
)
请(请求
)
情(情况)
二、照样子写句子。
例: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
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人需要祝福,快乐,思念。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也需要思念。
三、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
从蝙蝠说起。
1.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设问。
2.根据提示仿写。
(1)他为什么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呢?原来是他刻苦学习的结果。
(2)是什么在我的脚下挠痒痒?原来是
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四、把名句补充完整,再填空。(填序号)
①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
《尚书》
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明辨之,笃行之。一《礼记》
③智能之士,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王充
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
1.不管是学习书本知识也好,学习某种技能也好,都应该做到,②
2.读书做学问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进步。也就是说,③
3.人有疑问、有困惑是正常的,④
五、读漫画,回答问题。
1.“贫穷的母亲”指的是谁?为什么被称为“贫穷的母亲”?
指地球,因为人类无节制砍伐森林,开采资源。
2.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彩
保护地球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贫穷的母亲(共11张PPT)
泰
基础积累
、用“
”画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豆荚(jiā
jia
囚犯(aiú
giu)
画框(kuang
kuang)
洋溢(y1
yi)
青苔(ti
tai)
僵硬(jang
jiang
二、读拼音,写词语。
wandòu
豌豆
ànzhào
按照
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太阳
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nuǎn yang yang
暖洋洋
的。这里既温暖,又shU
shi舒适;白天明亮,夜间heiàn黑暗
三、读句子,积极思考,试着提出问题。
1.“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它们中的一个问,“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会变得
僵硬起来。我觉得外面似乎发生了一些事情一我有这种预感!”阅读时要尝试从不
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如读画“”部分,可以提问:为什么这样
坐下去,会变得僵硬起来?氵
读画“”部分,可以提问:“似乎”这个词去掉行
吗?为什么“有这种预感”?
2“我,”第二粒说,“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
相称!”(你会提什么问题呢?写在下面横线上)
为什么说飞进太阳里去才与身份非常相称?
四、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第二粒豆的性格特点是(C)
A.随遇而安,理想远大
B.充满自信,理想远大
C.妄自尊大,自高自傲
2.在五粒豆子中,你觉得最值得称赞的一粒是第五粒,原因是
它发芽、开花,给
窗子边躺着的一个生病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阅读理解
五、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它的确在向上长一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
“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
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
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
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
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2.下列词语中没有体现小女孩的变化的词语是(D)
A.愉快
B.兴奋
C.快乐
D.轻轻地
3.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振作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
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像个节日”。(共8张PPT)
泰
基础积累
一、用“”画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震撼(hàn
hang)
喧闹(Xian
xuan
避雨(bìpì)
炊烟(chui
quT)
家雀(què
qiǎo)
屋檐(yan
yan)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一(丑陋)
轻盈一(笨重)
柔弱一(
强壮)
猛烈一(温和)
确定一(否定)
确信一(怀疑)
三、读句子,用“烈”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1.今年的诗词大会的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让人看了太带劲儿了。
2.风(猛烈)地摇晃着路旁的树枝。
3.轿车猛地刹住,瞬间,车身(剧烈)地摇晃着。
4.她的故事刚一讲完,教室里便响起了(热烈
)的掌声。
四、读句子,做练习。
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
1.这句话运用了
拟人、比喻
的修辞手法。
2.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花儿如快活的孩子在风中笑弯了腰。
五、把下面问题进行分类,并体会提问题的技巧。
A.不影响课文内容的理解
B.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C.引发深入的思考
1.蝴蝶的家在哪儿呢?作者是怎样想的?
(B
2.下雨时,蝴蝶到底藏在哪儿呢?
(C
3.文中反复出现“我真为蝴蝶着急”,怎么理解?
(A
4.这篇短文的文笔细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B
)
阅读理解
六、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
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斑澜,一点儿水都不能沾;它们是那样的
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
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
1.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体现了蝴蝶轻盈
、斑斓
柔弱的特点。
2.在朗读这段话时,我们应该用焦急
的语气。
3.读完后,我体会到了作者
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共6张PPT)
泰
奇怪的电波
加拿大有座城市叫满地可。夏季,对于满地可人来说,可以称得上是没有夜晚的季
节。那里不是真的没有夜晚,而是因为居民们晚上都不能睡觉,这一切都是由成群的蚊子
造成的。
满地可的蚊子应变能力特别强。一般的蚊香、驱蚊药水,开始还灵验,可是用了几次,
这些蚊子就不害怕了,又成群结队地潜入千家万户,吮吸着人们的血液,连那些住进高楼
大厦的人也躲不掉。满地可的居民就怕夏天夜晚“嗡嗡”叫的蚊子,弄得全城居民夜不成
眠,一片哀怨声。
这件事惊动了加拿大的整个科学界。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试验,科学家建议在满
地可城外的高地上建造一座有特异功能的电台。
电台开始广播了,节目主持人是位年轻的姑娘。她说等到电台发出信号,十分钟以内
就可以把城里的蚊子赶得一干二净!为大家提供一个非常安宁的睡眠环境。
不一会儿,电台向全市发出一种轻微、尖细的声音。人们纷纷躺下,闭上眼睛。果然,
藏在暗处的蚊子如鬼使神差一般,不约而同地飞向窗外,越飞越远,最后消失在黑暗中。
这一夜,满地可城的居民睡得特别香,“呼噜
一呼噜”的鼾声此起彼伏,像一阵阵
波涛在轰鸣
据科学家研究,叮人吸血的都是雌蚊,它们只要听到雄蚊的召唤,就马上飞走。于是,
人们通过电台,发出一种与雄蚊飞翔时相同的振动声,一下子把千千万万的雌蚊一股脑儿
地骗走了,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了无穷的好处。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形容蚊子好像有鬼神在指使着一样,不自觉地飞走了。
(鬼使神差)
(2)形容鼾声接连不断。
(此起彼伏)
2.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像什么呢?请在文中补充完整。
3.“这件事惊动了加拿大的整个科学界”中的“这件事”指的是蚊子多得让居民晚上都不能
睡觉。后来人们利用电台的电波发出一种轻微
、尖细
的声音化解了这件事。
4.电波奇怪在哪儿?用“”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5.对于“人们通过电台,发出一种与雄蚊飞翔时相同的振动声,一下子把千千万万的雌蚊
股脑儿地骗走了”中的“骗”字使用的看法,下列说法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B)
A.一个“骗”字形象地写出了人的狡猾,突出了蚊子的愚蠢。
B.一个“骗”字形象地写出了电波的神奇,突出了人的智慧。
C.一个“骗”字是贬义词,这样写有损于人类的形象。
6.读完全文,我们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思考更全面深入。针对短文内容,你
能提出什么问题?骗走的蚊子还会飞回来吗?联系生活实际,你提出的问题是:
我们这里的蚊子也能用电波驱赶吗?(共7张PPT)
单元写作指导二
小小“动物园
泰
【审题】选一选,填一填,明确本次习作的任务。
1.审清体裁:本次习作属于A的文章。
A.写人
B.写景
C.记事
D.状物
2.审清内容:习作可以写人物的
ABCD
等内容。(多选)
A.外貌
B.品质
C.性格
D.爱好
3.审清重点:“小小‘动物园’”中“动物园”带引号,是因为
不是写动物,而是写人
【选材】下面哪些材料适合本次习作?在括号内画“、/”。
1.我奶奶是只狐狸,很善于变化。
2.我是只小猴子,最爱吃香蕉,爬树很拿手,也很会模仿别人。
3.爸爸是只大狮子,早上他脾气不太好,头发乱蓬蓬的,叫起来像狮子吼。
4.弟弟玩手影游戏时,会做出一只老鹰。
(
)
(好词积累】读读下列词语,并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①吃苦耐劳
②浓眉大眼
③宽容大度
④没精打采
⑤眉飞色舞
⑥勤奋好学
⑦热情大方
⑧眉清日秀
⑨活泼开朗
⑩助人为乐
描写人物外貌:
②⑧
描写人物神态:
④⑤
描写人物性格:
⑦⑨
描写人物品质:①③⑥⑩
【好句赏】品读句子,完成练习。(填字母)
他像通了电流似的,脸上立刻红得像一只煮熟的虾。
1.这个句子是(A)描写。
A.神态
B.动作
C.心理活动
2.这个句子表现人物心里很(C)A.生气
B.高兴
C.害羞
D.惊恐
【写法训练】根据提示完成下列练习。
①我的爷爷非常有智慧,技艺超群,最厉害的是特别会修小东西。②有一次我的手链
坏了,爷爷拿出百宝箱,我一看里面什么工具都有。③他拿出来电钻、强力胶、锉刀,不一
会儿手链又好像新的一样,而且还比以前更结实了。④还有家里的小电器啦、照相机啦
手表啦、还有我的玩具等等,都是爷爷修好的。⑤他真像一个无所不能的“猴王”呀!
1.围绕第①句,短文第②③句是详写(详写略写),第④句是略写(详写
略写),
这样做到了详略得当。
2.最后作者把爷爷比作猴王,突出他无所不能
的特点,做到了首尾呼应。
【提纲展示】分析提纲特点,形成习作思路。
小
开头:用排比句写出家的作用,然后用“我觉得我的家更像一个动物园引出下文”。
中间:详细写妈妈是一只大熊猫,爸爸是一只火眼金睛的猴子;“我”是一只鹅(每人
物
一件具体事例);略写爷爷奶奶就是麋鹿。
园”
结尾:结尾与开头呼应,点明“我”家快乐多。(共13张PPT)
泰
基础积累
一、用“
”画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呼唤(han huàn)
依赖(1ài
nai)
潜入(qián
gian
搜索(sǒ
Suǒ)
品质(zhi
zhi)
获得(huò
hòu)
二、读拼音,写词语。
cheng dù
shi
n
à0
mi
wù
zhi
ri
yi
程度
世纪
奥秘
物质
日益
三、填字组词,使破折号前后的词语搭配恰当。(所填的字不重复)
改(变)一样式、策略
改(善)一环境、生活
改(进)一工作、方法
改(正)一
缺点、错误
四、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一写。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
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设问
五、下面问题的特点是什么?请选一选,并回答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A.不影响课文内容的理解
B.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C.引发深入的思考
1.“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20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B)
2.“‘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A)
3.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C)
“呼风唤雨”,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
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
变化和灿烂前景。
阅卖理解
六、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
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
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
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
(成果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用“\”划去片段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读画“”句子,完成练习
(1)句中的“那时”是指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
。
(2)加点词语既表明这句话运用了排比
的修辞手法,还起到强调
的作用。
3.想想现实生活中,它们又会是什么呢?
千里眼:雷达
监控器
顺风耳:广播
手机
4.片段中引用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表现了(B
)
A.科学家给世界带来了美丽景象,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
B.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惊喜。
5.科技使许多过去的幻想变成了现实,你了解到生活中有哪些科技带来的变化呢?
示例: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等方便了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