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05 11:0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亚洲下列区域与其自然景观搭配正确的是( )
A.阿拉伯半岛—热带雨林景观 B.地中海沿岸—常绿硬叶林景观
C.北冰洋沿岸—温带草原景观 D.青藏高原—热带沙漠景观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读某地气温和降水的统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月气温为5℃,降水量为60毫米 B.7月气温为25℃,降水量约为10毫米
C.高温期和多雨期是同一季节 D.位于北半球
3.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全年高温多雨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D.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不同气候区,自然景观差异很大。下列自然景观拍摄于寒带冰原气候区的是( )
A. B.
C. D.
5.羚羊在奔跑,大象在散步,长颈鹿伸着长长的脖子在吃树梢上的嫩枝,地面上还有成群的斑马和凶猛的狮子,这描写的是( )
A.非洲热带草原景观 B.非洲热带雨林景观
C.中东热带沙漠景观 D.澳大利亚热带雨林景观
6.有人将热带雨林比喻为“蓄水海绵”,反映了热带雨林能够( )
A.净化空气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 D.提供药材
7.读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关于图中四种气候类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法国西部属于丙气候类型 B.甲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黔东南州属于丁气候类型,雨热同期 D.乙气候类型冬季炎热干燥,夏季温和多雨
8.下列有关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地理要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分布有古老独特的动物 B.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都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9.读四种气候类型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气候全年少雨,乙气候夏季多雨,丙气候冬季多雨
B.甲气候在澳大利亚分布广,丁气候在美国分布广
C.乙、丙两种气候在欧洲西部都有分布
D.丁气候生长的植被有利于调节全球气候
10.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点是(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
C.常年皆夏
D.全年温和多雨
11.撒哈拉以南非洲,赤道附近大陆西岸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大陆东岸形成热带草原气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半球位置
12.撒哈拉以南非洲,赤道附近大陆西岸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大陆东岸形成热带草原气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半球位置
13.南美洲热带地区许多国家将大城市建在高山、高原上,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处,视野通透开阔 B.高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C.海拔高处,气候比较凉爽 D.高处地势险峻,利于安全
14.古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 )
A.相同地点,海拔越高温度越低
B.相同地点,海拔越高温度越高
C.相同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下降6℃
D.相同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升高6℃
15.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也越高
B.由赤道向两极地区气温逐渐降低
C.同纬度地区,沿海地区气温高,内陆地区气温低
D.同纬度地区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没有差别
16.读漫画,针对漫画中的问题,人类应采取的措施( )
A.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B.大量焚烧玉米秸秆获得草木灰肥料
C.出行工具尽量选择私家车 D.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煤、石油等传统能源
17.习近平主席在世界气候大会上提出,中国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目前主要是与使用煤、石油等有关)与年度二氧化碳吸收固定总量(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在这一过程中,提倡中学生做到( )
①垃圾分类,少用塑料袋②积极参与体育活动③绿色出行④植树种草,绿化环境⑤多使用一次性碗筷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18.下列活动,与地理知识无关的是( )
A.发展农业生产 B.兴建工厂 C.外出旅行 D.做核酸检测
19.有科学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对俄罗斯未来的农业发展是有利的。其理由是( )
A.全球气候变暖,可增加俄罗斯较高纬度地区的热量,农作物种植面积将扩大
B.全球气候变暖,可增加俄罗斯较高纬度地区的蒸发量,农作物产量将增加
C.全球气候变暖,可增加俄罗斯较高纬度地区的土壤肥力,农作物生长迅速加快
D.全球气候变暖,可增加俄罗斯较高纬度地区的降水量,改善农业生产的灌溉条件
20.可再生资源助力乡村能源变革是“十四五”规划的一项重要使命。其中“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有效统筹了乡村屋顶资源、村集体集中场地开展分布式光伏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该行动有利于( )
①提高土地利用率②彻底解决能源紧张问题③改善空气质量④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解答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孟加拉国留学生陶天十分喜欢雪,但她的家乡从不下雪。作为一名环保志愿者,她非常关注当地与全球气候变化。读孟加拉国略图和气候直方图。

(1)从纬度位置和地形两方面解释陶天的家乡下雪概率极低的原因。
(2)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分析恒河对孟加拉国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3)全球气候变暖会给陶天的祖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为什么?
22.2013年的8月8号,中远集团“永盛”轮从大连港出发,沿途破冰雨、迎寒风、冲激流,试水北极航道成功到达欧洲。图示意北极航道和传统航道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传统航道路线经过① 运河,该运河缩短了印度洋到大西洋的航程。
(2)北极航道经② 海峡后进入 洋海域。8月,该洋气温较 ,白昼较 ,有利于航行。
(3)相对于北极航道,传统航道的优势在 。
(4)过去几乎完全封冻的北冰洋现在开辟出了航道,这与 (气候问题)有关。请提出你对缓解该气候问题的合理建议 。
23.读南、北美洲轮廓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字母A是 山脉,C河主要流经的国家 ,下列四个图能反映北美洲地形分布特点的是 。
(2)填出图乙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河流⑥ ;平原①
(3)南美洲高原②处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当湖南省衡阳市7月18日生地会考时该高原处于 (湿季/干季)
(4)F为美国的海外州阿拉斯加州,该州的希什马廖夫岛有一个小镇,随着希什马廖夫岛永久冻土慢慢融化,这个小镇也在加速消失,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 ,请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有利建议 。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提到,若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1.5摄氏度,地球上70%-90%的珊瑚将消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也指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全球99%以上的珊瑚将消失。
材料二亚马孙热带雨林茂密繁盛,占全球森林面积的20%,这片世界绿地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持多样生物、制造大量的氧气,由此被誉为“地球之肺”。
(1)材料一中反应的环境问题是 。
(2)材料二中雨林的现状破坏严重,其哪一功能的损坏导致了材料一中提到的环境问题的发生。
25.雾霾天气已经引起人们极大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月13日,北京市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雾霾橙色预警,部分地区PM2.5实时浓度一度超过900微克/立方米。
材料二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其次是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第三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材料三2013年1月份,北京多发雾霾,这与其天气状况密切相关,下面是中国天气网发布的天气预报(易引起雾霾的天气)。
北京天气预报(2013-01-2011:00发布)查看未来4~7天天气预报
日期 天气现象 气温 风力
21日星期一 白天 多云转晴 高温3℃ 微风
夜间 晴 低温-8℃ 微风
22日星期二 白天 晴 高温2℃ 微风
夜间 晴 低温-7℃ 微风
(1)简要说明大气中的PM2.5的危害。
(2)分析容易发生雾霾的天气特征。
(3)提高空气质量,人人有责,谈谈你在生活中为提高空气质量可以做哪些事情。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主要是热带沙漠景观,A错误;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许多树木的叶子都比较小,表面多为“蜡质层”,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这种树林被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正确;北冰洋沿岸是寒带气候,植被以 苔原景观 为主,C错误;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山地气候,雪峰连绵,D错误。故选B。
2.C 3.C
【解析】2.读图可知,1月气温为5℃,降水量为60毫米,A不符合题意;7月气温为25℃,降水量约为10毫米,B不符合题意;该地7月气温最高,10月降水最多,高温期和多雨期不是同一季节,C符合题意;7月平均气温最高,该地位于北半球,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读图可知,该地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故选C。
【点睛】气温高于20℃,特征是炎热或高温;低于0℃,特征是寒冷;在0℃到15℃之间,特征是温和。单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特征是多雨;小于50毫米,特征是干燥;50毫米左右,特征是湿润。
4.C
【详解】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是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景观,B图所示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景观,C图所示的是寒带冰原气候区的景观,D图所示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景观。故选C。
5.A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羚羊、大象、长颈鹿、斑马、狮子是热带草原所特有的典型动物,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C
【详解】有人将热带雨林比喻为“蓄水海绵”,反映了热带雨林能够涵养水源,故C正确。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是对气候的环境效益,提供药材是经济效益,排除ABD,故选C。
7.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位于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A不符合题意;读图可知,甲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B不符合题意;黔为贵州省的简称,贵州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丁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不符合题意;读图可知,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D。
8.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分布有古老独特的动物,A符合题意;澳大利亚和巴西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B不符合题意;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巴西也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C不符合题意;澳大利亚和巴西主要位于热带,都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9.D
【详解】读图可知,甲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乙夏季少雨,冬季多雨,而丙夏季多雨,A错误;乙是地中海气候,以地中海周边地区分布最广,丁是热带雨林气候,在巴西分布最广,B错误;丙是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温带的大陆东岸,在欧洲西部没有分布,C错误;丁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对全球的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肺”,D正确。故选D。
10.A
【详解】地中海沿岸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亚热带气候,A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属于温带气候,B错;常年皆夏为热带气候,C错;全年温和多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D错;故选A。
11.C
【详解】赤道附近的非洲大陆东部并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是出现热带草原气候,其原因是该地为东非高原,海拔较高,因而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故判断其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故C正确;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半球位置无关,排除ABD,故选C。
12.C
【详解】赤道附近的非洲大陆东部并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是出现热带草原气候,其原因是该地为东非高原,海拔较高,因而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故判断其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故C正确;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半球位置无关,排除ABD,故选C。
13.C
【详解】南美洲热带地区许多国家将大城市建在高山、高原上的主要原因是热带地区气候炎热,而高山、高原上海拔较高,气候比较凉爽,适合人们居住,C正确;海拔高处,视野通透开阔;高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都不是南美洲热带地区许多国家将大城市建在高山、高原上的主要原因,AB错误;高处地势险峻,不利于安全,D错误。故选C。
14.A
【详解】古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指的是山上春天来得晚,说明相同地点,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故A正确,B错误;相同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故C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
15.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纬度地区,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由赤道向两极地区气温逐渐降低,B正确;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A错误;同纬度地区,夏季沿海地区气温低,内陆地区气温高,冬季,沿海地区气温高,内陆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差别较大,C、D错误。故选B项。
16.A
【详解】读图可知,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步伐不断加快,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步伐,A正确。大量焚烧玉米秸秆获得草木灰肥料、大量使用私家车、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会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增加,加快全球气候变暖的步伐,BCD错误。故选A。
17.A
【详解】为了实现碳中和,进行垃圾分类,少用塑料袋,能够减少垃圾处理和塑料袋制作过程中的碳排放,①正确;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对于减少碳排放不会起到作用,②错误;绿色出行,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能够减少碳排放,③正确;植树种草,绿化环境能够增加对碳的吸收,④正确;多使用一次性碗筷会加大能源消耗,不利于减少碳排放,⑤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展农业生产、兴建工厂、外出旅行属于人文地理中的农业、工业及文化相关知识,而做核酸检测与地理知识无关,D符合题意。结合题意,故选D项。
19.A
【详解】全球气候变暖,可增加俄罗斯较高纬度地区的热量,农作物种植面积将扩大,A符合题意;蒸发量与农作物产量关系不大,B不符合题意;气候变暖无法改变土壤肥力,C不符合题意;气候变暖,会使得旱涝灾害更加明显,俄罗斯较高纬度地区也不例外,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C
【详解】光伏建设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缓解能源紧张问题,但不可能彻底解决能源紧张问题,故①③正确,故选C。
21.(1)孟加拉国纬度低:地势低,全年高温。
(2)当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集中,恒河来水量大,河流易泛滥淹没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
(3)会淹没沿海低地和岛屿。因为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两极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
【分析】本题以读孟加拉国略图和气候直方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孟加拉湾的位置、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会给孟加拉国带来的不利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孟加拉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纬度低气温高;位于沿海平原,地势低平,全年高温,故陶天的家乡下雪概率极低。
(2)由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当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集中在夏季,恒河来水量大,河流易泛滥会淹没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等。
(3)孟加拉国位于沿海平原,全球气候变暖会淹没沿海低地和岛屿。这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所导致的。
22.(1)苏伊士运河
(2) 白令 北冰洋 高 长
(3)全年通航;沿途经过的城市(港口)较多,有利于补给。
(4) 全球气候变暖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分析】本题以北极航道和传统航道路线示意图为材料,涉及传统航道路线和北极航道的线路、经过的海峡和运河、传统航道的优势、气候问题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①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缩短了印度洋到大西洋的航程。
(2)读图可知,北极航道经②白令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后进入北冰洋海域。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北冰洋气温较高;8月,太阳直射北半球,昼长夜短,北冰洋白昼较长,有利于航行。
(3)读图可知,相对于北极航道,传统航道的优势在于: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可以全年通航;传统航道沿途经过的城市(港口)较多,有利于补给。
(4)过去几乎完全封冻的北冰洋现在开辟出了航道,这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的加速融化,不久的将来,人们梦寐以求的北冰洋“黄金水道”有望开通。缓解全球变暖的建议:①植树造林,使森林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②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③采用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也可以提高常规能源中水能的利用比重,间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④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取长补短,共享先进经验;⑤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23.(1) 落基 美国 D
(2) 亚马孙河 亚马孙平原
(3) 热带草原 干季
(4) 全球变暖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节约能源、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分析】本题以南、北美洲轮廓略图为材料,涉及南、北美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图甲中字母A是落基山脉,字母C是主要流经美国的密西西比河,该河流注入墨西哥湾,是世界上第四长河。由图甲可以看出,北美洲地形的分布特点是地形分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与D图吻合,故选D。
(2)读图可知,图乙中河流⑥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亚马孙河;平原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马孙平原。
(3)读图可知,南美洲高原②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巴西高原,气候类型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当湖南省衡阳市7月18日生地会考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地处南半球的巴西高原处于冬季,处于干季。
(4)F为美国的海外州阿拉斯加州,该州的希什马廖夫岛有一个小镇,随着希什马廖夫岛永久冻土慢慢融化,这个小镇也在加速消失,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全球变暖。为了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改善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③节约能源,倡导低碳消费;④植树造林。
24.(1)全球变暖
(2)调节气候
【分析】本大题以全球变暖和亚马孙热带雨林等资料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环境问题和雨林破坏的危害,考查学生对资料的分析运用能力。
【详解】(1)据材料一分析可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会使珊瑚的数量减少,所以材料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还会导致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2)据材料二可知,热带雨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持多样生物、制造大量的氧气的作用,而雨林调节气候的功能损坏会导致全球变暖问题的发生。
25.(1)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交通运输;引发人体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等
(2)气温较低、风力较弱、无降水的天气
(3)减少开私家车;减少对煤炭的依赖,采用清洁能源替代;工业废气达标排放;工地设置围墙、围网防尘等
【分析】本题以雾霾天气的影响为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雾霾天气对人类的影响、空气质量的提高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根据材料“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可知,PM2.5的危害有会引发多种疾病,危害人类健康;由材料“部分地区PM2.5实时浓度一度超过900微克/立方米”可知,PM2.5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对交通等存在一定的影响。
(2)读北京未来4~7天天气预报可知,易引起雾霾的天气中风力多为微风、天气状况多为晴天无降水、且气温偏低,白天最高温度仅为3℃,故容易发生雾霾的天气特征为气温较低、风力弱、无降水的天气。
(3)根据材料“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其次是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第三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可知,要提高空气质量可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冬季对烧煤供暖的依赖,多使用新能源代替;工业生产的排放需进行达标排放;工地可设置围墙、围网防尘,降低扬尘的危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