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专题1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1专题1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1-19 16:0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 泡菜是一种以湿态发酵方式加工制成的浸制品,为泡酸菜类的一种。泡菜制作容易,成本低廉,营养卫生,风味可口,利于贮存。在我国四川、东北、湖南、湖北、河南、广东、广西等地民间均有自制泡菜的习惯。目前较受欢迎的是川味和韩味泡菜,在许多风味餐馆里,都有其踪影,它鲜嫩清脆,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与吸收。如果自己在家也做一些这样的泡菜,做为每天饭前小菜,或以它配菜,烹成各种菜肴,不失为一件美事。但泡菜含亚硝酸盐具制癌作用危害身体健康,所以不宜多吃。一、泡菜的腌制(一)、泡菜制作基础知识 实验10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测定1、材料(1) 各种蔬菜均可,一般用白菜、洋白菜、黄瓜、柿子椒、胡萝卜、白萝卜等。(2) 添加的调味品,如花椒、八角等。(3) 白酒。(4) 食糖和盐。2、泡菜坛的选择 泡菜坛本身质地好坏对泡菜与泡菜盐水有直接影响,故用于泡菜的坛子应经严格检验,3、腌制条件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7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 泡菜坛的标准是: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否则容易引起蔬菜腐烂。 4、乳酸菌(1)形态
(2)细胞结构

(3)代谢类型
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等发酵,产生有机酸、醇类物质、亚硝酸等。5、实验原理球型或杆型;原核细胞;异养厌氧型。原料加工洗涤、晾晒、切分成条状或片状加糖、酒装坛加盐盐水冷却发酵成品测亚硝酸盐含量二、制作泡菜实验操作过程发酵前期:
蔬菜刚入坛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是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产生了乳酸、酒精、醋酸和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以气泡从水槽内放出,逐渐使坛内形成嫌气状态。发酵中期:
由于前期乳酸的积累,pH下降,嫌气状态的形成,乳酸杆菌活跃进行,使得大肠杆菌、酵母菌、霉菌等的活动受到抑制。这一期为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酸味且清香品质最好。发酵后期:继续进行乳酸发酵,乳酸积累达1.2%以上时,乳酸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
腌制1周左右即可开坛食用。也可随时加入新鲜蔬菜,不断取用。1、加入白酒有什么作用? 白酒可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的生长,它也是一种调味剂,可增加醇香感。2、用水封闭坛口有何作用?不封闭有什么结果? 水封闭坛口起着使坛内与坛外空气隔绝的作用,这是最简易的造成无氧环境的方法。这样,坛内可利用蔬菜中天然存在的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如不封闭,则会有许多需氧菌生长,蔬菜会腐烂。 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 4、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 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盐。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时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1)样品处理 2、实验步骤产生白色沉淀→ 水浴加热至60℃,10min后冷却至室温→ 过滤→ 500mL定容→25mLZnSO4泡菜25g+少量泡菜汤→NaOH 调pH至8.0NaOH三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玫瑰红溶液。将经过反应显色后的待测样品与标准液比色,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3)标准曲线 NaNO3标准溶液
NH4Cl缓冲液 定容→混合→暗处静置→测光密度值→
乙酸、显色液(4)计算 (2)测定 NH4Cl缓冲液
乙酸 定容→混合→暗处静置→测定光密度值
显色液绘标准曲线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5)实验结果 在腌制后的前6天内,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就可以达到最高峰。而第9天后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开始有明显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泡菜在开始腌制时,坛内环境有利于某些细菌的繁殖(包括一些硝酸盐还原菌),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乳酸细菌也大量繁殖,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使其生长繁殖受到影响,造成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又有所下降。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3、步骤(1)配置溶液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称取0.4克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100ml体积分数为20%的盐酸中,避光保存(4mg/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称取0.2克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解于100ml的水中,避光保存(2mg/ml) 。
亚硝酸钠溶液:称取0.10克于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4小时的亚硝酸钠,用水溶解至500ml,再转移5 ml溶液至200 ml容量瓶,定容至200ml(5ug/ml) (2) 配制标准液
用移液管吸取0.20ml、0.40ml、0.60ml、0.80ml、1.00ml、1.50ml亚硝酸钠溶液,分别置于50ml比色管中,再取1支比色管作为空白对照。
并分别加入2.0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5分钟后,
再分别加入1.0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加蒸馏水至50ml,混匀,观察亚硝酸钠溶液颜色的剃度变化。提取剂:分别称取50克氯化镉、氯化钡,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用盐酸调节pH至1。氢氧化铝乳液和2.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1、 制备样品处理液
将3坛样品做好标记后,分别称取0.4千克泡菜,榨汁过滤得200ml汁液。取其中100 ml至500ml容量瓶中,加200ml蒸馏水、 100ml提取剂,混匀,再加入40ml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后,立即过滤。将60ml滤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入氢氧化铝(吸附脱色)乳液,定容至100ml,过滤。2、比色
吸取40ml透明澄清的滤液,转移到50ml比色管中,将比色管做好标记。按步骤2的方法分别加入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并定容至50ml,混匀,静置15分钟。 观察样品颜色的变化,并与标准显色液比较,找出与标准液最相近的颜色,记录对应的亚硝酸钠含量,并计算。每隔2天测一次,将结果记录下来。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1.绘制三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图
2,如何评价制作的泡菜质量?酵母菌,真核,兼性厌氧醋酸菌,细菌,好氧菌毛霉,真菌,好氧乳酸菌,细菌,厌氧菌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20℃,无氧重铬酸钾与其反应呈灰绿色醋酸菌的有氧呼吸产生醋酸30~35℃,通入氧气品尝、pH试纸检测毛霉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15~18℃接种,酒精含量控制在12%左右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常温,无氧条件pH检测,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比色法 ? ? 以可见光作光源,比较溶液颜色深浅度以测定所含有色物质浓度的方法。
光电比色法是在光电比色计上测量一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将吸光度对浓度作图,绘制工作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