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图形的相似,掌握形状相同的图形有关概念。
教学目标:
1.感知相似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形状相同的图形,了解相似图形的基本内涵。
2.通过观察、操作、了解相似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相似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简单的画图方法。
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形状相同的图形。
2.难点:对相似图形概念的理解。
3.关键:抓住形状相同的图形的特征,认识其内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各类图形,并通过技术处理满足本节课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要求。
2.学生准备:量角器、刻度尺、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展示丰富的有关相似图形的图案.相片等。
教师活动:操作课件,提出问题。
问题:同学们通过观察上述实物.图片等生活中的图形,它们有怎样的共性呢?
观察联想:通过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图案,实物图片等,可以非常直观的感受到它们的特征。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形状相同,但是大小不一定相等。
学生回答:像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教师活动:继续操作课件,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观看课件,观察联想.寻找特征。
2.回归课本
点评:本节课包括三维图形的相似,也包括平面图形的相似,但要明确“相似图形”的概念,只渗透相似图形的基本含义,其原因:(1)本章研究重点是相似三角形;(2)为了不出现过度上的困惑。
学生活动:解决课本 “试一试”。
活动形式: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二、动手操作,感悟新知
1.做一做:P74图形,请同学们试一试。
操作步骤:
(1)度量课本74页上放大下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对应的角和边,你发现了什么?
(2)放大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形状相同吗?它们相似吗?
(3)交流一下:相似三角形的角和边分别有哪些关系?
2.教师活动:引导,巡视,关注学生操作。
学生活动:动手度量,发现相似三角形的角、边性质;相似比。
学生形式: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三、找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四、找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五、课堂总结,评价他人与自我
1.你对学习本节课内容有什么收获?
2.再动手能力上你与同伴谁制图最好?
3.在学习中,能联想到什么知识?
六、作业布置
七、课后反思
我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吸引学生的眼球
为了使学生能对相似图形有一定的了解,准确识别相似图形,我从网上搜集了生活中大量的相似图形的图片,并且不断地进行位置变换,既使大家认识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又使同学们认识到相似图形与位置,大小无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时间和机会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充分理解生活中存在大量相似图形的例子,除了用课件展示外,我尽可能多地提问,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与讨论的机会,同学们七嘴八舌,兴趣高涨,尽管有些回答不完美,不准确,但从他们的发言中,我能感受到他们积极思考的状态。而这些,也正是新课改下我们要努力达到的方面。
三、注重学生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画与已知图形相似的图形是本节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缩短授课时间,对于学生动手操作的问题,我总是轻描淡写,在今年的教学中,课堂上,我安排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在后面的格点图中,画相似多边形,我发现,在学生画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对应边成比例,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四、重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是认识事物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在本节内容中,如何从比较复杂的图形中辨认出相似图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从本章开始,我就重视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努力找出图形的异同点,并让小组充分讨论,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五、加强知识拓展,注意学以致用
相似是图形的基本变换之一,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进行美术图案或宣传广告图画的设计时,经常运用相似放大或缩小图形,以达到设计要求。为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不单让学生通过课件欣赏,还让学生自己动手,这一环节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上好一节课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有老师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做到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美,更有效!
参评类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