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16*课 驱遣我们的想象
第四单元
第16*课 驱遣我们的想象
课前导学
积累运用
新题专列·素养提升
课外赏读
1
2
3
4
课前导学
1.本课聚焦。
论证思路是指作者通过借助论据,并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按照特有的结构形式来论证其所持观点正确性的一种思维过程。论证思路必须借助它的结构形式才能体现出来。
议论文基本结构:议论文一般按照“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逻辑顺序行文。
课前导学
2.自主阅读,完成课文结构梳理图。
《使至塞上》想象画面
《海燕》想象情景
接受美感经验
寻味意境,发现作者所感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jū nì( )于文字。
(2)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qì hé
( )。
(3)它们ɡǒu ān( )、怕事,只想躲避暴风雨,无异于不愿看见格外清明的天地。
(4)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kuànɡ yuǎn
( )、荒凉、静寂,使人怅然凝望。
拘泥
契合
苟安
旷远
积累运用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水乡小镇,一条百来步的小街,九曲连环,倒有十来座
的小桥相衔。
(2)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 安排。
(3)把朋友送上火车,直到火车开动了,他才 地转身离去。
A.精巧 适当 若有所失 B.奇巧 适当 若有所思
C.奇巧 适度 若有所失 D.精巧 适度 若有所思
A
积累运用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大约800年左右的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尖塔倒塌,屋顶烧毁,损失惨重。(删去“大约”或“左右”)
B.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电子产品极其广泛地进入大众的生活。(删去“使”)
C.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在“爱国”前加“是否”)
D.为了提高大家的阅读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把“开展”改为“举行”)
D
积累运用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首推《兰亭集序》。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兰亭的河边修禊。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作完了诗,大家把诗篇汇编成集,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力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
积累运用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内容,以“《兰亭集序》”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绍了《兰亭集序》的创作缘由和成就。
示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像一颗璀璨的夜明珠,在书法艺术的殿堂上闪闪发光。
积累运用
看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武汉加油》(见右图,设计者为邹凯琳)
(1)材料一的设计图妙在何处?请发挥你的想象,尝试解
读。(提示:崔颢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图将“武汉加油”四个字略微变形,设计成了一座塔楼
的一部分,这座塔楼又是武汉的标志性历史建筑物黄鹤
楼,突出了武汉的地方特色,整幅图既有时代感,又具有代表性且古色古香。
新题专列·素养提升
材料二:漫画(见右图)
(2)请介绍材料二的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的主题内容是一个人高举双手,担着两座山
前行。他双手紧抓横杆,步伐坚定,两座大山分
别写着“责”“任”二字。寓意:人生而有责任。(或
人人都肩负责任。)
新题专列·素养提升
课外赏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3题。
天才与灵感
朱光潜
①灵感既然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那不就无法用人力来解释么?从前人大半以为灵感非力,以为它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在灵感之中,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他只是坐享其成。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
课外赏读
②什么叫作“潜意识”呢?我们的心理活动不尽是自己所能觉到的。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意识既不能察觉到,我们何以知道它存在呢?变态心理中有许多事实可以为凭。比如说催眠,受催眠者可以谈话、做事、写文章、做数学题,但是醒过来后对于催眠状态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此外还有许多精神病人现出“两重人格”。例如:一个人乘火车在半途跌下,把原来的经验完全忘记,换过姓名在附近镇市上做了几个月的买卖。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发现身边事物都是不认识的,才自疑何以走到这么一个地方。旁人告诉他说他在那里开过几个月的店,他绝对不肯相信。
课外赏读
心理学家根据许多类似事实,断定人于意识之外又有潜意识,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受催眠者和精神病人便是如此。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交替来去。它们完全分裂开来,意识活动时,潜意识便沉下去,潜意识涌现时,便把意识淹没。
③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好比伏兵,在未开火之前,只是鸦雀无声地准备,号令一发,它乘其不备地发动总攻击,一鼓而下敌。在没有侦探清楚的敌人(意识)看,它好比周亚夫将兵从天而至一样。据心理学家的实验,在进步停顿时,你
课外赏读
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所以心理学家有“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说法。溜冰本来是在前一个冬天练习的,今年夏天你虽然是在做旁的事,没有想到溜冰,但是溜冰的筋肉技巧却恰在这个不溜冰的时节暗里培养成功。一切脑的工作也是如此。
课外赏读
④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贵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有一个人向来没有在数学上用功夫,猛然在街头闲逛时发现数学上的重要原则。在罗马落水的如果不是素习音乐的柏辽兹,跳出水时也决不会随口唱出一曲乐调。他的乐调是经过两年的潜意识酝酿的。
课外赏读
⑤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一种意象,让它沉在潜意识里去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吴道子生平得意的作品为洛阳天宫寺的神鬼,他在下笔之前,先请斐曼舞剑一回给他看,在剑法中得着笔意。王羲之的书法相传是从看鹅掌拨水得来的。法国大雕刻家罗丹也说道:“你问我在什么地方学来的雕刻?在深林里看树,在路上看云,在雕刻室里研究模型学来的。我在到处学,只是不在学校里。”
课外赏读
⑥从这些实例看,我们可知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书画家可以从剑的飞舞或鹅掌的拨动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筋肉感觉来助笔力,可以得到一种特殊的胸襟来增进书画的神韵和气势。推广一点说,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鱼跃莺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但是到挥毫运斤时,他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左右它。在作品的外表上我们虽不必看出这些意象的痕迹,但是一笔一画之中都潜寓它们的神韵和气魄。这样意象的蕴蓄便是灵感的培养。 (选自《谈美》)
课外赏读
1.第⑤段作者运用了什么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举吴道子赏剑法、王羲之观鹅掌拨水、罗丹看树看云等例子说明,艺术家在潜意识中酝酿的东西,最后往往能在他的本行艺术中表现出来。
课外赏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意识之外有潜意识,潜意识是指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
B.许多精神病人现出“两重人格”,一旦他忽然醒过来后,对于病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
C.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完全分裂开来。
D.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所以我们在练字出现瓶颈时就要学会放弃。
D
课外赏读
3.郭沫若在一次创作时,一直苦苦思索,却思之不得。突然有一天,一阵诗意袭来,他脱下鞋子,赤着双脚踱来踱去,一会儿又倒在路上与“地球母亲”亲昵,创作了《地球,我的母亲》这首诗。请从灵感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灵感是不由自主的,希望它来时它偏不来。郭沫若在创作时一直苦苦思索却思之不得就是这个道理。②灵感是突如其来的,是作者意料之外的。郭沫若突然诗意袭来,脱下鞋子,赤着双脚,与“地球母亲”亲昵,就创作了《地球,我的母亲》。
课外赏读
推荐阅读
《稻草人》
《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于
1923年出版,作者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童话《稻草人》以稻草人的眼目,观照惨痛的世情:
可怜的农妇、可怜的渔妇、可怜的自杀者、可怜的鲫鱼等
等。然而对于人世间的悲剧,稻草人什么都挽救不了、改变不了。最终,在内疚感与无力感之间纠结的稻草人“倒在田地中间”,与悲剧同眠。鲁迅:“《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