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图是黄镇将军创作的作品《红军过湘江》。以下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渡过湘江后,红军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B.过湘江后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
C.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损失惨重 D.渡过湘江后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2.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5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等在军事上的错误,红军遭到严重削弱、苏区大部丧失。其结果是红军( )
A.被迫开始了长征 B.展开了北伐战争
C.改编成为八路军 D.千里跃进大别山
3.“睡到了半夜过,门口嘛在过兵……大家都不要怕,这是嘛贺龙军……”这是反映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军民鱼水情深的一首民歌。1935年11月19日,贺龙、任弼时领导这支军队开始长征,其出发地是( )
A.永定区 B.武陵源区 C.慈利县 D.桑植县
4.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壮举,在两年多的时间,红军转战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行程约二万五千里。这一伟大壮举的起止点是( )
A.瑞金、延安 B.瑞金、会宁 C.井冈山、吴起镇 D.井冈山、会宁
5.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央红军“通道转兵”的作用是( )
A.获得了军事上的主动权 B.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C.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D.粉粹了消灭红军的企图
6.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在围绕主题《寻路·探路》的知识整合中,构建了如右图所示时间轴。对“ ”处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
A.红军长征,被迫战略转移 B.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
C.四渡赤水,打乱追剿计划 D.会宁会师,完成战略转移
7.“冲破‘围剿’别赣江,辗转五省横乌江。奔袭击溃双枪将,一举攻占鸭溪场。土城战酣血犹热,赤水西渡不畏寒。大军此去多险境,山高岭遥巧周旋。”这些军事行动发生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红军长征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8.由于李德、博古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以上材料反映了( )
A.红军长征的经过 B.红军长征的原因
C.红军长征的结果 D.红军长征的意义
9.八年级(1)班的历史实践活动汇报展示课中,同学们展开了关于“第五次反‘围剿’为何失败”的讨论,分享了“红军翻越大雪山”的故事和《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的考察报告,还朗诵了一首诗歌。以下诗句中,最适合本课主题的是( )
A.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B.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红军不伯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0.“国民党蒋介石以及他的帝国主义的军事顾问等经过历次‘围剿’失败之后,知道用‘长驱直入’的战略战术同我们在苏区内作战是极端不利的。因此五次‘围剿’中采用了持久战与堡垒主义的战略战术,企图逐渐消耗我们的有生力量与物质资材,紧缩我们的苏区,最后寻求我主力决战,以达到消灭我们的目的。”以上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遵义会议决议)》,我们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A.国民党取得了第五次“围剿”的胜利
B.“左”倾冒险主义仍然控制着中央
C.国共两党都针对战争状况进行了反思
D.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保卫中央苏区
11.选取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生死攸关”,这些信息反映的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2.毛泽东说:“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4年,我们吃了先生的亏。纲领由先生起草,中央全会的决定也由先生起草,特别是1934年,使我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的历史事件是指( )
A.国共合作实现 B.南昌起义爆发 C.八七会议召开 D.遵义会议召开
13.下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重要历史事件(部分)”的时间轴,其中▲处应为( )
A.遵义会议 B.飞夺泸定桥 C.翻越夹金山 D.吴起镇会师
14.“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该材料叙述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5.长征开始以来,红军作战一次次失利,湘江之战既像催化剂,又是一次借鉴。这次惨败的血的教训使广大红军战士对王明路线产生了怀疑、不满,他们要求改变领导层、改变当时的军事路线。可见,遵义会议召开的动因是( )
A.毛泽东的个人力量 B.当时军事形势的好转
C.广大红军战士改变被动局面的要求 D.国内实际局势的发展与改变
1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下列会议与其内容或意义搭配正确的有
①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中共三大——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③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④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红军长征途中,与“生死攸关,转危为安”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渡过金沙江 B.飞夺泸定桥 C.召开遵义会议 D.会宁会师
18.“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这一事件( )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为夺取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 D.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途中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
A.遵义会议 B.血战湘江 C.飞夺泸定桥 D.四渡赤水
20.电影《万水千山》主题曲《红军天天打胜仗》中有一句歌词:遵义会议开的好,毛主席回到座位上,神机妙算降敌兵,运动歼敌威名扬。材料评价“遵义会议开的好”,是因为此次会议( )
A.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B.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C.为中国实现和平建国带来曙光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1.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把革命大本营迁至西北,实现了战略转移,推动了国内革命战争转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条件。材料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22.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通过画时间轴可以整体感知历史事件,培养时空观念。下面时间轴的描述准确的是( )
A.三个阶段代表了中共独立领导取得革命胜利的过程
B.第一阶段描绘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及国共两党内战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与红军长征都发生在第二阶段
D.第三阶段描绘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全过程
23.《地球的红飘带》一书中描写了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以及翻雪山、过草地等场景。这些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4.外国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说,“长征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也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A.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政权 D.推动了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25.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按照“精神”孕育的先后顺序,补全下列示意图( )
①井冈山精神②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A.遵义精神 抗战精神 B.红船精神 长征精神
C.五四精神 建党精神 D.遵义精神 井冈山精神
26.据统计,红军长征时三大主力部队行军里程加起来超过8万里。他们在极度疲惫和极寒的情况下,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困境中,进入雪山草地,翻越73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3次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这主要体现红军( )
A.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恪守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大众 D.强调一切缴获要归公,顾全大局
2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这首诗反映的革命精神是( )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井冈山精神 D.延安精神
28.对下文解读最准确的是( )
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懂吗?保存了树身和树根! ——金冲及《周恩来传(1898-1949)》
A.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B.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军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D.长征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29.“纵横十几省,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前进至陕甘宁地区。”材料描述的是(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C.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30.“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由此可知,长征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坚强的领导核心 B.群众的大力支持
C.红军的英勇善战 D.有利的政治环境
二、综合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
材料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浴血奋战化险为夷,最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什么事件?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什么?
材料三百年的中国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中国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正迈步走向辉煌。
(3)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对上述结论有了更深层的理解,请写出你的感悟。
3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是波澜壮阔的历史。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会议上提出了中共的最低纲领。纲领表明,中国人民当前的奋斗目标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摘编自陈廷湘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时期 中共的革命史实
①国民大革命时期 国共第一次合作、参加北伐战争、领导工农运动
② 举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③抗日战争时期 组织东北抗日游击队、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流砥柱
④解放战争时期 积极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和平与民主,领导解放战争
材料三:毛泽建(1905-1929)是毛泽东的堂妹,她是毛泽东一家为中国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第一位烈士。在白色恐怖笼罩下,1928年5月初,毛泽建和丈夫陈芬双双被捕,陈芬被残忍杀害,身怀六甲的毛泽建被红军救出。为了不影响红军行军,即将临产的毛泽建选择了隐藏在一位孤苦老婆婆家中。但孩子出生的哭声惊动了正在搜查的敌人,毛泽建再次被捕。1929年8月20日,坚决不供出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毛泽建被残忍杀害。——改编自刘小梅《衡山朱凤—毛泽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共最低纲领中指出的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2)根据材料二,请你为②时期起一个主题。并结合表格中的史实,简述中共为实现最低纲领做出的努力。
(3)阅读材料三,谈谈你的感受。面对险境,毛泽建没有屈服;面对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没有屈服。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33.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如何应对危机考验着人类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思维导图
材料二:
材料三:在全党寻找中国革命新道路而进行的艰苦探索中,毛泽东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革命道路。党在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据《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等
材料四:
(1)补充完整材料一思维导图中F、G的内容。归纳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2)简述材料二中三幅图片所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并说出“正确革命道路”的名称。
(4)写出以上时间轴体现的重大历史事件。
(5)通过上述探究活动,谈谈你的感悟。
34.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有24座,北京、南京、曲阜、开封、杭州、遵义等城市名列其中。
材料一:“在孔子学说的影响下,伟大的中华民族比世界上别的民族更加和睦和平地共同生活了几千年。”也许正因为如此,要更好地了解中国,应该从孔子开始;要更好地了解孔子,可以走进位于山东曲阜市的“三孔”―孔庙、孔林、孔府。
——英国作家贡布里希在《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
(1)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这一学派成为后世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与哪一措施相关?
材料二: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衣冠毕会,商贾云集”。柳永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
——《宋朝诗歌所反映在宋朝城市市场分析》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杭州为什么能在宋代“为东南繁华之最”?
材料三:中国百年近代史从这里开始,也在这里终结。从1842到1949百年的时光在南京这座古老都城身上留下了太多难以忘却的记忆,南京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动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它始终作为见证者与承载者,在它身上流过的血与泪,都将被永远铭记!
——《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黑暗时刻与终结》
(3)为什么说“中国百年近代史从这里开始”?请用史实分别论证南京见证了近代史中“最黑暗的时刻”和近代化进程中“中国的奋进求索”?
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时指出:遵义会议……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并谈谈你理解的遵义会议精神。
35.某中学开展“重走长征路”的红色研学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地点一:江西瑞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共中央将瑞金作为长征出发地的理由。归纳中共中央在出发前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
地点二:贵州遵义
(2)按照史料的价值进行分类,图4、5属于第几手史料?它们对研究遵义会议具有怎样的价值?
地点三:四川境内
图6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3)长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其中,最艰难的路程,最激烈的战斗,多在四川。围绕本次研学主题,推荐四川境内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研学,并说明理由。
地点四:甘肃会宁
材料:将分散、指挥相对独立的红军会合到一起绝非易事。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正确路线,没有多位党和红军领导人既斗争又团结,没有共同的信仰和目标,会宁大会师就无法实现。会师实现了党和红军的统一与团结,中国工农红军破天荒形成一个拳头,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奠定了胜利基础。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会宁大会师“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奠定了胜利基础”?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的意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开始长征,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损失惨重,只剩下3万多人。根据题意,C项正确;红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排除A项;红军强渡乌江后,攻克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排除B项;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根据“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5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等在军事上的错误,红军遭到严重削弱、苏区大部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A项正确;北伐战争是在1926年开始,排除B项;改编成为八路军是在1937年全民族抗战之后,排除C项;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在1947年,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贺龙”“长征”,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贺龙元帅率领的是红二方面军,他们开始长征的出发地是湖南省桑植县,D项正确;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和桑植县都是湖南省张家界市的下辖区县,但贺龙元帅率领红二方面军开始长征的地方是他的家乡桑植县,而不是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4.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红军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1936年到达了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获得了胜利,B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CD项。故选B项。
5.A
【详解】在长征中,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长征途经湖南怀化的通道境内时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中央军委按照通道会议的精神,放弃了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方针,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通道转兵”初步扭转了红军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使红军开始在军事上获得主动权,A项正确;遵义会议后, 红军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排除B项;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排除C项;长征胜利,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粉碎了敌人消灭红军的企图,排除D项。故选A项。
6.A
【详解】根据材料“1934年10月”并结合所学可知,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A项正确;遵义会议召开是在1935年1月,排除B项;四渡赤水发生在1935年1月至3月间,排除C项;1936年10月会宁会师,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根据材料“冲破‘围剿’”“横乌江”“赤水西渡”和所学可知,这些军事行动发生在红军长征时期,C项正确;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与材料中的地名不符,排除A项;抗美援朝发生在朝鲜,排除B项;解放战争时期不涉及“冲破‘围剿’”“横乌江”“赤水西渡”等军事行动,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根据题干“由于李德、博古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材料反映的是长征的原因,B项正确;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以上为长征的经过,排除A项;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此为长征的结果,排除C项;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为中国革命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长征精神,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此为长征的意义,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期间,有翻越大雪山、强渡大渡河等事件,“红军不伯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就体现了这一英雄的远征,D项正确;A项是毛泽东主席1954年的诗句,排除A项;B项体现了一五计划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排除B项;C项体现了解放南京,排除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国民党蒋介石以及他的帝国主义的军事顾问等经过历次‘围剿’失败之后,知道用‘长驱直入’的战略战术同我们在苏区内作战是极端不利的”可知国民党方面对战争状况做出了反思。材料是中共中央对战争状况做出的分析,可见材料体现出国共两党都针对战争状况进行了反思,C项正确;国民党取得了第五次“围剿”的胜利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左”倾冒险主义仍然控制着中央,排除B项;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据题干“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生死攸关”和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项正确;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排除A项;1945年4至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排除C项;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特别是1934年,使我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可知,这是说,在共产国际影响下,产生了左倾冒险主义,它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不得不进行长征,在长征中,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熟了,D项正确;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实现,南昌起义爆发揭开了建立人民军队的序幕,八七会议召开决定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3.A
【详解】根据题干时间轴关键信息“1935年1月。”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A项正确;飞夺泸定桥是1935年5月29日,排除B项;翻越夹金山是1935年6月12日至18日,排除C项;吴起镇会师是1935年10月19日,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题干材料叙述的会议是遵义会议,C项正确;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政权是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排除A项;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排除B项;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根据题干中“这次惨败的血的教训使广大红军战士对王明路线产生了怀疑、不满,他们要求改变领导层、改变当时的军事路线”,可以得出,遵义会议召开的动因是广大红军战士要求改变被动的局面,C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提到毛泽东的个人力量,排除A项;题干中提到了“长征开始以来,红军作战一次次失利”,可知当时军事形势很不好,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提到国内实际局势的发展与改变,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因此①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中共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因此②错误,排除有②的选项,排除ABC项。故选D项。
17.C
【详解】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项正确;抢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包围圈,不符合“生死攸关,转危为安”,排除A项;飞夺泸定桥为红军北上打开了通道,不符合“生死攸关,转危为安”,排除B项;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战略转移的完成,不符合“生死攸关,转危为安”,排除D项。故选C项。
18.D
【详解】依据题干“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的信息结合所学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知识可知,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使毛泽东掌握了领导权,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排除A项。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排除B项。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排除C项。故选D项。
19.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项正确;血战湘江即湘江战役,中央红军经过英勇奋战,突破了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挫败了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但此役也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损失最大的一次。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飞夺泸定桥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迷梦,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这次胜利体现了红军无限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四渡赤水之战,毛泽东等根据情况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取得了战略转移中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0.D
【详解】材料“遵义会议开的好,毛主席回到座位上神机妙算降敌兵,运动歼敌威名扬”可知,这里强调了遵义会议对党、军队和中国革命的挽救,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项正确;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排除A项;中共七大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排除B项;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和平建国带来曙光,排除C项。故选D项。
21.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34年8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突破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和围追堵截,行程25000里,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在甘肃会师。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从此,开始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题干材料反映的历史史实是红军长征,B项正确;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排除A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排除D项。故选B项。
22.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一阶段是国民革命期间,第二阶段是土地革命时期,第三阶段是抗日战争时期,北伐胜利进军时间是1926-1927年,红军长征时间是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C项正确;第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没有领导革命发展,排除A项;第一阶段没有出现国共内战,排除B项;其中第三阶段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并取得了胜利,排除D项。故选C项。
23.B
【详解】据题干“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以及翻雪山、过草地”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934年10月,由于红军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一路上敌人围追堵截,红军拼死英勇冲杀,冲过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红军人员损失过半。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此后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大雪山、草地,在1935年10月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 年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B项正确;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与材料场景不符,排除A项;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与材料地点不符,排除C项;1949年4月,渡江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与材料地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4.A
【详解】根据材料“长征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也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和所学可知,红军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揭开了中国革命史新篇章,确保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项正确;材料的内容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国际无关,排除B项;工农武装割据政权是在长征之前建立的,排除C项;红军长征的胜利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5.B
【详解】根据示意图可知,①出现在“井冈山精神”之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1927年)。因此,在它之前的应是: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后因巡捕干扰,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并以此形成了“红船精神”。因此,①为“红船精神”。根据示意图可知,②出现在“井冈山精神”之后,“延安精神”之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38年9月到1945年6月是“延安精神”的形成期。因此,在它之前又在“井冈山精神”之后的是:1934.10—1936.10,红军长征过程中,形成了“长征精神”。因此,②是“长征精神”。综上所述,将示意图补全应为“红船精神、长征精神”,B项正确;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时间位于“井冈山精神”之后,与①不符,排除AD项;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但当时中国共产党尚未诞生,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B项。
26.A
【详解】根据材料“据统计,红军长征时三大主力部队行军里程加起来超过8万里。他们在极度疲惫和极寒的情况下,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困境中,进入雪山草地,翻越73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3次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体现红军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A项正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恪守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大众,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强调一切缴获要归公,顾全大局,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27.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可知,诗句反映的是红军进行长征这一伟大战略转移的历史,“万水千山只等闲”等诗句反映了红军不惧任何艰难险阻,进行长征铸就的长征精神,B项正确;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铸就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是毛泽东主席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过程中铸就的革命精神,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以延安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优良作风的概括,由此可知,ACD三项中的革命精神与长征这一历史事件关联不大,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28.D
【详解】据题干“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懂吗?保存了树身和树根!”结合所学可知,红军长征损失惨重,但长征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D项正确;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与长征无关,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遵义会议,排除B项;红军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与题干“保存了树身和树根”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9.C
【详解】根据题干“纵横十几省,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前进至陕甘宁地区”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征经历了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突破敌人的层层封锁,经历艰难险阻到达陕北吴起镇,最终到达甘肃会宁。C项正确;1926 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排除A项;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B项;1947 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C项。
30.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可知这反映的是长征的领导力量,结合所学知识,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是红军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领导核心,未涉及群众的支持和红军英勇善战的内容,排除BC项;红军长征时期受到国民党政府的打压,政治环境对红军不有利,材料也未涉及政治环境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31.(1)中共“一大”的召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五四运动;遵义会议。
(3)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努力珍惜。(其它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可知,这就是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最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五四运动;根据所学可知,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3)本题属于开放试题,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努力珍惜。
32.(1)对内打倒军阀,消除内乱;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主题: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努力:与国民党合作,积极开展北伐战争,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积极抗日;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建立新中国。
(3)感受:毛泽建为大局着想不惜牺牲性命的革命大无畏精神令人动容。(开放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反抗,先后举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最终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史实准确即可)
【详解】(1)奋斗目标:根据材料“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得出对内打倒军阀,消除内乱;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主题:根据材料“举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努力:根据材料的最低纲领的内容是反帝反封建,因此与国民党合作,积极开展北伐战争,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积极抗日;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建立新中国。
(3)感受:从毛泽东的个人精神品质着手,如毛泽建为大局着想不惜牺牲性命的革命大无畏精神令人动容。(开放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史实:国共合作破裂后,双方对抗的史实着手,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反抗,先后举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最终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33.(1)内容:F:自强、求富;G:新文化运动。特点:从学习西方技术(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步深入。
(2)关系:新文化运动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3)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名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4)事件:红军长征。
(5)感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内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近代化的探索思想方面的表现是新文化运动,前期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故F是自强、求富;G是新文化运动。特点:根据材料一“政治”、“经济”、“思想”;“技术”、“制度”、“文化”可得出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从学习西方技术(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步深入。
(2)关系:根据材料二“《新青年》”可得出是新文化运动;根据“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可得出是五四运动;根据“红船”图片可得出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新文化运动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3)根据地:根据材料三“毛泽东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革命道路……”及所学知识可知,1927 年10 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因此毛泽东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名称:“正确革命道路”的名称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4)事件: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因此时间轴体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红军长征。
(5)感悟:根据材料一中近代探索的失败;材料三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材料四中的红军长征等,可以得出的感悟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
34.(1)仁;儒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人口众多;经济重心南移;政治中心。(都城)
(3)《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大屠杀;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建立。
(4)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
【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仁者,爱人”。孔子说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2)根据材料“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得出原因: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根据材料“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得出原因:杭州人口众多;根据材料“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结合所学可知原因:这一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有利于杭州的发展;根据材料“三吴都会”得出原因:杭州是政治中心。(都城)
(3)根据材料“从1842到1949百年的时光在南京这座古老都城身上留下了太多难以忘却的记忆”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中国百年近代史从这里开始”;1937年12月13日,日本在南京大屠杀属于“最黑暗的时刻”;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建立是近代化进程中“中国的奋进求索”。
(4)结合所学可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精神从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等角度着手。
35.(1)理由:瑞金是苏维埃政府党政军所在地,长征准备及长征命令发布实施都在瑞金。准备:思想舆论准备;物资准备;人力准备等。(答出两点即可)
(2)史料分类:第一手史料。价值:是研究遵义会议的会议地址、会议过程、会议内容等重要史实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
(3)示例1:甘孜州泸定县;理由:红军长征经过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泸定桥时,飞夺泸定桥,为红军北上打开了通道,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
示例2:雅安市石棉县;理由:红军长征经过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安顺场大渡河,强渡大渡河,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为红军北上开辟了通道,彻底粉碎了蒋介石歼灭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示例3:阿坝州;理由:红军自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成功越过草地,最短时间内和红四方面军会师,获得最佳的北上路线。
(4)理解: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坚定了党的领导,党和红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团结。(答出一点即可)时代价值:有利于加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讲好红色故事、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播种在每一位孩子心中,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意思相近即可)
【详解】(1)根据地点一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中央将瑞金作为长征出发地是因为瑞金是苏维埃政府党政军所在地,长征准备及长征命令发布实施都在瑞金。根据材料江西瑞金图1“中共中央大礼堂”可知,中共中央为红军长征做了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由图2 宣传画(廿万双草鞋献给红军)可知,中共中央为红军长征做了充分的物资准备;图3 标语“贫苦工农自动加入红军”可知,中共中央为红军长征做了充分的人力准备等。
(2)根据地点二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遵义会议会址和陈云手稿都属于:第一手史料。它们是研究遵义会议的会议地址、会议过程、会议内容等重要史实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
(3)根据地点三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长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其中,最艰难的路程,最激烈的战斗,多在四川。
研学示例1:甘孜州泸定县;理由:红军长征经过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泸定桥时,飞夺泸定桥,为红军北上打开了通道,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
研学示例2:雅安市石棉县;理由:红军长征经过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安顺场大渡河,强渡大渡河,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为红军北上开辟了通道,彻底粉碎了蒋介石歼灭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研学示例3:阿坝州;理由:红军自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成功越过草地,最短时间内和红四方面军会师,获得最佳的北上路线。
(4)根据材料“将分散、指挥相对独立的红军会合到一起绝非易事。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正确路线,没有多位党和红军领导人既斗争又团结,没有共同的信仰和目标,会宁大会师就无法实现。会师实现了党和红军的统一与团结,中国工农红军破天荒形成一个拳头,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奠定了胜利基础。”并结合所学可知,会宁大会师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坚定了党的领导,党和红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团结,会宁大会师“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奠定了胜利基础”。
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加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讲好红色故事、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播种在每一位孩子心中,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