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课时 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
1.下列物质在口腔内就能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的是( B )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纤维素
2.牙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下列对牙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人的牙自出生后就固定不变,应加强保护
B.人的一生共有两组牙,到一定年龄乳牙脱落会换上恒牙
C.牙齿有再生功能,因此脱落的牙就一定会再长出来
D.每个人的牙齿数目是一样的
3.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C )
A.唾液腺 B.胃腺
C.肝脏 D.胰腺
【解析】 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4.下列哪项是与小肠结构和消化机能相适应的特点( D )
A.小肠长约五六米,小肠壁里有肠腺
B.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以上都是
【解析】 与小肠结构与消化机能相适应的特点有小肠长约五六米,小肠壁里有肠腺、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5.[2013·株洲]人体内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C )
A.胃 B.肝脏
C.小肠 D.食道
【解析】 小肠很长,长约5~6m,小 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是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故选C。
6.饭后不能立即从事剧烈的体育运动,是因为( A )
A.对消化有抑制作用
B.会使平滑肌疲劳
C.影响小肠的吸收
D.会患肝炎
7.某同学摄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最终得到一组消化终产物是( D )
A.蛋白质、淀粉、脂肪
B.氨基酸、麦芽糖、甘油、脂肪酸
C.二氧化碳、水、尿素
D.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
8.由消化道壁吸收的营养物质,首先进入的是( A )
A.循环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D.运动系统
9.以下对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认识合理的是( C )
A.胃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脂肪
B.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
C.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小肠能吸收氨基酸、麦芽糖等物质,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10.小K是一位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私人诊所医生采取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为他提供营养,但是小K的病情并没得到缓解,专家们鉴定认为是全营养液出了问题,你认为是因为含有了下列哪种成分而导致的( A )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和维生素 D.氨基酸
【解析】 蛋白质不能静脉滴注,蛋白质分解产物氨基酸可以参与血液循环。
11.[2012·天门]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分别在人体的什么器官中初步被消化( A )
A.口腔、胃、小肠 B.胃、小肠、大肠
C.胃、口腔、小肠 D.小肠、口腔、胃
12.吃馒头时,越吃越感觉甜,是因为( B )
A.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葡萄糖
B.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C.唾液变成了葡萄糖
D.口腔内产生了葡萄糖
【解析】 在口腔中有唾液,唾液中有淀粉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13.人体的消化系统由( A )
A.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消化道
C.口腔、咽、食道、胃、肠和肛门组成
D.由肝脏和胰腺组成
【解析】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14.下列物质中,被人口服后将失去原有作用的是( D )
A.水 B.葡萄糖
C.维生素 D.血红蛋白
15.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C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解析】 蛋白质初步消化的场所是胃。
16.[2013·南京]请将下列人体器官与右侧的内容进行合理配伍,在横线里填上相应字母。
咽__B__
A.形成尿液的器官
肝脏__E__
B.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肾脏__A__
C.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
甲状腺__C__
D.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淀粉酶
唾液腺__D__
E.能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解析】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消化道的起始部分是口腔,然后依次是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通道,所以咽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1.5kg,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和解毒功能。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分泌过多会患甲亢。唾液腺分泌的消化液是唾液,唾液中含有淀粉消化酶,可以消化淀粉。故答案为:B、E、A、C、D。
17.如图4-2-1所示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
图4-2-1
A.①对蛋白质起初步消化作用
B.②分泌的物质能乳化淀粉
C.③对脂肪起初步消化作用
D.④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
图4-2-2
18.如图4-2-2是牙齿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写出图中1、2、3所指的名称:[1]__牙冠;[2]__牙颈__;[3]__牙根__。
(2)构成牙齿的主要成分是__牙本质__。
(3)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牙痛实际上是病菌侵染到牙齿中的__牙髓__。
(4)龋齿的原因是微生物分解残留在食物中的__糖类__,产生__酸性物质__腐蚀牙齿所至,因此我们要做到正确刷牙,习惯刷牙,饭后刷牙,预防龋齿。
/
图4-2-3
19.下图4-2-3是消化系统示意简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__⑦肝脏__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2)人在饭后或大量食用食糖后,血液中血糖的浓度会暂时升高,但在 __④胰腺(胰岛)__分泌的__胰岛素__的作用下,血糖浓度又会逐渐恢复正常。
(3)在消化道的③⑤⑥三处分别提取消化道内容物进行化验,请问甘油和脂肪酸含量较少的部位是__③⑥____(填序号)。
(4)下图4-2-4是某人饭后约30分钟时,测得的血液流入和流出某消化器官时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请问该器官是( C )
/
图4-2-4
A.食管 B.胃
C.小肠 D.大肠
20.蛋白质的消化是从__胃__开始的,然后进入小肠,在__肠液__和__胰液__的作用下,最后分解成__氨基酸__。
【解析】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然后进入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最后分解成氨基酸。
21.脂肪的消化只能在__小肠__进行。在__肠液__、__胰液__、__胆汁__的作用下,最后分解成__甘油__和__脂肪酸__。
【解析】 脂肪的消化只能在小肠进行。在肠液、胰液、胆汁的作用下,最后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2.“糖”是人体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在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每天我们摄取的米饭,其主要成分是__淀粉(或糖类)__;我们在口腔中仔细品味觉得“甜”,是因为它已经被初步分解,最后在小肠内被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__葡萄糖__;该产物被吸收到血液循环系统中,称为血糖。人体内血糖浓度持续偏高的症状称为糖尿病,这主要是体内__胰岛素__(激素)分泌不足形成的。
23.据报道,某人因为腹痛难忍,到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他患了急性胆囊炎,为他做了胆囊切除手术。没想到病人的腹痛更加剧烈,几天后连肠都坏死了。于是医生不得已又切除了他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病人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的生活从此受到严重的影响。
(1)人的胆囊切除后,食物中__脂肪__(选填“糖类”、“蛋白质”或“脂肪”)的消化会受到较大影响;
(2)若人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被切除,就只能通过静脉滴注获得营养,这是因为从消化道摄入的食物失去了__消化与吸收__的主要场所。
【解析】 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于胆囊,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切除胆囊后,脂肪的消化受较大影响。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切除小肠后,食物和营养不能通过消化道消化和吸收。
/
24.下图4-2-5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该有机物是( A )
/
图4-2-5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25.[2013·东营]“2013第九届北大糖尿病论坛”,于5月3-5日在北京召开,论坛的主题是“肥胖与2型糖尿病”。肥胖与2型糖尿病被称为“姊妹病”,肥胖程度越严重,2型糖尿病的发病几率越高。请分析回答:
(1)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之一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是由胰腺内的一些细胞团-胰岛分泌的。胰腺属于哪类腺体?__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__。
(2)胰岛素是蛋白质类物质,糖尿病患者通常采用__注射__方式补充胰岛素,进行治疗。
(3)正常人应该维持每天能量摄取和消耗之间的平衡,如果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长期超过能量的消耗量,就会导致肥胖。食物中含有能量的物质有__糖类、脂肪、蛋白质__。
(4)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在小肠中进行的,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有__①小肠长约6米②小肠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壁③小肠皱壁上有许多小肠绒毛④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⑤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__。
(5)“吃出健康”正在成为人们饮食方面的追求,下列有关青少年饮食的说法,正确的是__①②④__。
①粗粮细粮,合理搭配 ②适量食用鱼、核桃等健脑食品 ③少吃蔬菜多吃肉 ④饮食要定量 ⑤晚餐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
(6)上海农科院科学家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优糖米”,口感与普通大米无异,但其中的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餐后不仅血糖稳定,还能增加食用者的饱腹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假如你是该院的一位研究员,请利用患有糖尿病的大鼠作为实验材料,探究“优糖米”是否具有维持血糖水平的功能.你的探究方案为:__①选取身体和生理状况相同的两组患有糖尿病的大鼠(或多组平均分成两部分,注意每组大鼠的数量不能太少);②一组(实验组)饲喂“优糖米”,另一组(对照组)饲喂等量的普通大米(其它环境和饲养条件相同)③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大鼠的血糖含量。(可重复进行多次实验)__。
【解析】 (1)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是内分泌腺,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是外分泌腺;因此胰腺既具有外分泌功能又具有内分泌功能。
(2)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胰岛素是由胰岛内的胰岛细胞分泌的,可以调节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胰岛素是蛋白质类物质,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药效,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3)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但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4)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及肝脏分泌的胆汁都进入小肠,肠液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多种食物;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5)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因此,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青春期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因此青春期要保证营养全面合理,尤其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可见①②④正确。
(6)根据题意,实验可设计如下:①选取身体和生理状况相同的两组糖尿病模型大鼠(或多组平均分成两部分);②一组(实验组)饲喂“优糖米”大米,另一组(对照组)饲喂等量的普通大米(其他环境和饲养条件相同);③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实验鼠的体重和血糖含量。(可重复进行多次实验)
故答案为:(1)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2)注射(3)糖类、脂肪、蛋白质(4)①小肠长约6 米②小肠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壁③小肠皱壁上有许多小肠绒毛④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⑤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5)①②④(6)①选取身体和生理状况相同的两组患有糖尿病的大鼠(或多组平均分成两部分,注意每组大鼠的数量不能太少)②一组(实验组)饲喂“优糖米”,另一组(对照组)饲喂等量的普通大米(其它环境和饲养条件相同)③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大鼠的血糖含量。(可重复进行多次实验)
26.解读曲线图:如图4-2-6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
图4-2-6
(1)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脂肪和蛋白质各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3)D中含有哪些消化液?
【答案】 (1)Y (2)小肠 胃 (3)肠液、胰液和胆汁等
【解析】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的最初部位分别是口腔、胃和小肠。图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
/
第1课时 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
1.下列物质在口腔内就能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纤维素
2.牙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下列对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牙自出生后就固定不变,应加强保护
B.人的一生共有两组牙,到一定年龄乳牙脱落会换上恒牙
C.牙齿有再生功能,因此脱落的牙就一定会再长出来
D.每个人的牙齿数目是一样的
3.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A.唾液腺 B.胃腺
C.肝脏 D.胰腺
4.下列哪项是与小肠结构和消化机能相适应的特点( )
A.小肠长约五六米,小肠壁里有肠腺
B.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以上都是
5.[2013·株洲]人体内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A.胃 B.肝脏
C.小肠 D.食道
6.饭后不能立即从事剧烈的体育运动,是因为( )
A.对消化有抑制作用
B.会使平滑肌疲劳
C.影响小肠的吸收
D.会患肝炎
7.某同学摄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最终得到一组消化终产物是( )
A.蛋白质、淀粉、脂肪
B.氨基酸、麦芽糖、甘油、脂肪酸
C.二氧化碳、水、尿素
D.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
8.由消化道壁吸收的营养物质,首先进入的是( )
A.循环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D.运动系统
9.以下对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认识合理的是( )
A.胃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脂肪
B.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
C.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小肠能吸收氨基酸、麦芽糖等物质,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10.小K是一位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私人诊所医生采取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为他提供营养,但是小K的病情并没得到缓解,专家们鉴定认为是全营养液出了问题,你认为是因为含有了下列哪种成分而导致的( )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和维生素 D.氨基酸
11.[2012·天门]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分别在人体的什么器官中初步被消化( )
A.口腔、胃、小肠 B.胃、小肠、大肠
C.胃、口腔、小肠 D.小肠、口腔、胃
12.吃馒头时,越吃越感觉甜,是因为( )
A.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葡萄糖
B.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C.唾液变成了葡萄糖
D.口腔内产生了葡萄糖
13.人体的消化系统由( )
A.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消化道
C.口腔、咽、食道、胃、肠和肛门组成
D.由肝脏和胰腺组成
14.下列物质中,被人口服后将失去原有作用的是( )
A.水 B.葡萄糖
C.维生素 D.血红蛋白
15.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16.[2013·南京]请将下列人体器官与右侧的内容进行合理配伍,在横线里填上相应字母。
咽____
A.形成尿液的器官
肝脏____
B.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肾脏____
C.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
甲状腺____
D.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淀粉酶
唾液腺____
E.能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17.如图4-2-1所示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图4-2-1
A.①对蛋白质起初步消化作用
B.②分泌的物质能乳化淀粉
C.③对脂肪起初步消化作用
D.④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
图4-2-2
18.如图4-2-2是牙齿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写出图中1、2、3所指的名称:[1]__ ;[2]____;[3]____。
(2)构成牙齿的主要成分是____。
(3)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牙痛实际上是病菌侵染到牙齿中的____。
(4)龋齿的原因是微生物分解残留在食物中的____,产生____腐蚀牙齿所至,因此我们要做到正确刷牙,习惯刷牙,饭后刷牙,预防龋齿。
/
图4-2-3
19.下图4-2-3是消化系统示意简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____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2)人在饭后或大量食用食糖后,血液中血糖的浓度会暂时升高,但在 ____分泌的____的作用下,血糖浓度又会逐渐恢复正常。
(3)在消化道的③⑤⑥三处分别提取消化道内容物进行化验,请问甘油和脂肪酸含量较少的部位是______(填序号)。
(4)下图4-2-4是某人饭后约30分钟时,测得的血液流入和流出某消化器官时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请问该器官是( )
/
图4-2-4
A.食管 B.胃
C.小肠 D.大肠
20.蛋白质的消化是从____开始的,然后进入小肠,在____和____的作用下,最后分解成____。
21.脂肪的消化只能在____进行。在____、____、____的作用下,最后分解成____和____。
22.“糖”是人体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在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每天我们摄取的米饭,其主要成分是____;我们在口腔中仔细品味觉得“甜”,是因为它已经被初步分解,最后在小肠内被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____;该产物被吸收到血液循环系统中,称为血糖。人体内血糖浓度持续偏高的症状称为糖尿病,这主要是体内____(激素)分泌不足形成的。
23.据报道,某人因为腹痛难忍,到医院看病。医生诊断他患了急性胆囊炎,为他做了胆囊切除手术。没想到病人的腹痛更加剧烈,几天后连肠都坏死了。于是医生不得已又切除了他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病人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的生活从此受到严重的影响。
(1)人的胆囊切除后,食物中____(选填“糖类”、“蛋白质”或“脂肪”)的消化会受到较大影响;
(2)若人的全部小肠和部分大肠被切除,就只能通过静脉滴注获得营养,这是因为从消化道摄入的食物失去了____的主要场所。
/
24.下图4-2-5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该有机物是( )
/
图4-2-5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25.[2013·东营]“2013第九届北大糖尿病论坛”,于5月3-5日在北京召开,论坛的主题是“肥胖与2型糖尿病”。肥胖与2型糖尿病被称为“姊妹病”,肥胖程度越严重,2型糖尿病的发病几率越高。请分析回答:
(1)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之一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是由胰腺内的一些细胞团-胰岛分泌的。胰腺属于哪类腺体?__ __。
(2)胰岛素是蛋白质类物质,糖尿病患者通常采用____方式补充胰岛素,进行治疗。
(3)正常人应该维持每天能量摄取和消耗之间的平衡,如果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长期超过能量的消耗量,就会导致肥胖。食物中含有能量的物质有__ __。
(4)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在小肠中进行的,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有__ __。
(5)“吃出健康”正在成为人们饮食方面的追求,下列有关青少年饮食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①粗粮细粮,合理搭配 ②适量食用鱼、核桃等健脑食品 ③少吃蔬菜多吃肉 ④饮食要定量 ⑤晚餐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
(6)上海农科院科学家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优糖米”,口感与普通大米无异,但其中的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餐后不仅血糖稳定,还能增加食用者的饱腹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假如你是该院的一位研究员,请利用患有糖尿病的大鼠作为实验材料,探究“优糖米”是否具有维持血糖水平的功能.你的探究方案为:__ __。
26.解读曲线图:如图4-2-6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
图4-2-6
(1)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脂肪和蛋白质各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3)D中含有哪些消化液?
第2课时 酶的催化作用
/
1.[2013·衡阳]根据“馒头在人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
A.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
B.要想让唾液发挥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
C.试管内的混合液,如加碘变蓝,则证明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
D.馒头的消化与牙齿、舌的作用分不开
【解析】 馒头在口腔里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前者属于化学性消化,后者属于物理性消化。物理性消化能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促进了化学性消化的进行。“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唾液,说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7℃,放入37℃温水中水浴5~10分钟的目的是:使唾液淀粉酶有充分的作用时间;滴加碘液后,观察、分析现象:若颜色不变蓝,说明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若颜色变蓝,因为淀粉遇碘变蓝色,说明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证明了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据上所述,选项C的推断是错误的。故选C。
2.下列对于图4-2-7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
图4-2-7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不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B.②分泌的消化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胰液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解析】 ①是肝脏,分泌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②是胃,分泌的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③是胰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④是小肠,能分泌多种消化酶,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3.在盛有等量鲜牛肉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温水中。消化最快的一组是( C )
A.胃液、肠液 B.胰液、胃液
C.胰液、肠液 D.唾液、胰液
【解析】 牛肉内含三大有机物,而胰液、肠液都含多种酶。
4.以下是影响酶活性主要因素的是( C )
A.反应物的浓度、pH、压力
B.光照、温度、pH
C.反应物的浓度、pH、温度
D.压力、温度、反应物的浓度
5.一同学将唾液加入淀粉糊中,然后置于下列条件中做处理,希望将淀粉转变为麦芽糖,其中能获得理想效果的是( B )
A.将混合物置于4℃冰箱内
B.将混合物置于36℃温箱内
C.将混合物煮沸后置于36℃温箱内
D.将混合物置于70℃温箱内
【解析】 此题考查食物消化的探究,此淀粉消化的条件是37℃左右的恒温、唾液淀粉酶。选项C中将混合物煮沸后,酶变性失活,不再具有消化淀粉的能力。
6.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均在酶的参与下才能完成。以下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
C.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pH的影响
D.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
7.在试管内加入2毫升的食用油,再加入新配制的“X消化液”1毫升,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5分钟,发现植物油消失了。则“X消化液”的成分最可能是( C )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胃液、胰液
【解析】 该消化液能消化植物油(其主要成分为脂肪),所以一定含有胆汁,而胆汁只起乳化作用,真正开始化学消化的应该是脂肪酶,而胰液、肠液中均含有脂肪酶,故选C。
8.下图4-2-8中,横轴表示酶的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催化效率,能正确反映温度或pH 与绝大多数酶的催化效率的关系是( D )
/
图4-2-8
A.甲和乙 B.丙和丁
C.都是丁 D.都是甲
【解析】 酶的催化条件需要适宜的温度或pH,高于或低于适宜值,活性都将降低。
9.小敏进行了认识唾液淀粉酶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实验过程
1号
2号
3号
4号
①注入物质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②水温处理
37℃
10℃
60℃
37℃
③加入物质振荡
1 mL蒸馏水
1mL唾液
1mL唾液
1mL唾液
④滴入碘液并观察现象
变蓝
变蓝
变蓝
不变蓝
这个实验能说明唾液淀粉酶( B )
A.催化作用受pH影响
B.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
C.具有专一性
D.具有高效性
【解析】 实验的变量是温度不同。
10.酶是生物活细胞制造的具有__催化__能力的__蛋白质__。人体中的酶在温度为__37℃__时催化能力最强。
11.图4-2-9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读图并填空:
/
图4-2-9
(1)图4-2-9中曲线乙表示__蛋白质__的消化。
(2)从图4-2-9中看,淀粉最终在__小肠__中彻底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3)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导致血糖超过正常含量,刺激体内的感受器,引起激素调节,__胰岛素__的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
(4)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淀粉的消化,用A、B两支试管分别装入2毫升淀粉糊,再分别加入不同物质,如下图4-2-10所示。比较A、B两支试管,可以证明淀粉酶能__分解淀粉__。
/
图4-2-10
(5)像淀粉酶这样的生物酶在人体内还有很多,它们具有高效性、__专一性__和多样性特点。
【解析】 (1)蛋白质 (2)小肠 (3)胰岛素 (4)分解淀粉 (5)专一性
/
12.加酶洗衣粉中一般含有蛋白酶,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能够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
(2)使用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要用温水?
(3)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宜用来洗涤下列哪类衣料( BD )
A.化纤 B.纯毛 C.纯棉 D.真丝
(4)为了更好地除去衣物上的油渍,在洗衣粉中还可以加入什么酶?
【答案】 (1)酶有催化作用 (2)在温水中酶的催化效率高 (3)BD (4)脂肪酶
13.[2013·内江]下面是某校七年级合作学习小组同学,在学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有关知识后,在一次小组讨论会上,对自己的一些生理活动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请你认真阅读后,结合图4-2-11中图甲(消化系统模式图)和图乙(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回答下列问题:
(1)小芳说,我早晨吃了一个馒头,馒头的化学性消化是从[2]__口腔__开始的。
(2)小洁说,早晨我还吃了个鸡蛋,鸡蛋中含有的蛋白质是从图甲中的[4]__胃__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
(3)洋洋说,早晨我吃了油条和豆浆,油条中含有的脂肪物质,需要通过图乙结构中的[3]__肝脏__分泌的__胆汁__乳化后才能进行化学性消化。
(4)涛涛说,不管你吃的馒头、鸡蛋,还是油条和豆浆,最终经消化后,都要到图甲结构中的[6]__小肠__才能被吸收,因为该结构是消化食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
/
图4-2-11
(5)小婧说,图乙中,结构[2]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其原因是有[3]分泌的消化液流入这里,有[5]分泌的__胰液__流入这里,还有肠壁内的肠腺分泌的肠液也流入这里。
【答案】 (1)2 口腔 (3)4 胃 (3)3 肝脏 胆汁 (4)6 小肠 (5)胰液
14.为了探究pH是不是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进行了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为1~3号。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l%的淀粉液。
步骤二: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不同的盐酸溶液3毫升,使l~3号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3.0、4.5、6.0。
步骤三: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l毫升相同浓度的稀释唾液(唾液的浓度满足本实验的要求)。摇匀后,放入37℃恒温水浴箱中3分钟。
步骤四: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l滴碘液,然后摇匀。
步骤五:观察并对比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若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相同,则pH __不是__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②若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不相同,则pH__是__ 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2)实验过程中为什么3支试管都要选择37℃,并且恒温?
__37℃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适宜温度,恒温可以排除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干扰__
【答案】 (1)不是 是 (2)37℃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适宜温度,恒温可以排除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第2课时 酶的催化作用
/
1.[2013·衡阳]根据“馒头在人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
B.要想让唾液发挥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
C.试管内的混合液,如加碘变蓝,则证明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
D.馒头的消化与牙齿、舌的作用分不开
2.下列对于图4-2-7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图4-2-7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不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B.②分泌的消化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胰液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3.在盛有等量鲜牛肉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温水中。消化最快的一组是( )
A.胃液、肠液 B.胰液、胃液
C.胰液、肠液 D.唾液、胰液
4.以下是影响酶活性主要因素的是( )
A.反应物的浓度、pH、压力
B.光照、温度、pH
C.反应物的浓度、pH、温度
D.压力、温度、反应物的浓度
5.一同学将唾液加入淀粉糊中,然后置于下列条件中做处理,希望将淀粉转变为麦芽糖,其中能获得理想效果的是( )
A.将混合物置于4℃冰箱内
B.将混合物置于36℃温箱内
C.将混合物煮沸后置于36℃温箱内
D.将混合物置于70℃温箱内
6.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均在酶的参与下才能完成。以下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
C.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pH的影响
D.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
7.在试管内加入2毫升的食用油,再加入新配制的“X消化液”1毫升,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5分钟,发现植物油消失了。则“X消化液”的成分最可能是( )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胃液、胰液
8.下图4-2-8中,横轴表示酶的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催化效率,能正确反映温度或pH 与绝大多数酶的催化效率的关系是( )
/
图4-2-8
A.甲和乙 B.丙和丁
C.都是丁 D.都是甲
9.小敏进行了认识唾液淀粉酶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实验过程
1号
2号
3号
4号
①注入物质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②水温处理
37℃
10℃
60℃
37℃
③加入物质振荡
1 mL蒸馏水
1mL唾液
1mL唾液
1mL唾液
④滴入碘液并观察现象
变蓝
变蓝
变蓝
不变蓝
这个实验能说明唾液淀粉酶( )
A.催化作用受pH影响
B.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
C.具有专一性
D.具有高效性
10.酶是生物活细胞制造的具有____能力的____。人体中的酶在温度为____时催化能力最强。
11.图4-2-9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读图并填空:
/
图4-2-9
(1)图4-2-9中曲线乙表示____的消化。
(2)从图4-2-9中看,淀粉最终在____中彻底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3)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导致血糖超过正常含量,刺激体内的感受器,引起激素调节,____的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
(4)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淀粉的消化,用A、B两支试管分别装入2毫升淀粉糊,再分别加入不同物质,如下图4-2-10所示。比较A、B两支试管,可以证明淀粉酶能____。
/
图4-2-10
(5)像淀粉酶这样的生物酶在人体内还有很多,它们具有高效性、____和多样性特点。
/
12.加酶洗衣粉中一般含有蛋白酶,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能够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
(2)使用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要用温水?
(3)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宜用来洗涤下列哪类衣料( )
A.化纤 B.纯毛 C.纯棉 D.真丝
(4)为了更好地除去衣物上的油渍,在洗衣粉中还可以加入什么酶?
13.[2013·内江]下面是某校七年级合作学习小组同学,在学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有关知识后,在一次小组讨论会上,对自己的一些生理活动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请你认真阅读后,结合图4-2-11中图甲(消化系统模式图)和图乙(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回答下列问题:
(1)小芳说,我早晨吃了一个馒头,馒头的化学性消化是从[2]__口腔__开始的。
(2)小洁说,早晨我还吃了个鸡蛋,鸡蛋中含有的蛋白质是从图甲中的[4]__胃__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
(3)洋洋说,早晨我吃了油条和豆浆,油条中含有的脂肪物质,需要通过图乙结构中的[3]____分泌的____乳化后才能进行化学性消化。
(4)涛涛说,不管你吃的馒头、鸡蛋,还是油条和豆浆,最终经消化后,都要到图甲结构中的[6]____才能被吸收,因为该结构是消化食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
/
图4-2-11
(5)小婧说,图乙中,结构[2]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其原因是有[3]分泌的消化液流入这里,有[5]分泌的____流入这里,还有肠壁内的肠腺分泌的肠液也流入这里。
14.为了探究pH是不是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进行了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为1~3号。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l%的淀粉液。
步骤二: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不同的盐酸溶液3毫升,使l~3号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3.0、4.5、6.0。
步骤三: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l毫升相同浓度的稀释唾液(唾液的浓度满足本实验的要求)。摇匀后,放入37℃恒温水浴箱中3分钟。
步骤四: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l滴碘液,然后摇匀。
步骤五:观察并对比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若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相同,则pH ____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②若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不相同,则pH____ 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2)实验过程中为什么3支试管都要选择37℃,并且恒温?
_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