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2课《演唱 我怎样长大》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2课《演唱 我怎样长大》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8-04 17:2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怎样长大》教案
教材分析:
本歌曲是故事片《烛光里的微笑》的主题曲。由吴天忍作词,徐景新作曲。 影片描述了一位女教师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的感人事迹,塑造了“燃尽自己, 照亮别人”的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这首充满儿童情感的歌曲,风格清新、流畅,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渴望长大的愿望。歌曲为3/4拍,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第一平段共有四个对称乐句,第一乐句曲调平稳,并以亲切语气借物抒情,表现了孩子天真可爱的形象。第二乐句以弱起进入曲中的八度大跳,更增强了孩子们快快长大的那种急切的愿望。第三、第四乐句是前二个乐句的旋律模进。 这首歌的歌词看来很简单,但却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要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速度、力度和情绪,有表情地演唱合唱曲《我怎样长大》一个声部。
2:重点学习和体会二声部合唱的魅力,深刻理解歌曲赋含的哲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教学重点:
歌曲中附点音符、弱起小节的掌握。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二部的合声效果。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视唱、欣赏法,引导学生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 以及学生各自准备的资料故事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表演《我怎样长大》?
1、导入。歌曲是电影《烛光里的微笑》中的插曲,教师讲述电影中的故事片段导入教学。
2、聆听范唱,熟悉歌曲旋律。
(设计意图:可通过反复聆听和联想,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3、学唱歌谱。
(设计意图:歌曲的曲调比较简单,重点是弱起部分的学习。)
A、视唱齐唱部分,找出乐句的规律(两个乐句的节奏相同)。
B、分声部视唱合唱部分。采用跟琴分声部视唱的方法,并说出这部分旋律的节奏特点。
(设计意图:跟琴分声部视唱旋律的练习,要突出琴声,轻声跟唱旋律)
C、合唱二声部旋律,先分析比较齐唱和合唱部分的旋律,说说它们在节奏上的区别。再从音程模唱开始,过渡到学生唱一个声部与教师弹奏另一个声部同时进行,引导学生在唱自己声部的同时,学会聆听琴声弹奏的声部,逐步进入两个声部的合唱。
4、学唱歌词,处理歌曲。
A、歌词简单易学,但看似简单的歌词却含义深刻,富有哲理,可让学生说说自己应该“怎样长大”,在理解歌词内涵的基础上,富有表现力的演唱歌曲。如:要把歌曲中“我”期盼经受磨砺、渴望长大成才的情感表达好。
B、注意启发学生对比齐唱与合唱部分在情感上的细腻变化(齐唱部分是发自内心的独白,合唱部分是表达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设计意图:可通过运用力度的对比,使歌曲的演唱更具表现力。)
板书设计: 1=F 3/4 齐唱:独白 合唱;坚定信念和毅力
总结: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二声部合唱的魅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其次也要明白歌曲赋含的哲理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教学反思:
歌曲《我怎样长大》是故事片《烛光里的微笑》的主题曲。由吴天忍作词,徐景新作曲。影片描述了一位女教师在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的感人事迹,塑造了“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的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这首充满儿童情感的歌曲,风格清新、流畅,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渴望长大的愿望。
在学习歌曲第一段时,我让一部分学生轻轻跟着音乐哼唱,一部分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少年儿童不畏风雨、健康成长的精神风貌。第二段是二声部,比第一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堂课重点是二声部的教学。通过把学生分为两个声部,并进行角色分配,一个是蓝天一个是小树,两种声音不同的音高分开练习,让他们在练习中体验小树的成长。然后再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最后利用这首歌进行情感教育,鼓励学生向老师、同学说说心里话,增进了师生、同学间的相互理解。
歌曲学会了,同时也进行了思想教育。可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和提高。比如二声部的合唱教学,两个声部的学生在分开演唱时都还不错,可当合在一起演唱时,两个声部的声音还不是很和谐,所以这就需要在平时的演唱过程和教学中多引导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