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件(34张PPT)+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件(34张PPT)+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05 08:15:03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中外历史纲要(下)
《南京大屠杀》
一、序幕:战争阴云
——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稳定性
意大利帝国主义相对贫困,“一战”中支出军费120亿美元,其他损失30亿美元,欠英、美债务44亿美元。巴黎和会分赃
最少,称之为“乞丐帝国主义”。
一、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法西斯:
法西斯(拉丁语fasces的译音),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束棒”,为古罗马执法官吏的权力标志。现象征强权、暴力、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掠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极端独裁形式。
美国参议院图章
一、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法西斯主义的发展
日本
岗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开始
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
1919
1920
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纳粹党)
德国 希特勒
1921
意大利 墨索里尼
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意大利 墨索里尼
1922
(2)法西斯主义的发展
(2)法西斯主义的发展
当一国(种族上最优秀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而无可争辩的霸权时,世界和平才会到来。
——【德】希特勒
只有战争能使人类的能力达到最高水平,能在敢于从事战争的人身上打上高贵的印记…法西斯主义认为获得最高统治权的趋向……是生命力的表现。
——【意】墨索里尼
1933年2月28日颁布《国会纵火法令》,法令规定:“为了抵御共产党危害国家的暴力行为……故对人身自由权、言论自由权,包括出版自由、集会自由、邮政、电报和电话隐私权的限制得以允许。
法西斯主义有什么特点?
一、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27年时用分期付款方式出售的汽车,占当年汽车交易总量的60%,还有大约60亿美元的商业证券业务也是通过分期付款完成的。
1927年全年股票市场持续升温,证券经纪人贷出的、用来资助投资的贷款……增加了近7.4亿美元。
——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 《大繁荣时代》
(3)经济危机的爆发
黑色星期四
工人失业
一、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① 美国——罗斯福新政
领域 解决措施
金融
恢复银行信用,保证存款安全
工业 调节工业生产,实行公平竞争
农业 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
社会 福利 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破坏,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1933
1935
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意大利与德国结成轴心国
1931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6
希特勒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意大利入侵埃塞尔俄比亚
亚洲
欧洲
② 德日意——法西斯道路
形成亚欧两大战争策源地
1931年9.18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国联要求共管东北,不制裁日本
1935年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国联对意大利制裁有限并很快取消
1937年.7.7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美国呼吁“不使用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
1938年 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强占苏台德地区 英法德签订《慕尼黑协定》
(4)英法的步步绥靖
一、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慕尼黑阴谋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并签订捷克代表反而“无权”参加会谈。根据协定,捷克必须将其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英法承诺“保证”被肢解后的捷克领土不受侵犯。历史上把这种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企图引开祸水的做法称为“慕尼黑阴谋”。
英法德意四国首脑
助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
(4)英法的步步绥靖
苏台德地区
一、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二、爆发:烽烟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全面侵华(二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
1931年9月18日
1.开场:远东硝烟——亚洲战场
1937年7月7日
日本制造一八事变,局部侵华(揭开了二战的序幕)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争爆发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1939年
1941年6月
2、爆发:欧洲沦陷——欧洲战场
1940年
德国吞并捷克、闪击波兰
二战全面爆发
德国进攻法国,法国败降
德国进攻苏联
1938年
吞并奥地利
3.蔓延:血染太平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战争由局部——全球)
(二)协同作战
《联合国宣言》26个原始签字国宣传画
1942年1月,以英、美、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三)胜利反攻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转折
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
(1942年6月4日—7日)
欧洲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
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
(1942年10月—11月)
(三)胜利反攻
1943年
盟军进攻意大利,墨索里尼倒台,意大利倒戈
1945年5月8日
德国投降
1945年9月2日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德国凯特尔元帅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三、尾声:秩序重构
——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1943年11月
开罗会议
1943年11月
德黑兰会议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
1945年7月
波茨坦会议
(一)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
三、秩序重构——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主要内容:1.重新确定亚欧国家的版图。
(1)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
(一)雅尔塔体系
主要内容:1.重新确定亚欧国家的版图。
(一)雅尔塔体系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
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三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开罗宣言》
(2)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3)承认朝鲜最终独立。
主要内容:2.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一)雅尔塔体系
第一个接受刑罚的是纳粹外交部的部长宾特洛甫,在行刑的时候,说出了自己生命中最后的一句话:“我希望德国可以世界上生存下去,东西方国家可以原谅他曾经做过的事情,最后我希望以后世界可以和平。”
纽伦堡审判
主要内容:2.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一)雅尔塔体系
东条英机面对检察官的指控,他说:“ 为了生存自卫,不得已而开战。日本的大东亚政策,其基调是根据大东亚各国民族的意愿,即合作解放东亚,并非侵略主义;战争过程中,并无违反国际法之事实,不能承受战争犯罪之罪名。”在被戴上吊索套时,东条英机大呼六个字,“天皇陛下万岁!”
东京审判
主要内容:3.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力;
委任统治
托管制度
(一)雅尔塔体系
实质上是一种在国联名义伪装下的变相的殖民主义
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被托管地区的自由与独立
主要内容:4.美英苏划分势力范围
谁解放的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斯大林
大国妥协 强权政治
(一)雅尔塔体系
主要内容:5.成立联合国,决议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时间:
性质:
宗旨:
原则:
▲联合国徽章
1945年10月24日
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
“大国一致”原则
(一)雅尔塔体系
阅读书本第104页学思之窗的内容,思考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决议原则分别会产生什么影响?
主要内容:5.成立联合国,决议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一)雅尔塔体系
主要内容:5.成立联合国,决议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决议原则分别会产生什么影响?
国际联盟“全体一致”原则,反而无法发挥应有的制裁战争、保卫和平的作用。联合国的“大国一致”原则能更有效的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一)雅尔塔体系
铸剑为犁
1943年11月
开罗会议
1943年11月
德黑兰会议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
1945年7月
波茨坦会议
雅尔塔体系
2.雅尔塔体系是美英苏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深深烙印,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1、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制度国家之间之间的共处与合作。
(一)雅尔塔体系
如何评价雅尔塔体系?
(二)国际格局的演变
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战争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取而代之的是美苏对峙的两级格局
(三)战争与和平
小组讨论: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感谢倾听!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