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受书写材料的限制,汉代藏书主要在官府,私人藏书少;而到魏晋时期,私人藏书快速发展,还出现了超万卷的大藏书家,魏晋藏书发生的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 )
A.东汉造纸术的改进 B.道教得到广泛传播
C.官府取消藏书限制 D.儒学开始占据主导
2.下图是某位名人的基本信息,与他相关的成就是( )
名人信息卡 姓名:蔡伦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东汉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印刷术
3.1933年编著的《陈氏高中本国史》中指出:“即以‘四大发明’而论,中国人不知道帮助了多少全人类的忙!”材料所指的“四大发明”中,东汉蔡伦改进( )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印刷术
4.下列人物都在历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说法有错误的是( )
A.①发明了材料“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中反映的指南针。
B.②写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③他的愿望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④他写有“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表达复台艰巨历程。
5.下列史实与图示中①相对应的是( )
秦朝→西汉→①→三国→西晋
A.确立分封制 B.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C.张骞通西域 D.蔡伦改进造纸工艺
6.我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很多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医学家。关于“医圣”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医圣”是华佗 ②“医圣”是西汉人 ③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④提倡预防疾病 ⑤他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A.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如图为马王堆汉墓出土《导引图》(复原图),图式摹仿“熊径鸟伸”的仿生运动,“摇筋骨、动支节”等多种肢体、关节运动以及意念活动。这反映了中医治病的特点是( )
A.药食同源 B.注重预防 C.辨证施治 D.整体观念
8.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部传统医学著作的目录节选,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
☆伤风病脉证并治 ☆寒病脉证并治 ☆辨疟病脉证并治 ☆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
A.华佗 B.张仲景 C.沈括 D.蔡伦
9.河南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坐落于河南南阳的医圣祠是为纪念某历史名人所建,这位历史名人的成就是( )
A.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 B.发明了五禽戏
C.开创了“四诊疗法” D.推动药物学发展
10.“汉时长沙大疫,治法杂出,太守张仲景作《伤寒论》《金匮方》行世,全活无数……”“惟张仲景方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实乃大圣之所作也。”,张仲景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表现在( )
A.创编“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B.编写《伤寒杂病论》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
C.编写《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D.发明“麻沸散”减轻了人们的痛苦
11.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东汉张仲景提出了“治未病”理论,华佗创编出了“五禽戏”。这些医学成就皆反映出古代中医非常注重( )
A.诊断疾病,中西结合 B.预防疾病,强身健体
C.针灸疗法,辨证施治 D.药食同源,用药简易
12.下图所示内容体现了汉代名医主张( )
A.手术除疾 B.针灸祛病 C.麻药止痛 D.锻炼养生
13.元旦灯谜活动有一个人物灯谜:“制麻沸施手术,创五禽擅针灸”,这个灯谜中的人物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神农 D.扁鹊
14.张仲景主张:“顺应四时,外避邪风,养护健身,方能防患于未然。”华佗曾说:“人体欲得劳动(运动),但不当使极(过量)耳。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食物被吸收消化)、血脉流通、病不生。”这反映出他们主张( )
A.针灸疗法,辨证施治 B.诊断疾病,望闻问切
C.预防疾病,强身健体 D.药食同源,用药简易
15.司马迁赞叹:“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生活在( )
A.西汉 B.秦朝 C.西晋 D.春秋战国之际
16.东汉末年,战争频繁,灾荒不断。一些本来散在的疾病出现了爆发流行,中医学必须在新的现实面前去寻索预防和治疗的方法。由此问世的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17.东汉时,有官方记载的传染病爆发就有11次,其中发病于寒冷季节的就有9次,张仲景所在的南阳,在10年间,大宗族因传染病而死亡的人数达三分之二,其中因伤寒而死的竟占十分之七,严峻的疫情促使他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这说明了( )
A.季节交替与疾病爆发相互影响 B.医学发展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
C.宗族关系与疾病预防密不可分 D.人口减少与疾病爆发存在联系
18.下面是某古代典籍的部分目录,该典籍最有可能是( )
目录 …… 第六篇 温病脉证并治 第七篇 伤署脉证并治 第八篇 热病脉证并治 第九篇 湿病脉证并治
A.《道德经》 B.《伤寒杂病论》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19.“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这句话形象地指出了中原地区( )
A.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B.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C.建筑工艺水平高超 D.国家政权更迭频繁
20.他提出了“辨证论治”观点,彻底地否定了仅凭症状来判断疾病性质和治疗方法的主观诊断法,确立了中医的一个重要支柱理论--“辨证论治”的原则,对后世的中医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21.下表是魏晋至唐宋时期有关佛教的论述记载,这些反映了( )
记述 出处
“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 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周孔即佛,佛即周孔。……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 东晋孙绰《喻道论》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唐代高僧慧能《疑问品第三》
“孝也极焉……以佛广之……孝其至且大也。” 北宋契嵩禅师《孝论》
A.佛教本土化世俗化倾向明显 B.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特征
C.佛教的政治化倾向不断增强 D.儒佛道三教合一趋势加强
22.隋唐以来,僧侣们创立了不同的佛教宗派,这些宗派有不同的教义、教规和修持方法,但其思想体系中都大量吸收融合了儒、道等传统思想的内容和方法。这表明( )
A.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B.道教受到统治者的尊崇
C.儒家学说失去正统地位 D.三教并行局面开始形成
23.下列关于佛教与道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出现于西周时期。
B.西汉时,佛教经丝绸之路传人中国。
C.老子创立了五斗米道,宣传发动人民群众,引发了农民起义。
D.建立于东汉时期的少林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24.如图是2001年在丰都槽房沟墓穴中出土的一段青铜摇钱树树杆,树杆上有穿了袈裟的佛像。树的底座刻有“延光四年五月十日作”,延光四年属东汉中期。这些情况充分说明( )
A.佛教已经传入巴渝地区 B.重庆在当时已处于“铁器时代”
C.重庆的石刻造诣非常高 D.这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25.传说东汉明帝刘庄一晚梦见一个大金人朝他飞来,梦醒后觉得怪异,上朝时说梦让大臣解梦,大臣说梦中金人为佛陀。于是东汉明帝派人寻找佛陀,结果使者在西域找到僧人,又用白马驮回佛经、佛像,这是最早的“西游记”。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 )
A.白马寺 B.崇圣寺 C.少林寺 D.普陀寺
26.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评论下图著作的创作者是“史界太祖、中国通史之创始者”。享有这一崇高声誉的历史人物是( )
《史记》书影
A.司马迁 B.张仲景 C.霍去病 D.董仲舒
27.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内容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涉及社会的各方面,不虚美、不隐恶、真实、生动地再现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被誉为“实录”。这反映出司马迁( )
A.守卫国家的爱国情怀 B.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 D.个性浪漫的创作风格
28.与右侧知识卡片信息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及著作是( )
知识卡片
著作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著作地位: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司马迁《史记》 B.王羲之《兰亭集序》
C.顾恺之《洛神赋图》 D.司马光《资治通鉴》
29.史载,司马迁曾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过调查,他根据史籍记载和少数民族的传说构建起了少数民族的历史系统。如《史记·三代世表》称:“蜀王,黄帝后世也,至今在汉西南五千里,常来朝降,输献于汉。”司马迁的观点( )
A.符合中国古代文明史发展事实 B.利于促进华夏民族的心理认同
C.推动了中原与边疆的民族交融 D.服务于汉武帝政治大一统需要
30.中国文字载体的演变经历了从原始社会的陶器,商周的甲骨及青铜器,到东周与秦汉的简帛,再到两汉的纸。由此可知千古绝作《史记》的撰写载体是( )
A.陶器 B.青铜器 C.简帛 D.蔡侯纸
二、综合题
3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在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有哪些?
图1
(2)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时中原与西域交流的特点,并指出这些交流出现的主要原因。
(3)选择图2中的一位杰出历史人物,简要介绍其历史贡献。
(4)综上,从文化、科技与物产交流方面谈谈你的感想。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按史料分类,上述材料分别属于什么类型?
图一:
图二:
图三:
(2)都江堰的修建者是谁?它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3)司母戊鼎是哪个朝代铸造的?通过它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4)《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成书于哪个朝代?
33.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请解答下列问题。
【史料实证】
(1)史料是我们探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图1图2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 它们印证了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哪两项措施
【时空观念】
(2)秦朝形势图和西汉形势图中的A、B分别是二朝代的都城,请写出当时都城的名称;仔细观察二图,西汉版图与秦朝版图相比较,中央政权对西部地区控制的版图范围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家国情怀】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其中许多杰出人物的昂扬进取、不屈不挠的斗志,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苏武绝不“屈节辱命”的精神,马援“马革裹尸”的情怀,班超“投笔从戎”“立功绝域”的追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熔铸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外历史纲要》(上)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巨著是什么?班超“立功绝域”的重要事迹是什么?作为一名青少年学生,应该向司马迁、班超等杰出人物学习什么精神品质?
34.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材料一
图1 图2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展示的文物分别是什么?图1反映了哪个朝代高度发达的文明?图2有何影响?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水利工程修建于何时?由谁主持修建?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材料三
(3)《史记》的作者是谁?这部著作为什么至今仍被广泛传播?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有什么意义?
35.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篇】
材料一:“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费正清《中国传统于变迁》
(1)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年代最早从哪个朝代开始?
材料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2)材料二中的这句话是对我国古代哪一部史书的评价?这部史书的体裁是什么?
【思想篇】
材料三:“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材
(3)“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学说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科技篇】
材料四:趣说历史。
(4)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完成上图中的科技名片,A处、B处分别应填写什么?图二“华佗三连”表情包“开瓢”属于外科手术,在外科手术中,名医华佗发明了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请说说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魏晋时期,官方、民间普遍盛行藏书,且藏书数量巨大,藏书之风和抄书之风盛行。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东汉造纸术的改进促进了藏书量增加,A项正确;魏晋藏书发生的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东汉造纸术的改进,不是道教得到广泛传播,排除B项;官府取消藏书限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C项;儒学开始占据主导与藏书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B项正确;指南针不是蔡伦发明,排除A项;火药不是蔡伦发明,排除C项;印刷术是由北宋毕昇发明,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西汉时期出现了纸,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使得纸原料易得、造价低廉,人称“蔡侯纸”,A项正确;唐朝末年火药用于军事,排除B项;宋朝时期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排除C项;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可知说法有错误的是“①发明了材料‘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中反映的指南针”,A项符合题意;“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岳飞的《满江红》,B项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戚继光的愿望,C项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与郑成功收复台湾相关,D项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由朝代顺序可知,西汉与三国之间的是东汉。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D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排除A项;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项;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提出“治未病”,提倡预防疾病,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③④⑤符合题意;“医圣”是张仲景,①不符合题意;“医圣”是东汉人,②不符合题意。所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据题干“马王堆汉墓出土《导引图》(复原图),图式摹仿‘熊径鸟伸’的仿生运动,‘摇筋骨、动支节’等多种肢体、关节运动以及意念活动。”反映了人们日常的强身健体活动,体现了中医治病注重预防,B项正确;药食同源、辨证施治、整体观念,均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根据题干“伤风病脉证并治、寒病脉证并治、辨疟病脉证并治、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著作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B项正确;华佗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排除A项;沈括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排除C项;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南阳人,他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还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因此坐落于河南南阳的医圣祠是为纪念张仲景所建,A项正确;创编了五禽戏的是华佗,排除B项;开创了“四诊疗法”的是扁鹊,排除C项;推动药物学发展的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编写了《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B项正确;华佗创编“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排除A项;明朝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排除C项;东汉末年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减轻了人们的痛苦,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他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华佗是东汉末年另一位名医,发明了“麻沸散”,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由此可知,张仲景“治未病”的理论、华佗创编的“五禽戏”,反映出古代中医非常注重预防疾病,强身健体,B项正确;题干并未提及西医,无法说明古代中医注重中西结合,排除A项;题干并未涉及针灸疗法、药食同源思想,排除C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图示反映的是东汉名医华佗模仿鹿、虎、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能帮助人们强身健体,锻炼养生,D项正确;手术除疾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针灸祛病,排除B项;麻沸散在题干中也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由题干中的“制麻沸施手术,创五禽擅针灸”,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名医华佗,他发明了“麻沸散”,还创编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B项正确;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称为“医圣”,排除A项;神农尝百草,排除C项;扁鹊是春秋战国名医,他发明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根据题干“养护健身,方能防患于未然”可知,张仲景主张“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再根据“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食物被吸收消化)、血脉流通、病不生”可知,华佗认识到运动有益健康。据此可知,题干反映出他们主张“强身健体,预防疾病”,C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强身健体,预防疾病”,没有涉及针灸治疗、诊断疾病的方法和药食同源的内容,排除AB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已经懂得用针刺、按摩、汤药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6.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东汉末年,战争频繁,灾荒不断。一些本来散在的疾病出现了爆发流行,中医学必须在新的现实面前去寻索预防和治疗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写成的医学著作是《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由此可知问世的著作是《伤寒杂病论》,B项正确;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与“中医学必须在新的现实面前去寻索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内容不符,排除A项;《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中医学必须在新的现实面前去寻索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内容不符,排除C项;《天工开物》,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中医学必须在新的现实面前去寻索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7.B
【详解】根据题干“东汉时,有官方记载的传染病爆发就有11次,其中发病于寒冷季节的就有9次,张仲景所在的南阳,在10年间,大宗族因传染病而死亡的人数达三分之二,其中因伤寒而死的竟占十分之七,严峻的疫情促使他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可知,严峻的疫情形势促使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说明医学发展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出季节交替与疾病爆发相互影响,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宗族关系与疾病预防密不可分,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题干没有反映出人口减少与疾病爆发存在联系,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8.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温病脉证”“伤署脉证”“热病脉证”等信息,可知该著作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B项正确;《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哲学著作,与“温病脉证”“伤署脉证”“热病脉证”等信息无关,排除A项;《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的农书,排除C项;《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所著的中医典籍,不符合“温病脉证”“伤署脉证”“热病脉证”等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19.A
【详解】根据材料“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可知,比喻的是中华文化丰富,随处是历史印记,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技水平、建筑工艺以及政权更迭,排除BCD项。故选A项。
20.B
【详解】张仲景是东汉名医,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结合题干材料可知,提出了“辨证论治”观点的人是张仲景,B项正确;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提出“望闻问切”四诊法,排除A项;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名医,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五禽戏”,排除C项;孙思邈是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排除D项。故选B项。
21.A
【详解】根据材料“助王化于治道者也”“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孝其至且大也”等信息可知东晋至北宋期间的佛教引入中国传统的忠孝义观念,呈现出中国化的特点,佛教本土化世俗化倾向明显,A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佛教的变化,不能体现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特征,排除B项;佛教引入中国传统的忠孝义观念,没有体现佛教的政治化倾向,排除C项;材料反映佛教与中国实际的融合,没有体现儒佛道三教合一,排除D项。故选A项。
22.A
【详解】据材料“僧侣们创立了不同的佛教宗派……但其思想体系中都大量吸收融合了儒、道等传统思想的内容和方法”,可以看出隋唐以来,佛教的发展,一定程度吸收了儒、道思想的内容和方法,说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中,更多吸收中国本土的思想,逐渐呈现出本土化趋势,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佛教的发展,并不是道教,排除B项;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挑战,并不是失去正统地位,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佛教的本土化趋势,无法得出三教并行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23.B
【详解】据所学可知,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它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因有利于对人民的统治,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B项正确;道家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在民间兴起,尊老子为教主,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排除A项;张陵创立了五斗米道,排除C项;建立于东汉明帝时期的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排除D项。故选B项。
24.A
【详解】由材料“丰都槽房沟墓穴中出土的一段青铜摇钱树树杆,树杆上有穿了袈裟的佛像”,丰都是重庆市下辖县,青铜摇钱树树杆上有穿了袈裟的佛像,可知,东汉中期佛教已经传入巴渝地区,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青铜制品,不能证明重庆在当时已处于“铁器时代”,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青铜作品,不能反映重庆的石刻造诣非常高,排除C项;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司母戊鼎,排除D项。故选A项。
25.A
【详解】从“使者在西域找到僧人,又用白马驮回佛经、佛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位于河南洛阳的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A项正确;崇圣寺建于唐朝,少林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普陀寺始建于唐朝,由此可知,崇圣寺、少林寺、普陀寺出现的时间均比白马寺晚,排除BCD项。故选A项。
26.A
【详解】根据“《史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书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A项正确;张仲景是东汉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霍去病抗击匈奴,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张仲景、霍去病、董仲舒均不是《史记》的作者,排除BCD项。故选A项。
27.C
【详解】根据材料“涉及社会的各方面,不虚美、不隐恶、真实、生动地再现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被誉为'实录'”可知,材料讲述了司马迁按史实真实生动地撰写《史记》,体现出司马迁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司马迁守卫国家的爱国情怀,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司马迁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司马迁个性浪漫的创作风格,排除D项。故选C项。
28.A
【详解】根据材料“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等信息可知,该著作是司马迁《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A项正确;王羲之《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排除B项;顾恺之《洛神赋图》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排除C项;司马光《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排除D项。故选A项。
29.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司马迁在构建少数民族历史系统时将少数民族归为黄帝后代,这有利于促进华夏民族的心理认同感,B项正确;司马迁根据传说撰史,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代文明史发展事实,排除A项;司马迁的观点不能直接推动中原与边疆民族的交融,排除C项;材料表达的主旨关于华夏民族的认同,服务于汉武帝的政治大一统并非材料表达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30.C
【详解】根据题干“中国文字载体的演变经历了从原始社会的陶器,商周的甲骨及青铜器,到东周与秦汉的简帛,再到两汉的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司马迁主编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周与秦汉的文字载体是简帛,由此可知,《史记》的撰写载体是简帛,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陶器是原始社会的文字载体,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青铜器是商周时期的文字载体,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蔡侯纸是东汉时期,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31.(1)水稻、粟、黍等。(写出2个即可)
(2)特点:交流的内容广泛多样(多样性)双向性、互利互惠。(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
(3)示例一: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示例二: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他写成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他公正记事,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示例三: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擅长针灸、汤药和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醉药剂“麻沸散”创编“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4)感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蔡伦等杰出人物对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等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
【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距今约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和黍的最早起源地。
(2)根据图1可知,中原的特产和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域,同样,西域的物产传入中原。这体现了文明交流的双向性,交流内容的多样性。(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可知,中原和西域能够来往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
(3)结合所学可知,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他写成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他公正记事,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擅长针灸、汤药和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醉药剂“麻沸散”创编“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任举一例)
(4)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蔡伦等杰出人物对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等等。
32.(1)图一:实物史料;图二:实物史料;图三:文献史料
(2)李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促进了四川地区的经济发展
(3)商朝。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以及文字
(4)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
【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史料大致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等类型,据此分析,图一都江堰属于遗址遗迹,属于实物史料;图二司母戊鼎属于历史文物,属于实物史料;图三《史记》属于古代史学著作,属于文献史料。
(2)依据所学,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它的直接影响是发挥了防洪、灌溉等功能,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促进四川地区的经济发展。
(3)结合所学,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是迄今已知最重的青铜器、通过它可以了解商朝时期青铜器制造技术以及文字的发展。
(4)结合所学,《史记》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司马迁所著的史学著作,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成书于西汉时期。
33.(1)史料类别:实物史料。措施: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2)都城:A咸阳,B长安。变化:西部版图扩大,增加了西域地区。原因: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的军事胜利,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设置。(答出其中2点)
(3)巨著:《史记》。事迹:班超出使西域,恢复西域与西汉的联系;班超经营西域。品质: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勒奋好学、忍辱负重、志向远大等等。(言之成理,答出1点即可)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秦)半两铜钱、图2衡器八斤铜权均属于实物史料。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所以A是咸阳;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所以B是长安。西汉版图与秦朝版图相比较西部版图扩大,增加了西域地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的军事胜利,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设置。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巨著是《史记》。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克服重重困难,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作为一名青少年学生,应该向司马迁、班超等杰出人物学习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勒奋好学、忍辱负重、志向远大等等。
34.(1)司母戊鼎,刻有文字的甲骨,商代,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战国时期(或“公元前256年”),李冰,影响:①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②保障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为周边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③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天府之国”(答出1点即可)。
(3)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公正记事,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文笔优美,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地位。
(4)如:可以史为鉴,为我们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中的图1、图2及所学知识可得,图1指的是司母戊鼎,图2指的是刻有文字的甲骨,图1反映了商朝高度发达的文明,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时间、主持者: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材料中的水利工程是在战国时期(或“公元前256年”)李冰建造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得,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岷江出山口处,①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②保障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为周边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③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天府之国”(答出1点即可)。
(3)作者: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公正记事,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文笔优美,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地位。
(4)本小题相对较为灵活,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可以史为鉴,为我们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35.(1)甲骨文,商朝。
(2)《史记》,纪传体通史。
(3)儒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造纸术、蔡伦,麻沸散。
(5)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创造出古老的文字和思想;古代中国人民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灿若群星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年代最早从商朝开始。
(2)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纪传体通史。
(3)根据所学可知,儒家学派学说从汉武帝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根据图一可知是造纸术的制作过程,A处是造纸术,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根据所学可知,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在外科手术中,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
(5)综合材料,可从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创造出古老的文字和思想;古代中国人民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灿若群星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等进行总结。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