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搭石》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搭石》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05 11:5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搭石
1. 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间”,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 学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回读。(重点)
3. 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学习目标

访








会写字



右边的“圭”是两个“土”字,书写时左右大体等宽。
左中右结构,三部分要写得匀称。“懒”中间的“束”和“衡”中间下部的“大”的最后一笔,为了避让右边,都要变成“点”。
书写指导

访


“方”的笔顺为“点、横、横折钩、撇”。
注意右边的“冂”中是一“横”,不能写成两“横”。

左窄右宽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去,这就是搭石。
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怎么过小溪呢?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不便、麻烦、甚至很辛苦
默读第2~4自然段,思考:
人们走搭石的哪些画面让你感受到了美呢?边读边画。
细读课文,感悟美好心灵
强调
强调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老人生怕搭石不稳,在上边反复地踏。从老人反复踩踏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什么?
奉献美
心灵美
交流讨论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用俗语开头,介绍了走搭石的方式及紧走搭石的原因。
总起句(引用)
比喻
一行人走搭石,前面的人刚抬起脚来,后面的人就紧跟上去。谁也不抢路,谁也不突然止步,这叫——协调有序。由此可见,人们之间的——和谐美。
走搭石
①这句话主要写老人( )的情景。
A.急着赶路 B.发现搭石不稳
C.调整搭石 D.走搭石
②这句话生动地刻画了乡亲们__________的动作,表现了乡亲们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一心为他人着想
认真细致
C
课文通过描绘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中的平凡场景,赞美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也许有一天,小溪上会架起一座座小桥,家乡的搭石也会逐渐消失。但搭石会永远留在刘章爷爷心中,永远留在家乡人们的心中,搭石带来的美丽的风景、美好的情感会代代传承下去。请同学们齐读课文,再次体会搭石带给我们的美的感受。
感悟提升
(1)人们需要“搭石”的季节一般在:
A.夏季 B.秋季 C.春季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答案。
(2)两块搭石之间的间隔一般在:
A.两米左右 B.两尺左右 C.块块相连
(3)“走搭石”与过真正的桥不同,需要:
A.紧走搭石慢过桥
B.慢走搭石紧过桥
C.慢走搭石慢过桥
如果上了点儿年岁的人着急赶路,就不在意搭石稳不稳了。 ( )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动作要协调有序,否则有人可能会掉进水里。 ( )
走搭石的时候,如果相向而行的人互相礼让,年轻人背老人过河,大家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
(4)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

×
反思自己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相互交流一下吧!
“汛期”这个词我不懂,但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我就没有管它,继续往下读。
刚读到“紧走搭石慢过桥”的时候,我不太理解,但我没有回读。
板书设计
搭石
摆放搭石
早早摆好
及时调整
点面结合
走搭石
紧走,协调有序
互让,背老人
由表及里
任人走,任人踏
联结小路与情感
赞美搭石
借物喻人
介绍搭石
溪里有间隔的一排石头
心有他人
无私奉献
  
本文通过描绘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中的平凡场景,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