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当徒手登山运动员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仍然越往上,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A )
A.组织细胞内氧气含量降低
B.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
C.呼吸越来越急促
D.山地更加陡峭
2.把鲜奶制成酸奶,所含能量及其营养价值的说法,下列哪种答案合理( B )
A.增加、提高 B.减少、提高
C.减少、降低 D.增加、降低
3.为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常向贮藏室中充入氮气和二氧化碳,目的是( A )
A.抑制有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抑制无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促进有氧呼吸,保持一定的贮藏温度
D.促进无氧呼吸,保持一定的贮藏温度
【解析】 水果在贮藏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释放能量。有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要多得多,为了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在贮藏时,要尽量使水果进行无氧呼吸。为此答案为A。
4.假如你被困在一个荒岛上,能吃的食物除了当地的少量淡水外,只有随身带的6只鸡和500克玉米,在一个月内将得不到营救,这段时间也不可能种出更多的玉米,为了生存,你认为下列最好的方案是( A )
A.先吃鸡后吃玉米
B.先吃玉米后吃鸡
C.边吃鸡边吃玉米
D.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下的蛋
【解析】 由于人和鸡都是消费者,要吃进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否则会死掉或很快消瘦,而玉米在干燥的状态时,呼吸作用较慢,使有机物消耗得较慢而利于保存。较为合理的应该是选项A,当然,在荒岛中的生存可能还有更理想的方案,但在上述选项中,选项A是最合理的。
5.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了( B )
A.葡萄糖 B.乳酸
C.酒精 D.盐酸
6.某参观团从内地赴西藏参观访问,初到时很多人都感到腰酸腿疼,原因可能是( C )
A.劳累所致 B.心理作用
C.组织呼吸产生乳酸 D.时差所致
7.高等植物也会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其产物与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不同点在于( A )
A.产生酒精 B.产生二氧化碳
C.产生能量 D.产生乳酸
【解析】 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与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不同点是产生酒精。
8.鸟类的呼吸器官是( A )
A.肺 B.鼻 C.鳃 D.气囊
9.著名跨栏运动员刘翔,在比赛中,肌肉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有( C )
A.二氧化碳、酒精、水 B.二氧化碳、乳酸
C.二氧化碳、乳酸、水 D.二氧化碳、水
【解析】 肌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水、乳酸。
10.下面是某人在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时各器官的血流量比较表,根据此表内容,表示运动状态的是(注: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肌营养的血管)( A )
器官
血流量/mL·min-1
A状态
B状态
腹腔器官
600
1400
肾脏
600
1100
冠状动脉
750
250
骨骼肌
12500
1200
皮肤
1950
500
A.A状态 B.B状态
C.A、B状态都是 D.A、B状态都不是
【解析】 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11.测试3种细菌类型对氧的需要,让它们在3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图4-4-1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据此判断:只能在需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 A )
/
图4-4-1
A.3、1、2 B.3、2、1
C.1、2、3 D.1、3、2
【解析】 由图示信息可知只能在需氧培养基中繁殖的是3;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的是1;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是2。
12.如图4-4-2能够说明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和跑步结束后血液中乳酸浓度变化的是( C )
/
图4-4-2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解析】 跑步过程中无氧呼吸加强,乳酸增加;跑步结束,乳酸逐渐减少。
13.用葡萄糖培养液培养某种单细胞真菌(M)时,测得不同氧含量下CO2的释放量与酒精的生成量,如图4-4-3所示,请回答:
/
图4-4-3
(1)本实验说明M菌在氧含量低时,主要进行__无氧呼吸__;随着氧浓度的升高,__有氧呼吸__增强,__无氧呼吸__受到抑制。
(2)M菌的代谢类型为__异养需氧型、异养厌氧型__。
(3)当M菌密度较小时,怎样才能获得较多的酒精?
__先通入空气,使其大量繁殖,再密封起来进行无氧呼吸即发酵__。
【解析】 (1)从图中可知,M菌在氧含量低的时候,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酒精含量较低。说明了氧浓度升高时,无氧呼吸受到抑制。(2)单细胞真菌属于异养型,它的代谢类型有异养需氧型、异养厌氧型。(3)要想获得较多的酒精,应先通入空气,使该真菌大量繁殖,再密封使其进行无氧呼吸,即发酵。
【答案】 (1)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2)异养需氧型、异养厌氧型 (3)先通入空气,使其大量繁殖,再密封起来进行无氧呼吸即发酵
/
14.如图4-4-4表示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
图4-4-4
A.甲是恒温动物 B.乙是恒温动物
C.甲是变温动物 D.无法确定
【解析】 甲在环境温度低时需维持体温,有氧呼吸增强属于恒温动物;乙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耗氧量升高是变温动物。
15.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做了下列探究工作:
【查阅资料】通过上网获得以下信息:淀粉是无甜味的,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能初步分解成有甜味的麦芽糖。
【做出猜想】甘薯中可能含有淀粉酶,把淀粉初步催化分解为具有甜味的麦芽糖,而马铃薯中不含有淀粉酶。
【实验操作】把甘薯、马铃薯放置在不同温度下,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处理30分钟,测定麦芽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处理后不含麦芽糖,甘薯处理后的麦芽糖含量如表:
处理温度(℃)
1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甘薯中麦芽糖含量(mg/g)
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1)实验结果__支持__(填“支持”或“不支持”)该小组的猜想。
(2)由表可见,__70__℃时,甘薯中的淀粉酶催化效率最高。
(3)不同温度处理后的马铃薯不含麦芽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__唾液淀粉酶__的作用,食用马铃薯后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被小肠吸收后,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成__二氧化碳和水__,并释放能量。
16.人体新陈代谢中部分物质的变化过程如图4-4-5所示,其中A~D表示有关物质,比如D是血红蛋白,①~⑤表示有关生理过程,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
图4-4-5
(1)A是__氨基酸__,B是__葡萄糖__,C是__脂肪酸和甘油__。
(2)在上述过程中,能释放出能量的是__④和⑤__。
(3)④和⑤两个生理过程,不同之处是__④进行的是无氧呼吸,⑤进行的是有氧呼吸__;相同之处是__在细胞内分解了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__。
/
图4-4-6
17.如图4-4-6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__细胞质__;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是__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__。(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__葡萄糖大量消耗__、__乙醇含量过高__。(3)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酵母菌大量繁殖__。
【答案】 (1)细胞质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葡萄糖大量消耗、乙醇含量过高 (3)酵母菌大量繁殖
18.有人希望通过锻炼来减肥,他坚持将质量为15千克的物体反复举高超过自己的头顶(假设与地面的垂直高度为2米),问他要坚持举多少次才能消耗0.5千克脂肪?(假设所需能量全由脂肪提供,肌肉效率为25%,即100份化学能有25份转化为机械能,脂肪的热量价为37.7kJ/g,g取9.8 N/kg)
【答案】 16029次
【解析】 W总=500g×37.7kJ/g=18850000J
W有=18850000J×25%=4712500J
W一次=Gh=15kg×9.8N/kg×2m=294J
N=4712500J÷294J≈16029
/
/
1.当徒手登山运动员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仍然越往上,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
A.组织细胞内氧气含量降低
B.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
C.呼吸越来越急促
D.山地更加陡峭
2.把鲜奶制成酸奶,所含能量及其营养价值的说法,下列哪种答案合理( )
A.增加、提高 B.减少、提高
C.减少、降低 D.增加、降低
3.为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常向贮藏室中充入氮气和二氧化碳,目的是( )
A.抑制有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抑制无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促进有氧呼吸,保持一定的贮藏温度
D.促进无氧呼吸,保持一定的贮藏温度
4.假如你被困在一个荒岛上,能吃的食物除了当地的少量淡水外,只有随身带的6只鸡和500克玉米,在一个月内将得不到营救,这段时间也不可能种出更多的玉米,为了生存,你认为下列最好的方案是( )
A.先吃鸡后吃玉米
B.先吃玉米后吃鸡
C.边吃鸡边吃玉米
D.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下的蛋
5.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了( )
A.葡萄糖 B.乳酸
C.酒精 D.盐酸
6.某参观团从内地赴西藏参观访问,初到时很多人都感到腰酸腿疼,原因可能是( )
A.劳累所致 B.心理作用
C.组织呼吸产生乳酸 D.时差所致
7.高等植物也会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其产物与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不同点在于( )
A.产生酒精 B.产生二氧化碳
C.产生能量 D.产生乳酸
8.鸟类的呼吸器官是( )
A.肺 B.鼻 C.鳃 D.气囊
9.著名跨栏运动员刘翔,在比赛中,肌肉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有( )
A.二氧化碳、酒精、水 B.二氧化碳、乳酸
C.二氧化碳、乳酸、水 D.二氧化碳、水
10.下面是某人在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时各器官的血流量比较表,根据此表内容,表示运动状态的是(注: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肌营养的血管)( )
器官
血流量/mL·min-1
A状态
B状态
腹腔器官
600
1400
肾脏
600
1100
冠状动脉
750
250
骨骼肌
12500
1200
皮肤
1950
500
A.A状态 B.B状态
C.A、B状态都是 D.A、B状态都不是
11.测试3种细菌类型对氧的需要,让它们在3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图4-4-1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据此判断:只能在需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 )
/
图4-4-1
A.3、1、2 B.3、2、1
C.1、2、3 D.1、3、2
12.如图4-4-2能够说明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和跑步结束后血液中乳酸浓度变化的是( )
/
图4-4-2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13.用葡萄糖培养液培养某种单细胞真菌(M)时,测得不同氧含量下CO2的释放量与酒精的生成量,如图4-4-3所示,请回答:
/
图4-4-3
(1)本实验说明M菌在氧含量低时,主要进行____;随着氧浓度的升高,____增强,____受到抑制。
(2)M菌的代谢类型为____。
(3)当M菌密度较小时,怎样才能获得较多的酒精?
____。
/
14.如图4-4-4表示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图4-4-4
A.甲是恒温动物 B.乙是恒温动物
C.甲是变温动物 D.无法确定
15.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做了下列探究工作:
【查阅资料】通过上网获得以下信息:淀粉是无甜味的,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能初步分解成有甜味的麦芽糖。
【做出猜想】甘薯中可能含有淀粉酶,把淀粉初步催化分解为具有甜味的麦芽糖,而马铃薯中不含有淀粉酶。
【实验操作】把甘薯、马铃薯放置在不同温度下,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处理30分钟,测定麦芽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处理后不含麦芽糖,甘薯处理后的麦芽糖含量如表:
处理温度(℃)
1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甘薯中麦芽糖含量(mg/g)
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1)实验结果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该小组的猜想。
(2)由表可见,____℃时,甘薯中的淀粉酶催化效率最高。
(3)不同温度处理后的马铃薯不含麦芽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____的作用,食用马铃薯后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被小肠吸收后,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成____,并释放能量。
16.人体新陈代谢中部分物质的变化过程如图4-4-5所示,其中A~D表示有关物质,比如D是血红蛋白,①~⑤表示有关生理过程,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
图4-4-5
(1)A是____,B是____,C是____。
(2)在上述过程中,能释放出能量的是___。
(3)④和⑤两个生理过程,不同之处是____;相同之处是__ __。
/
图4-4-6
17.如图4-4-6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____;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是____。(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3)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__。
18.有人希望通过锻炼来减肥,他坚持将质量为15千克的物体反复举高超过自己的头顶(假设与地面的垂直高度为2米),问他要坚持举多少次才能消耗0.5千克脂肪?(假设所需能量全由脂肪提供,肌肉效率为25%,即100份化学能有25份转化为机械能,脂肪的热量价为37.7kJ/g,g取9.8 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