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镇2014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小河镇2014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20 18:2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河镇2014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
期中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前扑后继中国梦;厉精图治华夏情。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只要你有才,请到襄阳来。”求贤若渴情更切,掷地有声萦( )耳畔( )。近日各大媒体竞相报道襄阳面向全国一次性公选20名县级干部的消息,充分显示了襄阳的用才雅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B.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C.雅安市芦山县地震发生后,许多青年志愿者纷纷奔赴灾区,我市的医务工作者也蠢蠢欲动。
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B.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C.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D.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5.选出下面几句相关联的话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 )(2分)
①一个错别字 ② 对于常人而言这也许真是一件小事 ③ 但反映出来的却是一种态度 ④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小事 ⑤ 但对一位公众人物而言⑥折射出的却是底蕴与修养的缺失。
A.①②⑤⑥④③ B.①④③②⑤⑥ C.②①④⑤⑥③ D.①②③⑤④⑥
6.《五猖会》被收录在 (作者)的 集《 》中,这部文集作者回忆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课文《 》就是作者对儿时保姆的回忆。(2分)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少壮不努力, 。(2)树树皆秋色, 。
(3) ,波撼岳阳城。(4) ,遥隔楚云端。
(5)《石壕吏》中用对比手法写出差吏的残酷和老妇的悲苦的诗句是: ,

(6)《望岳》的名句“ , ”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了作者兼济天下的抱负和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毛泽东曾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了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2014年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在中考总成绩中占30分。小明说,等考完了体育我就不再锻炼了,你认为呢?假如你是小明的同学,你将如何说服小明坚持锻炼呢?(2分)
.
9.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8分)
【拟写标语】芦山地震发生后,学校组织“我为灾区儿童献爱心”的捐助活动,同学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有的捐钱,有的捐物,都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并希望灾区儿童能感受到心连心的温暖,微笑着迎接祖国美好的明天,以下是学生会主席为本次活动拟出的宣传标语的上句,请你根据画线文字拟出下句。(2分)
上句:伸出援手,手拉手战胜困难;下句: 。
【栏目设计】班级要办一期“奉献爱心,你我传递”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仿照栏目示例,再给黑板报设计两个栏目。(2分)
栏目示例:爱的故事我来讲;
栏目设计一: ;栏目设计二: 。
【材料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襄阳区杨忠共从1979年开始用捡破烂、卖棉花糖攒下来的钱,持续捐助贫困生。据当地教育部门粗略统计:34年来,受他捐助的学校有20多所,金额达10多万元。杨忠共说,能把爱心奉献给孩子们,是自己最大的快乐。
材料二:颜拥军是名爱心公益志愿者,他投资近300万元创办襄阳展颜特殊教育学校,接纳自闭症以及其他智障儿童。他说,尽管每年都还贴钱,但看到有孩子顺利转入普通学校,看到孩子们每天都有进步,自己能为这些孩子奉献点爱心,就觉得很满足,很快乐。
探究结果: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唐诗《春望》,完成10—11题。(4分)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前四句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
。(2分)
11.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你认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出淤泥而不染 ( ) (2) 待到山花烂漫时( )
1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
14、【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2分)
15、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2分)
答:
16、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分)
答:
(三)阅读记叙文《 爱 的 回 音 壁 》,完成17-21题。(13分)
爱 的 回 音 壁
毕淑敏
(1)现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只有一个孩子,关爱之心,大概达到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家的感情像个苹果,姐妹兄弟多了,就会分成好几瓣。若是千亩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独步天下了。
(2)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物有所值,感到莫大幸福?我好奇地问过。孩子们撇嘴说:“不,没觉着谁爱我们。”
(3)我大惊,循循善诱道,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们啊……
(4)孩子们很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谁让他们当了爸爸妈妈呢?也不能白当啊,他们应该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这难道就是爱吗?爱也太平常了!”
(5)我震住了。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族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6)可是,你怎让由你一手哺育长大的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呢?从他眼睛接受第一缕光线时,已被无微不至的呵护包绕,早已对关照体贴熟视无睹。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当某种物质过于浓烈时,感觉迅速迟钝麻痹。
(7)如果把爱定位于关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看顾渐次减少,孩子就会抱怨爱的衰减。“爱就是照料”这个简陋的命题,把许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领入误区。
(8)寒霜陡降也能使人感悟幸福,比如父母离异或是早逝。但它是灾变的副产品,带着天力人力难违的僵冷。孩子虽然在追忆中,明白了什么是被爱,那却是一间正常人家不愿走进的课堂。
(9)孩子降生人间,原应一手承接爱的乳汁,一手播洒爱的甘霖,爱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账簿。可惜从一开始,成人就间不容发地倾注了所有爱的储备,劈头盖脑砸下,把孩子的一只手塞得太满。全是收入,没有支出,爱沉淀着,淤积着,从神奇化为腐朽,反让孩子成了无法感知爱意的精神残疾。
(10)我又问一群孩子,那你们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呢?
(11)没指望得到像样的回答。一个成人界都争执不休的问题,孩子能懂多少?比如你问一位热恋中的女人,何时感觉被男友所爱?回答一定光怪陆离。
(12)没想到孩子的答案晴朗坚定。
(13)“我帮妈妈买醋来着。她看我没打了瓶子,也没洒了醋,就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特高兴,从那会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翘翘辫女孩说。
(14)“我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因为我们刚在幼儿园里学了一首歌,词里说的是给妈妈倒水,可我妈还没回来呢,我就先给我爸倒了。我爸只说了一句,好儿子……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光头小男孩说。
(15) “我给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要是别人,她才不让呢,马上就得揪下来。可我插的,她一直戴着,见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最爱我了……”另一个女孩说。
(16)我大大地惊异了。讶然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铁的逻辑。更感动他们谈论时的郑重神气和结论的斩钉截铁。爱与被爱高度简化了,统一了。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注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的爱意。在尝试给予的同时,他们懂得了什么是接受。爱是一面辽阔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爱意反复回响着,折射着,变成巨大的轰鸣。当付出的爱被隆重地接受并珍藏时,孩子终于强烈地感觉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
(17)被太多的爱压得麻木,腾不出左手的孩子,只得用右手,完成给予和领悟爱的双重任务。
(18)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 。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不要抱怨孩子天生无爱,爱与被爱是铁杵成针百年树人的本领,就像走路一样,需反复练习,才会举步如飞。
(19)如果把孩子在无边无际的爱里泡得口眼翻白,早早剥夺了他感知爱的能力,育出一个爱的低能儿,即使不算弥天大错,也是成人权力的滥施,或许要遭天谴的。
(20)在爱中领略被爱,会有加倍的丰收。孩子渐渐长大,一个爱自己爱世界爱人类也爱自然的青年,便喷薄欲出了。
17.作者在第⑦段中说“这个简单的命题,把许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领入误区”,句中的“误区”具体指什么?(2分)
18.作者通过具体转述三个孩子对于“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的回答,想说明什么问题?(3分)
19.“爱是一面宽阔光滑的回音壁”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0.你作者想给天下父母提一个怎样的建议?请将建议填写在文中18段空白处。(2分)
21.结合全文来,请你谈谈大人们怎样才能使孩子富有爱心,懂得关爱。(3分)
(三)阅读记叙文《杀手锏》,完成22-26题。(13分)
在实验中学教毕业班的老师,人人都有自己的杀手锏。正因为这样,才任教两三年的姚老师,就调到毕业班任课并兼班主任。
这天,全市的语文老师都来听姚老师的公开课。上课时同学们反应热烈,积极参与,一个个踊跃发言,气氛十分活跃,可以说是一节非常成功的示范课。但是,就在这时,姚老师发现我们班的王小路正低着头往抽屉里看什么,看得很专心,一时间似乎把这节语文课都忘了。于是,她沉着地点名:“王小路,请你站起来。”
王小路毫不在乎地站起来,手中竟然还拿着一本本子,那分明是一本代数作业本。
姚老师说:“小路,你对老师这一节课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我们都很惊讶,一般的老师是不会这样问的,这好像在暗示学生来挑老师的毛病。小路要是真说对你的课不满意,你不是给自己制造麻烦吗?
王小路看看四周,低下头不说话。
“没关系,大胆说出来,只要你讲真心话,其它一切都无所谓。”
“我对这一节课非常满意,姚老师。”
姚老师感到意外:“那你上课怎么还做小动作呢?”
王小路说:“我没有做小动作,我是在做数学作业。”说完还扬了扬数学作业本。
“为什么要在语文课上做数学作业呢?”姚老师问。
“老师,我不是每节语文课都做数学作业的。这一次我做数学作业,是因为昨天上数学课我妈有病,我请假耽搁了。”
姚老师想了想,让王小路到讲台上,给了他两段粉笔,说:“你左手在黑板上画个方框,右手在黑板上画个圆形。注意,两只手要同时动作——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听课的老师发出了细微的议论声。我们发现本校校长、教导主任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王小路走到黑板前,两只手同时动作,一手画方,一手画圆,居然同时画完,没有一点破绽!我们都睁大眼睛,一会儿看看王小路,一会儿看看姚老师。在下边听课的老师也发出了窃窃私语声。
姚老师灿烂地笑了。她说:“小路,那么你是说,这节语文课你也完全掌握了?”
王小路站了起来,他把这节课的时代背景、重点词语、佳句赏析、意境感悟都说了一遍,简练而又全面。
姚老师得意地走下讲台,来到王小路的课桌前,拉着他的手高兴地说:“好,好!小路,你有特殊的才能!对你就应该用特殊的教学方法。同学们,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具有某种才能,一定要珍惜,千万不要放过!但是,如果你不能一手画圆一手画方,那么,还是要专心致志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2.读完全文,请你说说姚老师的杀手锏是什么?(3分)
23.文章以“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结束,请说说“热烈的掌声”所包含的具体意思是什么?(2分)
24. “王小路看看四周,低下头不说话”,请你揣摩当时王小路的心理。(3分)
25.批注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请仿照示例,结合上下文给下边的语句做批注。(2分)
示例:说完还扬了扬数学作业本。批注:细节描写,“扬了扬”表明他未说谎。
姚老师灿烂地笑了。批注:
26.读了本文,你一定会喜欢姚老师的,请你谈谈对她的评价。(3)
四、写作与表达(30分)
2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30分)
题一:跨入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多么精彩!请以“生活因____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一( ) 题二( )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1.“扑”改为“仆”;“厉”改为“励”。(改正确一字0.5分,书写1分,共2分。)
2.yíng pàn 3. C 4. B 5.B
6.鲁迅 散文《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
7略
8.要求语言委婉得体,说服小明,让其明白锻炼身体的真正意义
9. 【答案】1.①献出爱心,心连心笑迎明天。②献出爱心,心连心迎接明天。2.示例:①爱的诗词我来吟 ②爱的名言我来说 ③爱的誓言我来写 ④爱的建议我来提 3.①帮助他人,快乐(幸福)自己。②献给别人爱心的同时,自己也享受了助人的快乐。③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10. 望 草木花鸟 11. 抒发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12二、答案;
1.(1)沾染;污染(2)等待;等
2.莲,是花中的君子。
3.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
4.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5、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示例2: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示例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爱的回音壁》17.①大人们把爱定位于关怀。(认为关怀照料就是爱)②孩子们认为大人对自己的关爱是理所应当。(孩子们在关怀种感受不到爱)
18.①说明孩子渴望大人们给他们懂得爱、付出爱、感受爱的机会。(或:“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重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的爱意”)②孩子们缺少爱、不懂得爱的责任在大人。
19.含义:爱不仅仅是接受,也是需要付出的。(1分)
作用:照应题目,(1分)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的孩子们应该学会爱、懂得爱的呼唤和期望。(1分)
20.一定要让他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学会爱你和爱别人。
21.①成人要有意识地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让孩子有爱的支出。感到自己是被他人需要的。②成人应接受并珍藏孩子的爱意,注重并强调爱的价值,孩子就会感到深深的爱意。③应在生活中尽早培养孩子的爱心,并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杀手锏》22.高超的教学艺术和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特殊才能。(3分)
23.热烈的掌声是对姚老师课堂教学成功的充分肯定。(2分)
24.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我都完全学会(掌握)了,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去听你的课?(3分)
25.神态描写,“灿烂”写出了姚老师满意的表情和心底的喜悦。(2分)
26.姚老师知识丰富,教学本领过硬,热爱(关心)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才能。(3分)
PAGE
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