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05 08:4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1915年8月,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猛烈抨击去民主的可耻行径,引起各界强烈反响。其“可耻行径”是( )
A.策划复辟帝制 B.制造军阀混战
C.发动二次革命 D.围剿护国军
2.在探索资产阶级革命道路中,湖南涌现出大批仁人志士,其中被誉为“再造民国第一人”的是( )
A.陈天华 B.黄兴 C.宋教仁 D.蔡锷
3.邵阳市某历史人物(见下图)故居管理局举行其诞生140周年系列活动,宣传材料中有“叱咤风云的革命经历,辛亥革命期间,领导新军起义;袁世凯称帝后,领导护国军起义,武装讨伐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该历史人物是( )
A.魏源 B.邓世昌 C.黄兴 D.蔡锷
4.据南京大学历史系编写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统计,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名人750人,湖南85人,占11.33%。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说,“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下列人物及其籍贯、事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曾国藩--湘乡(今双峰)--创建“湘军” B.左宗棠--湘阴--收双峰复新疆
C.谭嗣同--浏阳--参与维新变法 D.黄兴--长沙--“再造民国第一人”
5.孙中山《讨袁檄文》说:“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妄(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与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有关的选项是( )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二次革命
C.宋教仁遇刺身亡 D.张勋复辟
6.下面是同学们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据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
剧本名称: 第一幕:大党改组 第二幕:宋案发生 第三幕:南方反袁 第四幕:袁贼镇压
A.辛亥革命 B.军阀割据 C.二次革命 D.走向共和
7.袁世凯复辟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全国不同阶层的人民都表示反对
B.蔡锷等人组织护国军进行武力抗争
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卖国不力”,未能得到帝国主义支持
8.在《中国革命史》中,孙中山评价:“及乎洪宪宣布,僭窃已成。蔡锷之师,崛始云南,西南响应,而袁世凯穷途末路,众叛亲离,卒邰郁以死。民国之名词,乃得绝而复苏。”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护国战争 B.广州起义 C.二次革命 D.北伐战争
9.下图为钱病鹤先生于民国初年创作的一幅名为《刀大杀人多》的漫画,这幅漫画( )
A.讽刺了袁世凯破坏共和制度 B.指责军阀混战加剧人民负担
C.批判辛亥革命带来社会动荡 D.揭露北洋军阀投靠帝国主义
10.1912年2月,日本政府向欧美列强提出一份《备忘录》:各国在承认新政府问题上应遵循“共同行动准则”,应该进一步“促使政府做出足以说明其真正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共同权利及利益之充分保证”。该《备忘录》意在( )
A.以承认为条件谋求列强最大权益 B.敦促中国门户开放获取国际承认
C.帮助袁世凯独揽大权以镇压革命 D.协调各国利益冲突维护清朝统治
11.孙中山曾在《讨袁檄文》中称,袁世凯“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愿与爱国之豪俊共图之”。是因为袁世凯( )
A.复辟帝制 B.任临时大总统 C.围剿护国军 D.镇压二次革命
12.有学者认为,1913至1926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这时的中国处于“野蛮的无政府动乱状态”。下面史实能支持这个结论的是( )
A.各省纷纷独立,脱离清政府 B.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动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爆发 D.军阀割据混战
13.时空观念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核心素养,指出下列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 )
A.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一二次革命→宋教仁遇刺→护法运动
B.宋教仁遇刺→护国战争→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护法运动
C.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护法运动
D.护国战争→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护法运动→宋教仁遇刺
14.有数据显示,1916—1924年间,平均每年的战区面积即达六七个省,造成社会环境动荡、农田荒芜;兵祸连绵还导致水利失修,1916年江淮大水灾,灾区达三万四千平方里。造成以上社会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B.袁世凯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C.袁世凯围剿护国军 D.民国初期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战乱中
15.《申报》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6.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
A.帝制复辟 B.军阀混战 C.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
17.邵阳市某历史人物(见下图)故居管理局举行其诞生140周年系列活动,宣传材料中有“叱咤风云的革命经历,辛亥革命期间,领导新军起义;袁世凯称帝后,领导护国军起义,武装讨伐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该历史人物是( )
A.魏源 B.邓世昌 C.黄兴 D.蔡锷
18.1915年,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在蔡锷等人的反对下,维持八十多天即宣告失败:1917年,张勋拥戴宣统帝复辟帝制,经历四十多天的闹剧后宣告失败。这些历史现象说明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袁世凯没有掌握军队
C.五四运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D.帝国主义国家不支持中国恢复帝制
19.如图体现的社会形势是
A.军阀割据,纷争不断 B.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C.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南京政府,完成统一
20.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军阀纷争,社会动荡。以下的军阀派系对应正确的是
①直系—段祺瑞
②奉系–张作霖
③皖系—冯国璋和曹锟
④滇系—唐继尧
A.①③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21.“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和“再造民国第一人”分别是( )
A.宋教仁 黄兴 B.黄兴 蔡锷
C.陈天华 黄兴 D.宋教仁 蔡锷
22.“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时民国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孙文自序于上海。”材料抨击的主要问题是( )
A.列强瓜分中国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军阀割据纷争 D.国民政府腐败
23.下图反映出民国初年( )
北洋军阀:“宋案”→复辟帝制→军阀割据 资产阶级: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继续探索
A.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B.专制独裁从未改变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进程艰难曲折
24.袁世凯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并于1913年派亲信在上海火车站刺杀改组国民党的宋教仁这些行为( )
A.说明袁世凯已经复辟了帝制 B.加快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到来
C.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彻底失败 D.反映了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
25.《申报》民国七年八月……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田赋增加使土地得不到休养,政府忙于征兵派款,索取田赋以致加深了天灾……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辛亥革命成功 B.中华民国建立
C.袁世凯称帝 D.北洋军阀混战
26.下面是一幅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的漫画,漫画主要反映的是( )

A.各派军阀肆意搜刮,中饱私囊 B.军阀混战是为了夺取北京政权
C.各派军阀依仗武力,无视国法 D.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7.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在1913年进行的反抗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斗争是(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28.《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书中指出:“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指的是削弱了清朝统治
B.辛亥革命“将这棵大树砍断”指的是结束了封建统治
C.“树墩还在”导致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D.“还是可以萌发的”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
29.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其他各省也被大大小小的军阀所控制。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此则材料表明中国的局面陷入了( )
A.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中 B.军阀割据的动乱中
C.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中 D.工农武装割据中
30.“宋案”发生后,孙中山等终于认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举起了反袁的旗帜。7月,李烈钧正式宣布江西独立,电告讨袁,南方革命党人纷纷响应,与政府军展开作战。9月,南京失守,持续两个月的革命失败,孙中山、黄兴等被迫再次流亡日本。这次“革命”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国民党的力量太涣散 B.帝国主义支持政府军
C.袁世凯纠结重兵围剿 D.领导人战斗意志不强
二、综合题
31.【民主共和 丰碑巍然】
材料一 民主革命先行者早期革命活动(部分)
时间 革命活动
1894年11月 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1903年 出版《革命军》《猛回头》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1905年8月 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1907年 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孙中山、黄兴领导镇南关起义,均遭失败。
1911年4月 黄兴领导黄花岗起义,以失败告终,却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摘编自统编本《中国历史使》八年级上册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初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只存在了几个月即告夭折。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皖、奉三系。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之中。在封建军阀专制统治下,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愈陷愈深。
——摘自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及新学知识,简析民主革命先行者早期革命活动对辛亥革命成功所起到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简述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32.回首中国的共和之路,一路艰难曲折,一路血雨腥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凭一腔孤勇近乎悲壮地坚持着反专制的斗争。让我们不禁在钦佩之余,也引发深深的思索。
探究一:【革命党人 缔造共和】
(1)中国同盟会的纲领被孙中山阐发成怎样的思想并用于指导辛亥革命的伟大实践?哪一事件成功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探究二:“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意义。”辛亥革命……为二千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2)“二千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指的是辛亥革命的哪一重要意义?
探究三:【窃国大盗 破坏共和】
(3)破坏共和的窃国大盗指的是谁?
(4)回顾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前赴后继,你有什么感悟?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一中国的奋斗》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去实现的 “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说明发动这个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2)材料二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 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关键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 为此他进行了哪些探索
34.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展15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
(1)写出材料一中“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它的成立有什么作用?
材料二:如下图:纪念章上方的文字是“中华民国”,两面旗帜中间的字是“鄂军政府起义纪念”。
(2)材料二这枚纪念章是为纪念那场起义?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材料三: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3)依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意义。
材料四: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摘自《讨袁檄文》
(4)材料四袁世凯为什么被称为“民贼”?国人是如何戮此民贼?
材料五: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5)材料五中“先生”的“未竟之功”指的是什么?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观察下列图片并仔细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让位袁世凯,以换取袁世凯帮助推翻满清政府。3月10日袁世凯就职临时大总统,仪式在北京石大人胡同前清外务部公署举行。袁世凯身着军服,佩长剑,面南正立,宣读誓词说:“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祈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伸(使)五大民族同臻乐利。
图二为限制总统的权力,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1)上述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四点即可)
(3)结合上述图文介绍回答,临时政府通过什么方式限制袁世凯权力?
(4)结合上述图文介绍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是否履行了就职誓词,举例说明。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详解】据所学可知,1915年8月,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在社会上激起强烈反响。这说明了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A项正确;军阀混战在袁世凯去世后,排除B项;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排除C项;围剿护国军在1915年底,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宣布云南独立,发动反袁的护国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因功勋卓著,孙中山赞誉其为“再造民国第一人”,D项正确;陈天华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鼓动家和宣传家,黄兴是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宋教仁被誉为中国“宪政之父”,均与题干“再造民国第一人”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3.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领导护国军起义”,结合所学可知,图片所示的历史人物是蔡锷将军,蔡锷将军生于1882年的湖南邵阳,2022年正是其140周年诞辰,在袁世凯复辟时,蔡锷将军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维护了共和制度,D项正确;魏源撰写了《海国图志》,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邓世昌是民族英雄,在黄海海战中因抗击日寇英勇牺牲,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B两项;黄兴是近代民主革命家,为近代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领导护国军起义的并不是他,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据所学知识可知,“再造民国第一人”是指蔡锷。1911年武昌起义后,蔡锷在云南起义响应,任云南军政府都督,后奉调入京。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后,蔡锷秘密离京返至昆明,宣布云南独立,发动反袁护国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因功勋卓著,孙中山赞誉其为再造民国第一人,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曾国藩是湖南湘乡人(今双峰),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排除A项;左宗棠是湖南湘阴(今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统帅清军,消灭侵占新疆的阿古柏势力、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战争,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谭嗣同是湖南浏阳人,是“戊戌六君子”之一,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孙中山《讨袁檄文》说:‘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妄(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结合所学可知,袁世凯复辟帝制后,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故与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有关的选项是袁世凯复辟帝制,A项正确;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谴责,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孙中山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排除BC项;1917年7月清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由于此次事件是张勋一手策划,史称张勋复辟,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详解】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展开了政治斗争。1913年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订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南方革命党人纷纷响应,与北洋军展开作战。1913年9月4日,南京失守。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以“讨袁”为中心的“二次革命”,以彻底失败而告终。由材料“大党改组”“宋案发生”“南方反袁”“袁贼镇压”,可知与二次革命有关,排除A项,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军阀割据的信息,排除B项;“走向共和”应该包括较长时间段的正确民主共和的努力,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因此遭到全国民众的强烈反对,蔡锷等人也组织护国军进行武力抗争,C项正确,排除AB项;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积极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不惜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并非“卖国不力”,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及乎洪宪宣布,僭窃已成。蔡锷之师,崛始云南,西南响应,而袁世凯穷途末路,众叛亲离,卒邰郁以死。民国之名词,乃得绝而复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护国战争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A项正确;广州起义是指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排除B项;二次革命又称“讨袁之役、癸丑之役、赣宁之役”等。辛亥革命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窃取了革命的果实,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之展开了政治斗争,排除C项;北伐战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进行的打倒北洋军阀的战争,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材料漫画中描绘的是一只猿猴站在象征权力的北京城楼上,手握长柄大刀。这反映了袁世凯实行专制独裁统治,用血腥手段来排除异已,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A项正确;材料漫画讽刺的是袁世凯用血腥手段破坏民主共和制度,而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才陷入军阀混战,排除B项;材料漫画讽刺的是袁世凯用血腥手段破坏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制度,而非批判辛亥革命带来的社会动荡,排除C项;材料漫画讽刺的是袁世凯用血腥手段破坏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制度,而非北洋军投靠帝国主义,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真正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共同权利及利益之充分保证”可以分析得知日本提出备忘录的前提是承认列强在华权益,结合所学知识,民国初年袁世凯及北洋军阀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日本借机谋求侵略权益,A项正确;中国已经先后多次被西方列强侵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帮助袁世凯独揽大权以镇压革命,排除C项;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根据“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愿与爱国之豪俊共图之”可得出袁世凯是要复辟帝制,违背民主共和的潮流,A项正确;BCD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D
【详解】根据“1913至1926年”“野蛮的无政府动乱状态”可得出,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的状态,故D项正确;A项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内容,揍他戒面;B项与“野蛮的无政府动乱状态”不符合,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D。
13.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3年,宋教仁遇刺,引发了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1915年,袁世凯准备称帝引发了护国战争,袁世凯失败,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7年7月到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史称护法运动,C符合题意;ABD三项的顺序不正确,排除;故选C。
14.D
【详解】依据题干关键词“1916—1924年间”可知,此段时间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故D符合题意;英国发动侵华战争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不合题意;1915年袁世凯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不合题意;1916年袁世凯围剿护国军,随后1916年袁世凯死亡,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1916—1924年间”是解题的关键,此段时间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15.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2年,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北洋政府建立。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分裂成直系、皖系、奉系等派系,中国混战不断。故B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土地革命时期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1927年到1949年,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6年,袁世凯死去,北洋军阀陷入内战,民不聊生,至1927年,国民政府北伐,第二年形式上统一中国,这时间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故B符合题意;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故A不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到1895年,鸦片战争是1840到1842年,故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 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领导护国军起义”,结合所学可知,图片所示的历史人物是蔡锷将军,蔡锷将军生于1882年的湖南邵阳,2022年正是其140周年诞辰,在袁世凯复辟时,蔡锷将军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维护了共和制度,D项正确;魏源撰写了《海国图志》,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邓世昌是民族英雄,在黄海海战中因抗击日寇英勇牺牲,均与
题意不符,排除AB两项;黄兴是近代民主革命家,为近代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领导护国军起义的并不是他,排除C项。故选D项。
18.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在蔡锷等人的反对下,维持八十多天即宣告失败:1917年,张勋拥戴宣统帝复辟帝制,经历四十多天的闹剧后宣告失败,说明帝制不得人心,原因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A符合题意。袁世凯有掌握军队,B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C不符合题意。帝国主义国家支持中国恢复帝制,D不符合题意。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9.A
【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在东北,题干图片体现的社会形势是军阀割据,纷争不断,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作霖是奉系军阀;唐继尧是滇系军阀,故C正确。冯国璋、曹锟是直系军阀;段祺瑞是皖系军阀;故ABD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
21.D
【详解】据题干“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再造民国第一人”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建立独裁统治,袁世凯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1913年,宋教仁改组同盟会,建立国民党,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袁世凯借此以武力镇压国民党。孙中山为宋教仁题词“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再造民国第一人”是蔡锷。1911年武昌起义后,蔡锣在云南起义响应,任云南军政府都督,后奉调入京。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后,蔡锷秘密离京返至昆明,宣布云南独立,发动反袁护国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因功勋卓著,孙中山赞誉其为“再造民国第一人“,D项正确;因蔡锷在反袁斗争中功勋卓著,孙中山赞誉其为“再造民国第一人”,与黄兴无关,排除AC项;“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是孙中山为宋教仁的题词,不是黄兴,排除B项。故选D项。
22.C
【详解】依据“民国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结合所学可知,民国七年指的是1918年,可见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是民国初年又出现了各派军阀割据纷争的局面,中国的社会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C项正确;列强瓜分中国是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宣告失败,本人也在众叛亲离中死去,排除B项;国民政府腐败与“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3.D
【详解】由示意图可知,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意图建立独裁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进行不懈的斗争,能够反映出民主的进程艰难曲折,D项正确;示意图没有涉及法治内容,因此,不能体现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排除A项;示意图反映了北洋军阀和资产阶级两方面的行动,因此,BC项均概括不够全面,排除BC项。故选D项。
24.D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为了限制袁世凯独裁,孙中山筹划了责任内阁制,而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发动了刺杀宋教仁案,D项正确;1913年,袁世凯还没有复辟帝制,排除A项; 国民革命,亦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大革命",是指1924年5月至1927年4月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彻底”一词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25.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民国七年是1918年,此时正值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田赋增加使土地得不到休养,政府忙于征兵派款,索取田赋以致加深了天灾”反映的是北洋军阀连年混战,使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D项正确;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在1912年,袁世凯称帝在1915年,均与题干“民国七年”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26.D
【详解】根据图示,军阀混战将人民踩在脚下,根据所学,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派系都各自占据着一块地盘,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图示反映的是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一史实,D项正确;其余选项在材料中看不出,排除ABC项。故选D项。
27.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13年,孙中山、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B项正确;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排除A项;护国战争发生于1915年,排除C项;护法战争发生于1917年,排除D项。故选B项。
28.C
【详解】根据题干“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树墩还在”指的是封建制度的根基包括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还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复辟帝制,袁世凯去世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C项正确;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没有结束封建统治,排除B项;“还是可以萌发的”指的是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的萌发,排除D项。故选C项。
29.B
【详解】根据“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可知,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军阀争权夺利,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动乱中,B项正确;此时是军阀割据时期,太平天国运动早在1864年就已经失败,排除A项;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始于1924年,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此时是军阀割据时期,不是工农武装割据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30.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3年,改组国民党、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袁世凯借此以武力镇压国民党,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结果只坚持了两个月就失败了,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镇压,A项正确;这次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缺乏统一领导、力量涣散,帝国主义支持政府军是是这次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排除B项;袁世凯纠结重兵围剿,力量强大,是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排除C项;这次“革命”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国民党缺乏统一领导、力量涣散,领导人战斗意志不强不是这次“革命”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31.(1)革命志士早期的革命活动壮大了革命力量,宣传了革命思想,鼓舞了革命斗志,积累了革命经验,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2)辛亥革命既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但它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可知,这体现的是,革命志士早期的革命活动壮大了革命力量;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出版《革命军》《猛回头》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可知,这体现的是,宣传了革命思想;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起义,以失败告终,却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可知,这体现的是,鼓舞了革命斗志,积累了革命经验,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初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只存在了几个月即告夭折、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愈陷愈深”可知,但它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32.(1)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武昌起义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袁世凯
(4)正是有了这些仁人志士的不畏强权、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才使得民主革命不断发展,中国社会不断进步;他们的功绩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在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我们应不断学习,勇于探索(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的革命团体兴中会,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其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成功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2)据探究二“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意义。”结合所学,可知“二千年的历史”主要指的是自公元前221年秦朝确立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据探究三“破坏共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袁世凯交涉,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结果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破坏共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4)本题是开放题,围绕国家存亡之际,仁人志士不断探索的爱国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如:正是有了这些仁人志士的不畏强权、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才使得民主革命不断发展,中国社会不断进步;他们的功绩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在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我们应不断学习,勇于探索。
33.(1)运动:洋务运动;根本目的: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
(2)事件:维新变法。关键:变革官制。
(3)“梦想”:为中国谋幸福;探索:建立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动“二次革命”,掀起讨袁护国运动,创办黄埔军校等。
【详解】(1)运动:根据材料“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客观上促进了我国近代化进程,因此题干内容体现的是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曾国藩等地主阶级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该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
(2)事件:根据材料“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梁启超”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是我国近代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强调变法,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因此题干所述“变法”是指维新变法。关键:根据材料“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知,梁启超认为,进行变法,改革体制的关键是变革官制。
(3)“梦想”:根据材料“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可知,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为中国谋幸福。探索: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建立兴中会,20世纪初建立同盟会,促进了我国革命运动的发展;1905年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并解释为三民主义;1912年元旦就职南京临时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于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发动“二次革命”,掀起讨袁护国运动,创办黄埔军校等。
34.(1)中国同盟会;作用:基本上结束了各革命团体分散斗争的局面,使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核心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2)武昌起义;理由:武起义成功后,革命党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复辟帝制。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不久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5)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详解】(1)根据材料一“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可知,反映的是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同盟会是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基本上结束了各革命团体分散斗争的局面,使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核心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2)根据材料二“纪念章上方的文字是‘中华民国’,两面旗帜中间的字是‘鄂军政府起义纪念’。”可知,这枚纪念章反映的是武昌起义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武昌起义起义成功后,革命党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根据材料三“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根据材料四“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戳此民贼,以拯吾民。”可知,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复辟帝制所以被称之“民贼”;结合所学可知,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不久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5)根据材料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可知,挽联是为孙中山撰写的,“未竟之功”指的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35.(1)A
(2)(就职、颁布)时间、就任地点、(誓词、文献)内容、文献名称、文献地位。
(3)制定法律。
(4)没有。袁世凯复辞帝制,违背了共和。
【详解】(1)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做的研究与诠释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由图一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图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图,可知以上材料是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属于第一手史料,选A项。
(2)观察图片并结合材料“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让位意世凯,以换取素世的帮助推翻满清政府。3自10日袁世凯就职临时大总统,仪式在北京石大人胡同前清外务部公署举行,袁世凯身着军服,佩长剑,面南正立,宣读誓词说:“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祈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伸(使)五大民族同臻乐利”“为限制总统的权力,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可知,我们能获得的历史信息点有就职(颁布)时间、就任地点、就任者、文献名称、文献地位、文献(誓词)内容等。
(3)结合图文信息可知,临时政府通过制定法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方式限制袁世凯权力。
(4)结合上述图文介绍及所学知,袁世凯没有履行就职誓词。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破坏责任内阁制,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解散国民党,后又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复辟帝制,违背了共和精神。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