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图1
1.右图1是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请依据图填空。
(1)淀粉的消化是在[1 ] ____中开始的,由[ 7] ____分泌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消化为____。
(2)蛋白质最终消化成的物质被[5] ____吸收,其表团形成环形的____,增加了消化和吸收面积。
(3)胆汁是由[ 8] ____分泌的,它能促进____的消化。
(4)无消化和吸收作用的器官是[2] ____和[11] ____。
(5)能吸收全部营养物质的器官是[5 ] ____。
图2
2.右图2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咀嚼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是因为[1]____分泌的____在口腔内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缘故。
(2)[5]胰作为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可以消化____物质,其内的胰岛作为内分泌腺可以分泌____,调节____的代谢。
(3)[3]____分泌的胆汁虽不含消化酶,但能对____物质进行消化,故肝炎病人不宜吃油腻食物。
(4)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7]____进行的,被吸收的营养成分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
二、血液循环
3.[2013·四川自贡]人体内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分布在( )
A.四肢动脉的内表面
B.四肢静脉的内表面
C.四肢动脉的外表面
D.四肢静脉的外表面
4.[2013·枣庄]小勇前臂受伤,血液不止,小张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对他实施急救.当用手按压伤口近心端时,血流仍不止;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时,血流立即停止。由此推知受伤的血管是( )
A.静脉 B.毛细血管
C.动脉 D.三种血管都可能
5.[2013·锦州]据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循环系统是我们体内繁忙的物质运输线,这一运输线的动力来自____。
(2)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有动脉血液流过的是____和____(填序号)。心房和心室都有血液流入时,心房和心室处于____状态。
(3)当⑤和⑨收缩时,腔内的血液被分别射入到____和____这两条血管中。(填序号)
图3
(4)我们人体所需要的氧气,由图中____(填序号)处进入血液。
(5)血液流经器官⑦小肠后,血液中的____变少了,此时血液变成了____(填“动脉”或“静脉”)血。
(6)如果在手部静脉注射某药品后,跟踪检查,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最先发现该药品的是____。
三、酶的催化作用
6.下图4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过程。
图4
(1)图中代表酶的是____,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
(2)图1和2过程可以反映出酶具有____性,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
(3)如果D代表脂肪,那么E、F则是____和____。
7.淀粉酶的种类有多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为了研究酸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为1~5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下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图5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子。
滤纸编号 溶液成分
1 淀粉酶溶液
2 淀粉酶溶液+稀盐酸
3 淀粉酶溶液+稀碳酸钠溶液
4 稀盐酸
5 稀碳酸钠溶液
图5
②将培养皿置于37℃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约1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的碘液。
③实验结果发现: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即没有变蓝色的区域),其中3号周围的清晰区面积最大,4号和5号周围以及其余部位均显蓝色,如图乙所示。
(1)为什么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会出现清晰区?__ __。
(2)为了判断酸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应选择第2号与哪几号进行对照?____。(填写滤纸编号)
(3)实验结果表明,在____(选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该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8.下面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
试管 物质 温度 时间 碘液 现象
A 馒头碎屑+清水 37℃ 3分钟 加 ?
B 馒头碎屑+唾液 37℃ 1分钟 加 变蓝
C 馒头碎屑+唾液 37℃ 2分钟 加 部分变蓝
D 馒头碎屑+唾液 37℃ 3分钟 加 不变蓝
(1)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
(2)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
(3)B、C和D三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
(4)根据第(3)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___。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9.人体内有很多种酶,不同的酶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例如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分解形成H2O和O2,这种酶在马铃薯体内也存在。某同学将马铃薯块茎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进行了三次实验:
实验Ⅰ:在温度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支盛有等量H2O2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每一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
(2)实验在30℃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
图6
实验Ⅱ:将加入四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Ⅰ。分别测定实验Ⅰ、Ⅱ中H2O2在相同时间内的含量变化,绘制成如图6所示曲线,请回答:
(3)曲线A是实验____(选填Ⅰ或Ⅱ)的结果。
(4)曲线A和B中,H2O2的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__。
实验Ⅲ:对提取液进行高温(80℃)处理后重复实验Ⅰ。
(5)请在图6中画出实验Ⅲ的H2O2含量变化曲线。一、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图1
1.右图1是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请依据图填空。
(1)淀粉的消化是在[1 ] __口腔__中开始的,由[ 7] __唾液腺__分泌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消化为__麦芽糖__。
(2)蛋白质最终消化成的物质被[5] __小肠__吸收,其表团形成环形的__皱襞__,增加了消化和吸收面积。
(3)胆汁是由[ 8] __肝脏__分泌的,它能促进__脂肪__的消化。
(4)无消化和吸收作用的器官是[2] __食管__和[11] __阑尾__。
(5)能吸收全部营养物质的器官是[5 ] __小肠__。
【解析】 (1)1 口腔 7 唾液腺 麦芽糖 (2)5 小肠 皱襞 (3) 8 肝脏 脂肪 (4)2 食管 11 阑尾 (5) 5 小肠
图2
2.右图2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咀嚼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是因为[1]__唾液腺__分泌的__唾液__在口腔内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缘故。
(2)[5]胰作为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可以消化__糖类、脂肪、蛋白质__物质,其内的胰岛作为内分泌腺可以分泌__胰岛素__,调节__糖类__的代谢。
(3)[3]__肝脏__分泌的胆汁虽不含消化酶,但能对__脂肪__物质进行消化,故肝炎病人不宜吃油腻食物。
(4)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7]__小肠__进行的,被吸收的营养成分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
【答案】 (1)1 唾液腺 唾液 (2)5 糖类、脂肪、蛋白质 胰岛素 糖类 (3)3 肝脏 脂肪 (4)7 小肠
二、血液循环
3.[2013·四川自贡]人体内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分布在( B )
A.四肢动脉的内表面
B.四肢静脉的内表面
C.四肢动脉的外表面
D.四肢静脉的外表面
4.[2013·枣庄]小勇前臂受伤,血液不止,小张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对他实施急救.当用手按压伤口近心端时,血流仍不止;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时,血流立即停止。由此推知受伤的血管是( A )
A.静脉 B.毛细血管
C.动脉 D.三种血管都可能
【解析】 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出血时,血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一样慢慢渗出。静脉出血在远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小勇前臂受伤,血流不止,小张对他实施急救,当用手按压伤口近心端时,血流仍不止,表明不是动脉出血;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时,血流立即停止,表明是静脉出血。由此推知受伤的血管是静脉。故选A。
5.[2013·锦州]据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循环系统是我们体内繁忙的物质运输线,这一运输线的动力来自__心脏__。
(2)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有动脉血液流过的是__④__和__⑤__(填序号)。心房和心室都有血液流入时,心房和心室处于__舒张__状态。
(3)当⑤和⑨收缩时,腔内的血液被分别射入到____和__③__这两条血管中。(填序号)
图3
(4)我们人体所需要的氧气,由图中__①__(填序号)处进入血液。
(5)血液流经器官⑦小肠后,血液中的__氧气__变少了,此时血液变成了__静脉__(填“动脉”或“静脉”)血。
(6)如果在手部静脉注射某药品后,跟踪检查,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最先发现该药品的是__⑩(或右心房)__。
【解析】 (1)心脏在跳动时,首先心房收缩,心室舒张;然后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接着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心脏完成一次跳动。心脏就像一台机器的发动机,人体内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的动力,就是来自于心脏的跳动。
(2)体循环是指血液由⑤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⑩右心房的循环,即体循环的起点是⑤左心室,终点是⑩右心房;体循环的结果:血液由鲜红色的动脉血变为暗红色的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9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①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②肺静脉流回④左心房的循环;即肺循环的起点是⑨右心室,终点是④左心房。肺循环的结果:血液由暗红色的静脉血变为鲜红色的动脉血。
因此,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有动脉血液流过的是④左心房和⑤左心室。心脏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所以能收缩和舒张,当心室收缩时,由于心室和心房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所以血液经动脉流出;而心房收缩时,心室舒张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
(3)血液流经①肺部毛细血管时,由于肺泡中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二氧化碳比血液中的少,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就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然后外界氧气随血液循环运输到人体的组织细胞处。
(4)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流经小肠的血液循环部分是体循环的一部分,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氧气会减少,二氧化碳会增多,即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变成了含养料丰富的静脉血。
(5)由上图血液循环图可知,如果在手部静脉注射某药品后时,药物经上肢静脉进入毛细血管,汇集上腔静脉,首先到达心脏的⑩(或右心房)。
故答案为:(1)心脏 (2)④ ⑤ 舒张 (3) ③ (4)① (5)氧气 静脉 (6)⑩(或右心房)
三、酶的催化作用
6.下图4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过程。
图4
(1)图中代表酶的是__A__,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反应前后本身没有变化__。
(2)图1和2过程可以反映出酶具有__专一__性,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B、C、D同时存在时只催化D物质的反应__。
(3)如果D代表脂肪,那么E、F则是__甘油__和__脂肪酸__。
【答案】 (1)A反应前后本身没有变化 (2)专一 B、C、D同时存在时只催化D物质的反应 (3)甘油脂肪酸。
7.淀粉酶的种类有多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为了研究酸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为1~5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下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图5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子。
滤纸编号 溶液成分
1 淀粉酶溶液
2 淀粉酶溶液+稀盐酸
3 淀粉酶溶液+稀碳酸钠溶液
4 稀盐酸
5 稀碳酸钠溶液
图5
②将培养皿置于37℃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约1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的碘液。
③实验结果发现: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即没有变蓝色的区域),其中3号周围的清晰区面积最大,4号和5号周围以及其余部位均显蓝色,如图乙所示。
(1)为什么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会出现清晰区?__因为在1~3号小圆片中都有淀粉酶,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了__。
(2)为了判断酸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应选择第2号与哪几号进行对照?__1和4__。(填写滤纸编号)
(3)实验结果表明,在__弱碱性__(选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该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8.下面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
试管 物质 温度 时间 碘液 现象
A 馒头碎屑+清水 37℃ 3分钟 加 ?
B 馒头碎屑+唾液 37℃ 1分钟 加 变蓝
C 馒头碎屑+唾液 37℃ 2分钟 加 部分变蓝
D 馒头碎屑+唾液 37℃ 3分钟 加 不变蓝
(1)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变蓝__。
(2)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__。
(3)B、C和D三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淀粉的消化需要一定的时间__。
(4)根据第(3)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_B__。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答案】 (1)变蓝 (2)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淀粉的消化需要一定的时间 (4)B
9.人体内有很多种酶,不同的酶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例如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分解形成H2O和O2,这种酶在马铃薯体内也存在。某同学将马铃薯块茎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进行了三次实验:
实验Ⅰ:在温度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支盛有等量H2O2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每一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探究不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__。
(2)实验在30℃下进行的原因是__30℃是过氧化氢酶的适宜温度(排除温度变化(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__。
图6
实验Ⅱ:将加入四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Ⅰ。分别测定实验Ⅰ、Ⅱ中H2O2在相同时间内的含量变化,绘制成如图6所示曲线,请回答:
(3)曲线A是实验__Ⅱ__(选填Ⅰ或Ⅱ)的结果。
(4)曲线A和B中,H2O2的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同一种酶的最适pH值是一定的,不会由于浓度的不同而改变。(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7,不会由于酶浓度的不同而改变。)__。
实验Ⅲ:对提取液进行高温(80℃)处理后重复实验Ⅰ。
(5)请在图6中画出实验Ⅲ的H2O2含量变化曲线。
【答案】 (1)探究不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2)30℃是过氧化氢酶的适宜温度(排除温度变化(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Ⅱ
(4)同一种酶的最适pH值是一定的,不会由于浓度的不同而改变。(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7,不会由于酶浓度的不同而改变。)
(5)曲线见下图
第9题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