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应用题综合特训(专项训练)-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暑假应用题综合特训(专项训练)-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04 18:5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应用题综合特训(专项训练)-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
1.把1根50厘米长的铁丝和1根40厘米长的铁丝绑成一根长铁丝,中间重叠部分长15厘米,绑成的铁丝长多少厘米?
2.自然数21,654,7521这些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相邻两个数字左边的数字大于右边的数字,我们将这类数取名为“下降数”。用4、6、7、9这四个数,可以组成多少个“下降数”?
3.按要求画一画,填一填。
(1)在的北面画。
(2)在的东面画。
(3)在的( )面。
(4)在的( )面。
4.下面是某地区六月份的天气情况。

(1)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每种天气的天数。




(2)用涂色的方法完成统计图。

(3)( )最多,比多( )天。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出来?
5.下面是几个同学记录的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
面包车 大巴车 小汽车 摩托车
正一 √√√√√ √√√ 正正正正正 正 ○○○○○
(1)请你根据记录表,把统计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面包车 大巴车 小汽车 摩托车
( )辆 ( )辆 ( )辆 ( )辆
(2)这个路口这10分钟内所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
(3)这个路口这10分钟内一共通过了多少辆车?
6.有两艘客船,第一艘有248位乘客,第二艘有244位乘客。要让两艘客船的乘客同样多,该怎么办?
7.(1)在下图中,你能找到( )个角,其中锐角有( )个,直角有( )个,钝角有( )个。
(2)请你把下图中的直角标上直角符号。
8.看表解答。
名称 上衣 裤子 鞋
价钱 184元 128元 105元
(1)三件商品一共多少元?
(2)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多少元?
(3)一双鞋比一件上衣少多少元?
9.看表解答。
果树种类 苹果树 梨树 山楂树
棵树 625 317 218
(1)苹果树比梨树和山楂树的总棵数多多少棵?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0.一件大衣原价564元,现价458元,降价多少元?
11.图书室原有图书592,二年级借走374本,还剩下多少本?
12.小东家的电表上个月底的读数是723度,这个月底读数是792度,小东家本月用电多少度?
13.小忠有375张邮票,小东比他少93张,小东有多少张邮票?
14.花圃给花店送来了三种花一共90枝,其中玫瑰有32枝,康乃馨有45枝,其余的是百合花。送来的百合花有多少枝?
15.小明和妈妈两人一共要付门票多少钱?
16.说出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

17.东东的跳绳长2米,明明的跳绳长20分米。谁的跳绳长?
18.三家超市分别购进了数量同样多的橙子。请根据以下三位同学的介绍判断出,哪家超市剩下的橙子个数多?这家超市大约卖了几千个橙子?

( )>( )>( )≈( )。
19.工艺品厂的小王1小时可以在8个花瓶上各画1只猫,小王从8:30开始工作到11:30,可以画多少只猫?
20.下表是二(3)班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表:
时间 30分以下 30分-1小时 1小时以上
人数 正正正 正正正正正 正
(1)每个“正”字表示( )个人。
(2)这个班有( )名同学。
(3)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建议?
我发现了:
我的建议:
21.工地上运来406吨水泥,第一天用去137吨,第二天用去175吨。
(1)两天一共用去多少吨水泥?
(2)工地上还有多少吨水泥?
参考答案:
1.75厘米
【分析】把两根铁丝的长度相加,然后减去重叠部分的长度即可求出绑成的铁丝的长度。
【详解】50+40-15
=90-15
=75(厘米)
答:绑成的铁丝长75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关键要把题目理解,熟练掌握即可。
2.11个
【分析】根据题意,“下降数”的特点是:相邻两个数字左边的数字大于右边的数字,也就是高位上的数要比低位上的数要大。可以通过列举的方法,一一列举出来,数一数,即可解决。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用4、6、7、9这四个数,可以组成9764,976,974,964,764,97,96,94,76,74,64;
答:可以组成11个“下降数”。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万以内数的组成,要认真审题,熟练掌握。
3.(1)(2)见详解
(3)西南
(4)西
【分析】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及西、南之间是西南方向”来解决此题。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1)(2)

(3)在的西南面。
(4)在的西面。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方向的辨别,要熟练掌握方法。
4.(1)(2)见详解
(3)雨天;3
(4)和一共有多少天?17天
【分析】(1)根据六月份的天气情况,分别数一数各种天气的天数各是多少天,然后画“正”字表示(一个“正”表示5天,一笔表示1天)。
(2)根据(1)的统计结果来完成统计图即可。
(3)比较一下各种天气天数的多少,即可知道哪种天气的天数最多;用雨天天数减去晴天天数,求出差,即可解决。
(4)提问题时,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详解】(1)

(2)

(3)有8天;有5天;有6天;有11天;
11>8>6>5
11-8=3(天)
故,雨天最多,比多3天。
(4)和一共有多少天?
11+6=17(天)
答:和一共有17天。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应用,要熟练掌握。
5.(1)6;8;33;5
(2)小汽车最多;摩托车最少。
(3)52辆
【分析】(1)根据上表的记录结果,分别数一数各种汽车的数量各是多少,然后完成表格即可。
(2)根据(1)的统计结果,比较一下各种汽车的数量各是多少,即可解决此题。
(3)把所有的汽车数量加起来,求出和,解决此题。
【详解】(1)
面包车 大巴车 小汽车 摩托车
6辆 8辆 33辆 5辆
(2)33>8>6>5
答:这个路口这10分钟内所通过的小汽车最多,摩托车最少。
(3)6+8+33+5
=14+33+5
=47+5
=52(辆)
答:这个路口这10分钟内一共通过了52辆车。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应用,要熟练掌握。
6.让第一艘客船中2名乘客到第二艘客船中去,两艘客船的乘客就同样多。
【分析】用第一艘客船的人数减去第二艘客船的人数,求出差,再除以2,求出商;这个商就是第一艘客船中要到第二艘客船中去的人数;据此解决。
【详解】248-244=4(人)
4÷2=2(人)
答:让第一艘客船中2名乘客到第二艘客船中去,两艘客船的乘客就同样多。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三位数与三位数减法计算及表内除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7.(1)9;4;2;3
(2)
【详解】略
8.(1)417元
(2)56元
(3)79元
【分析】(1)求三件商品一共多少元;就是三个数的和,用加法把这三个数加起来,求出和即可。
(2)求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多少元;就是求两个数的差,用减法列式解答。
(3)求一双鞋比一件上衣少多少元;就是求两个数的差,用减法列式解答。
【详解】(1)184+128+105
=312+105
=417(元)
答:三件商品一共417元。
(2)184-128=56(元)
答: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56元。
(3)184-105=79(元)
答:一双鞋比一件上衣少79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三位数与三位数之间的加减法计算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9.(1)90棵
(2)梨树比苹果树少多少棵?308棵
【分析】(1)先用加法求出梨树和山楂树的总棵数,再用苹果树的数量减去梨树和山楂树的总棵树,求出差,即可解决。
(2)根据已知条件提问题,提问题时,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详解】(1)317+218=535(棵)
625-535=90(棵)
答:苹果树比梨树和山楂树的总棵数多90棵。
(2)梨树比苹果树少多少棵?
625-317=308(棵)
答:梨树比苹果树少308棵。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10.106元
【分析】一件大衣原价564元,现价458元,求降价多少元用减法计算即可。
【详解】564-458=106(元)
答:降价106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三位数的不连续退位减法及其运用,熟练掌握即可。
11.218本
【分析】用图书室原有图书数量减去二年级借走的数量,求出差,就是还剩下的数量。
【详解】592-374=218(本)
答:还剩下218本。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减法计算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12.69度
【分析】上个月底的电表读数是723度,这个月底电表读数是792度,求小东家本月用电多少度用减法计算即可。
【详解】792-723=69(度)
答:小东家本月用电69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三位数的不连续退位减法及其运用,熟练掌握即可。
13.282张
【分析】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求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列式解答。
【详解】375-93=282(张)
答:小东有282张邮票。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两位数与三位数的减法计算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14.13枝
【分析】三种花一共90枝,其中玫瑰有32枝,康乃馨有45枝,求百合花有多少枝用连减计算即可。
【详解】90-32-45
=58-45
=13(枝)
答:百合花有13枝。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100以内的减法计算及其运用,熟练掌握即可。
15.45元
【分析】先根据小明的身高找出相应的儿童票价,然后用加法求出小明和妈妈两人一共要付门票。
1米=100厘米。
【详解】1米20厘米=120厘米
118厘米<120厘米
即,小明的身高是118厘米,属于1米20厘米以下的身高,需要购买15元的儿童票价。
15+30=45(元)
答:小明和妈妈两人一共要付门票45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认识及整数加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16.35毫米;28毫米
【分析】在刻度尺上,每一小格表示1毫米;且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了物品的左端,物品右端所对的刻度是几毫米,物品的长度就是几毫米;据此解决。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答:橡皮的长度是35毫米;钉子的长度是28毫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体长度的测量方法,要熟练掌握。
17.东东和明明的跳绳一样长。
【分析】先根据“1米=10分米”来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即可解决此题。
【详解】2米=20分米
答:东东和明明的跳绳一样长。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换算,要熟练掌握。
18.5390;5001;4870;5000
乐购超市剩下的橙子最多;大约卖了5000个橙子。
【分析】购进了数量同样多的橙子,故,卖出的数量越多,则表示剩下的数量越少;反之,卖出的数量越少,则表示剩下的数量越多。
4870接近5000,也就是4870≈5000。
【详解】5390>5001>4870≈5000
即,乐购超市卖出的橙子数量最少,剩下的橙子最多;
答:乐购超市剩下的橙子最多;大约卖了5000个橙子。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及估计,要熟练掌握。
19.24只
【分析】先计算出画猫所用的时间,也就是经过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再用每小时画猫的只数乘所用的时间,结果就是所画的猫的只数。
【详解】11:30-8:30=3(时)
8×3=24(只)
答:可以画24只猫。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经过时间的计算及乘法口诀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20.(1)5
(2)45
(3)我发现了:每天看电视时间在30分钟—1小时的人数最多。
我的建议:将学生每天的看电视时间控制在30分-1小时,学生比较能接受。
(本小题答案不唯一)
【分析】(1)因为一个“正”字有5画,所以每个“正”字表示5人。
(2)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各时间段看电视的人数加起来即可。
(3)通过观察统计表,写出自己的发现和建议即可,本小题答案不唯一。例如:我发现每天看电视时间在30分钟~1小时的人数最多。我的建议将学生每天的看电视时间控制在30分-1小时,学生比较能接受。
【详解】(1)每个“正”字表示5人。
(2)15+25+5=45(名)
答:这个班有45名学生。
(3)我发现了:每天看电视时间在30分钟—1小时的人数最多。
我的建议:将学生每天的看电视时间控制在30分-1小时,学生比较能接受。
(本小题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1.(1)312吨
(2)94吨
【分析】(1)用第一天用去水泥的数量加上第二天用去水泥的数量即可解答;
(2)用运来水泥的数量减去用去的数量,即可求出还有多少吨水泥。
【详解】(1)137+175=312(吨)
答:两天一共用去312吨水泥。
(2)406-312=94(吨)
答:工地上还有94吨水泥。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千以内加法、减法的实际应用,找出题中所给的数量关系,根据加减法的意义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