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教学设计]春(第1课时)-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01[教学设计]春(第1课时)-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5 10:4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1 课 春(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
2 .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3 .初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1 .训练朗读,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
2 .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读出文中的感情;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景象,并用自己 的话说出来,让文字在学生脑海里转换为形象生动的画面。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课件中有关“春”的诗句,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诗句中的“春”是怎样的。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通过对诗句中春景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新知探究
一、 知人论世
1 .走近作者。
【活动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或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同桌交流关于作者及其作 品的相关知识,教师出示课件中的作者简介作为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信息,走近朱自清,锻炼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
2 .写作背景。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写作背景”的课件内容。
【设计意图】了解《春》的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二、正音释义
【活动内容】朗读课文,检查预习。出示课件中的易错生字词和需要掌握的词语释义, 再让学生指出其他理解困难的字词,加以点拨。
朗润 ( ) 钻出( ) 嫩嫩( )
酝酿( ) 窠巢( ) 喉咙( )
宛转( ) 应和 ( ) 嘹亮( )
黄晕 ( ) 烘托( ) 抖擞 ( )
朗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窠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宛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生字词,读通课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活动内容】
(1)听范读音频,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象。
(2)自由朗读,注意重音和停连,感受语言声韵之美。
(3)分组分段朗读,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感情。
重音
重音, 是对一句话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加以重读, 以引起听者的注意。一般用着重号“. ” 标示在词语下面。例:
①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③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④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停连
停连, 指朗读语流的停顿和连接。停顿, 用“∨ ”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 不限于标点
处,句中有时也有小停顿;连接,用“∧ ”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表明为了表达的需要, 在此处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例如:
①坐着, ∨躺着, ∨打两个滚, ∧踢几脚球, ∧赛几趟跑, ∧捉几回迷藏。
②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掌握阅读文章重音和停连的要领,引导学生从总 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活动内容】指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提示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理清课文的层次。
【设计意图】梳理结构层次,理清文脉,可以让学生了解本文层次井然、布局精心的特 点,有助于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句概括主要景象。
3.速读课文,说说课文描绘了春天的哪几幅图景,分别用“×× 图”的形式为它们 命名。
【活动内容】速读课文,指导学生通过划分层次找到景物描写的相关段落,圈点勾画出 描写景物的词句, 自主归纳并命名, 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选出最佳命名。命名时要注意 贴切、生动。教师对学生的命名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提炼信息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四、文本研读
1.课文第 1 段作者对春天的到来是怎样的情感态度?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追问:此处为什么要连续用两个“盼望着”?删去一个好不好?
【活动内容】朗读课文第 1 段,引导学生从“盼望着”这个词,得出作者“盼望”的心 情。再通过追问的方式,从连用两个“盼望着”,得出作者“喜爱”的心情。
【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原文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第 2~7 段, 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对五幅春景图进行具体描绘?分别突出 了景物的什么特征?
【活动内容】带领学生齐读课文第 2~7 段, 结合前面提炼出的五幅春景图, 从文中分别 找到相关的描写词句。小组交流, 分点概括出每幅春景图所描绘的内容, 进而对每幅图所描 绘景物的特征进行总结。教师加以补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五幅春景图的描写内容及景物特点进行提炼概括,让学生更好 地理解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提升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课堂小结
文章按照“盼春—绘春—颂春”的顺序, 通过对五幅春景图的重点描绘, 写出了作者眼 中的春景,表现了作者对春的盼望和喜爱之情。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