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件(28张PPT)+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件(28张PPT)+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05 08:31:45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大肆攻击农运是“痞子运动”、“惰农运动”、“糟得很”,指使反动武装摧毁农会,残杀农会骨干,镇压农民运动。
——郑德荣,郭彬蔚主编《中共党史教程》
道路探索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一、宁汉合流,专制统治
1928.5
宁汉合流
济南惨案
1927.9
皇姑屯事件
东北易帜
1928.6
1928.12
1928年
南京国民政府
基本
完成统一
专制独裁 拒绝分权
为什么要以党治国?
蒋介石
中华民国十八年七月四日(1929年)
三民主义没有实现以前,如果允许各种主义,各个党派,在国里面活动,我们真正革命党—国民党就一定要失败!……不能够再许第二个党起来攻击国民党,使国民党失败。
——摘自高军、李慎兆等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63页。
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的黄金十年(1927-1936年)
材料一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改换银本位,导致国际市场银价上涨,从1932年开始中国白银大量外流。1935年国民政府改革币制,发行法币,……国民政府币制改革获得成功。至1937年前,中国外汇市场一直非常稳定。法币政策实行后,刺激了国内生产,促进了国内市场的融合。
——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在改革币制的同时,国民政府在1935年还发起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6年,中国经济出现较大增长,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国家资本也稳步增长。这时国家资本刚刚与私人资本持平,产业资本略高于私人资本。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根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民族资本主义得以较快发展的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的黄金十年(1927-1936年)
1.原因:
币制改革:所有白银或其他货币必须统一兑换为法币,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
1935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变化
民族轻工业以及新兴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
官僚资本还不断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民族工业在夹缝中发展
这样的国民政府能带给中国一个怎样的未来?
二、红色割据,星火燎原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1927.8.1
1927.8.7
1927.9
“从前我们骂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的概念。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发言
PS.内容:清算了一个错误,
确定了一个方针,
决定了一次起义,
提出了一个思想。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 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跟,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毛泽东对起义军的讲话
  大革命失败之后,共产党人失去了城市。在退出城市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又得到了农村。这种得与失,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自觉选择的结果。
执著于城市,在那个时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只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开始的,并且在城市首先成功。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城市中心论
农村包围城市
走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
二、红色割据,星火燎原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
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27.10
1928.4
1931.11
建立十几块革命根据地
1930年夏
在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如何巩固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物质基础和依托
斗争方式
民主革命基本内容
土地革命
经过几年的土地革命实践,各地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的路线、政策和方法,如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等等。
——中国网·新中国这样走来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根据地建设
材料一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
——引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的原因及意义。
材料二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选集》第1卷
小组合作探究
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阐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原因:
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
反革命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起来革命。
有关革命道路问题,党内存在着严重分歧
1928年6月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联结起来”,才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1930年6月1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由李立三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决定发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暴动,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并认为中国革命一爆发就会“掀起全世界的大革命”。
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内部在革命道路选择上存在什么问题?
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红旗》(1930年5月)
毛泽东谈到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造成的危害:“政治上既犯错误,军事上势必犯错误。没有好久,洋教条来了。他们是主张打大城市的,还有什么御敌于国门……结果就把根据地送掉。”
——刘统《长征:历尽艰辛的求生之路》
红军长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左”倾思想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未结合中共实际情况
战略指导思想有误
三、战略转移,转危为安
005
瑞金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的前奏
湖南通道县城召开的通道会议
1934年12月18日在贵州黎平召开黎平会议,解决了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
贵州省瓮安县召开猴场会议
遵义会议:伟大的转折
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005
瑞金
冲破四道封锁线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吴起镇
1936、10三军会师
材料一 长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
材料二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根据材料,概括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
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转折点
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播种机
革命新局面开始了。——新开始
明年将是纪念长征85周年
四、长征精神,照亮道路
长征精神的内涵
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是要实现什么?
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实现中国梦 青春勇担当
长征精神是旗帜,是火种,是号角,
牢记历史使命,铭记长征精神,
奋发有为,圆梦中国。
推荐
◎书目:
高军、李慎兆等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
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刘统《长征:历尽艰辛的求生之路》等
◎文章: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井冈山的斗争》《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等
◎杂志:《红旗》等
◎纪录片:《百家讲坛·党史故事100讲》宁汉合流,国共分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