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化学
期中专区
高二上学期
山东淄博市沂源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淄博市沂源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11-19 05:49:22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文档简介
1.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强极性键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
B.强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C.强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2.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B.反应物量的多少
C.反应物的性质 D.反应的快慢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纯水呈中性是因为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
B.只要酸与碱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相等,它们反应后的溶液就呈中性
C.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D.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 mol·L-1,该溶液呈碱性
5.已建立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有下列叙述:
①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加入催化剂可以达到以上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④⑥
6.常温下,pH=10的X、Y两种碱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前,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
C.完全中和X、Y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VX>VY
D.若8
7.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反应2CO2(g) =2CO(g)+O2(g)的ΔH=+566.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醇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时放出的热量就是甲醇燃烧热
8.在醋酸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且使c(H+)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NaOH固体 B.加入与醋酸同浓度的盐酸溶液
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热
10.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O2(g)=CO(g);△H =-393.5 kJ/mol
B.2H2(g)+O2(g)= 2H2O(g);△H = +571.6 kJ/mol
C.CH4(g)+2O2(g)= CO2(g)+2H2O(g);△H =-890.3 kJ/mol
D.C6H12O6(s)+3O2(g)= 3CO2(g)+ 3H2O(l);△H=-1400 kJ/mol
11.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A.平衡不移动
B.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
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
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12.如下图所示,已知△H1=-393.5 kJ·mol-1,△H2=-395.4 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C(s、石墨)= C(s、金刚石) △H=+1.9 kJ·mol-1
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石墨的稳定性弱于金刚石
D.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
13.已知某温度下,N2(g) + 3H2(g)2NH3(g);△H=-92.4kJ/mol。恒温、恒容且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A、B,A中通入1molN2、3molH2,B中通入0.5molN2、1.5molH2,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两个容器中气体密度均不发生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中均已达到平衡状态 B.A中吸热92.4kJ
C.B中放热46.2kJ D.平衡时A中热量变化值一定大于B中2倍
14.用0.1NaOH溶液滴定0.1盐酸,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溶液(1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5mL),继续加水至50mL,所得溶液的pH为
A.4 B.7.2 C.10 D.11.3
15.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 pC(g) △H 在密闭容器器中进行,如图所示,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混合物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
p,△H>0
B.T1
p2,m+n>p,△H>0
C.T1>T2,p1
D.T1>T2,p1>p2,m+n>p,△H<0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1.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规定区域,答在试卷上作废。
2.答卷前将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填空题(本题共52分)
17.(10分)I.依据下列事实,写出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25℃、101kPa下,1g乙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9.71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kJ的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kJ的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 △H=-24.8kJ/mol
Fe2O3(s)+CO(g)=Fe3O4(s)+CO2(g) △H=-15.73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H=+640.4kJ/mol
试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
18.(本题12分)(1)已知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 (H+) =2×10-7mol·L-1,则此时溶液中的c (OH-)=_______mol·L-1;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 (H+)=5×10-4mol·L-1,则溶液中c (OH-)=_______mol·L-1,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H+)=_______mol·L-1。
(2)有甲、乙两瓶新制氯水,浓度均为0.1 mol·L-1,如果往甲瓶中加入适量的Na2CO3晶体,片刻后,甲、乙两瓶中的HClO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是_____。
A.甲 > 乙 B. 乙>甲 C. 甲 = 乙 D. 无法判断
(3)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3,将此温度下pH=11的Ba(OH)2溶液a L与pH=1的H2SO4溶液b L混合(设混合溶液体积为两者之和,固体体积忽略不计)。
①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a∶b=____________。
②若a∶b=9∶2,则所得溶液pH=_____________。
19.(14分)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 (g) + 3 H2(g) 2NH3(g)。
(1)若反应进行5min时,测得n(N2)=13mol,n (NH3) =6mol,则a=______,用H2浓度的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则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为:
n(始)∶n(平) =____________。
(4)原混合气体中,a∶b=____________。
(5)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α(N2)∶α (H2)=____________。
(6)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____________。
20.(16分)实验室有一瓶混有氯化钠的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经测定NaOH的质量分数约为82.0%,为了验证其纯度,用浓度为0.2mol/L的盐酸进行滴定,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待测液:用托盘天平称量5.0g固体试剂于一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并振荡,立即将溶解后的溶液倒入500mL容量瓶中,然后加水至刻度线,配成待测液备用。已知以上配制过程有多处错误,请回答出其中的三处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标准盐酸装在25.00mL_____滴定管中,调节液面位置在_____处,并记下刻度。
(3)取20.00mL待测液,待测定。该项实验操作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试剂作指示剂时,滴定到溶液颜色由___________刚好至
_____________色时为止。
(4)滴定达终点后,记下盐酸用去20.00mL,计算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
(5)试分析滴定误差可能由下列哪些实验操作引起的_______。
A.转移待测液至容量瓶时,未洗涤烧杯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装盐酸
C.滴定时,反应容器摇动太剧烈,有少量液体溅出
D.滴定到终点时,滴定管尖嘴部分悬有液滴
E.读滴定管读数开始时仰视,读终点时俯视
高二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第I卷(选择题部分 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B
A
B
D
B
D
D
D
C
A
C
D
C
A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52分)
17.每空2分,本题共10分。
I.(1)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66.66kJ·mol-1
(2)N2H4(l)+2H2O2(l)=N2(g)+4H2O(g) △H=-641.75 kJ·mol-1
(3)C2H2(g)+O2(g) →2CO2(g)+H2O(l) ΔH=-1300kJ·mol-1
(4)N2(g)+3H2(g)=2NH3(g) ΔH=-92kJ·mol-1
II.CO(g)+FeO(s)=Fe(s)+CO2(g) △H=-218.00 kJ/mol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