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 4.4物质的比热 随堂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应用中不是主要利用水的比热较大这一性质的是( )
A.炎热的夏天,地面上洒水降温 B.育秧时,夜晚向秧田里灌水
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D.暖气管用循环热水来供热
2.某同学分别用图甲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A和B两杯中的液体加热,忽略散热,绘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1教育网
A.给A杯加热10分钟和给B杯加热20分钟,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B.如果A,B两杯中的液体的质量相同,那么B杯中液体的比热较大
C.如果A,B两杯中是同种液体,那么A杯中液体的质量较大。
D.吸收相同的热量,A杯中的液体升温比B杯中的慢
3.如图表示了几种物质比热容的大小,请依据图中信息分析,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的比热容总比液体的大
B.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一定相同
C.质量相等的煤油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较少
D.内陆比沿海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干泥土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4.水的比热容较大,这种特性使它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中不属于利用这种特性的是( ) 21cnjy.com
A.早春寒潮来临前,晚上向秧田里灌水
B.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
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
D.冬天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
5.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B.同种物质的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常作为冷却剂
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
6.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www-2-1-cnjy-com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实验中,沙子、水吸热相同,所以物体吸热能力与物质的种类无关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二、填空题
7.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清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将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的煤油和水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开始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已知:ρ煤油=0.8×103kg/m3,ρ水=1.0×103kg/m3)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物质 升高10℃所需的时间/秒 升高20℃所需的时间/秒 升高30℃所需的时间/秒
煤油 64 89 124
水 96 163 220
(1)如图所示两组实验中 (选填“甲”或“乙”)组烧杯中的液体是煤油。
(2)在此实验中,通过 来比较煤油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
8.图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曲线Ⅰ表示的物质 热量,温度 ,所以曲线Ⅰ表示的是 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据图像判断,热牛奶和水达到热平衡时的水温约为 。该实验表明,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温度升高的多少有关,温度升高越多,吸收的热量越 。
9.云南省罗富县有一长达27 km的连续下坡山区公路,有经验的老司机在下坡前往往先在汽车的各个轮胎上浇水,防止在下坡时因连续刹车使轮胎和刹车片过热,造成交通事故。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的特点,汽车在连续刹车过程中产生的内能部分被轮胎上的水吸收,水的温度将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www.21-cn-jy.com
三、解答题
10.某同学在“探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 实验次数 质量/kg 升高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J
水 1 0.05 10 2100
2 0.10 10 4200
煤油 3 0.05 10 1050
4 0.10 10 2100
(1)分析第1、3次或2、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相等的不同物质,在 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2·1·c·n·j·y
(2)分析第1、2次或3、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还与物质的 有关。
2-1-c-n-j-y
11.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质量/g 升温10°℃所需时间/s 升温20°℃所需时间/s( 升温30℃所需时间/s
沙子 30 64 89 124
水 30 96 163 220
(1)此实验中,用 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多。【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A.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B.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
C.火箭发射塔导流槽内装有大量的水
D.烈日下,海边的沙滩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
12.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某同学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制定了a、b两个方案:a.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b.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21*cnjy*com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 。
【来源:21cnj*y.co*m】
(2)a、b两个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3)从两个方案中任选一个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答案解析部分
1.A
比热容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大小,据此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A.炎热的夏天,地面上洒水降温,利用水蒸发吸热,故A符合题意;
B.育秧时,夜晚向秧田里灌水,利用水凝固时向外放热,能够保持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故B不合题意;
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会带走更多的热量,故C不合题意;
D.暖气管用循环热水来供热,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降低相同的温度时会放出更多的热量,故D不合题意。
故选A。【出处:21教育名师】
2.B
(1)根据W=Pt分析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根据乙图确定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然后根据Q=cm△t比较液体比热容的大小;
(3)根据乙图确定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然后根据Q=cm△t比较液体质量的大小;
(4)根据图像分析加热10min时二者升高温度的大小。
A.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它们的电功率相等,根据W=Pt可知,加热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则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故A错误;
B.根据乙图可知,当二者都升高到80℃时,A需要10min,而B需要20min,那么B吸收的热量多。根据Q=cm△t可知,当液体的质量相同时,B液体的比热容大,故B正确;
C.根据乙图可知,当二者都升高到80℃时,A需要10min,而B需要20min,那么B吸收的热量多。根据Q=cm△t可知,如果二者比热容相等,那么B的质量大,故C错误;
D.根据图片可知,当都加热10min时二者吸收相同的热量,A升高到80℃,而B升高到大约50℃,即A升温快,故D错误。
故选B。【版权所有:21教育】
3.D
(1)价格煤油合砂石的比热容进行比较;
(2)将水和冰的比热容进行比较;
(3)(4)根据Q=cm△t分析判断。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砂石的比热容小于煤油的比热容,则固体的比热容不一定大于液体的比热容,故A错误;
B.水和冰为同种物质,但是比热容不同,故B错误;
C.根据图片可知,煤油的比热容小于酒精的比热容,根据Q=cm△t可知,质量相等的煤油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较多,故C错误;
D.泥土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根据Q=cm△t可知,内陆和沿海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内陆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大,即昼夜温度更大,故D正确。
故选D。
4.B
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据此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A.早春寒潮来临前,晚上向秧田里灌水,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因此降温时可以放出大量的热,从而保证秧苗不被冻伤,故A不合题意;
B.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水在蒸发时吸热,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与比热容大小无关,故B符合题意;
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因此会带走更多的热量,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故C不合题意;
D.冬天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因此会放出大量的热,从而起到良好的取暖效果,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C
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判断。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但是与质量、升高的温度和吸收的热量无关,故A、B、D错误;
水的比热容大,即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会吸收更多的热量,因此可作冷却剂,故C正确。
故选C。
6.D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温度高低、吸放热多少都没有关系。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利用Q=cm△t来判断即可。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的比热容小,吸热能力弱,故A错误;
B.沙、水吸热相同,但升高的温度不同,升温高的吸热能力弱,故物体吸热能力与物质的种类有关,故B错误;
C.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根据Q=cm△t可知,水的比热容大,则水吸收的热量多。故C错误;
D.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据Q=cm△t,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故D正确。
故选D。
7.(1)乙
(2)升高相同温度所需的时
(1)根据公式比较两种液体的体积大小即可;
(2)相同的酒精灯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因此时间越长,放出的热量越多,则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1)根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水的密度大而体积小,在烧杯内液面较低、根据图片可知,甲内为水,乙内为煤油。
(2)在此实验中,通过升高相同温度所需的时间来比较煤油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
8.放出;降低;牛奶;18 ℃;多
(1)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2)两个图像的交点所对应的温度就是热平衡时的温度;
(3)根据Q=cm△t分析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曲线I温度不断降低,即该物质放出热量,因此曲线I表示的是温度高的牛奶。
(2)据图像判断,热牛奶和水达到热平衡时的水温约为18℃。
(3)该实验表明,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温度升高的多少有关,温度升高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9.比热容;升高
(1)比热容是用来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2)一般情况下,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放热温度下降。
(1)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
(2)汽车在连续刹车过程中产生的内能部分被轮胎上的水吸收,水的温度将升高。
10.(1)质量;升高的温度
(2)质量
(1)分析表格中1、3或2、4中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2)分析表格中1、2或3、4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1)分析第1、3次或2、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2)分析第1、2次或3、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还与物质的质量有关。
11.(1)加热时间
(2)沙子
(3)B;D
(1)沙子和水都用相同的酒精灯进行加热,因为相同的酒精灯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所以可以用加热时间的长短确定吸收热量的多少。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
(3)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分析是否与物质的吸放热本领有关即可。
(1)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沙子升高10℃用了64s,水升高10℃用了96s,因此水被加热64s时升高的温度肯定低于10℃,即: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沙子升高的温度更多。
(3)A.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是因为水蒸发吸热,与吸放热本领大小无关,故A不合题意;
B.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是因为水比砂石的比热容大,白天吸热升高少,晚上放热降温少,与吸放热本领有关,故B符合题意;
C.火箭发射塔导流槽内装有大量的水,利用水的蒸发和沸腾吸热,从而保护发射台,与吸放热本领无关,故C不合题意;
D.烈日下,海边的沙滩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是因为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吸热本领大,所以升高的温度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21*cnjy*com
12.(1)天平
(2)加热时间
(3)如下表(任选写一个)
表1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
次数 物质 质量(克)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分)
1 食用油 50 10
2 食用油 100 10
3 水 50 10
表2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热量
次数 物质 质量(克) 加热时间(分) 初温t1(℃) 末温t2(℃) 升高的温度(℃)
1 食用油 50 10
2 食用油 100 10
3 水 50 10
(1)分析两个方案可知,无论是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热量,还是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都要控制液体的质量相等,据此确定所需器材;
(2)相同的加热器,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因此通过加热时间可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3)在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时,第一行为项目行,第一列通常记录实验次数,然后根据实验要记录的数据确定剩余的列数;实验的行数由实验的次数决定,据此画出表格即可。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天平。
(2)a、b两个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3)解法一:让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需要记录物质的种类、种类和升高的温度以及加热时间,因此表格需要5列;实验进行三次,因此表格由4行,如下所示:21·cn·jy·com
次数 物质 质量(克)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分)
1 食用油 50 10
2 食用油 100 10
3 水 50 10
解法二:让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需要记录的为:物质种类、质量、加热时间、初温和末温和升高的温度,因此需要7列;实验要进行三次,因此表格有4行,如下图所示:
21·世纪*教育网
次数 物质 质量(克) 加热时间(分) 初温t1(℃) 末温t2(℃) 升高的温度(℃)
1 食用油 50 10
2 食用油 100 10
3 水 50 1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