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池子与河流
寓言: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的文学作品。
(小故事大道理)
寓言的表达形式:文言文、童话故事、诗歌……
克雷洛夫希望通过寓言达到文学和文化启蒙的作用,凭着睿智、幽默又通俗的语言,配上精彩的故事情节和带韵的诗体,他的寓言突破了道德训诫的界限,成为讽刺文学的精品,从而受到文学界和公众热烈的欢迎,广为流传的有《大炮和风帆》《剃刀》《鹰与鸡》《快乐歌声》《受宠的象》等。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默读课文:
tāo
滔滔不绝 滔天
形近字
蹈(dǎo):舞蹈、循规蹈矩。
稻(dào):水稻、稻田。
韬(tāo):韬光养晦、文韬武略。
易混字
滔(tāo):大水弥漫。用作形容词,意为水势很大,如波浪滔天。
涛(tāo):大的波浪。用作名词,指大浪或像大浪一样的东西,如惊涛骇浪。
AABC式的词语
念念不忘 津津有味 亭亭玉立
欣欣向荣 井井有条 默默无闻
词语辨析
遵循 遵照
相同点:两者都含有“照着去做,不违背”的意思。
不同点:“遵循” 强调照着指明的方向、道路前进而不偏离的意味,对象常是方向、道路、路线、方针、原则、方法、客观规律等,书面语色彩比“遵照”浓。“遵照”强调照办,如样地或如所要求地去做,对象多是上级的指示、命令、教导、决定以及方针政策等。
滚滚滔滔:连续不绝的样子。
木筏:用长木材捆扎成的木排,是一种简易的水上交通工具。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源源不断:(成语)形容接连不断。
应验:(预言、预感)和后来发生的事实相符。
词语理解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给诗歌划分层次,说说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池子享受安逸清闲的生活,不理解河流为何那么忙碌。
第二部分(第7、8自然段):写河流不顾自身安逸,为人们做贡献。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写一年年过去,河流至今长流,池子已完全枯干。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点明主旨,才能不利用就会衰退,才能被懒惰支配就会一无所为。
池子以为自己过着 的生活,十分得意,而河流 ,负载船只的生活。
文中讲了池子和河流的之间什么事情?
安逸、清闲
奔流不息
“这是怎么回事 ”
池子对她的邻居河流说道,
我什么时候看见你,
你总是滚滚滔滔!
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
池子向河流提出了什么疑问?
难道你不会疲劳?
反问句说明什么?
说明“疲劳”是池子的感觉。
“我总是看见,
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
一会儿驮着长串的木筏,
还有小划子啊小船,
简直数也数不完。
说明河流上通行船只之多。
“你几时才能抛开这样的生涯
要是换了我,说句老实话,
我可真要愁死啦!
我的命运有多好,
比起来,你我相差竟这么大!”
为河流的忙碌担心。
“啊,你在推究哲理 ”
河流回答道,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
大意:河流的回答。
反问句。写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是自然规律。
河流的话果然应验。
河流至今长流不断,
而可怜的池子却一年年淤塞,
整个让青苔铺满,
又让芦苇遮掩,
到头来完全枯干。
运用对比的写法,写出河流长流不断,而池子却完全枯干。
讨论:河流和池子的话你赞同哪一个?为什么?
赞同河流的话。
因为池子贪图安逸,最后完全枯竭;河流为人们做贡献,被人们尊敬,最后长流不息。
池子与河流
河流
池子
滚滚滔滔
数也数不完
奔流不息
清闲
无忧无虑
枯干
积极进取
本文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池子与河流的对话以及池子与河流的不同结局,告诉我们只顾贪图眼前的安逸,就会走向灭亡;锐意进取,多做贡献,就会实现人生的价值。
·引号的使用方法
引号的使用
一般来说,前后引号要成对使用,但有一种特殊情况:如果连续几个自然段引用同一个人说的话,则每个自然段开头都用一个前引号,而除了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末尾用一个后引号,前面几个自然段的末尾都不用后引号。本文第1~6小节都是池子的话,属于连续引用,所以前面五个小节都只有前引号,没有使用后引号。池子的话在第6小节结束,所以该小节使用了后引号。第7小节没有使用后引号,也是同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