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报纸因其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
A.《大公报》 B.《申报》 C.《民报》 D.《国闻报》
2.有人认为近代报纸“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这说明( )
A.报纸出现推动近代新式教育发展 B.报纸能传递信息,影响人们思想
C.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唯一来源 D.电影传入中国导致报纸发行减少
3.中国近代创办的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
A.《申报》 B.《国闻报》 C.《新青年》 D.《劳动者》
4.1912年,曾兰女士以“光复神圣之女权”为宗旨,创办了四川第一份妇女报纸《女界报》(下图)。这说明当时四川( )
A.近代报刊业已领先全国 B.平等自由思想逐渐传播
C.广大民众读报风尚盛行 D.社会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5.《儿童画报》是面向儿童的一种刊物,发行于1902至1904年间。据著名报人萨空了回忆,他在七八岁时最喜欢《儿童画报》的合订版,在画报中获得了许多科学知识。例如瓦特通过沸水发明了蒸汽机,世界人种的分类和五大洲的形状。这说明该刊物( )
A.否定了传统文化 B.传播了科学知识
C.成为了学校教材 D.宣传了革命思想
6.在辛亥革命期间,《申报》几乎是一边倒地赞场革命,支持南京临时政府。1914年,凸现袁世凯对共和民主的大肆践踏,字里行间充溢着警惕、失望之情。1915年,更是一再地揭示袁世凯帝制的不得人心,并大胆地预言其身败名裂的结局。这表明《申报》( )
A.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B.宣传和捍卫民主思想
C.是革命派的机关报 D.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7.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同文馆 C.三联出版社 D.人民出版社
8.“商务印书馆创办以后,编辑出版了一批新式教科书,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的学术著作,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和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材料说明商务印书馆( )
A.成为近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
B.促进了教育发展以及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C.是中国印刷业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
D.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
9.著名作家冰心曾谈道:“我启蒙的第一本书,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线装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我的第一本小说集《超人》(一九二〇年)和第一本诗集《繁星》(一九二三年)也都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这段话说明商务印书馆( )
A.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B.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C.传播了西方先进文化
D.使平等观念逐渐取代了传统等级观念
10.□□□□□于1897年在上海创办,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其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应该填写的是( )
A.商务印书馆 B.三联书店 C.京师同文馆 D.京师大学堂
11.图片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缩影,通过对如图图片的识读,我们可以( )
A.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发端 B.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
C.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D.知道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成就
12.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新青年》杂志社 C.中华书局 D.生活书店
13.大事年表是把以往发生过的大事件根据某一主题按年代排列起来的一种参考资料。下图是小张同学搜集整理的关于我国古代某项制度的大事年表,由此推断该制度是( )
A.分封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14.观察下表中学堂和学生总数变化的情况。对该变化有影响的事件是( )
年份 新式学堂总数(所) 新式学堂的学生总数(人)
1904 4222 92169
1909 52348 1560270
A.科举制度的废除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双百”方针的提出
15.1907年,京师大学堂招收的第一批速成科学生期满毕业。在毕业典礼上,在总监督的率领下分别向“万岁牌”和“圣人位”行三跪九叩之礼。这说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 )
A.决定了中国教育发展方向 B.注重礼节并促进思想解放
C.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大 D.仍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16.1904年,清王朝举行了中国最后一场科举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史论;西方政治、法律、外交、经济;以及《周礼》《四书》《五经》。以上考试内容反映出( )
A.传统科举考试已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B.清政府开始全面学习西方的教育体系
C.西方思想在当时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D.儒家思想的地位被民主科学思想撼动
17.如下图是1902年与1912年中国新式学校数量数据图,促成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清廷救亡图存发展近代教育 B.科举制废除促进近代教育发展
C.洋务运动推动近代教育转型 D.近代西方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18.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以下他在抗战时期育才学校的办学活动,最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
A.引进著名的专业人士作为教师 B.根据学生的爱好和才能因材施教
C.千方百计抢救被埋没的人才幼苗 D.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从事调查、见习、实习等活动
19.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得到了发展,下列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徐悲鸿---《愚公移山》 B.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C.李大钊---《狂人日记》 D.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20.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文艺创作十分活跃。戏剧作品《屈原》的作者是( )
A.老舍 B.艾青 C.夏衍 D.郭沫若
21.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有意义更有意思,可以更好地寓教于乐。20世纪30、40年代的重庆文艺创作十分活跃,如《天国春秋》《屈原》《法西斯细菌》和《捉汉奸》等,这些作品的共性不包括( )
A.都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B.都反映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C.都反映国共合作共赢 D.都抨击了国民党的消极抗日
22.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莫言——《狂人日记》 B.徐悲鸿——《愚公移山》
C.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D.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23.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关于“近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知识卡片的内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
B.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
C.鲁迅的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
D.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
24.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京师大学堂是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创办的
B.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申报》创办于北京,“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D.聂耳的《黄河大合唱》体现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的精神
25.1940年徐悲鸿创作鸿篇巨制《愚公移山》;无独有偶,1945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作题为《愚公移山》的报告,二者都是以“愚公精神”号召人们( )
A.实行民主选举,激发斗争热情 B.争取美苏支援,坚定胜利信心
C.团结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D.开辟致富道路,带动经济发展
26.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开幕式上庄严升旗震撼全场,奏响的国歌是在民族危亡关头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作用,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A.聂耳 B.田汉 C.李叔同 D.赵树理
27.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由聂耳作曲的一首歌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它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曲是( )
A.《松花江上》 B.《义勇军进行曲》
C.《毕业歌》 D.《黄河大合唱》
28.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抗日救亡 D.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
29.1938年5月,“孩子剧团”在汉口举行的为期3天的公演中,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救国军歌》《打回老家去》等曲目,表演了《捉汉奸》《仁丹胡子》《帮助咱们的游击队》等剧目。据此可知当时( )
A.文娱生活丰富多彩 B.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C.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D.反对内战渴望和平
30.以下歌曲按创作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松花江上》②《黄河大合唱》③歌剧《白毛女》④《国民革命歌》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二、综合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向美国和欧洲分批派遣留学生,总计200余人,其中已知最大的16岁,最小的10岁。从籍贯看,广东84人,江苏21人,浙江8人,安徽4人,福建2人,山东1人。留学生侧重学习军事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多数人回国后凭借西学专长,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和任用。
——摘编自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
材料二:洋务运动兴起后,地方督抚要员在操办洋务事宜的过程中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他们急需大量的新型人才,这些人是科举制度和旧式书院所无法培养造就的。不过,清政府深知模仿西方的学堂仍有许多不足,加之这些学堂聘请洋教习的费用较大,留学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另外,开明官吏对留学的支持和清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了《蒲安臣条约》,为中国学生赴美提供了条约依据,也是促使晚清留学教育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摘编自岳秀银《清后期公费留学生初探》
材料三:清末留学生不仅是革命思想的最早接受者和实践者,也是近代中国启蒙思想的传播者。
——摘编自杨洁《清末留学生如何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
(1)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70、80年代派遣留学生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原因。
(3)据材料三,从“革命思想的最早接受者和实践者”“启蒙思想的传播者”中任选一个,对清末留学生进行简要说明。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它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准备设立天学、地学、道学、政学、文学、武学、农学、工学、商学、医学十科。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下来,并附设有中小学,不过规模非常有限。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停办。1902年复校,增设预备科及速成科等。1903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医学实业馆。1905年又设政法、文学、格致、工科四科。到1910年已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清末的教育宗旨是传统的“忠君”“尊孔”。民国元年所公布的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民国元年公布“民主学制”即“壬子学制”。此外,在教育立法机构的建立、义务教育立法等方面也有重大的变革。
——摘编自秦凌《民国时期教育立法研究(1912-1949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师大学堂的历史地位及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年的教育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教育改革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申报》数据库的部分新闻。
① 1895年5月7日 以堂堂中国,土地之广,军饷之充,人民之众,以视日本区区一岛国……相持既久,兵饷俱穷,俯首请成当出于日本
② 19世纪末 谭嗣同到袁世凯住处,拿出光绪皇帝的密谕,命令袁迅速举兵,袁回天津向荣禄告密筹商绞杀谭嗣同等人
③ 1937年12月14日 因上海沦陷,本报宣布停刊
材料二 近代中国报刊以大量史料批判封建糟粕,以传播“新观念”为主要内容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时务报》曾多次刊登呼吁男女平等的文章,通过思想宣传与舆论造势服务于女性解放斗争,主要表现在“戒缠足”与“兴女学”两个方面。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论不变法之害》一文,就国家封闭、群众思想禁锢的现实困境进行尖锐指责,并呼吁采取办学堂、废科举、广开学会等措施。这种“兴人才”的主张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摘编自刘景泰《近代中国报刊事业的发展演变探析》
材料三 报刊媒体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演变的轨迹,折射出清晰而独特的近代中国社会。
——摘编自侯杰、刘文慧《报刊媒体与近代中国社会》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申报》报道的新闻对应的两个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概括报刊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3)针对材料三的观点,请选取相关史实一例并加以说明。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成熟于唐宋,一直紧紧伴随着中华文明史,到1905年废除。它打破了身份限制,使得人才选拔范国覆盖到社会基层,为国家提供了更加广泛的选才范国,奠定了稳定、持续的人才基础。在科举制存在的一千三百多年中,共选拔出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举人。到19世纪中叶以后,深陷“八股”泥潭的科举制度,窒息了选才育才的活力和功能,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解扬《评价科举制度应坚持两分法》
(1)根据材料,指出创立科举制的朝代。
(2)历历同学认为,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同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洋务大臣们领力供办各种新式学堂。这些学堂被称为“洋务学堂”,大致分为三类:方言学堂、技术学堂、军事学堂,均为专料学较性质。
材料二 京师大学堂创建于1898年戊戌维新运动之中,是我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具有双重职能,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
(1)材料一中新式学堂主要培养哪方面人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师大学堂的办学目的。
(3)综上所述,谈谈你认为应如何办学。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报纸因其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可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申报》。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它刊载新闻、评论、广告等内容。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B项正确;《大公报》宣传变法维新、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外来侵略,排除A项;《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排除C项;《国闻报》是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可知,说明当时知识分子通过办报来传播言论和思想主张,以达到促进社会觉醒的目的,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报纸出现推动近代新式教育发展,排除A项;“唯一来源”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电影传入中国对报纸发行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72年4月30日,中国第一张近代报纸《申报》在上海创刊,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A项正确;《国闻报》《国闻报》于1897年10月26日在天津创刊,戊戌变法后遭清政府查办,1898年12月被迫停刊,不符题意,排除B项;《新青年》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不符题意,排除C项;《劳动者》在1920年10月3日在广州创刊,1921年1月停刊,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12年”“光复神圣之女权”可知《女界报》注重提升女权,结合所学可知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因此在四川地区女性权利上升,说明了平等自由的思想逐渐传播,B项正确;题干并未将四川报刊与全国其他地区报刊对比,排除A项;题干侧重四川地区平等自由思想的传播,未涉及民众读报风尚盛行,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四川的社会生活水平,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根据题干“在画报中获得了许多科学知识”可得出该刊物传播了科学知识,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儿童画报有许多科学常识,没有体现否定了传统文化,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信息可以得知画报成为学校教材,排除C项;材料主要反映画报传播科学知识,没有提及革命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申报》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百科全书”,是中国近代刊行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根据材料内容“在辛亥革命期间,《申报》几乎是一边倒地赞场革命,支持南京临时政府。”“1914年,凸现袁世凯对共和民主的大肆践踏,字里行间充溢着警惕、失望之情。1915年,更是一再地揭示袁世凯帝制的不得人心,并大胆地预言其身败名裂的结局。”可知,这表明《申报》在当时宣传和捍卫了民主思想,B项正确;《申报》登载的内容有:新闻、评论、广告,“专门报道政治新闻”与《申报》刊载内容不符,业余题意不符,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机关报是《民报》,排除C项;《申报》创刊于1872年年,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A项正确;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同文馆对于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起了一定的作用,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三联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出版中外人文科学著译、高品位文化类读物,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1921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在上海创办人民出版社,由中央局分管宣传工作的李达负责,组织马克思、列宁著作的出版,这是党创办的第一个出版机构,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商务印书馆创办以后,编辑出版了一批新式教科书,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的学术著作,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可知,商务印书馆出版新式教科书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发展,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的学术著作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B项正确;从材料反映的出版教科书与翻译西方学术著作不能说明商务印书馆成为近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排除A项;材料没有比较,也没有说明商务印书馆的成立时间,不能得出是中国印刷业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排除C项;商务印书馆是文化出版机构,不能体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根据材料“我启蒙的第一本书,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线装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我的第一本小说集《超人》(一九二〇年)和第一本诗集《繁星》(一九二三年)也都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可知,商务印书馆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商务印书馆传播先进文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商务印书馆使平等观念逐渐取代 传统等级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指的是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A项正确;三联书店创办于1932年,不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排除B项;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是创办于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期间的新式学堂,不属于文化出版机构,排除C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天津的《大公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通过对题干图片的识读,我们可以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C项正确;《申报》《大公报》、商务印书馆、创办于延安的新华书店属于近代新闻出版业,不是近代新式教育,排除A项;“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在题干图片中未有体现,排除B项;“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成就”在题干图片中未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A项正确;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由此可知,《新青年》杂志社出现的时间晚于商务印书馆,排除B项;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生活书店成立于1932年,因此,中华书局、生活书店出现的时间也晚于商务印书馆,排除C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根据材料“设进士科”“创殿试”“废除”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武则天创立殿试、武举,亲自面试考生;1905年,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因此,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C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设立的,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与武举、殿试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根据所学解读图表内容可知,相比于1904年,1909年的新式学堂总数和学生总数都迅速增加,这是因为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了科举制,促进了新式教育的发展,A项正确;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双百”方针指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于1956年,均与图表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5.D
【详解】据题干“京师大学堂招收的第一批速成科学生期满毕业。在毕业典礼上,在总监督的率领下分别向‘万岁牌’和‘圣人位’行三跪九叩之礼。”可知,京师大学堂的学生仍然受到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而跪拜“万岁牌”和“圣人位”。体现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仍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D项正确;学生跪拜“万岁牌”和“圣人位”并不能决定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排除A项;学生跪拜“万岁牌”和“圣人位”并不能促进思想的解放,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6.A
【详解】据材料“考试内容包括:史论;西方政治、法律、外交、经济;以及《周礼》《四书》《五经》”可知,清末科举考试中加入了西方学说的相关内容,从侧面反映出传统科举考试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A项正确;“清政府开始全面学习西方的教育体系”表述有误,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西方思想在当时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儒家思想的地位被民主科学思想撼动”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7.B
【详解】根据题干图示“中国新式学校数量”知,1902 年共有近代学堂35787所,1912年增至82272所,中国新式学校数量大增,促成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1905年科举制的废除,推动了1902 至1912年间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B项正确;1901 年的清朝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救亡图存”的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90年代,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西方思想的广泛传播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排除D项。故选B项。
18.D
【详解】依据材料“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分析可知,陶行知认为需要通过劳动来教育学生,“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从事调查、见习、实习等活动”属于劳动教育,D项正确;ABC项都不属于劳动教育,排除ABC项。故选D项。
19.C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愚公移山》是现代绘画大师徐悲鸿的绘画作品,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义勇军进行曲》是由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声乐套曲,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0.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文艺创作十分活跃。戏剧作品《屈原》的作者。”可知,1942年1月,郭沫若在重庆完成历史剧《屈原》,话剧《屈原》取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写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D项正确;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 ,《龙须沟》,排除A项;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排除B项; 夏衍是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 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著作有《心防》《法西斯细菌》。话剧剧本有《秋瑾传》《上海屋檐下》,排除C项。故选D项。
21.C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出现“《天国春秋》《屈原》《法西斯细菌》等作品”其目的在于弘扬爱国精神,致力抗日救亡,未反映国共合作共赢,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抗日战争时期的这些作品都高弘扬爱国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抗日战争时期的这些作品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斗争,反映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抗日战争时期的这些作品弘扬了爱国精神,抨击了国民党的消极抗日,D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2.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狂人日记》 是鲁迅的代表作品,A项搭配不正确,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愚公移山》是徐悲鸿的代表作品,极具现实意义,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声乐套曲,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23.C
【详解】历史叙述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彩,而历史评价则是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鲁迅的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是对某一历史人物的看法,C项正确;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属于历史叙述,排除A项;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属于历史叙述,排除B项;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属于历史叙述,排除D项。故选C项。
24.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B项正确;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的,排除A项;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排除C项;《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作曲的,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排除D项。故选B项。
25.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40年徐悲鸿创作鸿篇巨制《愚公移山》,借寓言故事表达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1945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作题为《愚公移山》的报告。毛主席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比作两座大山,以愚公自称,表示我党坚决反帝国反封建的决心,综上所述,二者都是以“愚公精神”号召人们团结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C项正确;题干徐悲鸿画作、《愚公移山》报告都与“民主选举”、“争取美苏支援”、“开辟致富道路”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26.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所以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聂耳,A项正确;田汉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排除B项;李叔同与《义勇军进行曲》无关,排除C项;赵树理创作了著名文艺作品《小二黑结婚》,排除D项。故选A项。
27.B
【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它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B项正确; 《松花江上》是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毕业歌》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三首歌都不是我国国歌,排除ACD项。故选B项。
28.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革命文艺蓬勃发展,在抗日救亡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名曲,谱写了时代最强音。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C项正确;《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原名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1939年4月13日在延安首演,歌曲慷慨激昂,在中国抗日战争时起到鼓舞作用。“打倒列强,除军阀”是1926—1928年北伐战争时期的口号。1927年8月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由此可知,《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不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也不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排除AB项;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这与《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诞生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9.C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义勇军进行曲》《救国军歌》《打回老家去》等曲目,表演了《捉汉奸》《仁丹胡子》《帮助咱们的游击队》等剧目”可知,这些均体现抗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5月广泛公演,体现出抗日救亡运动高涨,C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的剧目主要是为抗日服务,不能体现文娱生活丰富多彩,排除A项;建立民国是在1912年,排除B项;反对内战渴望和平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30.C
【详解】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人民音乐家张寒晖创作了《松花江上》;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冼星海在延安创作了《黄河大合唱》;解放战争时期,大型歌剧《白毛女》影响很大;《国民革命歌》由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邝墉所作,在1926年7月1日发布,后被定为黄埔军校校歌。根据以上所述并结合题意可知,这四首歌曲按创作时间先后排序为④①②③,C项正确;ABD关于歌曲创作时间先后的排序,都不对,排除ABD项。故选C项。
31.(1)特点:主要派往欧美国家,留学生主要来自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留学生侧重学习军事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
(2)原因:洋务运动急需大量的新型人才,科举制度和旧式书院无法培养,开明官吏对留学的支持,清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的《蒲安臣条约》为中国学生赴美提供了条约依据。
(3)说明:选择“启蒙思想的传播者”:清末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国家学习,目的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但留学生在欧美国家接受军事教育的同时,也接触了西方的民主思想,对留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留学生接受了西方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留学生回国后,宣传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成为了启蒙思想的传播者。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向美国和欧洲分批派遣留学生,总计200余人,其中已知最大的16岁,最小的10岁。从籍贯看,广东84人,江苏21人,浙江8人,安徽4人,福建2人,山东1人。留学生侧重学习军事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多数人回国后凭借西学专长,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和任用”可知,19世纪70、80年代派遣留学生的特点有主要派往欧美国家,留学生主要来自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留学生侧重学习军事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
(2)原因:根据材料二“洋务运动兴起后,地方督抚要员在操办洋务事宜的过程中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他们急需大量的新型人才,这些人是科举制度和旧式书院所无法培养造就的。不过,清政府深知模仿西方的学堂仍有许多不足,加之这些学堂聘请洋教习的费用较大,留学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另外,开明官吏对留学的支持和清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了《蒲安臣条约》,为中国学生赴美提供了条约依据,也是促使晚清留学教育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可知,这一时期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原因有洋务运动急需大量的新型人才,科举制度和旧式书院无法培养,开明官吏对留学的支持,清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的《蒲安臣条约》为中国学生赴美提供了条约依据。
(3)说明:根据材料三,选择“启蒙思想的传播者”。清末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国家学习,目的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但留学生在欧美国家接受军事教育的同时,也接触了西方的民主思想,对留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留学生接受了西方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留学生回国后,宣传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成为了启蒙思想的传播者。
32.(1)历史地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特点:在继承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上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和近代科学文化;课程丰富,专业较多;办学历程曲折坎坷。(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2)教育宗旨;学制;立法机构;教育立法。(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3)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改进,制度的变革,等等。(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准备设立天学、地学、道学、政学、文学、武学、农学、工学、商学、医学十科。”可以归纳出京师大学堂的特点有:在继承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上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和近代科学文化;根据“1902年复校,增设预备科及速成科等。1903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医学实业馆。1905年又设政法、文学、格致、工科四科。到1910年已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可以归纳出京师大学堂的特点有:课程丰富,专业较多;根据“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下来,并附设有中小学,不过规模非常有限。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停办。1902年复校,增设预备科及速成科等。”可以归纳出京师大学堂的特点有:办学历程曲折坎坷。
(2)根据材料二“清末的教育宗旨是传统的‘忠君’‘尊孔’。民国元年所公布的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可知,民国初年的教育在教育宗旨上发生了变化;根据“民国元年公布‘民主学制’即‘壬子学制’”可知,民国初年的教育在学制上发生了变化;根据“在教育立法机构的建立、义务教育立法等方面也有重大的变革。”可知,民国初年的教育在立法机构、教育立法上发生了变化。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综合上述材料,我认为影响教育改革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的发展的程度;技术是否改进;制度的变革等。
33.(1)事件:①:甲午中日战争;②:戊戌变法;③:抗日战争。
(2)作用:批判封建糟粕,促进民众思想解放;呼吁男女平等,支持女性解放;宣传人才强国思想等。
(3)示例:
史实:《时务报》传播维新思想。
说明:《时务报》号召变法图强,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促进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详解】(1)事件:根据所学分析材料一可知,从“1895年”“视日本区区一岛国”等内容,结合所学可知,《申报》的这篇报道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从“谭嗣同”“袁世凯”“光绪皇帝”等内容,结合所学可知,《申报》的这篇报道与戊戌变法有关;从“1937年12月”“上海沦陷”等内容,结合所学可知,《申报》的这篇报道与抗日战争有关。因此《申报》报道的新闻对应的历史事件为“①:甲午中日战争;②:戊戌变法;③:抗日战争”,从中选取两个作答即可。
(2)作用:根据材料二中的“以大量史料批判封建糟粕……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可知,近代报刊批判封建糟粕,促进了民众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刊登呼吁男女平等的文章……服务于女性解放斗争”可知,近代报刊呼吁男女平等,通过思想宣传与舆论造势支持女性解放;从“呼吁采取办学堂、废科举、广开学会等措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可知,近代报刊通过发表文章宣传了人才强国思想。
(3)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按照要求选取相关史实并加以说明即可。根据材料二中的“在《时务报》上发表了《论不变法之害》”的内容,可以选取“《时务报》传播维新思想”这一史实。在说明时,可以从《时务报》的内容——号召变法图强,产生的影响——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促进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等方面入手进行说明,印证材料三中“报刊媒体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观点。
34.(1)隋朝。
(2)【答案一】
判断:同意。
理由:隋炀帝时,创立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所以,我同意历历同学的观点。(答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即可)
【答案二】
判断:不同意
理由:隋朝创立的科举制虽有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但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试的作答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实行八股取士,脱离实际,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扼杀了知识分子的创新意识。所以,我不同意历历同学的观点。(答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即可)
【答案三】
判断:不同意
理由: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试的作答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实行八股取士,脱离实际,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扼杀了知识分子的创新意识,应一分为二的看待科举制。
【详解】(1)根据材料“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成熟于唐宋,一直紧紧伴随着中华文明史,到1905年废除。”得出创立科举制的朝代是隋朝。
(2)判断:如果同意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理由可结合科举制的积极意义进行分析,如隋炀帝时,创立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所以,我同意历历同学的观点。
如果不同意,从科举制的消极意义或者从科举制的两面性着手,如隋朝创立的科举制虽有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但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试的作答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实行八股取士,脱离实际,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扼杀了知识分子的创新意识。所以,我不同意历历同学的观点。或者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试的作答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实行八股取士,脱离实际,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扼杀了知识分子的创新意识,应一分为二的看待科举制。
35.(1)翻译、科技、军事等。(任写两点即可)
(2)指导教育发展,培养维新变法人才、培养实用人才。
(3)办学应为社会发展服务;学校应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任意一点,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方言学堂、技术学堂、军事学堂,均为专料学较性质”可知,这体现的是翻译、科技、军事,三个方面。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具有双重职能,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可知,它是为了指导教育发展,培养维新变法人才,培养实用人才。
(3)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办学,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办学应为社会发展服务,学校应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