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细菌 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第一个发现细菌的是( )
A.荷兰人列文虎克 B.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C.英国的皇家学会 D.生物学家达尔文
2.如图是著名的巴斯德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法
B.该实验证明了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
C.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变量是微生物的有无
D.巴斯德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对曲颈瓶的设计,使曲颈瓶内没有微生物进入
3.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设计的鹅颈瓶实验,证明了( )
A.细菌无所不在 B.细菌会在牛肉汤中自然发生
C.细菌分解利用牛肉汤中的有机物 D.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
4.下图为利用鹅颈瓶进行的一个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和②能形成对照 B.实验的变量是瓶内有无空气
C.肉汤腐败是细菌造成的 D.实验结论是: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5.在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中,甲瓶的瓶口竖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空气的有无 B.微生物的有无
C.放置时间的长短 D.烧瓶容量的大小
6.图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对该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空气的有无
B.肉汤煮沸会将瓶内原有的微生物杀死
C.断开鹅颈管外界微生物才可进入瓶内
D.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
7.在科学家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中,他设计的唯一变量是( )
温度不同 B.肉汤的新鲜程度不同
C.放置的时间不同 D.空气的洁净程度不同
8.细菌和真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菌落的大小、形态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B.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C.青霉的孢子呈青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
D.荚膜对细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鞭毛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游动
9.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下列有关幽门螺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细胞生物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进行分裂繁殖 D.可用芽孢繁殖后代
10.绿脓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细菌,容易通过创面感染引发败血症。对该菌描述错误的是( )
A.通过分裂繁殖 B.有细胞壁
C.有成形的细胞核 D.不能制造有机物
11.图示细菌的三种类型,图中甲、乙、丙依次是( )
A.球菌、杆菌、螺旋菌
B.球菌、螺旋菌、杆菌
C.杆菌、球菌、螺旋菌
12.神舟十六号的实验任务之一是研究细菌在空间站舱外的生存状况。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的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13.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核的是( )
A.大肠杆菌 B.草履虫 C.酵母菌 D.青霉菌
14.生物圈中有一些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称为单细胞生物。据下图判断,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是( )
A.大肠杆菌 B.草履虫
C.变形虫 D.衣藻
15.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分布极其广泛。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单细胞生物 B.不具有细胞壁
C.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进行分裂生殖
16.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
A.出芽生殖 B.分裂生殖 C.芽孢生殖 D.孢子生殖
17.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通过对化脓性链球菌(一种细菌)的研究,开发出一种基因编辑技术。下列有关化脓性链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植物细胞相比,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其没有细胞壁
B.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核中
C.可以适当使用抗生素抑制其繁殖
D.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
18.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
A.孢子生殖 B.断裂生殖 C.分裂生殖 D.接合生殖
19.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感染可导致芒果黑斑病。下列关于该细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C.利用芒果的有机物生活 D.可以依靠分裂进行生殖
20.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乳酸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降解塑料。下列有关乳酸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乳酸菌是多细胞生物 B.个体微小,可用培养基培养
C.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D.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二、实验探究题
21.为提高肉鸡产量,科研人员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对某品种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表所示。饲喂56天后,在每组中随机选择6只肉鸡进行屠宰,分别称取1克肠道内容物与无菌水混合,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组别 肉鸡数量(只) 饲喂方法 处理方法 培养基上的菌落数(logCFU/g)
肠球菌(致病菌) 双歧杆菌(有益菌)
Ⅰ 34 _____ 饲喂56天后,在每组中随机选择6只肉鸡进行屠宰,分别称取1克肠道内容物与无菌水混合,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8.47 8.00
Ⅱ 34 充足的基础日粮+低剂量地衣芽孢杆菌。 8.23 8.11
Ⅲ 34 充足的基础日粮+中剂量地衣芽孢杆菌。 8.02 8.27
Ⅳ 34 充足的基础日粮+高剂量地衣芽孢杆菌。 7.58 8.43
(1)双歧杆菌属于 (填“细菌”或“真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其没有 。
(2)实验中第Ⅰ组的饲喂方法为 ,该组为 组。
(3)由实验数据可知,随着地衣芽孢杆菌添加剂量的升高,肠球菌的菌落数量逐渐减少,双歧杆菌的菌数量逐渐 (选填“增加”或“减少”),说明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改善肉鸡的肠道环境,进而提高肉鸡产量。
22.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嗜淀粉乳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降解塑料,为了探究“嗜淀粉乳杆菌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 研究人员将厨余垃圾制成培养基,取300mL平均分成三份,分别采用下列三种发酵方法进行处理:
不灭菌接种(A):在厨余垃圾培养基上直接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灭菌后接种(B):将厨余垃圾培养基用灭菌锅高温灭菌20分钟,冷却后再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不灭菌不接种(C):厨余垃圾培养基不灭菌,且不接种嗜淀粉乳杆菌。
② 将三份处理后的培养基都放置于无氧,35℃环境下发酵,每隔24h取样并分析乳酸浓度,所得数据绘制折线图,如图所示。
③同时,研究人员也分析厨余垃圾在上述三种发酵条件下的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发现微生物的种类越多,乳酸产量越高。
(1)嗜淀粉乳杆菌属于 (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在结构上的最突出的特点是 。
(2)该研究形成两组对照实验,若A和C形成对照,该实验的变量是 ,请写出实验中为控制单一变量所采取的其中一项措施: 。
(3)实验中乳酸含量越高代表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据图可知,48h时乳酸产量最高是 (填字母)。
(4)结合资料写出一项处理厨余垃圾的意义:
23.实验探究:
如图是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变质的是 瓶。
(2)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看,“鹅颈烧瓶”中的肉汤相当于 。
(3)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 。
(4)“鹅颈烧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 产生的。
(5)通过“鹅颈烧瓶”实验可知,夏天可以用 的方法使肉汤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如果家里有冰箱或冰柜,还可以采用 方法保存食物。
(6)本实验需要进行重复实验,目的是 。
三、资料分析题
24.细菌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密切,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人们对细菌的了解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世纪后叶以前,人们不知道细菌这类生物。17世纪后叶,由于显微镜的发明,列文虎克看到了放大200~300倍的形状不同的细菌。
材料二 到19世纪中叶,人们仍不知道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当时一些著名科学家认为细菌是从非生命物质中自发形成的(即自然发生)。1864年,科学家巴斯德展示了利用鹅颈瓶所做的实验及结果(实验过程如下图),提出了不同于他人的观点。
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很小,若要用肉眼看到它们,在实验室需先 ,经高温灭菌冷却后,再 、恒温培养使其形成菌落。
(2)从实验开始到一年后,肉汤仍澄清,打断瓶颈一天后肉汤变浑浊,说明肉汤中的细菌来自 。因此,巴斯德认为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 产生的。
(3)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假设此刻你手上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若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或其他影响细菌生活繁殖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个。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的启示是 (答出一点即可)。
25.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饮食安全,各地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就餐时使用公筷能否减少病菌的传播,设计实验如下:
步骤1:餐前,分别对6道菜进行取样。
步骤2:将每道菜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在A、B桌。
步骤3:就餐时,兴趣小组的成员随机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一组使用公筷在A桌就餐,另一组不使用公筷在B桌就餐(就餐环境相同)。
步骤4:餐后,对每桌的每道菜再次进行取样。
步骤5:所有采集的样本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进行培养,统计菌落数。结果如下表:
菌落数目 凉拌黄瓜 盐水虾 宫保鸡丁 炒蒜苔 红烧鲤鱼 扣肘子
餐前 14600 160 1100 30 60 60
餐后 A桌 16000 150 4600 40 20 150
B桌 45000 220 79000 530 5000 560
(1)实验中,将每道菜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在A、B桌,目的是设置 实验。
(2)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发现培养基上的有些菌落有如下特征: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可判断,这是 菌落。
(3)实验结果显示,餐后每一道菜培养得到的菌落数目,A桌都比B桌的 证明使用公筷 (填“能”或“不能”)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据此,你对“使用公筷”的态度是 (填“赞同”或“不赞同)使用公筷。
(4)通过实验结果中的数据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分析】荷兰人列文虎克首次发现微生物,最早纪录肌纤维、微血管中血流.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
【详解】A.荷兰人列文虎克首次发现微生物,最早纪录肌纤维、微血管中血流.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A正确。
B.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创立“巴氏消毒法”,B错误。
C.英国皇家学会,全称“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是英国资助科学发展的组织,于1660年成立,C错误。
D.生物学家达尔文著有《物种起源》,发表了进化论,D错误。
故选A。
2.B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此题是为了验证使食物变质的微生物是来自于空气,还是自身产生,因此控制的变量是细菌。
【详解】A.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巴斯德的肉汤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法,A正确。
B.此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肉汤本身自然发生的,肉汤中的细菌是由空气中早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B错误。
C.本实验要探究使食物变质的微生物是否是来自于空气,因此变量是微生物——细菌,C正确。
D.巴斯德的成功之处在于设置了曲颈瓶,使曲颈瓶内没有细菌进入,D正确。
故选B。
3.D
【分析】巴斯德:法国科学家,他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详解】巴斯德将瓶中新鲜的肉汤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肉汤不腐败,表明没有出现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肉汤中,不久肉汤就腐败了,表明肉汤中出现微生物了。该实验有力的证明了:肉汤的腐败的原因是来自空气里的细菌。
故选D。
4.C
【分析】巴斯德将瓶中新鲜的肉汤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肉汤不腐败,表明没有出现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肉汤中,不久肉汤就腐败了,表明肉汤中出现微生物了。该实验有力的证明了:肉汤的腐败的原因是来自空气里的细菌。
【详解】A.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①和②没有出现变量,不能形成对照,A错误。
B.通过实验设置,可知,实验的变量是瓶内有无来自空气的细菌,B错误。
C.该实验有力的证明了:肉汤的腐败的原因是来自空气里的细菌,C正确。
D.实验结论是:认为生命物质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D错误。
故选C。
5.B
【分析】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据此答题。
【详解】由题意可知,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即两瓶中都高温灭菌,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会通过竖直的瓶口进入甲瓶的肉汤中,使肉汤变质腐败。而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被S型的曲颈阻挡住,微生物就不能进入乙瓶的肉汤中,肉汤保持新鲜。由上可知,两瓶的区别是甲瓶肉汤中有微生物,乙瓶的肉汤中无微生物,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中细菌的有无。
故选B。
6.A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鹅瓶颈的巧妙之处是细菌只能落在瓶颈弯曲处,而不能进入肉汤,空气可以进入。断开鹅颈管外界微生物才可进入瓶内,本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细菌的有无,A错误。
B.把两个瓶内的肉汤煮沸,目的是杀死肉汤中原有微生物,防止原有微生物对实验的干扰,B正确。
C.断开鹅颈管外界微生物才可进入瓶内,C正确。
D.由实验可知,鹅瓶颈没有细菌的肉汤不变质,断开鹅颈管外界微生物进入瓶内,肉汤变质,本实验的结论是:使肉汤腐败的微生物来自空气,D正确。
故选A。
7.D
【分析】巴斯德:法国科学家,他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详解】巴斯德将瓶中新鲜的肉汤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肉汤不腐败,表明没有出现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肉汤中,不久肉汤就腐败了,表明肉汤中出现微生物了。该实验有力的证明了:肉汤的腐败的原因是来自空气里的细菌,变量是空气的洁净程度不同,D符合题意。
故选D。
8.B
【分析】(1)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2)真菌靠孢子来繁殖后代,青霉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呈扫帚状。
【详解】A.细菌的菌落特征: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的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因此从菌落的大小、形态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A正确。
B.细菌适应性很强,几乎无处不在,但是细菌只进行分裂生殖,B错误。
C.青霉属于多细胞大型真菌,直立菌丝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孢子,看上去呈扫帚状,青霉就是靠孢子繁殖后代,C正确。
D.有的细菌具有鞭毛和荚膜,荚膜具有保护作用,鞭毛帮助运动,D正确。
故选B。
9.D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详解】A.幽门螺旋菌属于细菌,细菌的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A不符合题意。
B.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不符合题意。
C.细菌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C不符合题意。
D.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一个芽孢只变成一个细菌,因此芽孢不是生殖细胞,不能繁殖后代,D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分析】绿脓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没有叶绿体。
【详解】A.细菌通过分裂繁殖,A正确。
B.细菌有细胞壁,B正确。
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C错误。
D.绿脓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生活,D正确。
故选C。
11.C
【分析】细菌的种类是根据细菌的形态来进行分类的,分为杆菌、球菌、螺旋菌。
【详解】外形呈球状的细菌为球菌,外形为杆状的细菌为杆菌,外形为螺旋状的细菌为螺旋菌。所以图中甲、乙、丙依次为:杆菌、球菌、螺旋菌,C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没有叶绿体。
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有的植物细胞还有液泡和叶绿体。
【详解】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选A。
13.A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详解】A.大肠杆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
BCD.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酵母菌和青霉属于真菌,都具有细胞核,BCD错误。
故选A。
14.A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没有叶绿体;
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
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详解】A.大肠杆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符合题意。
B.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有细胞核,B不符合题意。
C.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有细胞核,C不符合题意。
D.衣藻是单细胞藻类植物,有细胞核,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B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的具有鞭毛和荚膜,由于细菌没有细胞核因此属于原核生物。
【详解】ABC.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细胞核因此属于原核生物,AC正确,B错误。
D.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D正确。
故选B。
16.B
【分析】细菌是具有细胞结构的单细胞生物,细菌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位于细胞特定的区域内,能进行分裂生殖。
【详解】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C
【分析】化脓性链球菌是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有的植物细胞还有液泡和叶绿体。
【详解】A.化脓性链球菌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它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化脓性链球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B错误。
C.化脓性链球菌是细菌,抗生素对细菌有作用,可以抑制其生长和繁殖,C正确。
D.化脓性链球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D错误。
故选C。
18.C
【分析】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生殖。
【详解】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个体,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9.B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
【详解】A.细菌是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A正确。
B.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B错误。
C.细菌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C正确。
D.细菌的繁殖方式为分裂繁殖,D正确。
故选B。
20.A
【分析】(1)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
(2)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⑤]细胞壁,具有保护作用、[④]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②]细胞质,能流动,加速物质的交换、[③]DNA集中区域,没有形成的细胞核。
乳酸菌是细菌。
【详解】乳酸菌是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可用培养基培养,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分为二,繁殖速度快。 乳酸菌营腐生生活,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因此BCD正确,A错误。
故选A。
21.(1) 细菌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 只饲喂充足的基础日粮/不添加地衣芽孢杆菌 对照
(3)增加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实验题的解题关键是找出单一变量,再分析实验数据
【详解】(1)细菌的种类是根据细菌的形态来进行分类的,分为杆菌、球菌、螺旋菌,双歧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
(2)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Ⅱ、Ⅲ、Ⅳ都添加了地衣芽孢杆菌,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Ⅰ是对照组,为了保证单一变量,Ⅰ组的饲喂方法为充足的基础日粮且不添加地衣芽孢杆菌。
(3)根据实验数据可知,随着地衣芽孢杆菌添加剂量的升高,肠球菌的菌落数量逐渐减少,双歧杆菌的菌数量逐渐增加。
22.(1) 单细胞 无成形的细胞核
(2) 嗜淀粉乳杆菌 无氧、35℃、每隔24小时、300毫升(任意一点即可)
(3) 强 A
(4)减少白色污染(合理即得分)
【分析】1、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1)嗜淀粉乳杆菌属于细菌,单细胞生物,在结构上的最突出的特点是细菌无成形细胞核,仅有DNA集中的区域,即拟核属于原核生物。
(2)结合分析,A和C形成对照,变量为是否接种嗜淀粉乳杆菌。对照实验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以外,其他均需相同且适宜。实验中为控制单一变量所采取措施为:无氧、35度、每隔24小时、300mL平均分成三份。
(3)淀粉可被嗜淀粉乳杆菌分解为乳酸,则产生的乳酸含量越高代表对淀粉的分解作用越强。据图可知,48h后乳酸产量最高的发酵方法是A曲线代表的不灭菌接种。
(4)由资料可知,处理厨余垃圾的意义是: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分解成乳酸,而乳酸可降解塑料,减轻“白色污染”。
23.(1)B
(2)培养基
(3)细菌的有无
(4)空气中原来存在的细菌
(5) 高温煮沸 低温储存
(6)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分析】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详解】(1)甲图中的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A瓶是无菌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肉汤仍然保鲜;B瓶没有高温灭菌处理,因此会变质。
(2)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看,“鹅颈烧瓶”中的肉汤富含有机物,相当于培养基。
(3)甲图中A瓶与B瓶对照,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因此A瓶内无菌,而B瓶不作处理,没有高温灭菌,因此B瓶内有细菌,实验变量是细菌。甲图中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将瓶颈打断,因为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进入肉汤,因此乙图的实验变量也是细菌。
(4)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证实了肉汤的腐败是由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5)夏天可以利用高温灭菌的原理,采用高温煮沸的方法使肉汤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如果家里有冰箱或冰柜,还可以采用低温储存的方法保存食物。
(6)重复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4.(1) 配制培养基 接种
(2) 空气 原有的细菌
(3) 1600 勤洗手(写1条,合理即可)
【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再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要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
【详解】(1)在实验室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步骤是: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可见,若要用肉眼看到细菌,在实验室需先配制培养基,经高温灭菌冷却后,再接种、恒温培养使其形成菌落。
(2)巴斯德将瓶中新鲜的肉汤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肉汤不腐败,表明没有出现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肉汤中,不久肉汤就腐败了,表明肉汤中出现微生物了。可见,从实验开始到一年后,肉汤仍澄清,打断瓶颈一天后肉汤变浑浊,说明肉汤中的细菌来自空气。因此,巴斯德认为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有的细菌产生的。
(3)细菌的繁殖速度若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或其他影响细菌生活繁殖的情况下,2小时后,100个细菌连续进行四次分裂,形成了:100×2×2×2×2=1600个细菌。可见,这对我们搞好个人卫生的启示是勤洗手。(写1条,合理即可)
25.(1)对照
(2)细菌
(3) 少 能 赞同
(4)凉拌菜的菌落总数比高温烹饪菜品的菌落总数多。
【分析】(1)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故每道菜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在A、B桌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对照实验。
(2)细菌的菌落,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大多白色;真菌菌落,较大,形态为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颜色有红、褐、绿、黑、黄等。
(3)由表中数据可见,每一道菜“使用公筷”组(A组)均比“不使用公筷”组(B组)的菌落数明显少,由此说明使用公筷能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所以,赞同大家使用公筷。
(4)餐前的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高于其他菜,原因是餐前的凉拌黄瓜未经过高温杀菌。由此得出凉拌菜的菌落总数比高温烹饪菜品的菌落总数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