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林徽因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06.10—1955.04.01),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身于官宦世家。“新月派”诗人、作家、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她和丈夫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仅51岁。
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了莫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参与国徽设计
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改造传统景泰蓝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经典诗作,关于本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学术界一般认为是林徽因写给儿子梁从诫的。对此,其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的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作品,在诗人逝世的时候,金岳霖等好友们共同给诗人题了这样的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文体知识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后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他们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1927年春,“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后期新月派提出“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
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词藻,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
比喻句,把“你”比作“人间的四月天”,突出你如“四月天”般温暖、美丽,肯定之情、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奠定情感的基调。
“爱的赞颂”点明诗歌的主旨,表明本诗是一首赞美爱的诗歌。
文题解读
轻灵(línɡ) 娉婷(pīnɡ)
鲜妍(yán) 冠冕(ɡuān miǎn) 呢喃(nán)
轻快灵巧。
鲜艳。
文中是王冠的意思。
形容燕子的叫声。
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正音释义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诗歌朗读
|
一句爱的赞颂
1、这首诗共五节,分别描绘出“你”如哪五幅“四月天”图画,各有何特点?
春光风舞图
云烟星雨图
整体感知
轻灵、光艳
柔和、恬静
月夜花开图
雪后新绿图
花开燕语图
整体感知
1、这首诗共五节,分别描绘出“你”如哪五幅“四月天”图画,各有何特点?
鲜妍、庄严
新鲜、柔嫩
温暖、希望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四面风
轻灵、光艳
从听觉角度,将“笑响”拟人化,生动地展现出四月天轻灵光艳的热闹场景,形象地写出了“你”笑声的清亮与悦耳,再转向视觉角度,展现春光的光艳、美好,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欢快、喜悦之情。
笑响
春的光艳
赏析诗歌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黄昏
柔和、恬静
从视觉角度,写出“你”如云烟般轻盈自在,无拘无束;从触觉角度,描绘出拂面而来的风的姿态,形象地写出了你如“春风”般柔和轻软;再转向视觉角度,展现星子的若隐若现,细雨的轻柔,将“你”带来的温暖写得形象生动,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云烟
细雨
风
星子
花
赏析诗歌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百花的冠冕
鲜妍、庄严
视觉角度:用“百花的冠冕”赞美“你”是百花之王,轻柔、娉婷、鲜妍,表达诗人对“你”的赞美之情;“月圆”这一意象则表现了“你”的美满,表达出诗人对“你”由衷的喜爱。
月圆
句式由“你是……”变成了“……,你是”避免了表达上的单一,使诗歌富有音乐美,充满四月天的生命律动。
赏析诗歌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初放芽的绿
新鲜、柔嫩
视觉角度:“鹅黄”“绿”“白莲”,色彩明丽,给人明亮温暖的感觉。“鹅黄”和“绿”突出了“你”的鲜嫩,生机无限;“白莲”则表现出“你”的神圣洁净,充满希望。这些意象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你”的喜爱与期望。
白莲
2、哪些词语描写了“你”的颜色?说说它们带给你的阅读感受。
鹅黄
赏析诗歌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燕
温暖、希望
视听觉角度:将“你”比作花开,燕在呢喃,突出诗人对“你”爱的浓烈与炽热,赞美、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一节诗后半句直抒胸臆,是爱的呼喊,将情感推向高潮,与诗的开篇遥相呼应,点明了“爱的赞颂”这一主题。
爱
3、最后这一节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花开
暖
希望
人间的四月天
赏析诗歌
4、你认为诗中的“你”指的是谁?他与林徽因是什么关系?
亲情(爱子)——梁从诫
将“你”比作“人间的四月天”,新颖别致,暗含作者对儿子出生的喜悦以及对儿子的珍爱、希望。
鹅黄
初放芽的绿
柔嫩喜悦
希望
合作探究
爱情——悼念徐志摩
将“你”比作“人间的四月天”,新颖别致,表达对挚友的怀念。
1920年,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面对徐志摩热烈而率真的感情追求,林徽因不知所措。不可否认,她爱徐志摩广博的见识、独立的见解、奔放的性情、坦荡率真的为人。但她终究没有许给徐志摩一个未来。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合作探究
5、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四月天轻灵而满含情意——春风徐来,万物复苏,云烟拂面,星光点点,细雨绵绵,带来爱意和温暖;四月天妩媚而充满希望——优美的姿态、争艳的百花,鹅黄嫩绿,梦中白莲带来爱和永久的希望。四月天是花开,是燕来,是生命的初启,是诗人满心的喜悦。所有这一切是“爱,是暖,是希望”,是诗人赋予“你”的特点,在诗人心目中,“你”就像“四月天”一样美好。
综合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描写,表达诗人的“爱之深,情之切”。
诗歌以四月天为喻,用软风、云烟、艳光、细雨、星子、百花、绿芽、圆月、白莲、燕子等一组具体的意象,突出“你”轻灵而满含情意,妩媚而蕴含希望,新鲜而充满温暖的特点。
多感官描写
多用比喻
合作探究
注意诗歌在句子转行处的特点,试着赏析所形成的节奏感。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合作探究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首诗句子转行的特点体现了诗歌的建筑美。诗人将建筑艺术与诗歌创作相结合,形式变化多样而又不失匀整与和谐。诗句的转行恰好体现出了诗人的喜悦与醉在其中的吟哦,节奏上给人一种因美好的景色而微醺的慵懒、陶醉之感。
合作探究
注意诗歌在句子转行处的特点,试着赏析所形成的节奏感。
6、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很美。你认为它美在哪里?请作出简要赏析。
音乐之美
本诗韵脚工整,格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句式之美
“黄昏吹着风的软”“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以异于寻常的倒装句式,带来一种新奇的阅读美感。
情感之美
字里行间洋溢着欢快、欣喜之感,是一首纯真而真挚的爱的赞歌。
意象之美
选取大量四月天的景物,如诗,色彩柔和,动静相宜,昼夜雨雪都被她写得极其纯净美好,营造出了优美的意境。
合作探究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春光风舞图——轻灵、光艳
爱的赞颂
云烟星雨图——柔和、恬静
月夜花开图——鲜妍、庄严
雪后新绿图——新鲜、柔嫩
花开燕语图——温暖、希望
诗歌脉络
诗歌小结
这首诗借物抒情,通过歌咏四月天的种种美好,借助风、云烟、星子、细雨、花、月圆、鹅黄、新绿、白莲、花开、燕子等意象,展现了爱之深,情之切,意之密,表达了诗人对希望和新生的喜悦,以及对爱的由衷赞美。
诗歌小结
模仿本诗对“你”的描写,选择几种景物作意象,写一首小诗,表达对母爱的赞美。要求运用比喻或多感官描写。
我说你是九月的金风,
清晨拂过花的香;
丹桂在枝叶间笑,
青绿的伞为我遮挡入秋的热
课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