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跟踪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跟踪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04 20:4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跟踪题含答案
人教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点燃篝火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加快散热 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能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能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  )
A.森林发生火灾,设置隔离带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抓大把青菜盖灭
C.线路老化短路着火,用水浇灭
D.汽车自燃,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3、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4、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酒精灯中的酒精洒在桌面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电器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D.乘坐地铁,禁止携带鞭炮等易燃物品
5、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B.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燃烧时会放出热量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D.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6、使用下列交通工具出行,环境污染最大的是 (  )
A.氢能源汽车 B.共享单车 C.电动汽车 D.柴油汽车
7、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甲烷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8、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B.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9、202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
B.室内起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发现家中燃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风扇换气
D.炒菜时油锅起火,应用水扑灭
10、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错误的是( )
A.扑灭图书、档案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B.水可以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炒菜的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隔绝氧气
D.将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
11、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混合物   B.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
C.都是可再生能源  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2、孔明灯(如图)的灯芯燃烧时,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灯芯燃烧时纸质灯罩不接触空气
C.风吹灯罩使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D.热量散失较快使灯罩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13、面粉加工厂、加油站、煤矿矿井等场所都需要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1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的主要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甲:检查气密性 B.乙:加入锌粒
C.丙:产生氢气 D.丁:收集氢气
15、下列有关化学学习模型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16、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条件时,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将一根光亮的铁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燃着的蜡烛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了,原因是 。若将该铁丝圈放在高温下灼烧,看到的现象是 ,把铁丝圈取出冷却后铁丝表面呈黑色。试写出铁丝在高温时与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发生装置制备氢气。
(1)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实验室可用__________法收集氢气。
(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下同)。目前氢能源的大量使用仍存在一定困难,你认为针对氢能源的研究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_ __;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__ __(填“高”或“低”)。
(2)加油站、仓库等地方要张贴“禁止烟火”的标志,是因为这些地方存在着大量的__ __,当遇火或温度较高时,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
(3)实验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其灭火的原理是__ __。
19、小文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
(1)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实验1:_____________ ,实验2______________ ;
(2)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 。
20、乙醇(俗称酒精)是可再生能源,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乙醇(C2H5OH)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酵罐中,葡萄糖(C6H12O6)在酒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乙醇汽油的使用不仅可以节省石油资源,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如图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围绕探究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的优点是什么?(答一点)
_ __ 。
(2)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__ __ 。
(3)请列举出通过破坏该条件达到灭火目的的实例。 (答一点)。
__ __ 。
三、实验题。
22、燃烧是我们熟悉的现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1)如图甲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乙)与图甲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欲使图乙中的红磷燃烧,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________________后再对试管加热。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竖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丙),结果观察到“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内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用脱脂棉包裹好过氧化钠(Na2O2),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观,因为过氧化钠遇水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但小明在一次表演中因为滴水过多没有成功,试分析没有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类综合题。
23、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1)若CO2转化为CH3OH的化学方程式是:CO2+3H2CH3OH+X,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 ;
(2)根据上述信息,请计算生成96gCH3OH时,消耗CO2的质量为多少?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上册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跟踪题含答案
人教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点燃篝火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加快散热 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能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B
2、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能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  )
A.森林发生火灾,设置隔离带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抓大把青菜盖灭
C.线路老化短路着火,用水浇灭
D.汽车自燃,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答案】C 
3、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答案】D 
4、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酒精灯中的酒精洒在桌面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电器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D.乘坐地铁,禁止携带鞭炮等易燃物品
【答案】C
5、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B.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燃烧时会放出热量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D.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答案】D
6、使用下列交通工具出行,环境污染最大的是 (  )
A.氢能源汽车 B.共享单车 C.电动汽车 D.柴油汽车
【答案】D
7、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甲烷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答案】D 
8、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B.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A
9、202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
B.室内起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发现家中燃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风扇换气
D.炒菜时油锅起火,应用水扑灭
【答案】A
10、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错误的是( )
A.扑灭图书、档案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B.水可以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炒菜的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隔绝氧气
D.将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
【答案】B
11、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混合物   B.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
C.都是可再生能源  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答案】C
12、孔明灯(如图)的灯芯燃烧时,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灯芯燃烧时纸质灯罩不接触空气
C.风吹灯罩使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D.热量散失较快使灯罩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答案】D
13、面粉加工厂、加油站、煤矿矿井等场所都需要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C
1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的主要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甲:检查气密性 B.乙:加入锌粒
C.丙:产生氢气 D.丁:收集氢气
【答案】D
15、下列有关化学学习模型正确的是(  )
【答案】D
二、填空题。
16、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条件时,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将一根光亮的铁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燃着的蜡烛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了,原因是 。若将该铁丝圈放在高温下灼烧,看到的现象是 ,把铁丝圈取出冷却后铁丝表面呈黑色。试写出铁丝在高温时与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使蜡烛的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
铁丝红热 3Fe+2O2Fe3O4
17、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发生装置制备氢气。
(1)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实验室可用__________法收集氢气。
(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下同)。目前氢能源的大量使用仍存在一定困难,你认为针对氢能源的研究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Zn+H2SO4===ZnSO4+H2↑
(2)铁架台 向下排空气(或排水)
(3)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合理即可) 寻找新的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取氢气(合理即可)
18、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_ __;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__ __(填“高”或“低”)。
(2)加油站、仓库等地方要张贴“禁止烟火”的标志,是因为这些地方存在着大量的__ __,当遇火或温度较高时,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
(3)实验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其灭火的原理是__ __。
【答案】(1)氧气 低 (2)可燃性气体或粉尘 (3)隔绝氧气
19、小文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
(1)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实验1:_____________ ,实验2______________ ;
(2)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使可燃物得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2)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20、乙醇(俗称酒精)是可再生能源,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乙醇(C2H5OH)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酵罐中,葡萄糖(C6H12O6)在酒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乙醇汽油的使用不仅可以节省石油资源,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O2 (2)减少空气污染 (3)C2H5OH+3O22CO2+3H2O
2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如图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围绕探究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的优点是什么?(答一点)
_ __ 。
(2)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__ __ 。
(3)请列举出通过破坏该条件达到灭火目的的实例。 (答一点)。
__ __ 。
【答案】(1)减少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对空气的污染(合理即可)
(2)燃烧需要氧气,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木材着火用水浇灭(合理即可)
三、实验题。
22、燃烧是我们熟悉的现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1)如图甲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乙)与图甲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欲使图乙中的红磷燃烧,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________________后再对试管加热。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竖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丙),结果观察到“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内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用脱脂棉包裹好过氧化钠(Na2O2),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观,因为过氧化钠遇水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但小明在一次表演中因为滴水过多没有成功,试分析没有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 没有与氧气接触
(2)装置密闭,更环保(合理答案均可) 擦干外壁
(3)氧气(或空气)
(4)2Na2O2+2H2O===4NaOH+O2↑ 
放热 过多的水吸收了反应产生的热量,使温度降到脱脂棉的着火点以下
四、计算类综合题。
23、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1)若CO2转化为CH3OH的化学方程式是:CO2+3H2CH3OH+X,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 ;
(2)根据上述信息,请计算生成96gCH3OH时,消耗CO2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1)H2O。
(2)设消耗CO2的质量为x。
答:消耗CO2的质量为13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