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课后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课后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4 16:5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诫子书
积累与运用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教huì(  )    劝miǎn(  ) 年与时chí(  ) 险zào(  )
遂成枯落(  ) 淫慢(  ) 淡泊(  ) 夫君子之行(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       
(2)非学无以广才      
(3)淫慢则不能励精      
(4)险躁则不能治性      
(5)悲守穷庐      
3. 下列句子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夫君子之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B.非淡泊无以明志 博学而笃志
C.意与日去 意味深长
D.将复何及 及其日中如探汤
4.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思援弓缴而射之(《学弈》)
A.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B.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
C.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D.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
5. 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6.重点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7. 默写。
(1)         ,非宁静无以致远。
(2)      ,意与日去。
(3)对那些心浮气躁、铺张浪费的人,我们可以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      ,       ”这两句来劝勉他们。
(4)《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    。
(5)《诫子书》中阐释放纵懈怠和轻薄浮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        。
8.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填空。
(1)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填朝代)时蜀汉____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有《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
(2)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忠诚楷模、智慧化身。《三国演义》中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诫子书》,回答问题
9.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行为) B.淫慢则不能励精(懈怠)
C.年与时驰(随同) D.多不接世(社会)
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俭以养德      可以为师矣
B.夫君子之行 逝者如斯夫
C.淫慢则不能励精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D.夫君子之行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12.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1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若 臣 死 之 日 不 使 内 有 余 帛 外 有 赢 财 以 负 陛 下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非宁静无以致远( ) (2)淫慢则不能励精( )
(3)遂成枯落( ) (4)以负陛下( )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及卒,如其所言。
16.甲文中有“非淡泊无以明志”一句,请从乙文中找出表明诸葛亮“淡泊”的相关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①,使庶几之志,揭然②有所存,恻然③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④,广咨问,除嫌吝⑤,虽有淹留⑥,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⑦。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⑧矣!
(诸葛亮《诫外甥书》)
【注释】①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②揭然:高举的样子。③恻然:恳切的样子。④细碎:琐碎的杂念。⑤嫌吝:怨恨耻辱。⑥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⑦济:成功,实现。⑧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非学无以广才( )
(2)将复何及( )
(3)夫志当存高远( )
(4)若志不强毅( )
18.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与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
B.使庶几之志(助词,无义)
C.学而时习之(代知识)
D.下车引之(代元方)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慕先贤 绝情欲 弃凝滞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21.诸葛亮在甲文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告诫儿子要修身治学,要惜时;在乙文中提出了“____________”的观点,阐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
(四)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李存审出镞教子
李存审①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②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③生于膏粱④,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注释】①李存审:五代时后唐的大将。②镞(zú):箭头。③尔曹:你们。④膏粱:表示精美的膳食。膏,肥肉。粱,精米。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尝戒诸子曰( )
(2)少提一剑去乡里( )
(3)位极将相( )
(4)命藏之( )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24.李存审“位极将相”之前有怎样的经历?请用两个四字词简要概括。
25.有人为子孙留下丰厚家财,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1.诲 勉 驰 躁 suì yín bó fú
2.(1)明确、坚定 (2)增长 (3)放纵懈怠 (4)修养性情 (5)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3.B 4.C 5.A
6、(1)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2)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3)大多对社会没有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陋室,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7.(1)非淡泊无以明志 (2)年与时驰 (3)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4)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5)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8、(1)《诸葛亮集》 诸葛亮 孔明 卧龙 三国 政治家 军事家
(2)三顾茅庐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
9、A 10.C
11、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品德。
12.示例: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以免老了后悔。
13、若 臣 死 之 日 /不 使 内 有 余 帛 /外 有 赢 财/ 以 负 陛 下
14、(1)达到 (2)放纵 (3)最终,终于 (4)辜负
15、(1)年华随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2)到了他死的时候,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
16、①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家产只有八百株桑树,十五顷薄田;②诸葛亮在外做官,不做其他兼职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③诸葛亮死时,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和物品。
17、(1)增长 (2)又 (3)存有,怀有 (4)如果
18、B
19、慕先贤/ 绝情欲/ 弃凝滞
20、(1)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这样即使德才不显于世,又哪里会损伤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担心不成功。
2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志当存高远
22、(1)同“诫”,告诫 (2)离开 (3)到,达到 (4)代词,它们,指箭头
23、你们出生在富贵人家,应该知道你们的父亲是这样起家的。
24、.示例: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九死一生等。
25.示例:教育孩子富贵来之不易,须知创业艰难;在安逸的生活中不可丧失斗志,应多多磨炼,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