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27张PPT)+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27张PPT)+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05 07:29:17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林则徐的影响力为何如此巨大?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是官吏贪鄙,全不以国计民生为职志。二是官场黑暗,苟且因循成风。三是人才窒息,万马齐喑。
——沈渭滨《道光十九年——从禁烟到战争》
清廷在左,西方在右
封建专制走向没落
19世纪中期
英国议会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近日田之归于富户者,大约十之五六,旧时有田之人,今俱为佃耕之户,每岁所入,难敷一年口食。”
——《皇朝经世文编》卷三九
小农经济,民众贫苦
清廷在左,西方在右
英国的蒸汽机车
山雨欲来风满楼
清廷在左,西方在右
19世纪中期
闭关锁国,行商制度
殖民扩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两种文明的冲突
阅读教材思考:英国商品在中国的销售状况如何?
为什么会滞销呢?
一口通商
购买力有限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两种文明的冲突
鸦片贸易情况
年度 鸦片输入量(箱) 白银流入量 白银流出量 白银净收入
1825—1826 9373 4697640 3125520 1572120
1826—1827 12231 4122144 2893680 1228464
1831—1832 16550 143752 2896562 -275810
1832—1833 21985 1831443 3712134 -1880691
1833—1834 20486 506174 4846763 -4340589
白银外流
山雨欲来风满楼
自从鸦片进入中国,
吸食风气日盛!
临危受命担道义
面对鸦片流毒,朝中大臣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内地之种日多,夷人之利日减,迨至无利可牟,外洋之来者自不禁而绝……”
——许乃济
弛禁派
面对鸦片流毒,朝中大臣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今欲加重罪名,必先重治吸食。”
——林则徐《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
严禁派
临危受命担道义
临危受命担道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京师
广州
澳门
“……若追究该夷人积年贩卖之罪,即已不可姑容。惟念究系远人,从前尚未知有此严禁,今与明定约法,不忍不教而诛。”
——林则徐《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
临危受命担道义
观看电影《血战虎门》中“虎门销烟”的场景
临危受命担道义
1839年
炮声一响大厦倾
战前的内斗
琦善
林则徐
“措置失当”!
道光帝
免官
炮声一响大厦倾
林则徐销烟做错了吗?
为什么林则徐会被道光皇帝斥责?
没有虎门销烟,战争就可以避免吗?
战前的内斗
炮声一响大厦倾
战前的内斗
琦善
“卖国投降”!
革职
炮声一响大厦倾
鸦片战争的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战中的无知
军事技术落后,尤其在海军方面。
炮声一响大厦倾
战中的无知
兵力分散,交通落后,军事机动性弱。
抽调是鸦片战争中清军集结的唯一方法。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炮声一响大厦倾
战中的无知
将领昏庸,军队腐化,战斗力低下。
奕经虽然主战,但只想靠临时从各省凑集的军队一战而侥幸取胜。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奕经
——黄爵滋
炮声一响大厦倾
“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
战后的彷徨
王鼎
穆彰阿
“不必与英夷计较,大清物产丰富,赏他们一些不为过。”
炮声一响大厦倾
战后的彷徨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
割让土地
协定关税
治外法权
阅读《南京条约》,回答:
条约损害了中国哪些方面的权益?
炮声一响大厦倾
“伤心知己千行泪,洒向平沙大幕风。”
——林则徐《哭故相王文恪公》
战后的彷徨
炮声一响大厦倾
《四洲志》和《海国图志》
战后的彷徨
魏源
少数知识分子:学习西方
炮声一响大厦倾
战后的彷徨
1841 三元里抗英
“鸦片战争中,英舰突破虎门要塞,珠江两岸聚集数万民众,以冷漠、平静的神情围观战事……官兵纷纷跳水时,两岸民众如看马戏看到精彩处一样发出嘘声。”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大多数民众:民族意识浅薄
炮声一响大厦倾
政府利用广州民众仇外心理“借题发挥”。
清政府仅仅将战争失利归结为“英夷船坚炮利”和“奸臣误国论”。并没有更深层的反思,更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根本。
战后的彷徨
广州反入城斗争
统治阶级:执迷不悟,不愿反思
炮声一响大厦倾
“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签订
亚罗号事件
1856年
1860年
时代悲剧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长期以来,一直有两个林则徐,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思考:你认为真正的林则徐是怎样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