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原》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草原》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4 17:0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草原
——老舍
导入
看完图片后你的脑海中呈现出了怎样的景色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草原的文章,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学习目标
1.会写“毯、境”等14个字,会写“草原、线条”等26个词语。
2.感悟草原的“景美、人亲、情浓”。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3.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走进作者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北京满族正红旗舒穆禄氏,祖籍辽宁辽阳。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字词过关
地毯 环境 陈列 鞭子 衣裳
衣襟 彩虹 马蹄 豆腐
无拘无束 羞涩 摔跤 忍受
tǎn
jìng
chén
biān
shɑng
jīn
hóng


shù
xiū sè
jiāo
rěn
正字音!!

gòu
gōu
勾当
勾结

mēng
méng
蒙骗
蒙蔽
měng
蒙古族
多音字来啦!!


yuè
快乐
音乐
反义词
舒服—— 洒脱——
热闹—— 大方——
难受
拘谨
冷清
拘束
近义词
拘束—— 勾勒—— 羞涩——
飞驰—— 热闹—— 响亮——
拘谨
勾画
飞奔
喧闹
洪亮
害羞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后进行小组讨论,思考以下问题:1.本文分为几部分?2.每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二部分(2-3):
第三部分(4):
第一部分(1):
草原景色。
热情迎接。
互相敬酒。
第四部分(5):
依依不舍。
课文解读
“可爱”让人联想到草原的辽阔和明朗。
写作者第一次看到草原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初见草原的惊喜、赞叹之情。
本段中心句,概括地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比喻,把“小丘”比作“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突出草原的辽阔,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中国话一样赏心悦目。
课文解读
拟人,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陶醉了。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一百五十里”重复了三次,表现了草原的辽阔。
课文解读
河意味着有人家,就意味着快到目的地了,可以看出作者的欣喜、激动的心情。
比喻,把“河”比作“带子”,形象地写出了河水的清澈和迂回的样子。
比喻,把前来迎接的人比作“一条彩虹”,突出了人群衣裳的鲜丽,“群马疾驰”“飞”写出了速度之快,表现了主人们欢迎远客的迫切心情。
“总是”是一直如此的意思,“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让人体会到主客双方激动的心情和热烈、雄厚的感情。
课文解读
说明主人早有准备。
用蒙古族特有的食品来款待客人,体现了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特点。
是作者感情的升华,点明了作者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的原因是草原的景色美和人情美,表达了蒙汉人民亲如骨肉,团结友爱的感情。
全文的中心句!!
重点赏析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画出轮廓。
只“渲染”而不“勾勒”,景物和背景的边界就会不太清晰。远远望去,小丘与白云相接,就像绿色要流到云里了,这一景象和只用“绿色渲染”的国画很相似。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课文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
提示
主人策马疾驰,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如此隆重的迎宾仪式是对远客到访的重视与欢迎。
蒙古包外,主客双方尽管语言不同,但那握住不散、分不清是谁的手传递出饱含热烈情感的心意,体现的是民族团结互助。
蒙古包内,主客双方互相敬酒、齐声歌唱的场面以及夕阳西下不忍分别的场景体现出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
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朗读时,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对草原景色的赞叹、喜爱之情,读出与蒙古族同胞的深情厚谊。
朗读指导:
背诵指导:
抓住第1自然段所写景物,如羊群、小丘、骏马、大牛等,想象画面,熟读成诵。
课后习题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
第一句话直接写草原的景色,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丘柔美的线条比作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不用墨线勾勒”是说小丘柔美得没有明显的界线;“翠色欲流”是说草原上的小丘由于颜色浓重,就像要流下来一样;“轻轻流入云际”是说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与天相接,仿佛翠绿的颜色流入了天际。
提示
第二句话写了作者的感受。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会惊叹并产生舒服之感,因此,他既愿意久立欣赏,又想吟诵诗篇。
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表达了作者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