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评价检测(五)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评价检测(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19 13:2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评价检测(五)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句子,完成(1)~(3)题。(3分)
①因为你善于细细jǔ jué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
②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③我幻想,有一天,我能流出奶,流出蜜,甚至流出xiānɡ chún的酒。
(1)给加点字注音。
酿出( ) 一霎时(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结合句①的语境,写出“升华”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磅礴 分歧 驾驭 昂手屹立
B.斑澜 皲裂 情愫 水波粼粼
C.渊薮 疲倦 淙淙 力挽狂澜
D.停滞 殆误 冻馁 各得其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日前出席会议并强调,要举全警之力确保党的十八大安保万无一失,不影响民众正常生活。
B.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 ( http: / / www.21cnjy.com )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惴惴不安。
D.当地时间2012年6月7日,贝克汉姆夫妇带着三个儿子与公主小七畅游迪斯尼公园,共享天伦之乐。
4.(2012·梅州中考)阅读下面文字,补写一个与画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致、语意连贯的句子。(2分)
善思则能“从无字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热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4分)
(1)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2)____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的“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4)《无题》中现在一般用来歌颂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散步》表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真挚感情。
B.《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宋代文学家。
C.《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运用了象征手法塑造树的形象。
D.《有的人》运用对比手法,歌颂了鲁迅的伟大精神,是为了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
7.(2012·温州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5分)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
【猜“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1分)
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2分)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的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特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 ( http: / / www.21cnjy.com )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60字左右)(2分)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2012·哈尔滨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 ( http: / / www.21cnjy.com )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余幼时即嗜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是如何解决“无书”“无师”这两个困难的?阅读文段,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4分)
(1)解决“无书”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决“无师”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11~14题。(13分)
错过,一般来说,属于人生的常态,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我们回顾来路,有所得,从在偶然路过的一家小小书店,意外地买到了久访不得的一本诗集,这类小小的收获,到自己积极参与的一项改革,果然取得了重大突破,那样的精神物质双丰收……算起来,也还不少,我们就应感到欣慰!
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见证着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
没有意识到错过,或许能产生一种自足感,但那意味着灵魂堕入了颟顸的渊薮。
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
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
……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11.作者认为“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就“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升腾的能力”指的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简要说说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品味“错过”。(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错过,一般来说,属于人生的常态”一句中“一般来说”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明代文学家、书画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徐文长,写了一副上下句一模一样的妙联来劝人珍惜机会、抓紧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请运用文中的道理,说说此联的内涵。(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2·眉山中考)阅读下面的美文,完成15~19题。(17分)
枯 竹
①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青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
②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③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 ( http: / / www.21cnjy.com )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④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
⑤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⑥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_________”。它是苏轼,“_________”。它是郑板桥,“__________”。
⑦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⑧……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年第9期,有改动)
15.这篇散文以_____________为线索,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2分)
16.从全文看,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3分)
答:运用了________(顺序),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诗句是从第⑥段中抽取出来的,依据文意,在下面横线处选择还原,只填序号。(3分)
选项:A.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B.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还原:它是王维,“_____”。它是苏轼,“_____”。它是郑板桥,“_____”。
18.根据要求,品析下面两个句子。(6分)
(1)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请结合第⑤段,说说句中加点的“更高远的生命”是从哪两方面来表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从修辞角度简要品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的结尾部分已被省去,如果用以下两种结尾,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结合抒情方式说明理由。(3分)
A.冬寒时节,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引起我遐思无限,给我融融的暖意。
B.枯竹,我要大声赞美你,你在我心中是永不枯萎的常青竹!
我选择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风采”指人美好的仪表举止和精神风貌。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于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们来说,举止大方、个性鲜明、积极向上……都是动人的风采。个人有个人的风采,群体也有群体的风采,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展示少年风采的舞台。
请以“少年风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②600~1 000字之间;③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答案解析
1.答案:(1)niànɡ shà (2)咀嚼 香醇 (3)比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练。
2.【解析】选C。A项中“手”应为“首”;B项中“澜”应为“斓”;D项中“殆”应为“贻”。
3.【解析】选A。B项中“各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所”意思是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不能用在相互的配合中;C项中“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此处不合语境,感彩有误;D项中“天伦之乐”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不符语境。
4.答案:示例一: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示例二: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示例三: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5.答案:(1)怀旧空吟闻笛赋 (2)相见时难别亦难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6.【解析】选B。宋濂是明初文学家。
7. 【猜“孝”义】答案(示例):好好侍奉父母(晚辈侍奉长辈)。
【感“孝”心】答案(示例):与父母平等相处;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听父母的话,但顺从有度;表达感情的方式活泼、有创意等。
【说“孝”理】答案:示例一:孙萌,孔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使你要外出,也必须要让妈妈知道,否则你妈妈会担心的。示例二:孙萌,孔子说过,事父母,几谏。如果妈妈有不对的地方,你要与她好好沟通,千万不要生气出走。你妈妈管你也是为你好,你说对不对?
8.答案:(1)问 (2)同“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9.答案:(1)我小时候就特别爱好读书。(2)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10.答案:(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1.【解析】本题考查对选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和把握。解题时要统观全文,然后联系词语的含义综合作答。
答案:是指能够在追悔中认识到错过的原因,从而惩前毖后,不再犯同样错误的引以为戒的能力。
12.【解析】本题考查选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解题的基础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选文的内容,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心得体会进行解答。
答案:面对错过,首先要进行反思,在追悔中认识到为什么错过,在思考中形成引以为戒的能力,在机会再次来临的时候,能冲上前去,把握住机会。
13.【解析】本题考查对选文语言的赏析,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类型题目的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解题时首先要分析这个词语在选文中的作用,然后分析去掉前后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答案:不能。“一般来说”说明错过是常见的现象,但不是一定都有,去掉,整个表达就显得太绝对了。
14.【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感悟能力。这副对联主要是奉劝青年人应趁着大好的青春年华多读书,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示例):年轻时正是读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大好时光,如果错过了,时不复返,机不再来,等到年老体衰再想好好读书时已无多少可能了,这种错过,就成了人生中的过错。
15.【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线索及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想感情的把握。本文的线索显而易见,即为本文的描写对象。作者充满深情地描写了童年时候的竹和现实生活中的竹,表达的感情也是非常明显的。
答案:枯竹(或:对枯竹的遐想) 对枯竹的喜爱与赞美(或:对生命的赞美与歌颂)
16.【解析】本题考查对记叙顺序的辨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其作用的把握。从“犹记得”“小时候”等词语可以很容易判断出本段的写作顺序。其作用一般都为承上启下、深化中心、衬托铺垫等。
答案:插叙 (1)由眼前枯竹回想到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竹有关的童年趣事。(2)表达了作者对竹的喜爱(对童年的留恋)之情。(3)为后文对竹的遐想(遐思、赞美)做铺垫(埋下伏笔)。
17.【解析】本题从侧面考查学生的文学积累,只要平时注意多积累、多复习,此类题目是很容易解答的。
答案:C A B
18.【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优美句子的赏析。解题时要注意审清题意,按照题目要求分别从文章内容和修辞手法等方面来解题。
答案:(1)从给人精神的愉悦(精神享受,心灵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慰藉)、物质上的无私奉献两方面来表现的。(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充满活力,顽强生长的情景。
19.【解析】本题考查对结尾句的赏析。这两个选项各有特色,解题时要抓住其不同的特点,并且联系选文内容进行综合作答。
答案(示例):(1)A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含蓄结尾,引人深思,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前后照应。
(2)B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枯竹的赞美、喜爱之情;语气强烈,感情充沛。
20.【写作提示】所谓“风采”,是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一个人精神与外貌俱佳,能够给人以较强的感染力。这个词出现在作文题中,显而易见强调精神层面,这是引导学生在认识事物的同时,还要深入思考其内在的东西,帮助学生梳理个性品质与成长的体验。诸如:奋斗、勇敢、自信、乐观、善良、爱心、宽容、感恩、坚强等品质都可以作为“风采”进行叙写与展示。
审题时需注意明确文题中的限制与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采”前面的修饰语是“少年”,这一词语对写作的主体事物做了限定,即只能写少年时期的故事,大致就是初中阶段。童年、青年、老年等都不能包括在内。
审题时还要分析题目中没有限制的内容。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限制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主体对象没有限制。我们可以写个人的风采,也可以写他人的风采。二是主体人物的多少没有限制。提示语中说“个人有个人的风采,群体也有群体的风采”,也就是告诉学生可以写一个人的风采,也可以写群体的风采。三是写作范围没有限制。提示语中说“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展示少年风采的舞台”,这是提醒考生可以写家庭范围内的故事,也可以写学校和社会中的故事,不给考生形成任何选材障碍。
“少年风采”这一文题在构思时可以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下两大方面思考。一是品质方向。写某人物的某方面的个性品质,如奋斗、坚强、乐观、爱心等,写出能表现这一品质的故事。二是情感方向。写因受到某种情感(如亲情、友情、师生情等)的触动与感染,而学会了懂感情,知回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