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这“三家”分别是指( )
A.魏、蜀、吴 B.韩、赵、魏 C.齐、楚、秦 D.赵、魏、燕
2.李白的著名诗作《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使用了扬州的别称“广陵”,这一称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 )
A.夫差开凿邗沟 B.楚在邗城旧址建城
C.项羽建都于此 D.西汉“七国之乱”
3.周朝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卿大夫在等级序列中高于士,两者合称“大夫士”,但到战国时出现了一个新概念——“士大夫”。此后,“大夫士”逐渐演变为“士大夫”。材料所反映的社会重大变化是( )
A.禅让制的废除 B.统一趋势的加强
C.分封制的瓦解 D.教育水平的提高
4.某电视剧中的主人公出身楚国,后来成为秦国的太后,临朝数十年。请观察下面的战国七雄方位图,指出她生活的秦国和故乡楚国分别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5.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经过近300年的征战,战国初年,仅剩十几个,以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国较强。这表明战国时期( )
A.民族融合加强 B.经济迅速发展 C.统一的趋势增强 D.外交活动频繁
6.某中学刚调来一位风趣的历史老师。他在自我介绍时说:“我与战国很有缘,我的姓是战国七雄中最东边的一个国家的名称,我的名字是战国七雄中最西边的一个国家的名称。”由此推断,这位老师的姓名是( )
A.秦楚 B.赵魏 C.齐晋 D.齐秦
7.下图是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之一铜冰鉴,中间有夹层,可放冰块,是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冰酒器,是已考古发现的最早“冰箱”。它可说明( )
A.随州手工业领先世界 B.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C.商朝青铜器工艺高超 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8.《管子·地图》载:“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孙子兵法·地形篇》载:“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据此可知,当时地理知识的运用适应了( )
A.水利兴修 B.诸侯征战 C.儒学兴起 D.私学发展
9.如表反映的是战国时期部分战争的基本信息。根据表格,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战争( )
战争 魏攻秦河西之战 魏灭中山之战 秦收复河西之战
时间 公元前419~前408年 公元前408~前406年 公元前366年~前330年
A.参战兵力多 B.持续时间长
C.交战区域广 D.武器更先进
10.“战国”因战争众多、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马陵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下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标题( )
关键词: 夏商周的更替 动荡的春秋时代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2.战国时代,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学习少数民族作战方式;秦、赵等大国内的一些戎、狄族以华夏族自居。这些现象可以用来说明当时的( )
A.民族交融 B.变法改革 C.战乱频繁 D.经济发展
13.依据《史记·楚世家》的相关记载,历史教师讲述了如下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 )
起点:楚武王言“我蛮夷也”。 发展:不到百年,楚庄王陈兵问鼎。 高潮:吾楚郯之战后,楚庄王论“武德”。 结尾:战国后期,出现“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局面,楚国一度被推为合纵之长。
A.分封制度的强化 B.民族之间的交融
C.六国统一的完成 D.南方经济的开发
14.昔日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材料意在说明( )
A.兼并战争的背景 B.君主专制制度建立的原因
C.百家争鸣的影响 D.各诸侯国变法图强的根源
15.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阶段特征,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之一。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诸侯林立,战乱频繁,导致社会经济停滞不前
B.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
C.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D.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16.《三字经》中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 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齐桓公赵国 B.晋文公齐国 C.齐桓公秦国 D.楚庄王秦国
17.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准备编写《成语典故探战国》一书,以下不能收录在内的是
A.纸上谈兵 B.围魏救赵 C.老马识途 D.朝秦暮楚
18.《史记》记载,“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这种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称为
A.合纵 B.暗杀 C.连横 D.贿赂
19.“‘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导致“天府”出现的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郑国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
20.清人吴文锡描述中国古代一项工程时写道:“龙是何年伏,江流滚滚来。神功名永著,山势斧分开。作堰敢辞瘁,慰农愧少才。誊言秦太守,一步一低回。”此诗描述的工程是( )
A.万里长城 B.京杭大运河 C.都江堰 D.灵渠
21.历史图片被喻为“凝固的历史”。对下列图片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①使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B.②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C.③反映了顾恺之高超的绘画成就 D.④描绘了乾隆时苏州繁华的市井风情
22.“深淘滩,低作堰”,这一治水真经在水利工程上的运用,使得某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该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 )
A.山东省 B.陕西省 C.四川省 D.河南省
23.历史图片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高超青铜工艺 B.悠久历史文明 C.繁荣商业贸易 D.独特建筑技术
24.春秋时期各国统治者为了提高农田的产量,已十分重视沟渠的整修。如郑国的执政“子驷为田流”、另一执政“子产使田有封池”,各国得以不断兴修水道堤防、人工水库,人工运河等水利工程的客观原因是( )
A.统治者的支持 B.井田制的瓦解
C.大量荒地开垦 D.铁农具的使用
25.云梦睡虎地秦简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秦人士伍(无爵者)乙有一件绸面棉衣被盗,盗贼是通过打通侧室北面的墙行窃的;该棉衣用帛做里,装有棉絮5斤,用缪缯(指丝绸)5尺镶边。这一案例从侧面反映出( )
A.社会治安形势严峻 B.家庭手工纺织的发展
C.秦国士兵待遇较高 D.丝织品使用较为普遍
26.《商君书》记载,能得(敌军)甲首(甲士之首级)一者,赏爵一级,益(增加)田一顷,益宅九亩。该措施对秦国的影响是( )
A.提高生产的积极性 B.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C.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D.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27.下列哪一选项的内容可以用来表述商鞅变法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间的关系( )
A.奠定了基础 B.延缓了统一的脚步
C.引发了统一战争 D.促成了大一统局面
28.春秋时期,有些诸侯国在新征服地设县,由国君直接管辖;有些诸侯国在边境要地设郡,作为军队戍守防区。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将乡邑整编为县,又在新征服地设郡,由秦王任命官吏治理。这些举措的共同影响是( )
A.延缓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B.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C.确立了大一统的集权体制 D.强化了君主对国土的控制
29.《通典·食货)记载:“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与这一描述相对应的是( )
A.商鞅变法 B.使用牛耕 C.铁制农具的推广 D.王安石变法
30.夏商周三代是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的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
A.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标志着夏朝的建立
B.受到战乱环境的影响,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镐京
C.为了稳定西周初的政治形势,周王实行了郡县制
D.为适应战国政治经济的变化,秦国实施商鞅变法
二、综合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君书·农战》中指出商鞅“利出壹孔”的思想,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国家财富只有唯一的来源,即农业,“壹之农,然后国家可富。”“惟圣人之治国作壹,抟之于农而矣。”“常官则国治,一务则国富”;二、一国之财富只能由国家垄断。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商鞅没有明确地说明.但商鞅两次变法的政策主张集中体现了“利出壹孔”的这方面内容,目的是为了剥夺分封贵族享有国家财富的权利,这是商鞅变法的核心。
——摘编自王永海、余海《论商鞅的理财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利出壹孔”思想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实践“利出壹孔”思想的具体措施及目的。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春秋争霸形势图》 图2 《战国形势图》
(1)上面两幅地图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形势的变化。根据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器耕种土地,这是我国有关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的最早文字记载。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的精耕细作,并为扩大耕地,开发山林,发展水利交通创造了条件。
——改编自《管子》
(2)根据材料二,写出春秋时期推动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原因。由此促进了哪一新兴阶级的出现?这一阶级领导的成效最大的变法运动是什么?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大夫(桑弘羊)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chì,整顿)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摘编自桓宽《盐铁论·非鞅第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桑弘羊、文学对于“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不同?(不得摘抄原文)对同一历史事件,二人为什么有着不同的评价?你认为如何正确认识历史事件?
34.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事业就大有希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一》
(1)上面两则材料实施“战略调整”的古代君王分别是谁?他们的“战略调整”对中华民族有哪些影响?
材料二 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祈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洋务派掀起“自强”“求富”这一“战略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其结果对你有何启示?
材料三 一百年来,党总是能够在重大历史关头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这是党战胜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
——习近平2022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千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并结合史实,任意选择“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期一例阐述在“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的。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如图)
——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三 (秦孝公)对外,他与楚和亲,与韩定约,联齐、赵功魏安邑,拓地至洛水以东。在秦孝公的治理下,秦国由落后的国家发展壮大起来,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涉及的商鞅变法措施。
(2)指出材料二图中水利工程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水利工程对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原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材料“三家分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末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出现了战国七雄,从此进入战国时期,“三家”分别是指韩、赵、魏,B项正确;魏、蜀、吴指的是三国时期,形成了以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与“三家分晋”无关,排除A项;“三家分晋”指的是韩、赵和魏三家,齐、楚、秦、燕都与“三家分晋”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2.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城,因蜀冈一带多丘陵,故命名广陵,B项正确;公元前486年,夫差在扬州市西北的蜀冈尾闾修建邗城,引江水入淮河,名为邗沟,排除A项;项羽定都彭,排除C项;西汉“七国之乱”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根据材料,但到战国时出现了一个新概念——“士大夫”。此后,“大夫士”逐渐演变为“士大夫”,结合所学,战国时期,周王朝实力减弱,诸侯实力增强,表明分封制瓦解,C项正确;禅让制废除是在夏朝,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统一趋势,只是表明分封制的演变,逐渐瓦解,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教育方面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根据所学,秦国在今陕西大部、甘肃东部、内蒙古一小部分,后来势力扩展到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河南、山西,最后灭掉了其他六国,统一中国。楚国在今湖北、湖南大部、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河南南部、贵州一小部分。与图中的③④符合,D项正确;①②分别是是燕、齐,排除AB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时共有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年“仅剩十几个,以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国较强。”表明逐渐走向统一,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各国征战后诸侯国由多变少,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经济方面的措施,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征战,没有说明各诸侯国的外交活动,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跟据材料“我与战国很有缘,我的姓是战国七雄中最东边的一个国家的名称,我的名字是战国七雄中最西边的一个国家的名称。”及所学知识可知,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的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东南西北到中间)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因此,这位老师的名字是齐秦,D项正确;楚国是七国中位于南方的诸侯国,排除A项;赵魏两国位于七国的中间位置,排除B项;晋国不属于战国七雄,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铜冰鉴的出现,说明青铜器的使用已经生活化,这体现出生产力已经大发展了,也正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最终使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建立,因此,它体现的是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D项正确;材料只说了中国的青铜器,没有涉及其它国家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不能体现随州手工业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战国时期,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战国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根据材料“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夫地形者,兵之助也”表明地形对军事的重要性,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诸侯征战频繁,因此地理知识的运用适应了诸侯征战,B项正确;“兵法”的应用与水利无关,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止儒学,排除C项;私学发展与地理知识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战争时间,“公元前419-前408年,公元前408-前406年,公元前366年-前330年”说明战争持续时间比较长,B项正确;材料中只有战争的时间,看不出兵力多少、交战区域以及武器设备,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其中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是长平之战;桂陵之战交战国是魏国、赵国、齐国;马陵之战交战国是魏国、齐国;长平之战交战国是秦国、赵国。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②桂陵之战、③长平之战,都是属于战国时期的战役,但是不全面,排除B项;④牧野之战,是周武王灭亡商朝的决定性战役,与战国时期的战役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根据材料“夏商周的更替、动荡的春秋时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反映的是早期国家的产生,“动荡的春秋时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反映的是社会变革,B项正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A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份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项;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战国时代,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学习少数民族作战方式,秦、赵等大国内的一些戎、狄族以华夏族自居。这些现象可以用来说明当时的民族交融。在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变法改革,排除B项;材料中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学习少数民族作战方式”及“秦、赵等大国内的一些戎、狄族以华夏族自居”反映出的是当时的民族交融,其他诸国也发生了区域性民族融合,而非战乱频繁,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根据材料“我蛮夷也”“陈兵同鼎”“晋楚邲之战后,楚庄王论‘武德’”“战国后期 …一度被推为合纵之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楚国从开始自称“蛮夷”到后来“被推为合纵之长”,加强了与中原各国的联系,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B项正确;分封制度建立并得到强化是在西周时期,春秋时期开始逐步瓦解,排除A项;六国统一于公元前221年,排除C项;南方经济的开发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详解】根据题干“昔日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说明了社会日益复杂,需要严密的管理,而兼并战争也需要各国加强君主集权,故材料意在说明君主专制制度建立的原因,B项正确;材料提及兼并战争严峻,因此不是兼并战争的背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百家争鸣的信息,排除C项;各国变法的根源是生产力的进步,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虽然诸侯林立,战乱频繁,但由于先进的封建生产关系之间建立,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促进社会进步,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C
【详解】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最早出现的霸主”、“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春秋五霸中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打败了战国七雄中其他的六个国家,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后胜出者。故C符合题意;赵国被秦国消灭,故A不符合题意;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故B不符合题意;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但不是最早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7.C
【详解】根据材料“编写《成语典故探战国》”结合所学可知,老马识途是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没有涉及战国的史实,因此不能收录在该书中,C项符合题意;纸上谈兵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与战国时期的赵括相关,是发生在赵国与秦国之间的故事,能够收录在该书中,A项不符合题意;围魏救赵指战国时期齐国用围攻魏国国都大梁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邯的部队而使赵国得救,主要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能够收录在《成语典故探战国》中,B项不符合题意;朝秦暮楚,意思是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能够收录在该书中,D项不符合题意。
18.C
【详解】根据材料“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连横的目的在于侍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C项正确;合纵的目的是联合六国,对抗强秦,排除A项;“暗杀、贿赂”与材料不符,排除BD项。故选C项。
19.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C项正确;灵渠,始建于秦代,位于广西兴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排除A项;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排除B项; 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 700多千米,排除D项。故选C项。
20.C
【详解】依据题干“作堰”“秦太守”,结合课本可知,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李冰等经过精心设计,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这座大型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C项正确;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绵延起伏于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东西相距长达5000多公里,是军事防御工程,并非水利工程,排除A项;605年隋炀帝主持修建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排除B项;秦始皇派兵修建了灵渠,排除D项。故选C项。
21.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战国时期,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A项正确;《史记》是我国是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排除B项;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排除C项;北宋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展示了当时丰富多彩的市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排除D项。故选A项。
22.C
【详解】根据材料“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工程是都江堰,秦国时期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剪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C项正确;根据李冰父子在四川修建都江堰,分别排除A、B、D项。故选C项。
23.B
【详解】商代的司母戊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隋朝的赵州桥,秦朝的兵马俑,见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B项正确;只有司母戊鼎能反映高超青铜技艺,排除A项;材料与商业贸易无关,排除C项;司母戊鼎和秦兵马俑与建筑技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4.A
【详解】依据材料“春秋时期各国统治者为了提高农田的产量,已十分重视沟渠的整修”可知,统治者为了提高农田的产量,支持兴修水利,说明各国得以不断兴修水道堤防、人工水库,人工运河等水利工程的客观原因是统治者的支持,A项正确;“井田制的瓦解”与兴修水利不相关,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出“大量荒地开垦”是兴修水利的原因,排除C项;铁农具的使用促进了大量荒地开垦,不是兴修水利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25.D
【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材料反映的是秦国的一个治安案例。由材料中“秦人士伍(无爵者)”“绸面棉衣”“用帛做里”“用缪缯(指丝绸)5尺镶边”等信息可知,秦国无爵位之人的棉衣也可用丝绸镶边,这从侧面说明当时丝绸使用的普遍性,反映出当时丝织业的兴盛,D项正确;盗贼破墙偷盗,是当时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的反映,但这不是从侧面反映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法侧面反映出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排除B项;秦国士兵待遇提高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6.B
【详解】根据“能得(故车)甲自(甲士之首级)一者,赏爵一级,益(增加)田一顷,益宅九亩”可知,该措施是军功爵制,这一措施激励了秦国人踊跃参军,奋勇作战,提高军队的战斗力,B项正确;题干只能体现出秦国的军功爵制,与提高生产的积极性、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都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27.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商鞅变法加快了统一的脚步,排除B项;商鞅变法不是引发统一战争的原因,排除C项;大一统局面是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与商鞅变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8.D
【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时期,有些诸侯国在新征服地设县,由国君直接管辖;有些诸侯国在边境要地设郡,作为军队戍守防区。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将乡邑整编为县,又在新征服地设郡,由秦王任命官吏治理。”结合所学可知,这些举措的共同影响是强化了君主对国土的控制,D项正确;题干材料与宗法制和分封制无关,排除A项;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到战国时期,形成了“战国七雄”争天下的局面,排除B项;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29.A
【详解】根据材料“废井田,制阡陌”,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商鞅变法的土地改革措施,A项正确;我国牛耕技术的使用,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铁制农具的推广和使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农具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进行并相互促进的。在材料中未提及,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的土地问题实行方田均税法,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0.D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成效最大,D项正确;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排除A项;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排除B项;为了稳定西周初的政治形势,周王实行了分封制,排除C项。故选D项。
31.(1)农业是国家财富唯一来源;国家应垄断全国财富。
(2)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为国家统一奠定基础)。
【详解】(1)根据题干材料“国家财富只有唯一的来源,即农业”、“一国之财富只能由国家垄断。”可知,农业是国家财富唯一来源;国家应垄断全国财富。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实践“利出壹孔”思想的具体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商鞅实践“利出壹孔”思想的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2.(1)变化: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之间相互进行兼并战争。
(2)原因: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阶级:地主阶级。变法:商鞅变法。
【详解】(1)根据所学解读材料一中的图1,从“春秋争霸形势图”和图表中的吴越楚北上争霸,晋齐不断出兵可知,春秋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解读图2可知,战国时期,主要的诸侯国只剩下秦楚齐燕赵魏韩这战国七雄,而且这些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由此可知,战国时期的社会形势变化是兼并战争不断。
(2)根据材料二中的“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的精耕细作”可知,春秋时期推动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即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与推广。根据所学可知,因为生产力的进步,新兴的地主阶级出现并不断壮大,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成效最大的变法运动。
33.(1)措施:奖励军功;严明法度,禁止私斗;鼓励耕织;确立县制;废除井田制;统一度量衡。
(答出其中三条即可)
(2)桑弘羊认为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基础;文学认为变法导致秦朝迅速败亡。原因:因为二人看待历史事件的立场不同。认识:全面地、客观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
【详解】(1)根据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及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措施有:奖励军功;严明法度,禁止私斗;鼓励耕织;确立县制;废除井田制;统一度量衡。
(2)根据材料一“大夫(桑弘羊)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可知,桑弘羊认为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二“文学曰:……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可知,文学认为商鞅变法导致秦朝迅速败亡。对商鞅变法看法不同是因为二人看待历史事件的立场不同。我认为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应该:全面地、客观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
34.(1)①秦孝公、北魏孝文帝。②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3)参考答案:①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南昌起义打响反对国民党统治第一枪,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②遵义会议: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人们急切地期待走出一条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④新时代战略布局:进入新时代,党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明确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战略。
【详解】(1)根据材料,“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可知任用商鞅变法的是秦孝公,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的是北魏孝文帝,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二次鸦片战争激起了严重的国内矛盾,太平天国起义严重威胁清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清朝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其告诉我们的启示是,不要盲目自大,闭关锁国,要敢于改革进取。
(3)根据所学知识,“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的重大历史关头有武昌起义、遵义会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重大历史关头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时代战略布局等;因此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南昌起义打响反对国民党统治第一枪,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遵义会议: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人们急切地期待走出一条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新时代战略布局:进入新时代,党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明确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战略。
35.(1)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织,奖励军功。
(2)都江堰;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3)实行商鞅变法;注重兴修水利;秦孝公的个人才能。
【详解】(1)根据材料一“坏井田,开阡陌”可归纳出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根据“急耕战之赏”可归纳出奖励耕织,奖励军功。
(2)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是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3)根据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可归纳出实行商鞅变法;根据材料二“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可归纳出注重兴修水利;根据材料三“在秦孝公的治理下,秦国由落后的国家发展壮大起来,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归纳出秦孝公的个人才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