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31分)
1.2.在0.660、0.606、0.609、0.6061.....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有限小数有( )个,无限小数有( )个
2.计算8.56÷2.4时,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 )移动( )位,商是( )。
3.已知两个数的积是16.5,一个乘数是15,求另一个乘数列式为( )。
4.把下面的算式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式。
0.64÷0.8=( )÷8 0.72÷0.12=( )÷12
4.8÷0.03=( )÷( ) 4.59÷0.090=( )÷( )
5.王师傅6时做了24个零件,平均每时做( )个零件,平均每个零件用( )时。
6.按要求改写算式:6.6-1.2×0.6+1.8。
(1)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
(2)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
(3)先算减法和加法,再算乘法:( )。
7.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20分=( )时 0.84 m2=( )dm2 490kg=( )t
72秒=( )分 0.0024t=( )kg 59角=( )元
8.在 ○ 里填上“>”“<”或“=”。
5.8÷0.01○5.8 14÷0.56○14 7.05÷0.94○7.05
0÷4.25○4.25 6.3÷0.3○6.3 12.1÷0.11○12.1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空1分,共4分)
在小数除法中,如果被除数缩小到原来的0.1。则商一定缩小到原来的0.01。( )
2.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一般情况下,小数点的移动是以除数的小数位数为标准的。( )
3.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0.4,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向左移动一位,商就变成了1.04。( )
4.进行混合运算时,必须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空2分,共10分)
1.7.6×3.6÷7.6×3.6的计算结果是( )。
A.12.96 B.2 C.129.6
2.两数的积是4.68,一个数是1.2,另一个数是( )。
A.0.39 B.3.9 C. 390
3.商比被除数大的算式是( )。
A. 1.056÷25 B. 2.5÷2.5 C.1.764÷0.36
4.小米步行的速度是0.6米/秒,小东骑摩托车的速度是0.024千米/秒。摩托车的速度是步行的( )倍。
A.25 B.0.04 C.40
5.如果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值是75,那原数不可能是( )。
A. 74.48 B.74.53 C. 74.87
四、计算。(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36÷8= 84.6÷4= 42÷5= 2÷0.5=
7.5÷5= 2.6÷13= 4.8÷12= 15.5÷5=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2分)
1.75÷0.7= 96.72÷2.4= 32.4÷3.6=
15.68÷1.6= 18÷2.4= 0.455÷0.7=
3.脱式计算。(12分)
2.8×4+7.2÷0.25 0.738÷0.25÷0.4 0.2×[(0.65 +0.75) ÷0.25]
5.07×3.6+9.4 2.05÷0.82-0.9 7.9×(3.64÷2.6)
六、解决问题。(23分)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6.8分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4分)
2.李明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4分)
3.期末考试后,张老师花去29.1元买来6本日记本,发给班里得满分的同学,每本日记本多少元 (5分)
4.爸爸周末带小明去爬山。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是7.2千米,他们上山用了3时,下山用了2时。上山和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5分)
5.张阿姨编“中国结”,“中国结”是由上面的双联结和下面的穗子组成的,编一个双联结要用0.55米长的丝绳,编一个穗子要用0.3米长的丝绳。这里有7.65米长的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