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下图表示美国,俄罗斯,印度,中国四国人口数量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国分别是
A.印度-中国-美国-俄罗斯
C.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
B.印度-中国-俄罗斯-美国
D.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
2.关于四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国人口总量和增速各阶段均为最高
B.②国因育龄妇女比重高致人口增长快
C.③国人口增长慢主要是经济低迷导致
D.④国因人口大量迁出导致出现负增长
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有一狭长平缓地带,位于阿拉伯海与西高止山之间。这里大多数时间河流流速平缓,河流沿着低矮的海堤流淌数百千米。但每年的某段时间,海水漫过海堤向河流倾泻而来,而后长期的集中降雨在短暂的时间里又出现河水漫堤的“灌海”现象,从而形成海水和河湖水系交汇的地理奇观——"回水",这片海水与河水的交集区域称为回水区。喀拉拉邦的野生动物较多,每年都会有大量游客乘船观赏亚洲象、孟加拉虎等陆地野生动物。下列左图为喀拉拉邦示意图,右图示意印度城市科钦的气候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喀拉拉邦“回水”奇观的主要成因是
①西南季风抬高海水漫过海堤
③夏季风遇山地抬升多地形雨
②东北季风带动河水漫过海堤
④雨季时间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从气候角度来看,每年适宜观赏喀拉拉邦陆地野生动物的时间大约有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6个月
塔里木河沿岸生长着高大乔木胡杨林,其种籽随风飘落、快速发芽,幼苗扎根于无水流的淤泥表土而生长。胡杨林随河曲的发展、变迁而发育演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胡杨树种籽发芽、幼苗生长最适宜在
A.河边浅水区
B.河漫滩地
C.河流高阶地
D.河流低台地
6.塔里木河沿岸胡杨树幼苗成活的最佳时期是
A.首次洪峰前
B.两次洪峰间
C.每次洪峰后
D.末次洪峰后
柑橘.性喜温暖湿润,一般春季开花.10-12月果熟。“花果同树"是指果农用“留树保鲜”技术(又称“挂树贮藏技术”).使鲜花和果实同时出现在果树上的一种奇观,以供人们观赏。主要选择晚熟柑橘品种实施该技术。下图是某旅游爱好者拍摄的我国某地的“花果同树”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游客欣赏"花果同树"景观的季节可能是
A.春季
C.秋季
D.冬季
B.夏季
8.“花果同树”景观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和水源
B.市场和技术
C.地形和土壤
D.政策和交通
2019年8月|山东省北部莱州湾海域启动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如下图),该项目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项目施工时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A.海水腐蚀性强,复杂的水文条件
C.需要劳动力数量多,人工成本高
B.夏季受副离控制,气候炎热干燥
D.位于板块交界处,海底地形复杂
10.“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扩展生存空间,利于增加国十面积
C.提高渔业产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B.优化能源结构,利十保障能源安全
D.扩大专属经济区,增加经济收入
山谷风是出现于山地及周边地区,风向具有日周期变化的地方性风。下图为我国南方经常出现山谷风的某山地某时段等温面和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时段,该山地盛行的是
A.偏北风
B.偏南风
C.山风
D.谷风
12.图示山峰常出现阵雨天气,主要原因是
A.谷风上升,遇冷凝结致雨
C.山谷暖气流因压迫而下沉
B.山风上升,遇冷凝结致雨
D.山坡冷气流因抬挤而上升
磨憨位于云南省最南端,中老铁路勐腊磨憨站,是我国通往老挝唯一的国家级铁路口岸。2022年12月,中老铁路正式具备入境水果全铁路运输能力。泰国榴莲搭乘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抵达昆明,促进中老铁路货运量稳步提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受中老铁路通车的影响,国内市场榴莲价格“腰斩”的原因
A.运输距离缩短
B.运输速度加快
C.运输方式增多
D.运输数量增多
14.中老铁路在屠感假修建时可能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A.地表崎岖
B.地震频发
C.生态脆弱
D.雨林茂密
斯里兰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高四周低河流众多。该国农民依托小流域(平均面积20km )建设了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示意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5.各蓄水池位于
A.农田上游、村落下游
C.农田下游、村落上游
B.农田与村落的上游
D.农田与村落的下游
16.修建的蓄水池除了能减少水旱灾害的影响外,)对农业生产的好处还可以
A.减轻风沙活动
B.增大航运能力
C.减少水分蒸发
D.延长耕作时间
二、综合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摩洛哥地理位置优越,海岸线长1700多公里。摩洛哥是非洲农业较发达的国家,农产品中水果、蔬莱、油橄榄占很大的比重,被称为“时鲜业”,农产品出口收入占总出口收入的30%。在欧洲市场上,摩洛哥农产品较地中海北岸农产品上市早、品质优,深受欢迎。摩洛哥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是非洲第一大渔业生产国,沙丁鱼出口居世界首位。下图为摩洛哥位置示意图。
(1)描述摩洛哥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4分)
(2)与地中海北岸国家相比,分析摩洛哥农产品竞争力强(4分)
(3)分析摩洛哥渔业发达的优势条件。(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乍得位于非洲中部,其东部与西北部是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势平缓,西南部分布内陆淡水湖乍得湖。乍得北部为热带沙漠地区,占全国面积1/3;中部为比较干燥的热带草原地区南部为较肥沃码苏丹草原地区。乍得40%的劳动力从事畜牧业,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马匹改良,现已成为非洲第一大养马国。近年来,乍得成为非洲四大产棉国之一,乍得湖平原和南部地区是主要农业区,主要种植棉花和粮食作物。下图示意乍得地理位置、地形、湖泊、河流分布。
(1)分析乍得成为非洲第一大养马国的区位条件。(6分)
(2)简述为了摆脱粮食危机,乍得政府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在天气晴朗无云或少云的气象条件下,山地与平原之间的昼夜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称为山地—平原风。下图为华北地区某季节山地—平原风平均风速(箭头长短表示风速大小)和风向日变化示意图,其中夜间以偏北风为主。
(1)简述山地—平原风的成因。(4分)
(2)指出山地与平原的相对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6分)
(3)分析平原风和山风风速差异的原因。(4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目前,我国在南极大陆已建成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选址奠基。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位置简图及泰山站外景图。
(1)分析位于南极冰盖之巅的昆仑站适合天文观测的原因。(6分)
(2)试分析泰山站外形设计采用圆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的原因。(6分)信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答案
【答案】1.C 2.B
【解析】1.从2000年人口数量比较可知,①人日最多,为中国:②人口过10亿,为印度;③人口过2亿,为美国;④人口1亿左右,为俄罗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由上题结论可知,中国的人口总量虽然各阶段最高,但增速逐渐放缓,目前不如印度的人口增速,A错误;印度人口年轻化,因育龄妇女比重高致人口增长快,B正确;美国经济发达,人口增长慢不是经济因素影响,C错误;俄罗斯因战争导致男性减少和老龄化问题,人口出现负增长,D错误。故选B。
【答案】3.D 4.C
【解析】3.喀拉拉邦夏半年受西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抬高,海水漫过海堤,同时夏半年雨季时间长,山地使西南季风抬升,形成地形雨,导致河流水位上升,引发河水漫堤,①③④正确,D正确。但东北季风影响该地时,当地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不大,不会发生“回水”现象,②错误,ABC错误。故选D。
4.喀拉拉邦降水量大,适宜观赏喀拉拉邦陆地野生动物的时段,应处于降水相对较少的时段,晴天较多,便于出行;读图可知,喀拉拉邦的干季大约有4个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5. B 6.D
【解析】5.根据材料“幼苗扎根于无水流的淤泥表土而生长"、“胡杨林随河曲的发展、变迁而发育说明胡杨树种籽发芽、幼苗生长地需要排水条件好的细沙土,河边浅水区水多,A错;高处台地低处阶地位于谷坡,谷坡缺水,胡杨树种籽难以发芽,幼苗难以存活,C、D错;谷底河曲型的河漫滩多细沙,土壤肥沃,水分条件适宜,是胡杨树种籽发芽、幼苗生长最适宜地,B对。故选B。
6.土壤具有一定的湿度才能保证胡杨树种籽发芽,根据“幼苗扎根于无水流的淤泥表土而生长”可知最后一次洪峰过后,土壤由湿变干,促使胡杨树种籽发芽和幼苗适旱结构不断发育,这样最后一次洪峰后是胡杨树幼苗成活的最佳时期,D对。故选D。
【答案】7.A 8. B
【解析】7.柑橘一般春季开花,花是今年的花,果子是去年的果,"留树保鲜"技术可使它的成熟期推迟,赶上花期,就会出现花果同树的奇观了,故游客欣赏"花果同树"景观的季节可能是春季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技术条件是产生“花果同树"景观的保障,“花果同树”景观可以吸引旅游者,增加收入,故市场和技术是“花果同树”景观的主导因素,B正确;气候条件不是主导因素,A错误;地形与土壤是基础因素,不是“花果同树”景观的主导因素,C错误;政策因素没有体现出来,D错误。故选B。
【答案】9.A 10.B
【解析】9、该项目需要在海洋环境中施工,海水腐蚀性强,复杂的水文条件,对施工影响较大A正确;夏季受副高控制,气候炎热干燥对施工影响小,B错误;风电设备较大,一般需要机械搬运,对劳动力需求不多,C错误;位于板块交界处,海底地形复杂是选址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对施工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
10.海上风电提供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利于保障能源安全;海洋牧场扩展渔业空间范围,提高渔业产量,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不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B正确,C错误;“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是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不能扩展生存空间,也不能扩大专属经济区范围AD错误。故选B。
【答案】11.C 12.A
【解析】11.读图可知,该时段河谷等温面向海拔高处凸,山坡等温面向海拔低处凸出,表明山谷温度较高,山坡温度低,据此可知,山坡空气受冷收缩下沉,形成山风,偏南风偏北风暂时无法判主学公】到断,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2.图示山地白天吹谷风,谷风沿山坡上升过程中,随气温下降,遇冷凝结成云致雨,导致山峰常出现阵雨天气,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13.D.水14.A
【解析】13.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泰国榴莲搭乘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抵达昆明,使得榴莲进口量增加,国内市场榴莲价格腰斩,D正确;运输距离并没有缩短,运输速度和运输方式改变,使得运输数量增加,最终改变了价格,D更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4.根据所学知识,中老铁路是连接我国与老挝的铁路线,沿线过程跨越多条山脉,因此,中老铁路在磨憨段修建时遇到的最大困难为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A正确;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震偏少,排除B:生态环境脆弱也是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之一,但不是最大困难,排除C;沿线地区以热带季雨林为主,雨林茂密会增加修建难度,但不是最大困难,排除D。故选A。
【答案】15.B 16.D
【解析】15.由图可知,为了实现自流灌溉;便于取水,蓄水池位于农田与村落上游,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斯里兰卡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旱季水分短缺是农业生产的自然限制性因素。解决了灌溉用水问题,可以延长早季作物生长期,提高作物熟制,D正确。蓄水池的建设不能减少水分蒸发和增大航运能力,斯里兰卡少风沙活动,ABC错误。
17.【答案】(1)地处中低纬,热量丰富;位于非洲西北部,西邻大西洋,北扼守直布罗陀海峡南口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交通/海运便利);与欧洲隔海相望(近欧洲),便于经济发展。
(2)纬度低,热量充足,上市时间早;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品质优良。
(3)海岸线漫长,海域广阔:沿岸盛行上升补偿流,鱼类丰富;海运交通便捷,利于渔业资源出口圆目困醉源工耐依爱了燕炎通靠近欧洲,市场广阔。
【详解】(1)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从纬度位置看地处中低纬,气温高热量丰富;从海陆位置看,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西邻大西洋,北扼守直布罗陀海峡南口,直布罗陀海峡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海运便利;从相对位置看,与欧洲隔海相望,距离欧洲近,便于经济发展。
(2)摩洛哥的气候类型主要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多晴天,光照充足,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使农产品品质优良。同时,摩洛哥的纬度要比地中海北部地区纬度更低,热量更足,故上市时间更早。
(3)摩洛哥海岸线漫长,海域广阔,适合鱼类的空间大;沿岸盛行上升补偿流,鱼类饵料丰富鱼类资源丰富;结合地理位置临近欧洲,市场广阔;临海,海运交通便捷,利于渔业资源出口。
18.【答案】(1)乍得中部和南部草原牧场广阔,地势平缓利于放牧;有大量的劳动力从事畜牧亚劳动力资源充足;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马匹改良,马匹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强。
(2)在水源条件较好的草原地带,开辟耕地,扩大粮食种杜面积;保护土壤肥力,注重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达到稳产、高产和优产的目的;积极寻求国际援助和国外资金、技术支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水利设施,提高防御旱涝灾害的能力。
【详解】(1)结合材料可知,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均为草原区域,故可以为养马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饲料;由材料"乍得40%的劳动力从事畜牧业,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马匹改良"可知,乍得地区从事畜牧业的劳动力众多,故养马业的劳动力充足,且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马匹改良,马匹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强,故乍得成为了非洲第一大养马国。
(2)结合材料可知,乍得有部分地区为较为肥沃的草原地区,可以在这部分地区开辟耕地,扩大粮食种杜面积,保障粮食的产量;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乍得大部分地区土壤较为贫瘠,且由于长时间不合理的开发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严重,故需要重视保护土壤肥力,以长久保障粮食的生产;还可以加大农业生产方面的科技投入,积极寻求国际援助和国外资金、技术支持,以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达到稳产、高产和优产的目的;该地区降水不稳定,旱涝灾害较为频繁,故为了保障粮食生产,还可以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减轻洪涝灾害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19,【答案】(1)山地与平原之间在白天与黑夜存在着热量差异,热量差异导致了热力环流,从而形成了山地—平原风。
(2)山地在平原北部。由于白天山地温度更高,平原温度更低,所以白天风从平原吹向山地。夜晚山地温度更低,平原温度更高,所以夜晚风从山地吹向平原。
(3)白天山地与平原热力差异较大,夜晚热力差异较小,所以山地风风速整体小于平原风风速
【详解】(1)山地一平原风的成因主要从热力差异的角度来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白天与夜晚的风向不一致,由于白天山地升温速度较快,所以白天山地温度更高,因此白天山地与平原之间存在着热力差异,热力差异会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山地盛行上升气流,平原盛行下沉气流,风从平原吹向山地。由于夜晚山地降温速度较快,所以夜晚山地温度更低,因此夜晚山地与平原之间存在着热力差异,热力差异会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山地盛行下沉气流,平原盛行上升气流,风从山地吹向平原,从而形成了山地—平原风。
(2)由于白天山地升温速度较快,所以白天山地温度更高,因此白天山地与平原之间存在着热力差异,热力差异会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山地盛行上升气流,平原盛行下沉气流,风从平原吹向山地。由于夜晚山地降温速度较快,所以夜晚山地温度更低,因此夜晚山地与平原之间存在着热力差异,热力差异会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山地盛行下沉气流,平原盛行上升气流,风从山地吹向平原。由于夜间以偏北风为主,说明山地在平原北部。
(3)由于图中箭头长短表示风速大小,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白天的箭头较长,夜晚的箭头较短,由于白天风从平原吹向山地,夜晚风从山地吹向平原,所以山地风风速整体小于平原风风速,山地风与平原风的风速主要受热力差异的影响,热力差异越大风速越强,热力差异越小风速越弱,所以可以判断出白天山地与平原热力差异较大,夜晚热力差异较小。
20.【答案】(1)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海拔高,空气稀薄、透明,且污染小;海拔高,视野开阔;有较长的极夜期,可连续观测。
(2)圆形外表视野开阔,便于科学观测;碟形结构可减少风阻,减弱强风侵袭;高架设计有利于大风通过,吹走建筑物附近的积雪,避免暴雪堆积甚至掩埋建筑物。
【详解】(1)可结合昆仑站的地理位置,从视野范围,能见度,空气洁净程度,天气等方面分析南极地区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云量少,利于观察;昆仑站位于南极冰盖之巅,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视野开阔,观察范围广;南极地区人类活动少,污染小,且不受人类光源干扰;此外,昆仑站纬度高,有较长的极夜期,可连续观测的时间长。
(2)需要结合泰山站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泰山站外形设计的原因。圆形外表,可观察四周,视野开阔,便于科学观测;南极地区多大风天气,采用碟形结构可减少风阻,减弱强风侵袭;南极地区多暴风雪,高架设计有利于大风通过,吹走建筑物附近的积雪,避免暴雪堆积甚至掩埋建筑物。(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