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04 16:2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单元 认识生命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第1节 形形色色的生物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描述生物的多样性。
3.区别生物和非生物,举例说明生物的特征。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珍爱生命。
重点:描述生物多样性、生物的特征。
难点:认识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内在联系。了解应激性和新陈代谢。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不同环境中的生物。看看这里有多少你认识的生物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一起走进生命的世界,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出示本章标题:生命的世界。 让学生感受生命世界,体会生命分布广泛,引出生物圈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生物圈及其范围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内容,并提出问题: 1.什么是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回答: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面,这个“薄层”就是生物圈。 2.在海平面以下约11 000 m和海平面以上约10 000 m之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二)生物的多样性使自然界生机勃勃 过渡:展示收集的各种生物的图片,指导学生整理、分析课前收集的各种生物的资料。 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倾听同学的发言和老师的补充。 1.物种多样性 (1)活动:交流物种多样性的资料。 ①目的要求:丰富学生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 ②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2)组织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点评。对于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的同学给予肯定和鼓励。 (3)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小资料”内容,补充我国生物资源情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建立物种多样性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续表
思考:为什么生物会如此多种多样呢 学生回答:生物种类多种多样。 2.遗传多样性 (1)出示一组图片,展示特征各异的不同生物、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如猫、狗、花卉等。 提出问题: ①为什么不同种类的生物有不同的特征 ②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为什么也不完全相同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①遗传具有多样性。 ②遗传信息不相同。 (2)教师总结:每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不同,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的遗传物质也不同,遗传多样性是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3.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展示一个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其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同学们在交流生态系统多样性时,有人展示的是草原,有人展示的是海洋,有人展示的是校园,想想这些算不算生态系统 你还能举出其他生态系统的例子吗 学生回答:算生态系统。一条河流,一个生态瓶,生物圈,等等。 教师总结:生物圈中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统称为生物多样性。今天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 (三)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过渡:生物都是“活的”,是有生命的,而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 1.应激性 (1)演示:触碰含羞草的叶片,含羞草的叶片会自然下垂。并让学生亲自实验、观察。 提出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含羞草受到触动,叶片会自然下垂。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页相关内容,提出问题:什么是应激性 学生回答: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教师补充: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使生物“趋利避害”。 2.生长和繁殖 展示有关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你发现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回答:发现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征。 教师补充:生长是指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征,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繁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 3.新陈代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页相关内容。提出问题:你能列举几个生物新陈代谢的例子吗 联系生活,利用学生熟悉的宠物、花卉等直观材料,初步建立起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通过分析讨论,建立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概念 以实际植物做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生物现象,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并从中总结知识和规律的能力
续表
学生回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排出汗液和尿液等。 教师总结: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 4.教师归纳总结:生物的特征包括应激性、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本节课学习了生物圈的概念,了解了生物圈的范围,知道了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还学习了生物的多样性,知道了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学习了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包括应激性、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
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科研工作者利用各具特色的寿光大鸡品种,经过杂交培育出了适应现代需求的新品种,这是运用生物多样性中的哪一内涵 2.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我们从婴儿到成年,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特征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1.遗传多样性。 2.生物能生长。
第1节 形形色色的生物
一、生物圈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 000 m和海平面以上约10 000 m之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二、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
  本节课围绕生物的多样性及生物的特征展开,整体教学思路清晰流畅,资料丰富、使用恰当,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给予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问题的设置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拓展补充的材料,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建立相应的概念。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1.举例说明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影响。
2.探究环境因素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3.通过探究实验和测量,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形成环保意识。认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观念。
重点:1.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活动“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3.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难点:活动“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想一想,农田中小麦的生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回答: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空气。 肯定学生的回答后再次提问:思考一下生物会不会影响到小麦的生长呢 学生交流:农田中的杂草、小麦植株上的害虫等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 教师小结:每一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的生存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能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在问题中导出本节标题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环境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 过渡:刚才我们分析了影响小麦生长的因素,我们把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又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 (1)展示发霉面包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还在哪些物品上看到过这种霉菌 学生回答:馒头上长满黑毛、皮鞋上、月饼上等。 (2)大家能结合生活经验想一下影响霉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吗 将它们列举出来,简单说明理由。 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温度,因为夏天的食物比冬天的食物更容易发霉;水分,潮湿的物品比干燥的物品更容易发霉等。 (3)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阅读教材第14~15页的内容,然后根据提示,各小组进行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①你们打算选用什么材料来做实验 ②实验材料应该如何处理 把它们放在什么环境中 学生阅读教材,各小组讨论回答:①馒头、面包片、橘子或月饼等。②准备两组材料,一组放在冰箱里,一组放在室温下。 教师补充:这次实验探究的因素是“温度”,低温和室温就能形成一组对照。设置对照实验是探究实验的重要步骤。在实验中一般只设置一个变量,这个变量要设置对照,而对其他因素要控制,把它们对实验的影响降到最低。 进行实验并观察。请同学们描述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放在室温环境中的馒头(或面包片、橘子、月饼等)容易长出霉菌,放在低温环境中的馒头(或面包片、橘子、月饼等)不容易长出霉菌。 2.生物因素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5页相关内容,思考什么是生物因素。 学生回答: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联系设置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生态因素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教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设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了解对照实验,并能够弄清楚实验步骤的设置原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续表
(2)课件展示生物之间的互惠互利、捕食、求偶等图片。 教师总结: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相互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比较复杂,它们之间可以是互惠互利,也可能是捕食关系。 (二)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过渡:在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 1.课件展示竹节虫的拟态,变色龙的保护色,箭毒蛙的警戒色等。 2.课件展示蜣螂出国记。讨论:澳大利亚政府为什么要引进蜣螂 学生观看后思考、讨论、回答:蜣螂吃牛粪并将牛粪滚成粪球产卵,可以改良土壤等。 教师总结:蜣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一定作用。以上例子说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3.引导学生列举更多生物对环境影响的事例,并加以补充。 学生举例:森林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水体中浮游生物急剧繁殖,导致水质恶化;蚯蚓能够改良土壤等。 教师补充:以上例子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生物既可以改善环境,也可能会破坏环境。 4.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1)阅读教材第17~18页相关内容,明确活动的目的要求,根据实验完成以下讨论问题。 ①为什么实测不同地点的温度和湿度时干湿计放置的位置不同 ②为什么每个实测地点要记录3个数据的平均值 ③上述实测地点中,获得的哪组数据起着对照作用 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①因为植物蒸腾失水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因而在草地和灌木丛中,应将干湿计尽可能放置在接近叶片的部位,而裸地则不需要。 ②三次测量后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有助于减少实验误差。 ③裸地。因为本实验要探究的是植被对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2)得出结论:植被类型对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有影响。 教师总结: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有利弊之分;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实验活动,加深学生对生物影响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山坡阳面的玉米生长情况比山坡阴面的玉米生长情况要好,主要原因是什么 2.森林中的植被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哪种关系 学生思考后回答: 1.山坡阳面阳光充足。 2.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环境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
1.生态因素
2.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
二、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1.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本节课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往往更加深刻,更有价值。学生也更有激情去想办法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本节课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完成教学目标。
第2章 探索生命
第1节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1.举例说明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2.举例说明科学家及他们对于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3.认同生物学是不断发展的,关注生物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重点: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难点:举例说明生物学家及他们对于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一些生物学家一直不断探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事件。 激发学生兴趣,为学习后面知识做铺垫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 过渡: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分不开的。你知道生物学家是怎样工作的吗 你心目中的生物学家是什么样子的 展示生物学研究活动的相应图片,引发学生针对教材中的讨论问题,讨论交流自己心目中的生物学家及生物研究方法,形成对于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的初步认识。 观看图片,交流讨论,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发言介绍一位科学家,介绍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 教师总结:自然科学活动包括观察、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相互交流等,通过科学工作者们长期不懈的科学活动,生物学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同时指出科学研究的艰苦性,体会科学家们具备的吃苦耐劳、永不言败、持之以恒等优良品质。 (二)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过渡:我们了解了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那到底什么是生物学呢 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又是怎样的呢 激发兴趣,导入科学活动,初步认识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
续表
1.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下列问题,快速阅读教材第22~24页的内容。“生物学”是由谁首次提出的 什么是“生物学” 学生阅读后回答:“生物学”是由拉马克首次提出的,从拉马克开始,人们将植物学和动物学统一称为“生物学”。 2.各阶段出现的杰出科学家是谁 其取得的成就分别是什么 小组讨论后填写下表。 生物学家林奈达尔文哈维沃森、克里克等人主要贡献
学生讨论后回答:林奈——生物分类;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哈维——血液循环的发现;沃森和克里克等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教师总结:林奈被称为“分类学之父”,将所有的生物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哈维是生物学研究中较早运用实验方法的科学家。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 (三)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列举的生物学家的相关成就,快速阅读教材第25页,总结归纳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学生回答: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逐步树立生物科学本身是在不断发展的、生命科学的发展是人类不断探究的过程、生命科学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等观点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本节课学习了生物学的发展历程,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了解了林奈、达尔文、哈维、沃森和克里克等生物学家的主要贡献;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进行科学探究 2.科学家哈维发现血液循环时用了哪种方法 学生思考后回答: 1.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查阅文献法、比较法等方法。 2.实验方法。
第1节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一、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
主要包括:观察、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相互交流等
二、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生物学家 主要贡献 主要科学研究方法
林奈 生物分类系统 观察描述法
达尔文 《物种起源》 观察描述法
哈维 血液循环的发现 实验法
沃森、克里克等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实验法
三、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向学生介绍有关DNA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相关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可以使学生意识到生物技术是未来社会的先进技术之一。这节课通过生物学家所作的贡献,让学生明白生物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不断探索,才会使生物学得到长足发展。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说出实验法的一般步骤。
2.尝试设计简单实验和运用表格记录分析。
3.体验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难点:控制实验条件、使用实验数据建立表格并分析实验数据。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生物学是一门不断研究的学科,还记得前一节课我们了解的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吗 学生回答: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等等。 讲解:生物科学工作者利用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方法,观察、收集生物的科学事实,寻找事实产生的原因,提出解释事实的各种假说和理论。这就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研究的重要方法。 回忆了解过的科学研究方法。设疑导入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实验法研究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6~27页相关内容,明确实验的一般步骤,思考响尾蛇捕食猎物的步骤。 师生共同总结:响尾蛇捕食猎物的方式是咬→放→追寻→吃。 2.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响尾蛇是依靠什么找到它放走的猎物的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作出假设:①靠眼睛寻找它放走的猎物。 ②靠眼下方的感热部位寻找它放走的猎物。 ③靠舌感受空气中的气味寻找它放走的猎物。 (4)设计实验方案 (5)实施实验并记录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3.根据实验过程,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唯一区别是什么 (2)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的死老鼠 学生回答:(1)是否被响尾蛇咬过。 (2)作为对照实验。 4.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二)用实验法研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 活动:探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 1.发现并提出问题 提问: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它的生活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 学生思考回答:光、温度、湿度等因素。 引导学生具体、明确地表述问题,如“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温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环境中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 本节课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分步进行探究,如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设置悬念引入思考,引导学生熟悉实验过程 总结归纳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增强探究意识
续表
2.作出假设 观察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经过查阅资料和思考后,你会对问题作出各种尝试性解释,这就是假设。一个好的假设,要能够说明相关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提问: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以及自己捕捉鼠妇过程中的观察,这个问题作出的假设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设计实验方案 (1)布置任务:拟订小组探究计划。 (2)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①如何保证鼠妇的分布是由探究的因素引起的 ②用两只鼠妇做实验行吗 ③如果某小组的实验结论与全班不一致该怎么办 ④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⑤哪些因素会影响本实验的可信度 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回答:①控制单一变量;②不行,样本太小,偶然性太大;③分析原因,重新实验;④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减小误差;⑤噪音、温度、湿度、惊吓以及计数方法等。 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让一个小组交流本组方案,其他小组帮助一起完善。 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小组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对照自己的实验设计,提出改进方案。 了解学生对实验法的理解程度,并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本节课学习了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验法。了解了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知道了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实验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的原则是单一变量原则。
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如何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2.在“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法研究中,科学工作者必须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这样做有什么目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 1.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这样做能更好地作出合理的假设。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实验法等
二、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三、用实验法研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
活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本节课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因此整节课的设计都是对各个步骤进行铺垫之后,将主动权交给探究小组,这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能力。
第2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
第3章 细 胞
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1课时 练习使用显微镜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练习使用显微镜,尝试使用低倍物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3.通过使用显微镜培养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学好生物学的自信心。
重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绝大多数细胞微小,肉眼观察不到,如果想认识细胞的结构,我们必须先学会使用显微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 课件展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图片,总结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概念。 师生共同总结:单细胞生物是指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如衣藻、草履虫等。多细胞生物是指由许多细胞组成的生物。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展示普通显微镜的结构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3页的内容,结合教材第33页图32共同学习显微镜的构造,并思考各构造的作用。 教师总结:显微镜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镜筒、转换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遮光器(光圈);光学部分包括目镜、物镜和反光镜。 2.活动:练习使用显微镜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相关内容,小组内总结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学生讨论交流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 教师提醒注意事项:①使用低倍镜对光时要直至视野呈雪白色为止。②镜筒下降过程中眼睛要注视着物镜,以免碰破玻片或压碎镜头。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归纳总结的能力 强化图文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 形成科学的实验习惯和良好的实验操作程序
续表
(2)指导学生观察“上”字玻片。观察回答后完成下列讨论题: ①视野中“上”字是否倒置 ②若视野中“上”字位于左上方,怎样操作才能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③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怎么计算 师生共同总结:显微镜成像呈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像。想要将观察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继续向哪个方向移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教师总结本节内容:在生物圈中,有的生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称为单细胞生物;大多数生物都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这类生物称为多细胞生物。可见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显微镜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包括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
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由低倍物镜换为高倍物镜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 2.由低倍物镜换为高倍物镜,物像的大小,物像的数量和视野的亮度有何变化 学生思考后回答: 1.移动玻片标本→转动转换器→换大光圈和凹面镜→调节细准焦螺旋。 2.低倍显微镜下,视野中细胞体积小,细胞数目多,视野亮;高倍显微镜下,视野中细胞体积大,细胞数目少,视野暗。
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
一、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
  本节课以任务的形式,让学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通过真实观察,自发生成并归纳总结出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和使用显微镜时的注意事项。
第2课时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能说出组成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区别动物、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3.学会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
4.通过认识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认同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1.临时装片的制作。
2.动物、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这些图片中的动物和植物的形态、大小、颜色各不相同,但是在显微镜的微观世界里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利用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1.活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陈列出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材料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碘液、镊子、滴管、消毒牙签、纱布、吸水纸、动物细胞永久玻片。 (2)播放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思考: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哪些 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尝试概括制作步骤:擦→滴→刮→涂→盖→染。 (3)看完视频,请大家动手操作。注意安全。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4)多媒体展示玻片中有气泡的视野图,有的同学观察的视野中出现了黑亮的结构,这就是气泡。气泡颜色较黑、边缘较宽,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就会变形或移动。气泡的产生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正确的操作方式是什么呢 我们请成功制作出没有出现气泡的临时装片的小组上台分享一下经验吧。 学生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操作成功的经验,并回答:在盖玻片上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对侧引流,使碘液扩散到整个标本。 (5)多媒体展示染色与未染色装片对比图,提问:哪位同学能够说说为什么在观察时要对装片进行染色 学生思考回答:染色后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更加明显。 教师补充说明:碘液是用来使细胞核着色的,以便观察到细胞核。 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请大家观察几组其他动物细胞的永久玻片标本:肌肉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思考以下问题:其他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也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一样吗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基本结构一样。它们都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线粒体等结构。 (2)教师补充:肌肉细胞的外形呈梭形,适于它进行收缩产生运动,而神经细胞,我们会发现它有许多的突起,能够接收众多信息,能与其他细胞建立联系,并且能够将自身的信息向下一个神经细胞传递,故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二)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1.活动: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陈列出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材料器具:洋葱鳞片叶、清水、碘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解剖针、干净纱布、吸水纸。 (2)多媒体播放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思考: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哪些 启发学生思考 布置实验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对实验中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要点 了解动物细胞的共同特征,理解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肯定学生的成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观察能力,强化实验注意事项
续表
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尝试概括制作步骤:擦→滴→撕→展→盖→染。 (3)看完视频,请大家动手操作。注意安全。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相关内容,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认识细胞的结构。 学生回答:位于细胞最外侧的是细胞壁,紧贴内部的是细胞膜,染色较深的是细胞核,核的外部,膜的内部为细胞质,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还有比较大的液泡。 (2)多媒体播放洋葱表皮细胞、番茄果肉细胞和蚕豆叶下表皮细胞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三者有哪些异同的结构 学生分析比较后回答:相同的结构是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不同的结构是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有叶绿体。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相关内容,讨论: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具有哪些功能呢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中央的液泡,里面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教师补充: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薄膜为细胞膜,能够保护并控制物质的进出;染色较深的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中还具有叶绿体,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们这些结构都存在于细胞质中,所以细胞质是生命活动的场所。 (三)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不完全相同 课件展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图,引导学生思考两者有什么异同 师生共同总结: 项目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细胞壁没有有细胞膜有有细胞质有线粒体,没有 液泡和叶绿体有线粒体,有的有液泡, 绿色部分有叶绿体细胞核有有
启发学生思考 了解植物细胞的共同特征,理解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总结归纳动植物细胞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本节课学习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了解了它们的制作过程以及观察中的注意事项。还学习了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动物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某公安部门在侦查中发现了若干份生物样品,从外形上分辨不出是取自植物体还是动物体。假如你是生物学专家,公安部门请你帮忙做生物样品鉴定工作。你会怎样进行鉴定 学生思考后回答: 方法一:将生物样品制成细胞临时装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如发现有叶绿体或液泡,则该样品取自植物体。 方法二:将生物样品放置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制成临时装片并观察,若仍看到有细胞存在,则说明该样品细胞有细胞壁,则该样品取自植物体。
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
一、活动: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制作步骤:擦→滴→刮→涂→盖→染
二、活动: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制作步骤:擦→滴→撕→展→盖→染
三、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不完全相同
1.动物细胞:细胞膜(保护);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质(含有线粒体)
2.植物细胞: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膜(保护);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质(含有叶绿体、液泡、线粒体)
  通过实验活动完成了对知识的构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临时装片,通过真实观察,自发生成并归纳总结出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使学生在体验实验乐趣的同时又记忆了知识点。
第2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1.以变形虫为例,描述细胞的生命活动,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2.初步学会显微镜高倍物镜的使用方法。
3.通过对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学习,建立起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整体认知观。
重点: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难点: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变形虫。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植物体和动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又有不同的功能。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有些细胞在长大,有些细胞在变老,有些细胞在死去,同时又不断地有新细胞形成。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细胞,看一看细胞是怎样生活的。 回顾旧知,联系新课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观察变形虫 1.目的要求 (1)观察变形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 (2)初步学会显微镜高倍物镜的使用方法。 2.材料器具:变形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吸水纸、1%的醋酸甲基绿溶液 3.课件展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变形虫运动时,它的细胞形态如何变化 (2)变形虫摄取食物时,它的细胞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了解实验步骤,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续表
(3)变形虫的形态变化与细胞的哪些结构有关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后回答: (1)变形虫运动时,伸出伪足,细胞形态会改变,不固定。 (2)变形虫伸出伪足,将食物包围,吞噬进入细胞。 (3)与细胞膜、细胞质的流动和变形有关。 (二)细胞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动画显示变形虫从外界摄取食物,把废物排泄到外界的过程,并讲解细胞膜在物质交换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总结: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与此同时,细胞膜还控制着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保证了细胞正常的生活。 (三)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 细胞生活需要能量,细胞中除了糖、水以外,还有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等多种物质。这些物质从食物中获得,这些有机物分解时能释放出能量,供给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教师补充:初一学生正处于身体迅速发育的黄金时期,应适当补充相关的营养,保持良好的体魄,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 (四)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1.指导学生预习教材第46~47页中变形虫的分割实验。 教师补充:大量科学实验表明,凡是无核的细胞,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分裂,并且寿命很短,如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其寿命一般只有约120天。而人工去核的细胞,一般也不能存活很长时间。 2.以变形虫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细胞核是否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通过两个实验,教师分析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细胞核是细胞中最主要的结构,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此外,细胞核在生物的遗传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3.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想一想:多细胞动物和单细胞的生物都能够进行生命活动。根据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不同,你能说出动植物细胞进行的生命活动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细胞略有差异,这是因为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有叶绿体,叶绿体能够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有机物,有机物及其贮存的能量既可以供给植物细胞利用,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供给动物细胞利用。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到一个细胞能完成多种生命活动,体会生命的精巧 明确细胞膜的作用 使学生认识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 构建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细胞核控制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这一理念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本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变形虫的生命活动,练习了显微镜高倍物镜的使用方法。了解到细胞膜控制着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保证了细胞的正常生活。还知道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通过变形虫的分裂实验,理解了细胞核的功能。
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细胞具有一种结构,其功能像边防检查站,能对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严格的“检查”。这是什么结构 学生思考后回答: 细胞膜。
第2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一、观察变形虫
二、细胞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三、细胞的生命需要能量
四、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本节课通过观察变形虫的实验展开,然后梳理重要概念,围绕分解后的概念来进行教学。这样做让学生头脑中的概念层次更加清晰,教学思路更加清楚。更好的帮助学生一步步形成概念。
第3节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1.说出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之间的关系,说明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
2.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意义。
3.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和精神。
重点: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难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出示婴儿和成人的图片。 讲解:一个新生儿的身体大约有1012个细胞,他的爸爸或妈妈的身体大约有1014个细胞,但细胞体积并不比孩子的细胞大多少。个体生长的过程主要是由于细胞数量在增多,而细胞的体积并没有明显长大。那么细胞为什么不长大些呢 细胞的体积为什么这么小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利用图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 1.提出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大家已经知道细胞是有生命活动的,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细胞保持较小的体积与其生命活动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教师提示:平常我们在家里做菜的时候,比如做土豆,把土豆切成几大块容易炒熟还是切成土豆丝容易炒熟呢 那么体积大的细胞和体积小的细胞相比,哪个更容易保证正常的生命活动 请与你的同桌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 2.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1)目的要求:计算不同大小立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根据数据分析说明细胞保持较小体积的原因。 (2)同学们根据要求开始测量,以小组为单位计算不同边长立方体的体积、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3)请同学们分析所得数据,各小组内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立方体的体积增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②细胞的大小会不会影响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设置悬念帮助学生理解后面的概念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续表
学生回答:①立方体的体积不断增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不断减小。 ②细胞的大小会影响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教师总结:一般来说,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相对面积越大;细胞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相对面积越小。 3.演示活动: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0~51页相关内容,明确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组织学生完成实验。 (2)小组内整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4.根据以上实验,小组内讨论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生长 师生共同总结:体积较大细胞与体积较小细胞相比,生活中需要从外界环境获取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产生更多的废物排泄到体外;体积较大细胞的表面积相对较小,细胞膜不能保证从外界环境可以获取足够的生活物质。体积较小细胞的表面积相对较大,更易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所以细胞不能无限生长。 (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1.细胞虽然能生长,但是不能无限制地生长,长到一定程度时,有些细胞就会进行细胞分裂。通过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分成了两个相似且体积相对较小的细胞。所以,细胞分裂不仅可以使细胞的数量增多,同时也使细胞保持较小的体积。 2.课件展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和“植物细胞分裂过程”。 3.结合教材,小组内讨论,描述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学生回答:动物细胞分裂时,先是一个细胞核分裂为两个细胞核,然后,细胞中央部分的细胞膜从四周逐渐地向内凹陷,最终使细胞质一分为二;植物细胞分裂时,当细胞核分裂为两个新的细胞核,在两个新细胞核之间的细胞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并产生新的细胞壁。 4.小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并且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5.提出问题:细胞分裂对生物体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分裂不仅与繁殖新个体有关,而且能促使新个体由小长大,使生物体不断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从而保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6.教师补充:但是细胞并不会无限制地分裂,请学生阅读教材第52页小资料“细胞分裂与癌细胞”的相关内容。 正常情况下,细胞分裂是有序的,次数是有限的,只有癌细胞分裂时才失去控制。如何防癌治癌是一个世人关注的难题,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以后能在此领域有所建树。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细胞是不能无限生长的,细胞若无限生长,较大细胞的表面积相对减小,细胞膜将不能保证从外界获取足够的生活物质。还学习了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了解了细胞分裂的意义,了解了癌细胞的相关知识。
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你怎样理解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的 2.细胞分裂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 1.有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并且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第3节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一、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
1.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2.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
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1.细胞分裂的概念
2.细胞分裂的过程
3.细胞分裂的意义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结合了学生此前学过的知识。设计问题串,而且问题层层深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第4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1节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了解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理解组织的概念。
2.识别人体和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
3.识别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组织。
4.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细胞分化、组织形成概念的掌握。
难点:1.识别人体和动物的四种组织。
2.识别绿色植物的主要组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视频资料,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人的受精卵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利用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人和动物具有四种基本组织 1.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组织图片。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6~57页相关内容,思考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3.通过图片,结合教材第58页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各种组织的结构特点,完成教材第57页活动中表格。 名称主要结构特征主要分布位置功能举例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结缔组织细胞间质发达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利用图片和表格,培养学生的观察、组织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续表
小组讨论回答: 上皮组织:覆盖在身体表面和体内管腔的内表面,具有保护、分泌功能,如小肠上皮组织等。 结缔组织:种类很多,分布很广,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如骨组织、血液等。 肌肉组织:附着在骨骼、心脏壁、消化管壁等,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如心脏壁上的肌肉等。 神经组织:分布在脑、脊椎中,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如脑神经等。 4.比较人和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的主要结构特征、主要分布位置、生理功能,提出问题:各种组织的主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认识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过渡:植物体与于动物体的生长发育相似,那么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哪些呢 学生预习后回答: 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 1.利用课件展示四种组织的图片,结合教材第58~59页相关内容,师生共同总结植物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名称特点分布功能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比较大,细胞质黏稠根尖、芽等处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输导组织分为导管和筛管根、茎、叶等处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大叶肉、果肉处贮存营养物质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植物体表面保护
2.活动:认识柚子中主要组织的分布 (1)教师准备一种水果——柚子,利用实物帮助学生认识植物主要组织的分布。 (2)提出问题: ①果皮外层主要由什么组织构成 ②酸酸甜甜的果肉属于什么组织 ③长长的“筋络”属于什么组织 ④分生组织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①保护组织;②营养组织;③输导组织;④根尖、芽。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组织能力 通过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四种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今天的课上,我们学习了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和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以及植物的四种主要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在认识生物体结构方面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观察身边的生物,透过生活现象看到生命的本质。
续表
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某同学玩耍时不小心划破了皮肤,他感到疼痛,这种感觉主要是由于皮肤中分布有哪种组织 2.在购买葡萄时,发现葡萄皮破损的葡萄都坏掉了,据此推测葡萄皮有什么作用 葡萄皮属于什么组织 学生思考后回答: 1.神经组织。 2.葡萄皮有保护内部组织的作用。葡萄皮属于保护组织。
第1节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本节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并没有学习过有关人体组织与结构的内容,不好辨别人体的组织,只能是教师来讲,因此,这部分内容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教师要通过丰富的事实性知识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动植物体的基本组织的重要概念,并突破“分化”“组织”等难点内容。
第2节 生物体的器官、系统
1.通过解剖观察鸡翅,认识组织如何构成器官。
2.概述器官构成系统,系统构成人体或动物体。
3.区别植物和动物在结构层次上的异同。
4.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重点:1.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
2.了解认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难点:1.理解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
2.组织学生进行解剖观察实验。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回顾细胞分裂分化,想一想细胞群形成组织后又是如何进一步构成生物体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温故而知新,由学过的知识引入新课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有特定功能的器官 1.出示鹰飞翔的图片,请同学们观察鹰的主要运动方式是什么 其主要器官是什么 学生回答:飞行;主要器官是翼。 2.活动:解剖观察鸡翅 (1)讲解解剖方法与步骤,指导学生按解剖方法与步骤进行解剖、观察,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认识鸡翅的主要组成。 观察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续表
(2)操作完成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构成鸡翅的组织主要有哪几种 ②不同的组织在鸡翅上排列的顺序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①主要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②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的皮肤在最外面;结缔组织组成的骨在中央;肌腱、韧带等结缔组织将肌肉和骨骼连结在一起。 (3)通过实验,请同学们来归纳总结得出器官的概念。 学生回答: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 (二)人和动物体中多个相关的器官构成一个系统 1.提出问题: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单靠胃这个器官能行吗 还需要哪些器官的参与 教师点拨:不行。还需要口腔、咽、食道、小肠、大肠及肝、胰等器官的参与。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2页相关内容,让学生归纳出系统的概念。 学生回答: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3.学生总结人体有哪几种系统。 学生回答:人体由八大系统构成,分别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教师总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三)器官构成完整的植物体 过渡:动物和人体的结构层次我们已经清楚了,那么,植物体是不是也由器官构成系统,由系统再构成植物体呢 1.展示植物体器官组成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图思考、认识了解六种器官的功能:根、茎、叶主要与植物体的营养有关,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主要与植物体生殖有关,属于生殖器官。这六种器官在功能上分工协作,使植物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请同学们按前面所述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进行分析、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植物与动物、人体结构层次的区别。 学生回答: 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问题引导,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建立器官的概念 通过老师讲解的消化系统,依据已学过的器官的概念,推导系统这一概念 通过语言描述、观看图片等方式,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再引导学生认同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教师总结本节内容:细胞按照一定的结构层次,有组织地构成了人体和其他生物体,行使相关的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第2节 生物体的器官、系统
一、解剖观察鸡翅
二、人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动物体)。
三、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1.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
植物的生殖器官包括:花、果实、种子。
本节课在学生和他人合作、互动交流中,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即通过教师的有效启发、指导,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结构,对学生进行由局部到整体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 光合作用
第1课时 探索光合作用
1.概述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
2.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
3.独立完成验证光合作用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操作。
4.通过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等各种实验活动,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实验。
难点: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图片(种子→幼苗→硕果累累的植株)。 提出问题:你们想过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哪些物质吗 这些物质来源于哪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能找到答案了。 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引出本节课题
续表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从柳苗的生长之谜说起 1.海尔蒙特的实验 (1)课件展示海尔蒙特的实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6~67页相关内容,了解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如果你是海尔蒙特,你会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后回答: 柳苗生长所需的物质,并不是由土壤直接转化的,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2)柳苗是不是只需要水就能长大呢 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是否完全正确 分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海尔蒙特的实验不完全正确,他只考虑了土壤中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没有考虑空气中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1)展示普利斯特利的第一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和小鼠放到密闭的玻璃罩中,不久蜡烛熄灭,小鼠死亡。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蜡烛熄灭和小鼠死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蜡烛燃烧和小鼠呼吸使玻璃罩中的空气变污浊。 (2)怎样才能使空气变好呢 普利斯特利做了另一个实验,在玻璃罩中放入了一盆绿色植物,发现蜡烛继续燃烧,小鼠能正常生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学生回答: 绿色植物能够净化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3)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而且光照下的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气体,后来科学家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成分,知道了这种气体是氧气。 (4)瑞士牧师瑟讷比埃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气的同时,还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5)瑞士学者索绪尔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同时还要消耗水,这与海尔蒙特的实验相吻合。 3.萨克斯的实验 (1)课件展示萨克斯的实验,了解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①为什么要把绿色植物放在暗处几小时 ②为什么叶片要部分遮光,部分暴露在光下 ③用碘蒸气处理叶片,为什么照光部分显示蓝色 小组内讨论分析实验回答: ①把绿色植物放在暗处几小时,是为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 ②形成对照。 ③因为照光部分生成了淀粉,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2)淀粉燃烧时能够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而它是一种有机物。请同学们思考,萨克斯的实验能得到什么实验结论 学生回答: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合成淀粉。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不仅能够释放氧气,而且能够合成淀粉等有机物,供给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利用。1897年,科学家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活动称为光合作用。这样柳苗的生长之谜终于被揭开了。 了解海尔蒙特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发散思维 直观了解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总结归纳的能力
续表
(3)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和产物分别是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原料是二氧化碳、水;产物是有机物、氧气。 (二)探索光合作用 1.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9页相关内容,分小组回答下列问题: ①归纳实验步骤。 ②实验前为什么要进行暗处理 ③为什么叶片要进行部分遮光处理 小组内交流,回答: ①取材→暗处理→部分遮光→照光→脱色→漂洗→染色→漂洗→观察。 ②暗处理的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③形成对照。 (2)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完成实验后回答: 染色后的叶片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用碘液染色后,不遮光部分变成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色。说明绿叶合成淀粉需要光。 教师总结: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0~71页的演示实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注意讲解操作过程及理由。 教师提示:氧气是助燃气体,所以可以检测氧气。 (2)提出问题: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小组讨论回答: 带火星的卫生香或木条剧烈燃烧;说明金鱼藻在光下释放氧气。 教师总结: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3.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1)科学实验表明,植物在光照下只有绿色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这涉及光合作用的场所问题,让我们也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1~72页相关内容,了解实验步骤。 教师提示:选用彩叶植物是因为非绿色部分不含叶绿素。 (3)给学生分发经过光照的银边天竺的叶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讨论以下问题。 ①你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 ②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③你认为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 分组实验,分析结果回答问题: ①实验现象是绿色部分变蓝色,非绿色部分不变蓝。因为非绿色部分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 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③叶绿体。 教师总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4.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过渡: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如何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实验步骤,了解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续表
设计对照实验,检验在缺少二氧化碳的条件下能不能合成淀粉。 (1)教师提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我们可以用来创造无二氧化碳的环境条件。 (2)课件演示实验步骤并出示实验结果,提出问题: ①你观察到怎样的实验现象 ②由此可得出怎样的实验结论呢 学生回答: ①有二氧化碳的一组叶片染色后变蓝色,说明叶片中合成了淀粉;没有二氧化碳的不变色,说明叶片中没有合成淀粉。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教师总结: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科学家们经过进一步研究证明,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不仅能够释放氧气,而且能够合成淀粉等物质,供给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利用。1897年,科学家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活动称为光合作用。本节课我们也分别用实验验证了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证明,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绿色植物能够净化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得出这一结论的是哪位科学家 2.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分别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1.普利斯特利。 2.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
第1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
一、光合作用的发现
科学家 实验结论
海尔蒙特 水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普利斯特利 绿色植物能净化污浊的空气
英格豪斯 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释放氧气
瑟讷比埃 植物在光下释放氧气的同时,还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索绪尔 绿色植物在光下要消耗水
萨克斯 绿色植物在光下合成淀粉等物质
二、探索光合作用
1.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2.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3.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4.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等活动,学习有关光合作用发现史的相关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并为接下来组织学生的探究性实验活动奠定基础。在“探索光合作用”中,主要由四个实验组成,教学时注意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避免混乱。
第2课时 叶片的结构和光合作用
1.识别叶的结构,说出叶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和意义。
3.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的横切面和表皮。
4.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叶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难点:制作和观察叶的徒手切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请大家回忆: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和场所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和水;光;有机物和氧气;叶绿体。 提问:叶绿体在植物的任何部位都有吗 学生回答:绿色部分,主要是叶片。 那么,叶除了富含叶绿体之外,还有哪些结构与完成光合作用有关呢 承上启下,引入新课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1.活动:观察叶片的结构 (1)请同学们观察桌上的菠菜叶,这些叶片都是由哪些基本结构组成的呢 叶绿体存在于哪里呢 小组讨论交流:叶片中间的脉络是叶脉,叶片的上、下表面都有一层透明的薄膜,是表皮,中间绿色的部分是叶肉。叶绿体存在于叶肉细胞中。 (2)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器具和实验步骤。教师示范叶的徒手切片的制作过程,并用显微镜观察。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3)展示“显微镜下叶的横切面”图片,学生对照观察,总结叶片的结构。 教师总结:叶片都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构成的。叶片的上、下表面都有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分别称为上表皮和下表皮。扁平的表皮细胞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一层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有利于透光,防止水分过多散失,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含叶绿体较多,排列得比较整齐和紧密,叫栅栏组织;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含叶绿体较少,排列得比较疏松,叫海绵组织。叶肉属于营养组织。叶脉是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里面有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 2.活动: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1)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多种色素,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生活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呢 其中哪个条件可能对叶绿素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呢 (2)下面我们一起交流,同学们课前完成的“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探究实验。 教师总结:叶绿素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形成,没有形成叶绿素时,叶绿体呈白色或黄色。 培养认真观察的习惯 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从教师总结中掌握知识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续表
(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能从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产物来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吗 学生结合教材总结: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就叫做光合作用。 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淀粉(贮存能量)+氧气 教师补充:光合作用包括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化。 (三)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生命生存的基础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9页相关内容,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人类以及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有哪些影响 师生共同总结:(1)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等有机物,不仅是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而且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2)是动植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3)能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四)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 光合作用能够合成有机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可通过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来实现。结合已学知识,自学教材第80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立体种植 2.大棚蔬菜怎样提高产量 学生总结: 1.立体种植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最优化组合,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2.水分适量;充分利用光照;保持适宜的温度;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明确光合作用的意义 理论联系实际,把生物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生产中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本节课学习了如何制造叶片的徒手切片,知道了叶片是由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的,了解了叶片各结构的功能。表皮上有气孔,它由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学习了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及意义。还知道了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
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绿色植物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 2.在温室种植蔬菜,在正确灌溉和合理施肥的基础上,要提高产量,可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思考后回答: 1.叶肉细胞含叶绿体。 2.向温室中充入适量二氧化碳,延长光照时间等。
第1节 光合作用(第2课时)
一、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观察叶片的结构
二、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通过一连串递进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生成的问题有层次,激发学生不断思考,同时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所以学生在实验活动中非常积极认真,并从中获得知识。
第2节 呼吸作用
1.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
2.说明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3.能概述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4.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初步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基本观点。
重点:1.有关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的观察及分析。
2.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3.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难点:1.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2.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居室中的绿色植物。 提出问题:居室中放置较多的植物好不好,为什么 观察图片,学生回答: 不好,夜晚室内的植物会和人争夺氧气。 从生活中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 1.演示实验: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1~82页相关内容,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提示:氧气可以助燃。 学生回答: 甲瓶的蜡烛熄灭,乙瓶的蜡烛继续燃烧。 (2)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 2.演示实验: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2页相关内容,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提示: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学生回答: 甲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试管没有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释放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对植物的呼吸现象进行探究
续表
3.演示实验: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3页相关内容,分析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 甲瓶中的温度升高,乙瓶没有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产生热量。 4.提出问题:植物的其他器官进行呼吸作用吗 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研究该问题。 教师总结:不仅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干种子也能进行微弱的呼吸作用,实际上,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在细胞中进行的,所有的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二)呼吸作用的概念与意义 1.引导学生通过上面的三个实验,结合教材总结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学生总结: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反应式: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和原料。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4页相关内容,总结呼吸作用的意义。 学生回答: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转化成热量散失。因此,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探究意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不但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且会产生热量 归纳植物的呼吸作用,总结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本节课学习了三个有关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知道了呼吸作用的概念——动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明白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转化成热量散失。
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为什么在栽培农作物时常常要松土 2.保存水果、蔬菜或粮食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思考后回答: 1.确保根的呼吸作用。 2.保存蔬菜、水果或粮食时,要保持低温或充加二氧化碳,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延长贮藏时间。
第2节 呼吸作用
一、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
1.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2.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3.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
二、植物的呼吸作用
反应式: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本节课演示实验较多,完成植物呼吸作用的探究过程较仓促,利用课件展示,结合教材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植物呼吸现象的理解。并让学生认识到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一旦呼吸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终结。
第3节 吸收作用
1.举例说出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2.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阐述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3.识别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结构基础——根毛,理解并掌握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4.说出无土栽培的要领。
重点:1.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
2.根毛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3.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
难点:1.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水是生命之源,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水是如何进入植物体内的呢 有的同学会说是根吸收水分,那么根的哪些结构与吸收水分相适应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认识根尖吸收水分的结构。 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植物生活需要的水分主要是根从土壤里吸收的 1.活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5页相关内容,依据教材提示完成探究实验。 (2)分组完成实验,检查实验结果。请学生代表体验黄瓜条形态的变化,黄瓜条质量的检测,溶液容积的变化。 (3)分析、总结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过渡:植物生活需要的水分,主要是根从土壤里吸收的。根怎样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呢 2.活动:观察根毛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5页相关内容,依据实验法基本步骤完成探究的实验。 (2)实验完成后,小组讨论:根毛适于吸收水分的结构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效率,即增加根单位时间的吸水量。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 培养根据教材分析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初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注意评价学生分析资料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续表
(3)结合展出的植物细胞结构简图,找出液泡。 结合图示回答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途径。 教师总结:当根毛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吸水;当根毛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失水。 (二)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 1.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植物体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什么物质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 还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 2.演示实验:观察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 展示实验过程图,引导学生思考: (1)肥沃的土壤浸出液与蒸馏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幼苗的不同生长状况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1)土壤浸出液中有无机盐,蒸馏水中没有无机盐。 (2)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 3.植物生活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什么 教师总结:植物生活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9页“小资料”了解无机盐的缺乏症。 (三)无土栽培是不依赖于土壤的作物栽培方式 1.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无土栽培中的营养液里的无机盐全部都是一样的吗 学生回答:不是一样的。 2.小组讨论:无土栽培和传统栽培方法相比,有什么优势 教师点拨:人工控制生长条件、减少环境污染、缓解土地资源短缺、产量高、自动化程度高等。 3.小组讨论:无土栽培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教师点拨:控制生长条件,尤其是氧气的供应,以及营养液的配制。 学生在对一系列问题串的回答和学生间的补充中能逐步地深化对液体浓度的认识,为后面的知识做好铺垫 进一步提升学生观察、分析材料、获取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教师总结本节内容:植物生活需要的水分,主要是根从土壤里吸收的。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一般情况下,根毛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吸水;根毛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失水。植物生活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
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在植物栽培过程中为什么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 2.移栽植物时为什么根部要带很多的土 学生思考后回答: 1.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的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会失水,造成“烧苗”现象。 2.移栽植物时根部多带土可以很好地保护幼根和根毛,移栽后可以使植物在短时间内吸收到土壤中的水分,有利于移栽植物成活。
第3节 吸收作用
一、植物生活需要的水分主要是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1.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根尖的结构
3.根毛对水分的吸收
二、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
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三、无土栽培
通过观察,对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有清晰认识。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根如何扩大吸收水分的面积”,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根吸收水分的结构。教师要注重概念图教学。学生对绘制概念图的基本方法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4节 蒸腾作用
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
2.探究实验说出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
3.说明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以及蒸腾过程。
4.说出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难点:蒸腾作用的意义。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比较玉米一生吸水与水分利用情况的图片。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 kg 以上的水,只有1%~5%的水分保留在植物体内或被利用,其余部分散失到体外。水分绝大部分散失掉了,是不是一种浪费呢 以贴近生活的图片和对比数据激疑,引入课题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 1.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 观看蒸腾现象的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1)两个试管内的水面上为什么要滴些植物油 (2)描述两个塑料袋上出现的实验现象。 (3)试解释发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学生回答: (1)防止试管内水分蒸发。 (2)有叶片的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无叶片的塑料袋内壁无水珠。 (3)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通过叶片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 教师归纳总结:蒸腾作用是指在温暖、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体外的生理过程。水分蒸腾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的。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续表
2.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1)引导学生认识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其环境相适应。学生操作实验。 (2)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了解不同植物、不同环境的同种植物气孔数目和分布不同;陆生植物叶片上表皮气孔数目一般比下表皮气孔少,有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 过渡:植物蒸发出的水分究竟是怎样由根到叶并散失出来的呢 3.蒸腾作用的过程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蒸腾作用的过程图。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植物体内的水怎样自下往上运输呢 教师强调根毛和气孔的作用,归纳出蒸腾作用的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茎、叶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 (二)蒸腾作用的意义 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只有1%~5%保留在植物体内或被利用,其余部分散失到体外。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有什么意义 教师讲解:蒸腾作用促进了根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无机盐的运输;可以降低叶面温度,防止叶肉细胞被阳光灼伤。 引导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蒸腾作用影响环境的实例:林地比裸地湿度大。夏天在树下会有凉爽的感觉。 学生分组操作实验,使学生清晰认识植物的气孔数目和分布与其环境相适应 学生在教师的提醒下,结合熟知的生活现象,来探讨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教师总结本节内容:在温暖、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植物体内水分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体外,这种生理过程叫蒸腾作用。植物体的水分蒸腾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叶柄和嫩茎也能进行一定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以及对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面温度。
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夏季在树下为什么会感到凉爽、湿润 学生思考后回答: 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降低叶面温度,树叶能够遮阴,所以在树下会感到凉爽、湿润。
第4节 蒸腾作用
一、蒸腾作用
1.概念
2.过程: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茎、叶中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
二、蒸腾作用的意义
1.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对无机盐的运输
2.降低叶面温度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提问和设疑来驱动学生的思考,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设计实验得出的实验现象为依据,以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的知识概念。
第5节 运输作用
1.说出植物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及运输方向。
2.识别导管和筛管在茎结构内的分布部位,辨认导管和筛管的结构特征。
3.通过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观察枝瘤的形成、观察南瓜茎纵切片,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重点:导管和筛管的结构特征与运输功能。
难点:植物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以及有机物的部位。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俗话说,“树怕伤皮,不怕空心。”一些老树的树干里面大部分都空了,可是枝叶仍旧茂盛。树干都空心了,树木为什么还活着 设疑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在木质部中运输 1.活动: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1)提出问题: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什么部位运输到叶和花中去的 (2)作出假设:茎的全部结构都参与运输(或茎的外侧树皮参与运输,或茎的内部结构参与运输)。 注意:要有效地观察到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情况(包括方向和部位)需要使用带有颜色的溶液。 (3)分组讨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4)展示演示材料,将其进行相应的处理,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锥形瓶中。注意观察叶的变化。 (5)实验现象:展示茎的横切和纵切,观察切面的情况。茎的内部被染红,茎的外部没有被染红。 (6)实验结论:茎的内部结构参与了运输作用。 2.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结合教材图521,讨论以下问题: (1)茎的哪部分变成了红色 (2)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部位在哪里 (3)水和无机盐运输的方向是怎样的 (4)说出水分从锥形瓶到达叶片的运输途径。 (5)通过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1)木质部。 (2)木质部。 (3)自下而上。 (4)锥形瓶→茎的木质部→叶片。 (5)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在茎内部的木质部自下而上运输的。 (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韧皮部中运输 1.展示红薯的图片。 (1)讲述:红薯的根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特别是有机物,你知道有机物从哪儿来吗 根据研究主题,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同时根据教师提出的递进性问题,引导学生加工,完善实验,形象展示实验结果,分析总结归纳,获得结论
续表
学生回答:叶。 (2)提出问题:叶产生的淀粉等有机物通过哪种器官运输至根(茎) 2.活动:观察枝瘤 (1)观察枝瘤上下方的差异。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茎有运输有机物的功能,茎输导有机物的结构位于树皮的最里面的韧皮部,有机物主要是自上而下运输的。 过渡: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那么导管和筛管有什么结构特征与其功能相适应 (三)导管和筛管等构成植物体的运输通道 1.课件展示南瓜茎的导管、南瓜茎的筛管、玉米茎的导管和筛管的横切图片。 2.活动:观察导管和筛管 (1)阅读教材第96页相关内容,明确观察活动的目的要求和实验步骤。 (2)观察后,小组讨论导管和筛管有什么样的结构特征与其功能相适应呢 教师提示:可以从组成细胞的形态、生理特征、结构特点来总结导管和筛管的结构。 观察总结:导管由许多管状的死细胞连接而成,端壁上有穿孔,形成中空的管道。筛管细胞是长形的活细胞,两个筛管细胞之间的横壁形成筛板,上面有筛孔。 通过图片,从实际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讨论、交流、分析原因,归纳总结,获得结论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课堂总结 盘点收获 本节课学习了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在木质部中运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韧皮部中运输以及导管和筛管等构成植物体的运输通道。知道了植物体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导管(死细胞),导管位于木质部;植物体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
四、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医务人员常戴着乳胶手套,乳胶来自橡胶树流出的乳状液体。橡胶树流出的“胶”是由什么输送的 运输方向是怎样的呢 2.小柳树遭到破坏,茎的基部被剥去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小柳树死亡,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1.是由筛管输送的,运输方向是自上而下。 2.树皮的韧皮部里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茎的基部被剥去一圈树皮后,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导致根接收不到养料,一段时间后,小柳树就会死亡。
第5节 运输作用
一、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1.探究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2.水和无机盐在木质部中运输
二、有机物的运输
1.观察枝瘤
2.有机物在韧皮部中运输
三、导管和筛管
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亲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中去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探究的技能,领悟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在学习有机物的运输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分析枝瘤的形成,构建知识体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更增强了对生物科学探究的兴趣。
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1.识别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区分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2.描述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
3.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和外部条件。
重点:1.认识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2.了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难点: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和外部条件。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绿色开花植物生活史图片。 一粒种子是怎样萌发形成幼苗的 所有的种子都能萌发吗 幼苗是怎样长大的 需要多久才能开花呢 果实里是否有种子 现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还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一一解决,下面就让我们从了解种子开始。 利用图片,设疑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种子都有种皮和胚 1.活动:观察种子的结构 (1)教师明确“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活动的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指导学生解剖和观察种子的结构。利用投影仪投影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让学生说说种子的结构。 (2)展示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引导学生讨论: ①大豆与玉米的种子分别由哪些部分组成 ②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时,为什么胚乳部分会呈现蓝色 学生预习、观察后回答: ①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两片子叶。玉米种子结构包括种皮(与果皮愈合)、胚乳和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一片子叶。 ②胚乳中含有淀粉。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单子叶植物:一片子叶,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 双子叶植物:两片子叶,无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 2.种子萌发的过程 多媒体展示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让学生分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各部分会发生什么变化。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观察的方法
续表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种子萌发时,总是胚根首先突破种皮,继续发育成幼苗的根。胚芽则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胚轴初期伸长明显,但很快停滞下来,以后发育成根与茎之间的连接部分。同时,贮存养料的胚乳或子叶逐渐萎缩。 (二)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条件 过渡:同学们已经了解了种子的萌发过程,那是不是所有种子都能萌发形成幼苗呢 一粒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呢 1.活动: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1)探究问题:种子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有哪些成分 (2)作出假设:种子中可能贮存着无机物和有机物。 (3)制订实验计划:用小麦种子和面粉作为实验材料,准备好实验器具。 (4)实施实验计划:①将部分种子置于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口端,用酒精灯的火焰烘烤试管内的种子,观察现象并记录。 ②将另一部分种子置于三脚架上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的火焰烘烧种子,观察现象。 ③在烧杯里用水反复揉洗面团,观察沉淀物和剩余面团,然后将一滴碘液滴入烧杯内液体中,观察颜色变化。 ④先将种子放在酒精灯上烘烤一会儿,冷却后切下种子的胚,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实验结果。 (5)分析实验现象。 (6)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种子内部贮存的营养成分有水分、无机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 教师补充: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有发育成熟而完整的胚,有足够的供胚发育的营养贮备,生活力,不处于休眠状态。 2.活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4页相关内容,推测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部条件 学生回答:水分、阳光、温度、空气等。 (2)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步骤和需要设置的对照实验。 (3)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种子萌发时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增强探究意识 组内分工合作,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