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18张PPT)+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18张PPT)+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05 07:24:44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PUCK》杂志 1901年
《亚洲的潜在忧患》
导入新课
救亡图存
第18课
(1895——1901)
课时标准:
理解19世纪末中国社会内忧外患加剧;认识在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中,民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挽救民族危机所作的努力及其局限性,反思其经验教训,理解先进中国人继续探索中国出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895以后, 中国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
民族
任务一:1895-1901年中国为何陷入民族危亡的境地?
中国人民开展了哪些斗争?
变局
太平天国
运动
洋务运动
开眼看世界
危局
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唯有所若斯之亟也。夫世之变也,莫知其所由然,强而名之曰运会。运会既成,虽圣人无所为力,盖圣人亦运会中之一物。
——严复《论世变之亟》
甲午国殇引发民族觉醒
材料一 自甲午以前,吾国民不知国之危也,不知国危则方且岸然自大,偃然高卧,故于时无所谓保全之说。
——梁启超《论保全中国非赖皇帝不可》
材料二 吴玉章回忆说:“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它使全中国为之震动,我和二哥曾痛哭不止。
——刘悦斌《戊戌维新运动史话》
《马关条约》签字的一个细节:
“上(光绪帝)绕殿急步约时许,乃顿足流涕,奋笔书之。”
——刘悦斌《戊戌维新运动史话》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1. 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2. 经济的独立发展受阻
3. 亡国之君的危机感 变法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
读书人认识到唯有变法;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895
《马关条约》
一、民族危亡背景下上层精英的变法努力
——首次民族自觉
“公车上书”
类别 内容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建设铁路、发展农工商;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文化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设京师大学堂、各省设立新式学堂
教育 开办新式学堂
除旧与布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895
《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
1898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反映时代要求
①布新(经济、思想文化)
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新思想的传播;
②除旧(政治、军事、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旧式官僚体制。
“自台湾之割,民不堪命;德之在胶州,胶州之洋兵,挖剔先贤仲氏眼目,碎毁圣像,百姓饮恨吞声,痛入骨髓。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二、民族危亡背景下层农民的革命斗争
——百姓群体性民族自觉
1895
1898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1899
《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
义和团运动
1900 这是一个怎样的中国?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扶清与灭洋
我国人民一旦受洗后,藉外人势力任意生事。教士益发在背后支持扩张势力。这样教徒气焰越高涨,人民对于教会恶感越深,仇视观念一发不可收拾。
——冯玉祥《我看到的义和团》
时代特点
义和团运动 兴起 (19世纪末) 高潮 (1900年上半年) 失败
(1900年8月)
清政府 先抚后剿 从“招抚”到宣战 中外势力
联合镇压
八国联军 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缔义和团,八国联军出兵镇压 慈禧本是执意不同洋人破脸,中间“因洋人欺负得太狠了(列强干预废立之“家事”)但“火气一过”,就“处处都留着余地“。她鼓动义和团向西什库教堂进攻,又让清军暗中“照前对使馆保护”,派官员送食品到使馆慰问。
——刘伟《丙午立宪》
旋起与旋灭
三、民族危亡加深
1900年5月,英、美、法、德、俄、日、奥匈、意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
6月,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
7月-8月,天津陷落、北京失陷。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01清朝朝廷是一个怎样的政府?
清“宣战”上谕颁发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抗旨不遵,谋求与各国驻上海领事“互相谅解”,以维护东南现状。1900年6月,盛宣怀会同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领事签订了《东南保护约款》,得到南方其他省督抚的响应。
——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1895
1898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1899
《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
义和团运动
1900
八国联军侵华
1901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内容 影响
政治 惩办“首祸诸臣”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经济 巨额赔款
军事 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
文化 停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
外交 在北京设立“使馆界”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
加剧中国贫困和经济衰败
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完整
精神征服
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政府势微、地方势扩
政治控制
经济制裁
任务二:
此时期的斗争为何不能挽救民族危亡?
世界形势/时代特点、清政府、自身局限、社会基础、理论、斗争类型等……
小莉解读
1. 国际形势严峻:资本主义世界世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2. 阻力相当大:国内外阻力;
3. 清政府腐败无能、昧于大事、一己之私;
4. 无合力:清政府、个人、社会、国家未形成一股合力;
5. 中国人思想未启蒙(器物-制度-思想);
6. 阶级/时代局限性:
戊戌变法:无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软弱性、妥协性;自身理论缺陷;得罪面广、支持面少;无经验、急躁;皇帝无实权、皇帝与康政见不一致;
义和团:无先进阶级领导、无先进思想;盲目性、非理智爱国;阻力大,反帝反封(时代特点)。
7. 探索近代化之路类型(后发外生型)
……
势·思·人·合
专家见解
“吾能自居于弱昧,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日即于乱亡,安能怨人之取侮?”康有为似乎已经揭示了近代中国变形了的历史逻辑。即社会的变革,其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运动,而是外部压力催逼的结果。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后发外生型
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的;抵御外侮的强烈愿望是同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的。义和团的失败说明:当道义的愤怒仍然同旧时代连在一起的时候,正义者是不可能战胜非正义的。
万千来自下层社会的人们汇聚在神道观念之下,手执引魄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勇敢地对抗帝国主义的火炮快枪倒下、又起来。在这个过程里,愚昧会升华为悲壮。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时代局限性
没“扶”起的清、没“灭”了的洋
更灭不了的中国精神!
任务三:此时期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有何意义?
严复翻译《天演论》


禽兽


禽兽




中国
传统夷夏观念
传统夷夏观念
   胡适多年后回忆道:“《天演论》出版之后,短短几年,便风行全国,竟作为中学生读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无疑是当头棒喝。几年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少年的心和血。‘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等术语都渐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话,渐渐成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还有许多人爱用做自己或儿女名字。我有两个同学,一个叫孙竞存,一个叫梅天择。我自己的名字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
        ——刘悦斌《戊戌维新运动史话》
从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出发,严复认为:国家要富强,基础在国民,国民的智慧、德行、体力正是国家富强的最根本的因素。血的教训使各派知识分子开始侧重于从社会变革的主体——国民的身上探究国家盛衰的原因,开始试图从下而上挽救中国的危亡。1899年秋梁启超正式提出“国民”一词,并指出当前世界竞争,已非昔日之“国家”竞争,而是万众一心、全民族动员的国民竞争。
——郑大华《中国近代思想脉络中的民族主义》
时间里纷纷兴起的学会,使习惯于一家一户的中国人看到了“群”的形式和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玉璋
瓦德西向德皇威廉二世报告说:“吾人对中国教众,不能视为已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实际上,上含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全民运动”中见之。”因此他得出结论:“无论欧、美、日各国,皆无脑力与兵力”,“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义和团运动反推了“开民智”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全民动员的民族抗争运动的兴起,继起的抵制美货等运动,新知识群体、传统绅士等知识精英,常常直接诉诸群众力量的态度,既体现了“社会启蒙”的成功,也反映了当时“民间社会”势力的茁壮。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1840—1949)》
进度:避免沦为殖民地;
积累经验教训;
深化救亡图存(国民、国家)
广度:从“个体”自觉到“群体”自觉;
深度:刺激民族觉醒、激发理性爱国;
开阔世界视野、促进思想解放。
小莉解读
推动中国近代化
{}
千年格局的巨变
国家出路的探索
1895——19000
1900——0
李鸿章说:“时至今日,地球诸国通行无阻,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一方面是沉重的压力:变局迫来,逼使认识深化;认识的深化又推动改革越出旧界。另一方面是沉重的阻力:新旧嬗递的每一步,都会遇到被利益和道德召唤来的愤怒的卫道者。近代中国就是在这种矛盾中拖泥带水地趔趄而行。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小结·升华
课后延伸:纵观世界大势和整个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国各阶层是怎样在灾难中趔趄而行、艰难探索,最终挽救民族危亡的?《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2017课标(2020修订):
第五单元: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积极为挽救民族危机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课时标准:
理解19世纪末中国社会内忧外患加剧;认识在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中,民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挽救民族危机所作的努力及其局限性,反思其经验教训,理解先进中国人继续探索中国出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小组探究、任务驱动:
任务一:1895-1901年中国为何陷入民族危亡并不断加深?有哪些斗争?
任务二:此时期的斗争为何不能挽救民族危亡?
任务三:此时期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有何意义?
任务一:1895-1901年中国为何陷入民族危亡并不断加深?有哪些斗争?
甲午战败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特别是由列强的干涉和因赔款须借款而引起的列强对中国的争夺,试图瓜分中国的阴谋逐步付诸实践。
一些仁人志士把发展民族工业作为挽救危亡的出路。清政府迫于形势,渐渐放宽了对民间创办实业的限制,民族资本中比较强的力量是轻纺工业。
——据马勇《中国近代通史 第4卷》与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上)》整理
1895年后出现民族危亡的原因:
1895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1900年这是一个怎样的中国?
1901年这是一个怎样的政府?
斗争:
结果:
任务二:此时期的斗争为何不能挽救民族危亡?
材料1慈禧太后嗜权如命,通过“事后报告制度”“事前请示制度“,仍牢牢掌握着实权,光绪帝只是维诺听命。变法开始第四天,慈禧迫使光绪帝下令:免去翁同龢的军机大臣等一切职务,驱逐回籍;宣布她对于二品以上的高级官员有任免权,任命亲信荣禄署直隶总督,慈禧完全控制了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
——据王先明主编《中国近代史(1840-1949)》整理
材料2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不得弱。盖千百万之人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3“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
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彩西学之切于实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缪之弊。
——《清德宗实录》卷418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乙巳
材料4 那位在半世纪的从政期间作为中国的坚定不渝的朋友的人(译者按:指赫德爵士)在一件不打算公开的信念中表示他的意见如下:“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把足够九年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田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5上命索康有为所进书,令再写一份递进。臣对:与康不往来。上问:何也?对以:此人居心叵测。曰:前此为何不说?对:臣近见其《孔子改制考》知之。
——《翁同龢日记》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初七日
材料6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材料7 顽固派挟制、蒙蔽义和团民,并不是真正为了社稷而战,更与民族大义南辕北辙,只是为了皇位和权力。因为载漪的儿子在此前已经被慈禧确立为光绪的直接继承人(即“己亥建储”),但朝中许多大臣和西方国家公使对“大阿哥”的地位不予承认。
——据李刚《辛亥前夜,大清帝国的最后十年》整理
材料8 义和团作为朝廷“合约”,这是一件伪造品。但作为历史材料,它却真实地反映了制造者的思想。在这里,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的;抵御外侮的强烈愿望是同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连在一起的。这种矛盾,显示了一场正义的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封建主义内容。旧的生产力只能找到中世纪的社会理想,也只能找到中世纪的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
“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探讨此时期挽救民族危亡失败的原因:(时代/世界形势、清政府、精英、群众探索局限、社会基础、理论等……)
任务三:此时期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有何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后知识分子的思考】
正是从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出发,严复认为:国家要富强,基础在国民,国民的智慧、德行、体力正是国家富强的最根本的因素...他认为要挽救时局、要救国,就要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但戊戌变法最终还是失败了。血的教训使爱国的知识分子们意识到:“凡一国之进步也,其主动者在多数之国民,而驱使一二之代表人以为助力者,则其事罔不成;其主动者在一二之代表人,而强求多数之国民以为助动者,则其事鲜不败。”于是各派知识分子开始改变自己先前的救国思维方式,开始侧重于从社会变革的主体——国民的身上探究国家的盛衰的原因,开始试图通过从下而上的努力来变革中国的现状、挽救中国的危亡。1899年秋天梁启超在《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之前途》一文,正式提出了“国民”一词,并指出当前的世界竞争,已非昔日之“国家”竞争,而是万众一心、全民族动员的国民竞争。
——郑大华《中国近代思想脉络中的民族主义》
【义和团运动与民族抗争运动的兴起】
义和团运动反推了“开民智”时代的到来。不仅使得民族抗争运动达成“一概排外者,此惩于媚外者之愤兵,非救亡存弱之通津也”的共识,而且也推动了全民动员的民族抗争运动的兴起。义和团之后,即“国民当自保利权之说,至此遂遍于通国,延及于下流社会矣。无以今日之局,较诸三年以前国家有大得失士大夫皆熟视无睹时,岂不谓之大有进步?”民族主义、爱国情操和休戚与共的同胞感情渐渐在一般人心中滋长。相继而起的抵制美货、争矿运动、收回利权等运动,新知识群体、传统绅士等知识精英,常常直接诉诸群众力量的态度,既体现了“社会启蒙”的成功,也反映了当时“民间社会”势力的茁壮。
——王先明主编《中国近代史(1840—1949)》
小结·升华
李鸿章说:“时至今日,地球诸国通行无阻,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一方面是沉重的压力:变局迫来,逼使认识深化;认识的深化又推动改革越出旧界。另一方面是沉重的阻力:新旧嬗递的每一步,都会遇到被利益和道德召唤来的愤怒的卫道者。近代中国就是在这种矛盾中拖泥带水地趔趄而行。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课后延伸:纵观世界大势和整个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国各阶层是怎样在灾难中趔趄而行、艰难探索,最终挽救民族危亡的?
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